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孩子爸爸深夜問老師“睡了嗎”老師回覆完,班級群瞬間“炸鍋”

接受教育是每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無法逃避的事情,隨著時代的不斷髮展,對於全能型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孩子接受的教育也越來越新,越來越多。

適當的作業能讓孩子“溫故知新”鞏固知識,但是作業量多少才算是合理的,沒有人能說的清,也沒有固定的標準,所以繁重的作業就像五指山一樣,壓在“猴孩子”的身上,無法喘息。

孩子爸爸深夜問老師“睡了嗎”老師回覆完,班級群瞬間“炸鍋”

家長凌晨在班級群裡問老師“睡了嗎”

小張的孩子今年四年級,輔導孩子作業對小張這位爸爸來說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因為孩子經常寫作業到凌晨,小張每次看著孩子寫作業都很心疼。

今天又是寫作業到凌晨的一天,小張覺得再這樣下去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於是小張在班級群裡艾特老師問“老師睡了沒”。

孩子爸爸深夜問老師“睡了嗎”老師回覆完,班級群瞬間“炸鍋”

老師一句簡單的回覆,遭到家長們的圍攻

老師很快恢復了小張“睡了,怎麼有事嗎”就是這一句簡單的回覆,激起了小張和其他家長的不滿,小張馬上說道自己的孩子因為寫作業還沒有睡,憑什麼老師就睡覺呢?

還沒等老師回覆,群裡的其他家長紛紛“圍攻”老師,表示自己家的孩子也沒睡覺,都在寫作業,也有家長認為作業太多了,大部分孩子都要寫到深夜。

孩子爸爸深夜問老師“睡了嗎”老師回覆完,班級群瞬間“炸鍋”

應試教育的弊端就是給了孩子太多“標準答案”,從而帶來的就是需要反覆練習的作業,作業的意義在於讓孩子練習學過的知識,但是留很多作業真的能有加倍的效果嗎?

1.過多的作業會影響孩子身體健康

不止小張的孩子寫到凌晨,現在有很多低年級的孩子都是寫作業到深夜。

錯過了最佳睡眠時間,導致孩子生物鐘紊亂,身體的器官和各項功能都在“加班加點”的工作;

孩子爸爸深夜問老師“睡了嗎”老師回覆完,班級群瞬間“炸鍋”

超負荷的使用身體卻得不到休息,孩子的視力、記憶力身體素質等都在直線下降,成績沒有提高,但是身體先累垮了。

所以過多的作業並沒有為孩子的成績“添磚加瓦”,反而影響了孩子的身體健康。

孩子爸爸深夜問老師“睡了嗎”老師回覆完,班級群瞬間“炸鍋”

2.過多的作業容易讓孩子陷入“超限效應”產生厭學情緒

孩子的學習和休息應該是有比例的,比例一旦失衡,過多的作業壓榨孩子的休息時間,老師和家長的催促更容易讓孩子產生“你越要我學習我就越不學習”的逆反心理;

因為刺激和壓力過多,孩子對學習陷入了“超限效應”從而產生厭學情緒,得不償失。

孩子爸爸深夜問老師“睡了嗎”老師回覆完,班級群瞬間“炸鍋”

孩子機械化的完成作業,並不理解其中的意義其實並不利於孩子吸收學習知識,反而適當的休息,勞逸結合能提高孩子學習的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也會快樂很多,也不會影響成績。

比起卷面上的分數,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能力也許更重要一些,畢竟進入社會找工作,不會讓孩子做卷子。

今日互動:你家孩子寫作業到幾點呢?歡迎評論區留言互動。

——————————

關注【C位媽媽】,棘手的育兒難題和倍感幸福的育兒瞬間都能得到幫助和回應,經歷和經驗可能不同,但我們愛孩子的心始終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