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飄》:透過郝思嘉的金錢沉迷史,看百年適用的物質觀

《飄》是美國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在1936年出版的長篇小說,被列為世界之大名著之一,根據小說拍攝的電影《亂世佳人》在1998被美國電影協會評選為20世紀最偉大的100部電影之一,位列第四。作為世界文壇和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飄》有著永恆的獨特魅力。

《飄》:透過郝思嘉的金錢沉迷史,看百年適用的物質觀

初讀這部作品,我被郝思嘉和白瑞德蕩氣迴腸的愛情故事所打動,被作者筆下寬廣的歷史畫面所震撼。而今天重讀這部作品,我發現書中除了美國南北戰爭和郝思嘉的情感經歷這兩條主線之外,還隱藏著一條暗線——郝思嘉對金錢的態度。

這篇文章將通過詳細分析郝思嘉在不同人生階段的金錢觀,闡釋作者隱含在其中的關於金錢的警示。

01她是這樣的郝思嘉

在開始論述之前,我認為有必要簡短的介紹一下這位亂世佳人郝思嘉。

用現在的話來說,郝思嘉就是一種讓人“羨慕嫉妒恨”的存在。

就家庭背景來看,她是一個妥妥的富二代。她的母親埃倫出身於法國血統的貴族之家,父親傑拉爾德是愛爾蘭後裔。傑拉爾德是一個精明能幹的生意人,在他年輕的時候靠著打撲克的天賦擁有了他的第一個僕人和種植場,又靠著上天的恩賜娶到了埃倫。在他的苦心經營下,他畢生的宏願實現了——成為一個奴隸主和擁有種植場的上等人。而郝思嘉就出生在這個莊園主家庭裡,自小有人侍候,衣食無憂,向來要什麼有什麼。

拋開家庭背景,郝思嘉還擁有著令女人嫉妒的顏值,她不僅顏值高,而且魅力爆表,幾乎所有的男人都為她傾倒。她的日常生活就是把自己打扮的美美的,出席宴會或者外出郊遊,順便撩撥幾個男孩子的心。

《飄》:透過郝思嘉的金錢沉迷史,看百年適用的物質觀

想來,如果不是戰爭爆發,郝思嘉會一直過著這樣無憂無慮、舒適安逸的日子。但戰爭改變了時代,摧毀了原來的世界,也迫使著她一步步走向獨立和成熟。

02郝思嘉如何從富家千金淪為金錢的奴隸

戰爭前,郝思嘉是一個對錢沒有概念的人,她享受著錢帶來的好處,但不知道賺錢的艱辛,更沒體會過缺錢的難處。隨著戰事的節奏,她的金錢觀也一直在不停的變化。

第一次轉變:重返塔拉,意識到金錢的重要性,從千金小姐變成錙銖必較的婦人

郝思嘉第一次意識到錢的重要性,是從亞特蘭大重返塔拉莊園之後的那段日子裡。在戰火連天的夜裡,郝思嘉趕著馬車帶著媚蘭和孩子重返塔拉。她本以為回到塔拉,回到父母親的身邊,就可以得到庇護,但是塔拉早已面目全非。母親已經去世,父親神志不清,媚蘭身體虛弱,兩個妹妹病了,孩子們幼弱無依,一百多個黑奴現在只剩下三個,北佬幾乎把所有的食物和牲畜搜刮一空,一家人衣食無著。現在只有她能挑起這副重擔,迫切需要解決的是大家的溫飽問題。

郝思嘉命令僕人去沼澤地裡尋找走失的雞和豬,自己走了很遠的路到十二橡樹的園子裡搜尋食物,雖然只找到一些乾癟的蘿蔔和空心菜,變黃的棉豆和菜豆,但她還是興奮得不得了。她每天累死累活地幹活,拼了命地弄吃的,可大家依舊吃不飽。寒冬將至,他們需要玉米和棉花種子,需要添置衣物,而且附近一帶的園子裡也沒有什麼可吃的了,問題更加嚴峻了,這個時候郝思嘉意識到只有錢能解決這些難題。

