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預警機雷達很遠就能發現敵機,為什麼不在預警機上裝遠程空空導彈直接發射?

輕描淡寫121541431


這個設想貌似可行,但從戰場需求和現實技術的角度上來說,實現這個設想還有很多制約因素,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作戰任務分工上不允許。

現代戰爭是一個複雜的組織體系,在這個體系內部,指揮、偵查、進攻、防禦等各種兵力都要各司其職。儘管有些兵力的職能在不同戰術環境和時間節點,可能有交叉重疊部分,但總體都需要按照職責和功能,發揮各自性能特長,確保體系作戰能力的最大化。

預警機的根本職能是利用高空優勢,擴大雷達視野,從更遠距離、更大範圍搜索、監視和跟蹤空中海面目標,新型預警機還具有信息分發、指揮協調的功能,相當於一部空中監視雷達+空中指揮部。戰鬥機的根本作用就是威懾或擊潰對方空中力量,奪取制空權,為己方空中進攻打開通道。

從分工來講,預警機在戰區是監視和指揮中樞節點,屬於核心裝備平臺;而戰鬥機處在作戰的最前沿位置,屬於末梢裝備平臺。參與作戰行動的預警機比戰鬥機少的多,預警機對於戰區全局的重要性比戰鬥機更高(通常受到己方的嚴密保護),而預警機抵近戰區將會陷入危險境地。因此,使用預警機這種指揮中樞去參與直接進攻作戰,是非常不理智的行為。

舉例而言,戰場指揮部的作用是總覽全局、協調各方,突擊隊的作用是前沿破襲、毀傷要害,但顯然不能因為戰場指揮部戰情掌握全面,就去執行突擊隊前沿作戰的任務。再換句話說,不能用高價值兵力去執行高風險活動,不能讓老闆去幹馬仔的活。

第二,對預警指揮核心功能影響太大。

預警機的核心功能就是遠距離搜索、監視和指揮,持續發揮好這些作用,需要複雜的雷達系統和控制系統,需要較長時間的滯空能力。如果為預警機增加遠程對空導彈和控制設備,必然會增加預警機的作戰負載,縮短空中巡航時間,擠佔本就緊張的機內戰位空間。增加導彈遠程進攻的能力,影響預警機核心能力的發揮,顯然是極不划算的。

第三,技術上面臨諸多難題。

一方面,預警雷達難以為遠程空空導彈提供製導。

通常預警機雷達,無論是機械掃描雷達,還是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使用的多是S或L波段,這種雷達能夠實現360視場的掃描監視,能夠發現和引導戰機接敵,但其測量精度尚未達為空空導彈提供製導的水平,也就無法引導空空彈發起遠程進攻。

另一方面,超遠程空空導彈的實際效果尚待檢驗。

由於雷達具備300~600公里的監視距離,因此預警機通常在戰場之外300公里以上的位置進行監視和指揮,因此按照題目設想的模式,預警機裝備的遠程空空導彈起碼要具備300公里以上的射程。

目前,美國AIM120D射程已達160公里,中國PL15射程達到180公里,俄羅斯KS172超遠程空空導彈射程可達300公里,中國最新型超遠程空空導彈使用了高拋彈道,據稱射程將達到400公里。

這些數據都是導彈的最大射程,真正具備高G機動的動力段射程,都比上述數據大打折扣,因此能夠在標準的預警機戰位實施超遠程進攻的導彈,距離實際應用都有一定難度。

而且,如果預警機為了使用現有導彈,前出靠近戰場,同樣會進入對方遠程導彈的打擊範圍,這就要面臨巨大的風險,畢竟在對方戰鬥眼中,龐大、笨拙、緩慢的預警機,是一個非常容易得手的高價值空中目標。

實際上,即便是現在的超遠程空空導彈,由於射程過大、導彈飛行時間較長、目標機動範圍過大等因素,使得空空導彈面臨著瞄準困難、中繼制導複雜、目標丟失等技術問題,都將制約超遠程空空導彈的實際應用。

總而言之,術業有專攻,預警機還是要發揮自己的特長,在己方嚴密保護的戰場後方,做好遠程監視和協同指揮的任務,如果真到了需要這個“指揮官”直面戰場前沿的情況,那恐怕形勢就非常危機了!


