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留壩產業花開富農家


 

  雖是深冬時節,留壩縣馬道鎮沙壩村的田間地頭卻是熱鬧非凡。食用菌大棚裡,縣農業技術服務中心的技術人員,正在就夏菇種植技術進行詳細講解和現場操作演示,還一一解答農戶在種植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一朵小小的香菇,能讓鄉親們掙到錢嗎?沙壩村村支書餘海兵給記者算了一筆賬:2019 年,村扶貧社帶動農戶發展生產食用菌50萬筒,村集體累計增收15萬元,入社農戶戶均增收3000元。“可別小看了這其貌不揚的小香菇,現在可是咱增收致富的金疙瘩呢。”餘海兵笑著說。


  沙壩村的產業致富模式並不是個例,山大溝深,位置偏僻的江口鎮鐵礦溝村也是產業發展的受益者之一。


  “今年全村發展袋料食用菌12萬袋,目前第一茬冬菇賣完,就收入20萬元!”鐵礦溝村村支書陳明良直言:“食用菌產業有搞頭。”


  沙壩村和鐵礦溝村的產業發展只是留壩縣夯實群眾產業增收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留壩縣從選準目標、市場需求入手,不斷探索“長中短結合”的發展思路,形成了“四養一林一旅遊”產業發展格局。同時,積極暢通下游銷售渠道,大力發展“政府+龍頭企業+扶貧社+農戶”的“訂單農業,把全縣82.6%的農戶和100%的貧困戶鑲嵌在產業鏈上,聚合生產要素、完善服務體系,引導農民轉方式、調結構,實現種有定向,銷有方向,既適應了市場需要,又避免了盲目生產。通過“以銷定產”為群眾增收奠定堅實基礎。


  如今的留壩,產業遍地開花,群眾走上了通往小康的康莊大道。2019年,全縣已建成各類產業示範園(點)154個,發展生產大戶221戶,帶動貧困戶1373戶(含已脫貧),佔產業扶貧戶的100%。新發展袋料食用菌2020萬筒、椴木食用菌1.75萬架,養殖土豬2.05萬頭、土雞20.8萬隻、中蜂3.8萬群,新發展中藥材5800畝;完成特色經濟林建設11.7萬畝,其中板慄面積2.94 萬畝,完成栓皮櫟改造面積8.75萬畝。預計帶動參與農戶人均增收4600元。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胡毅 通訊員張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