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莧菜梗滷汁,一罈滷水用二十多年,這就是紹興臭豆腐,你喜歡嗎?


每個城市都有著它獨特的文化與味道。說到浙江紹興,想必大家都應該不會陌生,這個有著2500多年曆史的古城,擁著厚重的文化底蘊和眾多的歷史名人。從大禹、越王勾踐、王羲之、陸游、王陽明,到魯迅、蔡元培,以及猴王六齡童、馬雲等,無不因為有這一方水土以及獨特紹興味道的養育。紹興的味道是獨特的、是另類的、是誘人的,紹興黃酒、臭豆腐、茴香豆、鹹魚醃肉、醃雞醬鴨……這是紹興人千百年孜孜追尋的味道。

紹興,位於浙江中北部,一座歷史與現代完美融合的城市。擁著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的旅遊城市,中國民營經濟最具活力城市等一大批殊榮,它同時還是著名的水鄉、橋鄉、酒鄉、名士之鄉、書法之鄉。

四通八達的水系,將整個紹興市完美的聯通在了一起,有著“東方威尼斯”的美稱。紹興人走出家門,坐上烏篷船,就可以達到任何想要去的地方,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紹興人已經忘記了自家還有陸地上的正門。

也許是由於歷史太悠久,文化底蘊太豐厚,使得能代表紹興的符號太多太多。不過在我看來烏篷船、烏氈帽絕對算得上紹興符號的代表之一。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許多傳統慢慢被現代產物所取代,然而紹興男人還是一如既往的戴著烏氈帽,划著烏篷船。

說到紹興味道,首推必須是紹興黃酒。作為人類歷史上最早的飲用酒,黃酒已經有著3000多年的歷史。而紹興黃酒則是公認的黃酒代表,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普通百姓,說到黃酒那必須是紹興黃酒。正是有著紹興這一方好水與2500多年的工藝傳承,才有了紹興黃酒不衰的美名。


喝紹興黃酒,那必須得配上茴香豆,這是紹興獨有的傳統小吃和下酒物。如今全國各地的特色美食都有人模仿甚至超越,唯獨沒有人去模仿製作茴香豆,這是一件讓人非常不解的事,難道真的只有紹興人才喜歡吃茴香豆嗎?

茴香豆之所以出名,和魯迅先生著名的小說《孔乙己》有著很大關係。“真正喜歡喝酒的紹興人,並不一定需要上等佳餚下酒,他們會在中午和傍晚,跑到小酒店買點便宜的茴香豆下酒,在櫃檯邊站著喝完酒就回去了。稍有點身份的穿著長衫的人,就可以在店堂或雅座中點菜點酒,慢慢的吃喝。孔乙己是讀書人,但已窮困潦倒,只好穿著長衫站著喝酒。”這就是著名的孔乙己吃茴香豆的故事。

臨近年關,紹興滿城都都飄蕩著一股鹹魚醃肉、醃雞醬鴨的味道。門前窗上,樹枝晾衣杆上,甚至是空調室外機上,只要能見著陽光的地方,紹興都不會放過,掛滿各種醃貨醬貨。有人說過去因為窮物資斷缺,所以才做這麼多醃製品,不過紹興人依然堅守著這份傳統,只因好這一口。


最後我要說的就是聞著臭吃著香的臭豆腐。如今對於臭豆腐,喜歡的人似乎越來越多,國內許多地方也出現了很多的臭豆腐種類,但是紹興的臭豆腐招牌依然堅挺。上千年的傳承,清朝最風光時連康熙皇帝、慈禧太后這樣的人物都為它傾倒。莧菜梗汁滷製,一罈好滷水用上二十多個年頭,這味道不是一個“臭”字所能概括。當然這也是來紹興的必修課,你準備好了嗎? 作者簡介:寒殘一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