軍備解碼


預警機為什麼不帶上導彈攻擊對方?很簡單,打不到對方。為什麼打不到呢?距離太遠,夠不著。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兩米之外有個人 ,想和你握手據不成,預警機也是這樣。

預警機是個運輸機或者客機,本身很笨重,不能和敵人靠近,因為近了他是敵人的靶子。一般預警機距離敵人在300~400公里之外甚至更遠,200公里的就比較少,除非是很弱的敵手。

預警機上一般帶搜索雷達,一般是S波段,為了站得高看得遠。S波段看得遠,但看不準,需要用X波段去確認。X是戰鬥機的雷達,距離一般在200公里以內,看的比較準確的,基本到了50公里左右。再近一些,比如到了二三十公里,就到了紅外區域,在近10公里,就到了可見光區。

你可能還有一個問題,導彈不能直接掛在預警機上嗎?不能!X雷達式火控雷達,沒有火控雷達,導彈是盲人。預警機和敵方距離400公里,做不出那麼大的導彈。即使造出那麼大,導彈飛到目標,目標沒了,空中目標是活動的。

所以預警機,戰鬥機互相配合。X波段,S波段雷達相互配合。戰鬥是個系統,各有各的位置,做好節點工作就好。



大志遠思想空間


美國最先進的E3望樓預警機,裝備了AN/APY-1型S波段脈衝多普勒雷達,最遠探測距離可以達到600千米,能夠同時跟蹤400個目標。而美國的最強五代機F22裝備的機載AN/APG-77有源相控陣雷達探測距離不過220千米,只能同時跟蹤24個目標。這麼看的話,F22的雷達和E3預警機的雷達完全不在一個層次,那麼直接在E3預警機上裝備先進的遠程空對空導彈是不是就能直接遠距離吊打F22戰鬥機了?顯然是圖樣圖森破!

E3預警機上裝備的雷達使用的是2—4GHz的S波段電磁波頻段,其優點就是探測距離遠,搜索範圍大,但是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定位精度不夠,而且對隱身目標的探測能力也很渣。如果是用來引導導彈進行攻擊,很難讓導彈準確命中目標,因此從這一點上就完全否決了預警機裝備空空導彈的可能性!


(E3預警機內部)

而F22上所使用的AN/APG-77相控陣雷達則使用的是8-12 GHz的X波段電磁波頻段,雖然其探測距離不如S波段那麼遠,但是好處是定位精度高,可以用於機載武器的火控引導,並且由於應用了有源相控陣技術,這款雷達在220千米之外就可以對目標進行定位,直接引導AIM-120C空空導彈進行精確攻擊!
(AN/APG-77相控陣雷達)


(F22發射空空導彈)

事實上就算S波段能夠用於引導攻擊,但是相對於E3預警機600千米的雷達搜索距離而言,目前全世界射程最遠的空空導彈也無法與之匹配!F22上裝備的AIM-120C中遠程空空導彈最大射程110千米,歐洲“流星”超視距空空導彈最大射程150千米,俄羅斯R77中距空空導彈最大射程90千米,這些導彈的射程不僅完全達不到E3預警機雷達工作距離的1/3,而且即使是最大射程150千米的空空導彈,其不可逃逸區往往也只有30千米左右,一旦超過這個距離,目標完全能夠通過大機動過載以及釋放誘餌彈逃跑,因此戰鬥機機頭裝備的無源和有源相控陣雷達用於引導空空導彈攻擊實際上已經完全夠用!


(歐洲流星超視距空空導彈)

除了雷達工作頻段不同導致空空導彈的無法裝載之外,預警機弱雞一般的機動性也是無法勝任攻擊任務的!E3預警機採用波音707/320民航客機作為原始機體,裝備四臺TF33-PW-100A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單臺最大推力為93.4千牛,這類民航發動機雖然推力大,但是瞬間爆發能力弱,再加上重達73噸的機體,速度和機動性都不可能高。E3預警機最大升限12500米,最大飛行速度只有855千米/秒,這與F22將近2萬米的升限以及2410千米/小時的最高速度相比簡直不要太渣!機動能力這麼差,即使在超遠距離發現了目標,目標只要稍微爬升一點或者加加力逃跑,E3預警機根本連影兒都看不到,又何談攻擊?



