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出身貴族,年幼當選嫡福晉,一生無子卻獲國母殊榮,去世葬了三次

出身貴族,年幼當選嫡福晉,一生無子卻獲國母殊榮,去世葬了三次

宋代詩人洪邁曾在其佳作——《容齋四筆.得意失意詩》中講述到古代男子的人生四大喜事,即:"久旱逢甘露,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那麼既然男子有皆大歡喜之事,為何卻無人為女子來作一番思量權衡呢?

這就不得不提到古代封建社會的專制、重男輕女等陋習了。古代女子只是作為男權社會的附屬物而存在,如果非要深究什麼樣的女子人生才叫幸福,那大概也只有嫁給乘龍快婿、從此飛上枝頭做鳳凰,才是古代女子唯一能改善命運的途徑了吧。

貴族出生的名門小姐

說起清朝,大家都知道它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朝代。中華民族自誕生起五千年來,一步步將封建禮教完善到了最為嚴密的程度,可是盛極必衰,諾大的世族王朝卻也只能隨著時代的進步頃刻間土崩瓦解。

出身貴族,年幼當選嫡福晉,一生無子卻獲國母殊榮,去世葬了三次

然而,在這消逝前最後的輝煌時光中,有這樣一位女子:出身八旗貴族,年幼當選嫡福晉,一生無子卻榮獲國母殊榮,唯獨去世後陵墓反覆遷移而不得安寧。

她就是清朝八旗子弟中赫赫有名的鈕祜祿氏家族小女——孝穆成皇后。

鈕鈷祿氏家族在大清王朝中,算得上是屢建奇功的名門梟雄。不僅其父親的曾祖父遏必隆是康熙時的輔政大臣、祖父伊德是備受雍正器重的朝中元老、父親阿里袞更是乾隆的得力戰將,而且其家族女子中也個個才貌雙全,前後出現過五位大清皇后——孝昭、孝聖、孝和、孝穆與孝貞。

幼年選秀當選嫡福晉

在古代社會,女子講究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沒有讀書資格,沒有創業機會,唯一從小學到老的也就是女紅刺繡、烹飪沏茶這種用來服務自己丈夫與親人的瑣事。長此以往,無論出身如何,都免不了要求神拜佛的祈禱佛祖能把自己許配給一位家世顯赫、待人溫和的夫婿以了卻此生。

出身貴族,年幼當選嫡福晉,一生無子卻獲國母殊榮,去世葬了三次

剛剛年滿15歲的孝穆成皇后雖然出生於名門望族,不愁吃穿。可是世人都明白,那個年代的女子,唯有乘自己風華正茂選得乘龍快婿才是這一生中最為穩妥的歸宿。

看著自家閨女一天天出落的溫婉動人,鈕鈷祿氏夫婦早已在心目中開始盤算女兒的婚姻大事。一生在朝堂當值的父親明白,能入宮固然榮華富貴享用不盡,可是後宮兇險也著實讓人望而卻步。

原本只打算在門當戶對的八旗子弟中,為女兒挑選一位知冷知熱的王爺將軍作為丈夫。可無奈這一年恰逢嘉慶帝下旨進行八旗選秀,年齡適當的孝穆成皇后自然也必須參與其中,於是只能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將女兒送去選秀。

怕什麼來什麼。孝穆成皇后生性溫婉可人,嘉慶帝在大批秀女中一眼就選中了孝穆成皇后,並且將其賜給自己的兒子晏寧作為嫡福晉。

出身貴族,年幼當選嫡福晉,一生無子卻獲國母殊榮,去世葬了三次

終生無後卻當選皇后之位

晏寧本是皇次子,照理僅是王爺爵位。但是皇長子英年早逝,三皇子又尚在襁褓,所以次子晏寧理所當然成為最合適的皇位繼承人。

大婚過後,無論如何木已成舟,家父雖十分擔心女兒無力在這宮廷爭鬥中安身立命,卻也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禱女兒福大命大、所遇良人。

果不其然,皇子晏寧雖是皇室子弟,生性頑劣強硬,但是對待嫡福晉鈕鈷祿氏卻還算寬厚尊重,父親這才鬆了一口氣,只盼女兒能盡享其福而稀遇其害。

古代女子講究母憑子貴,唯有誕下皇子才是母親一生榮華富貴的保障。可是,孝穆成皇后在婚後生涯中,雖然夫妻生活和睦,卻因身體常年欠安而從未替丈夫誕下一丁半子,在封建思想深入人心的古代,不能生子無疑是每一個女人的悲劇。

出身貴族,年幼當選嫡福晉,一生無子卻獲國母殊榮,去世葬了三次

皇子晏寧迎來的第一個長子還是側室妻子所生。

並且孝穆成皇后生來體弱多病,婚後整整十幾年沒有誕下子嗣也就罷了,更可悲的是明知丈夫晏寧早已是大清帝國日後的繼承人,可是還沒等到丈夫登基——也就是後來為大家熟知的道光皇帝,便在日漸虛弱不堪的病痛中撒手人寰了。

好在孝穆成皇后有功勳灼灼的孃家人作為後盾,又是由嘉慶帝欽點的皇子嫡福晉,而且除了沒有誕下子嗣這一點不足之外,孝穆成皇后待人接物賢良淑德、寬厚得體,又是出身名門大家之女,無疑是母儀天下的最佳人選。

所以,無論登基後的道光皇帝后宮佳麗有多少,出於朝政穩定考慮,都只能追封正室妻子鈕鈷祿氏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國母之位。

任它殊榮無限,卻終究無福消受

榮獲皇后殊榮的孝穆成皇后,看似得到了天下女子都夢寐以求的地位與財富,可是人都去了,空有這些虛名又有何用呢?古代人講究死後名流千古,可是小編倒是認為這去世的人獲得再大的榮耀,也不及多活幾日來細品人間的酸甜苦辣來的實在。

出身貴族,年幼當選嫡福晉,一生無子卻獲國母殊榮,去世葬了三次

這樣一位人生才度過不足一半的女子,生而富足無憂,婚後聲名顯赫,卻敵不過命運可悲的安排。多少事情她還沒來得及去經歷,便要早早離開這憂愁滿世卻實在教人不捨的滄桑人間。

作為皇子嫡福晉身份去世的鈕鈷祿氏,按照皇家律例,雖不至於位列皇陵,卻也自然要慎重安葬。於是經過風水大師的指點,孝穆成皇后被安葬在了王佐村園寢。

後來道光皇帝登基,鈕鈷祿氏追封皇后,自然要隨皇帝而葬。經過商議,選定東陵的寶華峪地宮為道光陵寢,皇后附葬一旁,於是孝穆成皇后被遷移至此。

不足一年時間過去,守陵人員發現寶華峪地宮有大量積水滲入。保險起見,又為道光皇帝重新選定西陵龍泉峪為皇陵地盤,隨後孝穆成皇后陵寢又被進行了第二次搬遷。

終於,反覆安葬三次的孝穆成皇后最後在龍泉峪——也就是後來的慕陵安寢長眠,這才結束了孝穆成皇后傳奇而坎坷的一生。

無限殊榮卻也無盡淒涼,孝穆成皇后的一生短暫而惹人惋惜。

出身貴族,年幼當選嫡福晉,一生無子卻獲國母殊榮,去世葬了三次

也許從出生開始,我們就猜中了她榮華富貴享用不盡的前半生,可誰又能想到她來不及經歷歲月蹉跎、人生初啟卻要匆匆告別的結局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