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河北最低調古鎮 曾繁榮堪比蘇杭 被譽“北國江南”卻少有人知


一提起古鎮,大家都會想到白牆黛瓦、小橋流水的江南古鎮,然而,水鄉古鎮不僅僅只在南方才有。位於河北省霸州市的勝芳古鎮,始建於2500多年前的春秋末期,這一帶水域廣闊、菱荷飄香,千百年來被文人墨客競相吟詠。到了宋代,因“勝水荷香,萬古流芳”的詩句而得名“勝芳古鎮”。

勝芳古鎮水陸交通暢達,是我國北方著名的水旱碼頭,在最鼎盛時期,發展成為華北地區的商貿和文化重鎮,據《文安縣誌》載:“文邑市唯勝芳最盛,水則帆檣林立,陸則車馬喧闐”。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曾三次取道勝芳古鎮,並且留下了“南遊蘇杭,北遊勝芳”的讚譽。

隨著古鎮商賈雲集、文人薈萃,各種文化也在這裡碰撞交融,衍生出絢麗多姿的文化景觀,其中最著名的,是有“古鎮三寶”之稱的牌坊、戲樓、文昌閣。進入古鎮,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建於明代的牌坊。牌坊高六米,並無戧柱支撐,而是由四塊抱柱石鑲在石基之中,結構堪稱精妙。


被譽為“古鎮三寶”之首的戲樓,建於清乾隆年間。該戲樓最大的特點是,整個樓頂前部僅用兩根明柱支撐,椽梁長約15米,給人以危而不險、氣勢恢弘的感覺。值得一提的是,戲臺正中的“動官天倪”橫匾,“官”字沒有寶蓋,相傳為清代紀虛中為表達對貪官汙吏的憤恨所書。

始建於明正德十四年的“文昌閣”,高20.8米,不僅是勝芳古鎮最高的建築,也是全國最高的一座文昌閣。這是由於勝芳古鎮作為水鄉重鎮,河運發達,而毗鄰中亭河的文昌閣,不僅可供文人祭拜、還可以起到為船隻導航的作用。

勝芳古鎮以穿心河為中心,向四周伸延,依水而建的古老民居,給人以時空倒流之感。始建於清光緒六年的王家大院,房主是勝芳八大家之一的師竹堂王家。宅院共分為四個院落,集歐式、非洲式、中國傳統清式等建築風格於一身,共耗資三萬兩白銀建成。


王家大院無論是建築格局還是裝飾風格,都體現著那個年代的最高水準,尤其是精美絕倫的磚雕技藝,堪稱近現代建築美學的巔峰之作。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在1976年的大地震中,王家大院的西南、東南兩院及大門、二門、 三門均被毀,現保存完好的只有西北和東北兩座院落。

綿延2500餘年的勝芳古鎮,自古就是佛教興盛之地。始建於元朝末年的大悲禪寺,建築面積2.8萬平方米,擁有大小殿堂樓宇23座,這些建築錯落有致,金碧輝煌,是與普陀珞珈山、海南南山寺堪可比肩的觀音道場之一。假如有機會的話,您也不妨來這裡走走轉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