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上海交大110教研室:三代人,一個海洋強國夢

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 上海交大110教研室:三代人,一個海洋強國夢

圖說:上海交大絞吸船“家族”部分成員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

上海交通大學有一個110教研室,是交大編號第一的教研室,也是現在的船舶設計研究所,還是一個充滿能量的“傳奇”。這個教研室走出了我國造船界的首位中國科學院院士、今年103歲的楊槱,“辛一心船舶與海洋工程科技創新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譚家華,國內高校唯一一位“船舶設計大師”何炎平以及他們身後一批批年輕團隊。

從大江大河到大洋大海,老中青三代船舶人追逐著同一個海洋強國夢,堅持從事開創性高技術船舶和裝備研發,他們立足優勢學科,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引領產學研用。在團隊研發的一系列開創性的高技術船舶和裝備之中,有60餘艘大型絞吸挖泥船格外引人注目,它們已成為我國疏浚行業的主力軍,年挖泥量超10億立方米,年產值過百億人民幣,在一帶一路港口建設、基礎設施建設、航道疏浚等工程中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中國速度和多項世界紀錄,創造了矚目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在建設海洋強國、維護國家主權、推進國家戰略中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相關“海上大型絞吸疏浚裝備的自主研發與產業化”成果獲得201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 上海交大110教研室:三代人,一個海洋強國夢

圖說:重型非自航絞吸挖泥船“新海旭” 上海交大供圖(下同)

勇於開拓 自主研製

60餘艘挖泥船默默書寫著中國實現海洋強國夢的奮鬥史,也是上海交大幾代造船人傳承、接力的奮鬥歷程。

譚家華教授今年已經75歲了,他是我國最早從事海上施工設備與特殊裝備技術研究的專家之一,長期從事海上施工設備與關鍵技術方向的應用基礎研究與關鍵技術開發,為地區和行業經濟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也帶動了上海交大船舶與海洋工程設計學科的發展,他主持開發國內廣泛應用於水下地基處理的“軟體排鋪設”裝備和技術,是海上大型絞吸疏浚裝備自主研製的開拓者和倡導者。

“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譚老師不僅求真務實,更有許多開創性的成果,敢為人先,勇於開拓。”他的學生、船舶設計研究所現任所長何炎平說。何炎平也是我國船舶工業的翹楚,主持設計了世界最大的重型非自航絞吸挖泥船“新海旭”和“新海騰”。2018年起航開赴遠海進行“一帶一路”建設的“新海旭”是上海交大船舶設計團隊設計的第56艘大型絞吸挖泥船,實現了完全國產化,具有里程碑意義。

總長138.0米、總裝機功率26100千瓦、標準疏浚能力6500立方米/小時的“新海旭”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非自航絞吸挖泥船。它的挖掘、輸送、定位和控制等核心系統均實現國內設計、製造,這也標誌著我國已經形成大型絞吸挖泥船設計、製造和使用的完整技術體系及總裝建設和配套設備建造的完整產業鏈。

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 上海交大110教研室:三代人,一個海洋強國夢

圖說:天鯨號

傳承精神 共同拼搏

除了譚、何兩位大師,教研室還有幾乎所有交大造船人的偶像與榜樣——我國造船界首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已經103歲的上海市教育功臣楊槱。

何炎平記得,有一次在廣西防城港,研製的挖泥船首次挖掘岩石,當時已經65歲的譚家華老師帶著大家出海上船,現場考察挖掘岩石的工作狀況和船舶設備的運行狀況。而譚家華的這份堅持則是受到老師楊槱的影響,“楊先生幾十年來無論做什麼事都有一種鍥而不捨的精神。他在90多歲時,還堅持用電腦每天敲幾百個字,經過幾年,寫出了30萬字的著作。”譚家華說,“楊先生今年103歲了,他還牽掛著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的年輕人的培養,把自己的存款捐出來成立楊槱基金,獎勵將來要為船舶與海洋工程事業做貢獻的年輕人。”

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 上海交大110教研室:三代人,一個海洋強國夢

圖說:110教研室團隊

師長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為交大船舶人領航。十幾年來,研究所裡的每個人加班不計其數,寒暑假也幾乎沒有休息,因為每天8小時對教學和科研來說遠遠不夠。“支撐大家日復一日辛苦堅持的原因,是我們不僅想完成任務,更想要做到最好。我們希望每一條船都有新的進步,所以大家擰成一股繩兒,自己推著自己繼續往前走。” 何炎平說。

海洋強國夢,不止屬於楊槱、譚家華、何炎平,也不止屬於交大船海系。上海交大船舶設計團隊與兄弟單位合作,默默用近20年時間走過了別的國家100多年的發展之路,幾代人用實幹和智慧攻破了泥泵、絞刀頭、定位鋼樁、集成系統等一項又一項技術,讓我國的大型絞吸挖泥船的設計和製造不斷進步,帶動了整個製造產業的發展。

新民晚報記者 易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