許是上天憐憫,郝思嘉和媚蘭在殺害了那個闖入塔拉的北佬竊賊後,從他身上搜刮出了不少錢財和金銀首飾,大家的困境暫時得到了緩解。可是好景不長,一批北佬士兵闖入塔拉莊園,不僅帶走了食物、牲畜和錢財,還把思嘉辛苦收穫的棉花全部燒燬了。他們一同毀掉的還有思嘉的希望,一切又回到了原點,食物仍然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此後,思嘉只要空著肚子睡覺,總會做噩夢。這是她有生以來度過的最艱難的歲月,每天都要為沒有足夠的錢煩惱,每天都有幹不完的活兒,走到哪裡都是一張張飢餓的面孔。

《飄》:透過郝思嘉的金錢沉迷史,看百年適用的物質觀

四年後,美國南北戰爭結束,隨之終結的還有思嘉的少女時代,她已經從一個對錢沒有概念的富家千金成為了一個“目光敏銳、錙銖必較的婦人”。不過,這時的郝思嘉雖然為金錢所苦所累,她想著的是靠種植棉花這種正當的方式來獲利。

第二次轉變:高額稅金下,開始扭曲的金錢觀,感情和尊嚴都可以作為交易的籌碼

得知需要繳納三百塊的高額稅金才能保住塔拉,在籌集這筆資金的過程中,郝思嘉的金錢觀才逐漸扭曲。

郝思嘉先是去亞特蘭大看望牢獄之中的白瑞德,希望憑著美貌和巧言善變,引誘白瑞德向自己求婚,以此騙得他的錢財,可是白瑞德識破了她的詭計, 她無功而返。之後,她恰巧遇上了親妹妹的未婚夫弗蘭克,在得知弗蘭克擁有一筆可觀的財產以後,便打算嫁給弗蘭克。她編造謠言誣陷妹妹背叛了弗蘭克,使弗蘭克對妹妹死心,又製造機會和弗蘭克相處,使弗蘭克對自己產生好感,最後如願嫁給了弗蘭克。結婚以後,弗蘭克給了郝思嘉三百塊,塔拉的危機得以解除。

這時郝思嘉的道德觀念已經全盤崩塌,她對搶了妹妹的未婚夫這件事沒有愧疚之心。她的金錢觀變得扭曲,認為只要能夠籌集錢財,感情、尊嚴和身體都可以當作交易的籌碼,當然這都是為了塔拉,其中自然有無奈和犧牲的意味。

第三次轉變:經濟獨立意識覺醒,不擇手段謀取金錢利益,成為生意場上的瘋女人

在經歷過動盪、貧窮、飢餓、病痛等多種磨難以後,郝思嘉的經濟獨立意識覺醒,她認為只有足夠多的金錢才能給她帶來安全感,才能建造起一個有保障的明天。

《飄》:透過郝思嘉的金錢沉迷史,看百年適用的物質觀

她瞞著丈夫向白瑞德借了一筆錢,買下鋸木廠,自己經營。即使在懷孕以後,她也不顧丈夫的反對,把所有的精力放在鋸木廠上,分秒必爭的賺錢,至於賺錢的手段是否合乎道義和規矩,她已全然不顧,這在作品中有諸多方面的體現:

•賠本壓低價錢,從競爭對手手裡爭取新主顧

•以次充好,矇騙顧客

•詆譭同行

•和北佬做生意

•僱傭犯人做工

在這樣的運營模式下,鋸木廠很快開始盈利了,郝思嘉成了城裡的“名人”,可是她的名聲越來越差了。更不幸的是,弗蘭克為了給她報仇,中槍而死。這時的郝思嘉除了悲痛、懊悔,還感覺到了良心上的刺痛,但很快她就從中恢復了過來。