所以說術業有專攻,預警機主要負責遠程警戒和戰場態勢感知,戰鬥機負責進攻和戰場制空權爭奪,那麼我們就讓他們各司其職!現代戰爭打的就是體系化作戰,如何將二者有機聯繫起來併發揮最大戰鬥力才是我們該考慮的事情!而這一產物就是目前最流行的戰場數據鏈系統,通過各個武器平臺之間的數據共享,可以讓戰鬥機獲得預警機的戰場感知能力,通過數據鏈傳輸在遠距離發現預警機探測到的目標,然後戰鬥機奔襲過去,將目標擊落,這才是發現即摧毀的終極奧義!
(美軍LINK16型作戰數據鏈系統)


軍武吐槽君


哨兵小虎第660條回答。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既涉及了單個武器平臺的作戰能力,又涉及了多平臺的體系運用問題!

一、“看的到”和“打的到”!

用望遠鏡可以發展10公里處的敵人活動情況,但用狙擊槍是無論如何打不到那麼遠的距離!

同樣,目前世界各國的預警機對空探測距離都在400公里以上,但各國的空空導彈卻沒有一個射程是超過400公里的!


當然了,根據地球的曲率,一架預警機探測雷達再先進,飛的再高,其極限探測距離也就是700公里了。

顯然空空導彈的射程做到400公里沒有問題,但請注意,空空導彈打的是空中的移動靶,目標只要機動和過載,400公里外,就算導彈速度達到3~4馬赫,飛行也要5~7分鐘!

除非目標不告警、不機動,雷達反射面還得足夠大,懸停在空中直愣愣的等你來打他。。。

二、預警機是有盲區的!

預警機和地面雷達一樣,地面雷達的正上空是他的探測盲區,而預警機呢正上方和正下方都是盲區,因為預警機沒辦法向正上和正下這兩個地方發射電磁波,那這個盲區到達有多大,不好說。

當然除了正上和正下,前視和後視也是有盲區的!那麼用有盲區的雷達為導彈制導,顯然是不理想的!

三、預警機的雷達是側重“預警”,而不是“制導”!

幹過地導兵和雷達兵的都知道,雷達有預警雷達,用來發現500~1000公里外的目標,但“制導雷達”,或者叫“引導雷達”,其發現距離通常只有50~300公里!


為啥?預警雷達通常不具備測高功能,而“引導雷達”是三座標雷達,具有測高功能,所以能準確的把目標在空間的位置確定!


所以,別看他發現的遠,預警機的測高八成是蒙的,越遠測高越不準!

四、預警機的主要作用是探測和控制!

預警機就是用來發現敵人,並指揮己方其他飛機攔截目標的,但如果你讓預警機把所有的活都幹了,恐怕科技還要再發展發展吧!

當然,目前已知的“蜂群”戰術,可以說是和樓主的問題不謀而合,用預警機指揮大量的無人機接近目標作戰,而預警機只需要遠遠的看著,這可比用預警機發射導彈高明多了!

(預警機“蜂群”無人機戰術↑↑↑)

我是哨兵小虎,一名退役老兵,歡迎你的閱讀和關注!


哨兵小虎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是因為預警機安裝的是大型搜索雷達,而不是火控雷達,這是兩回事。

預警機的主要任務,是在儘量原的距離發現敵人,尤其是低空飛行的敵人。

但發現和追蹤,同引導導彈攻擊那是兩個概念。

眾所周知,想要看得遠,就不可能看得很清楚。相反,想要看得很清楚,就不可能看得很遠。

這就是搜索雷達和火控雷達的區別。

搜索雷達只需要監控和追蹤敵機的大體防衛,而火控雷達則要引導導彈準確擊中高速運動的小型敵機,雙方的要求有很大區別。

以我軍空警2000為例,相控陣雷達可以監控470公里範圍內的目標,數量高達60到100個。空警2000的雷達工作在L波段,頻率1400兆赫茲左右,波長約20釐米。

我們再看看殲10戰機首批火控雷達--1473脈衝多譜勒雷達的性能。

該雷達最大搜索距離為160公里,上視射距為100公里,下視射距為80公里。

可同時追蹤16-20個目標,同時攻擊6-8個最具威脅的空中目標。

這種雷達現在看起來已經落後,然而還是可以保證很好的精度,誤差在10米之內。

作為預警機來說,它的主要甚至可以說唯一任務就是搜索,安裝巨大的搜索雷達已經是將飛機的潛力挖光了,哪裡還能再去安裝份量不輕的火控雷達。

退一步說,就算安裝了火控雷達,預警機體積巨大,行動遲緩,一旦進入空戰談不上有隱身能力,很容易被敵人發現和鎖定,最終摧毀。

所以,預警機一般是脫離敵方空空導彈的火力範圍的,空戰的任務交給專業戰鬥機去完成。

預警機能夠做好自己分內的事,已經是相當不容易了。


薩沙


M愛生活愛飛機M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預警機表示臣妾做不到啊...

