01.09 17個關鍵詞,讀懂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裡的羅湖

雙區驅動,十三五收官,特區成立四十週年。新的一年,讓人充滿期待。

1月8日,深圳市六屆人大八次會議舉行,市長陳如桂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作為深圳最早的建成區,羅湖的存在感依舊強勁。

2019的成績單和2020的“行動圖”裡,治水治汙、減稅降費、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創新驅動……,這是深圳的“主旋律”,其中,當然有羅湖的“和聲”。有的“和聲”是齊唱,有的“和聲”是獨特的,在“大合唱”裡,又是十分和諧。

我們梳理出其中的17個“關鍵詞”,把羅湖放進深圳的座標裡,換一個角度來打量。

17个关键词,读懂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里的罗湖

——2019年

1. 春風隧道

高標準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南坪三期等高快速路基本建成,春風隧道、黃木崗交通樞紐等重大交通設施加快推進。打通斷頭路20條,優化新增公交線路143條。

2. 湖貝

深入推進國土空間提質增效十大專項行動,全年整備土地近22平方公里,拆除消化違建超過2800萬平方米,華富村、南華村、湖貝、新橋東等棚改和城市更新項目開工,564宗已批未建土地和47宗歷史停建項目得到妥善處置並加快續建,土地利用更加節約集約。

3. 深圳河

159個黑臭水體和1467個小微黑臭水體全面消除黑臭,茅洲河、深圳河等五大河流考核斷面水質達到地表水V類標準以上,大沙河、坪山河、龍崗河等河流呈現水清岸美、魚翔淺底的新景象。

4. 對口扶貧汕尾

對口幫扶合作工作精準紮實推進,全市投入財政幫扶資金超過36億元,助推對口地區30多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打造了新疆喀什深圳產業園、西藏察隅6個小康村、廣西百色深圳小鎮、深圳(哈爾濱)產業園等一批精品項目,精準幫扶河源、汕尾324個相對貧困村達到脫貧標準,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取得積極成效。

——2020年

5. 蓮塘口岸

加強與香港、澳門等灣區城市更緊密合作。落實中央和省惠港惠澳政策,以實施“灣區通”工程為抓手,以規則相互銜接為重點,推進在深圳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在民生方面享有“市民待遇”,在擴大專業資質認定範圍、支持青年就業創業等方面推出更多便利措施。創新口岸管理體制,新開通蓮塘口岸。實施深圳灣口岸 24 小時通關。積極推動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建設,加強與澳門在特色金融、文化創意和旅遊等領域合作。

6. 設計+

推動製造業提質增效。出臺支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政策,實施新一輪技術改造倍增計劃,創建未來通信高端器件、高性能醫療器械等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推動“深圳製造”向“深圳創造”轉型,打造萬億級先進製造業產業集群。實施“設計+”工程,推動設立面向全球的創意設計大獎,助推黃金珠寶、眼鏡、鐘錶、服裝等優勢傳統產業高端化。

17个关键词,读懂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里的罗湖

7. 現代服務業能級提升

提升現代服務業發展能級。強化金融中心城市的綜合服務功能,打造國際風投創投中心。大力發展綠色金融、科技金融、供應鏈金融,開展數字貨幣研究與移動支付等創新應用,搶佔金融科技發展先機。繼續做好P2P網貸機構、問題私募基金等風險防控,不斷優化金融環境,牢牢守住不發生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大力發展國際化的專業服務,提升現代物流、法律、會計、諮詢、人力資源等服務業水平。

8. 東門

增強投資、消費、外貿協同拉動作用。加快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國際化核心商圈,培育時尚消費、信息消費等消費新熱點,提升東門、華強北等商業步行街的環境和業態,繁榮夜間經濟,發展有特色、有品質的專業市場,引進重大電商平臺。建設外貿強市,推動外貿穩增長、優結構、提質量,發展跨境供應鏈服務、外貿綜合服務等新業態,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出口競爭新優勢。

9. 5G

構建全球領先的5G產業生態。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推進5G基礎設施建設大提速,今年要累計建成基站4.5萬個,在全國率先實現5G基礎設施全覆蓋和獨立組網,實施智能網聯汽車等應用示範項目,打造5G創新最活躍、應用場景最豐富的城市。

10.“東進、西協、南聯、北拓、中優”中的“東進、南聯、中優”

聚焦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建設和美宜居幸福家園。

城市的生命力在於宜居。我們要突出宜居優先、以人為本、從容開發,出臺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實施方案,深入實施“東進、西協、南聯、北拓、中優”發展戰略,切實把城市規劃好、建設好、管理好。

17个关键词,读懂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里的罗湖

11. 大梧桐新興產業帶

構建優勢互補的市域協同發展格局。中部重點發展創新經濟、知識經濟、現代商貿、國際化專業服務,建設中央活力區、中央智力區、國際會客廳,加快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香蜜湖新金融中心、北站商務區、大梧桐新興產業帶等開發建設。

12. 深港口岸經濟帶

南部重點攜手香港發揮極點帶動作用,建設深港口岸經濟帶,加快沙頭角深港國際旅遊消費合作區等建設。

13. 東部過境高速

繼續推進“十橫十三縱”高快速路網體系構建,加快濱海大道總部基地段交通綜合改造、春風隧道、東部過境高速、坪鹽通道等在建工程。

14. 深圳河碧道

構建藍綠相融的高品質生態空間。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施山海連城計劃,貫通竹子林、香蜜湖等生態連廊,強化“一脊十八廊”的城市生態骨架。新建和改造公園30個,推進深圳河、茅洲河、光明湖等河湖沿線240公里碧道建設,建成20公里綠道。

15. 筆架山河

開展“水汙染治理鞏固管理提升年”工作。堅持治水、治產、治城有機結合,全面推行全流域治水新模式,實現全市河流水質基本達到或優於地表水V類標準。加快筆架山河等暗涵復明改造,帶動沿河產業升級和環境改善。

16. 工人文化宮

建設一流文體設施。全面開工建設改革開放展覽館、歌劇院、海洋博物館、自然博物館等“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加快工業博覽館新館、工人文化宮改造等項目建設,打造時代精品、城市傑作、灣區地標。加快十大特色文化街區活化改造,更好傳承城市文脈、留住城市記憶、講好深圳故事。新增一批便民利民的社區運動場地設施,建設健康運動活力城市。

17. 醫養結合

著力推進老有頤養。突出適度超前、科技引領,完善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支撐、醫養康養相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發展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穩步推進長期照護保險,建設10家示範性長者服務中心。

17个关键词,读懂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里的罗湖

【統籌】呂冰冰

【記者】夏凡

【作者】 夏凡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