第四次轉變:沉浸在奢華的物質享受中,卻失去了精神支撐

弗蘭克死後不久,郝思嘉又糊里糊塗地嫁給了白瑞德。有白瑞德這個強大的經濟後盾,她不用再為錢財苦惱,終於安枕無憂。

在新奧爾良度蜜月期間,她揮金如土,縱情享樂。回到亞特蘭大以後,他們住進了國民大酒店,待豪宅建造完成,在眾人漬漬稱奇的眼光裡搬進了新家。她興高采烈地廣發請帖,準備大宴賓客,可應邀出席的老朋友寥寥無幾。新朋友倒是很多,可是成分雜亂,身份不明。她傷心過一陣,但很快就變得完全不在乎了。畢竟,現在錢財富足,不愁吃穿,要什麼有什麼,她似乎又像戰爭爆發前一樣快活了。

《飄》:透過郝思嘉的金錢沉迷史,看百年適用的物質觀

她以為富裕奢華的物質生活可以填補起所有空白,但這種幸福只是一種用金錢堆砌出來的假象。

在白瑞德帶著邦尼回老家的那段日子裡,她心情低落,寂寞和思念陣陣襲來,連財源滾滾的鋸木廠也無法使她打起精神;當她意外流產,忍受著劇痛躺在床上,她最需要的是媚蘭的陪伴和白瑞德的安慰;在白瑞德決心離她而去的那一刻,她才猛然意識到最重要的不是金錢,如果能夠留住白瑞德,她願意用所有的錢財去交換,哪怕再一次忍飢挨餓、吃苦受凍,她都心甘情願。

紅色天鵝絨做的門簾,貴重的紅木傢俱,豪華的厚地毯,精緻奢華的房屋依然如故,可是思嘉並不快樂。媚蘭去世了,邦尼意外墜馬,白瑞德離家遠行,老朋友們也和她斷了聯繫,她成了孤零零的一個人。如今,她只能回到塔拉,去那裡尋找生活的勇氣和熱情。

《飄》:透過郝思嘉的金錢沉迷史,看百年適用的物質觀

03現實意義:金錢和幸福是兩碼事,不要淪為金錢的奴隸

《飄》自出版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時間,但是瑪格麗特•米切爾在作品中所提倡的金錢觀並不過時。有人說談錢傷感情,而我認為錢只要談得夠清楚不但不會傷感情,還能提升幸福感。

①認清金錢的本質

金錢也就是經濟學中所說的貨幣,貨幣的出現是為了滿足市場的需求,更便捷地實現商品交換,它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的載體。

②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金錢觀屬於物質觀的一種,和人生觀緊密相連。金錢是由人類創造的,理應為人類服務,人是金錢的主人,而不是金錢的奴隸。我們應該通過合乎法律和道德的方式獲取金錢和利益,將錢用在正當的地方,以促進個人或社會的發展有目的。

③金錢和幸福是兩碼事

有些人認為,只要擁有足夠多的金錢,就能幸福的生活,於是他們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放在追求物質財富上。

《飄》:透過郝思嘉的金錢沉迷史,看百年適用的物質觀

就像作品中的郝思嘉,在經歷過沒錢的種種苦難以後,意識到了錢的重要性,以為金錢能夠買來幸福和安全感,於是她不擇手段地賺錢,恨不得把每一分每一秒都花在經營鋸木廠和店鋪上。可到最後她發現,因為忙於生意,對孩子疏於陪伴,以致和孩子們感情淡漠。而且,因為長期勞累,身體狀況變差。在失去一生摯愛時,她才如夢初醒發覺盲目地追求金錢給不了她要的幸福,還有很多比錢更重要的東西。

可以清晰地看出,金錢並不等同於幸福,幸福需要建立在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的雙重保障之上,而金錢只能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金錢能夠買到房子和車子,卻買不來一個知心的愛人和溫暖的家庭。

托爾斯泰說過,“沒有錢是悲哀的事,但是金錢過剩則更加悲哀”,正確認識金錢,獲取金錢,使用金錢,不被金錢和慾望所驅使,才能免於淪為金錢的奴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