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掘金分拆上市機會可期

□本報記者 周文天

分拆上市是資本市場深化改革的重要一環。《上市公司分拆所屬子公司境內上市試點若干規定》發佈並實施至今不足1個月時間,目前已有3家A股上市公司啟動分拆預案。另有20多家公司表態,子公司符合分拆上市的各項指標。根據券商研報,百餘家上市公司控股新三板公司,其中三成符合分拆上市標準。

分拆上市取得突破

2019年12月19日,中國鐵建公告稱,擬分拆旗下中國鐵建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這成為上述規定發佈以來首例實質性“A拆A”預案。

2020年1月6日,上海電氣公告,將電氣風電打造成為公司下屬獨立風電核心業務上市平臺,擬通過在科創板上市加大風電產業核心技術的進一步投入,實現風電業務板塊的做大做強。

上海建工分拆上市則瞄準主板。2020年1月9日,上海建工公告稱,擬分拆所屬子公司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至上交所主板上市。上海建工表示,通過此次分拆將建材工業相關企業獨立上市,可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優化國資佈局,激發標的公司內生動力,有效推動國有資產做強做優做大,併為企業未來引入戰略投資者、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平臺基礎;完成分拆上市後,公司所持有的建工材料權益有望獲得更為合理的估值,提升公司股東價值。

除了上述三家公司,還有不少公司有分拆上市的打算。

業內人士認為,A股上市公司境內分拆上市制度取得突破,充分契合我國上市公司當前發展的訴求,對於深化國企改革和併購重組、完善資本市場基本制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義。

上市公司熱情高漲

綠地控股董事長、總裁張玉良近日表示,綠地可能會在消費領域和基建領域探索分拆的可能性。如果條件允許,公司會先嚐試對一項業務進行分拆,再逐步啟動其他業務板塊的分拆,但目前尚無時間表。

中國證券報記者根據滬深交易所互動平臺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1月9日,已有百餘家公司在互動平臺上被投資者追問“是否有分拆上市計劃”。其中,27家公司明確表示,其子公司符合分拆上市的各項指標、或擬分拆上市。

具體看,東港股份、深康佳A、首航節能、航錦科技、美尚生態、摩登大道、聚光科技、華邦健康、聯絡互動、德聯集團、易華錄等23家公司表達了子公司擬分拆上市的意願;山鷹紙業、安正時尚、聯美控股等4家公司表達了其子公司符合分拆上市的各項指標以及或擬分拆上市的意願。

航錦科技表示,子公司長沙韶光的高科技業務屬性、利潤規模、未來發展潛力符合科創板上市的相關監管精神,對全資子公司長沙韶光和威科電子分拆上市的可行性正在做初步分析。

宗申動力公告,為穩步推進宗申航發公司分拆上市的資本運作規劃,公司與宗航合夥企業將對宗申航發公司增資2.3億元。其中,公司出資2.23億元。增資完成後公司將持有宗申航發公司97.67%的股權。宗申航發符合科創板的政策定位,未來具備分拆上市的可行性。公司後期將積極響應政策要求,聚焦宗申航發公司業務發展和市值培育等工作,力爭在2021年達到分拆上市的申報條件。

此外,深康佳A表示,積極推進控股或參股公司在境外或科創板上市。東港股份表示,對子公司東港瑞雲進行股改,符合條件將申請單獨融資。首航節能表示,推動子公司首航光熱在科創板上市。

深挖新三板公司

不少新三板公司具備分拆上市潛力。中國證券報記者經過篩選發現,在第一大股東為A股公司且持股比例超過50%的101家掛牌公司中,約30家公司符合分拆上市相關規定,具體包括天地華泰、快達農化、富士達、新道科技、鋼寶股份、長信暢中、德石股份、匯恆環保、榮鑫科技、成大生物、中青博聯、思迅軟件、翰林匯、用友汽車、聯創電纜、凱盛新材、億兆華盛等。

安信證券指出,主要考慮指標包括:上市公司股票境內上市已滿3年;上市公司最近3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且最近3個會計年度扣除按權益享有的擬分拆所屬子公司的淨利潤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累計不低於6億元;上市公司最近1個會計年度合併報表中按權益享有的擬分拆所屬子公司的淨利潤不得超過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的50%等。

從營收和淨利潤指標看,成大生物、用友汽車、新道科技等新三板公司符合分拆上市的條件。

新三板公司成大生物的控股股東是A股公司遼寧成大。成大生物早在2010年已完成股份制改制。財務數據顯示,2016年、2017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收10.26億元、12.72億元,淨利潤分別為5.13億元、5.55億元。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91億元,同比增長8.98%,實現利潤總額7.19億元,同比增長9.61%,淨利潤為6.13億元,同比增長10.26%,扣非歸母淨利潤為5.98億元,同比增長8.61%。

用友汽車是A股公司用友網絡的子公司。用友汽車專注於汽車市場營銷和售後服務領域,圍繞“用友車商雲”品牌,打造汽車產業互聯網生態閉環。公司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4.8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9.73%;實現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7.11%。

根據申萬宏源的測算,在參股新三板子公司的144家上市公司中,31家上市公司符合分拆條件。根據安信證券的測算,百餘家上市公司為新三板公司的第一大股東,約30家符合分拆標準。符合可分拆條件的公司收入及利潤體量大,約三成符合科創板財務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