預警機有個特點就是看得遠而且看得多。比如美國用了幾十年的主力預警機E-3(望樓),以四發大飛機波音707為平臺,揹著個雷達罩直徑9.1米、厚度1.8米的雷達,對飛行目標探測距離達320千米以上(高空飛行物探測距離更遠),能對大氣層、地面、水面進行監視,而且其雷達系統上的敵我識別和抗干擾能力還遠遠強於一般的飛機(如戰鬥機),所以就發現和識別能力上,預警機甩一般的作戰飛機幾條街:

基於波音707-320發展而來的E-3A

但是空戰你還得考慮空空導彈的感受啊,導彈發射並沒有真正簡單隨便摁按鈕就完了。現代空戰可以分為四類:飛行員視距外遠程、中遠程交戰,飛行員視距內的近程和超近程交戰,前三種交戰的主要武器為空空導彈。

目前美國空軍的主力中遠距空空導彈是AIM-120(阿姆拉姆)先進空空導彈,射程達50-70千米,採用慣性導航及主動雷達制導。

在發射前,載機(戰鬥機)雷達先獲取目標參數(飛行速度、航向等)預判截擊的預定空域並將數據輸入導彈。接著導彈發射後以最快的速度趕往預定空域並啟動自身主動引導雷達跟蹤鎖定目標直到摧毀。

F-16C翼尖掛載兩枚AIM-120導彈

AIM-120彈體結實、速度快、機動性好、抗干擾能力還很強,被它咬住的目標很難脫身,目前美國主力戰鬥機都有裝備。導彈本身只有152千克,裝在預警機上發射是可以實現的,但導彈射程就這麼大,預警機老遠看到也得抵近了再發射吧。

預警機作為戰場上高價值目標,自身很容易被敵方雷達探測到,自身也沒有什麼防衛手段,許多國家都想著用超遠程空空導彈(如AIM-54不死鳥)一發幹掉對面的預警機,所以預警機“抵近”發射空空導彈是非常不明智的。

巨大的AIM-54導彈能在160千米外狙殺目標

美國空軍的主力近距格鬥導彈是AIM-9(響尾蛇),採用紅外製導,最新的幾型AIM-9L/M/P/X具備全向攻擊能力,不用像過去那樣非得搶佔敵機後部發動機高溫噴口的有利位置,可以從各個方向上鎖定敵機併發射,是真正的發射後不管的制導武器。但其最遠射程只有18千米,顯然預警機裝備近距格鬥導彈也是不現實的。

至於技術水平差一點的半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如早期型號的AIM-7(麻雀)),發射後還需要載機持續對目標照射,意味著載機還要朝著目標繼續飛行。若一發不中,飛著飛著敵我雙方都到眼前了,這換作是預警機不是搞笑嘛...

F-15C發射AIM-7導彈

所以現代空戰,最優的作戰配置是在機群后方預警機的指揮下,利用自己看得遠、看得多的優勢引導己方的戰鬥機,利用機動性好、抗毀能力強的特性去攻擊敵方目標,各有側重、分工合作才是取勝之道!


M愛生活愛飛機M


預警機的主要任務是空中雷達站空中指揮所這是它本職工作,不管它是否能發射超遠程空空導彈先把本職工作做好,不要因為多帶了幾個導彈導致滯空時間大大縮短,不要因為多帶了幾個導彈就要來回裝彈,發揮好空中移動哨所的職能比它帶那個幾個破導彈用處大多了。

預警機拿常見的來說都是S波段為主,從物理上來說波長越長的光線穿透力越強,日常生活中的霧燈就使用這個原理,只不過霧燈設計要求醒目和明顯所以並未採用波長最長的顏色。

大家都知道光線在大氣中存在散射現象,用過激光筆的人都知道安裝光線的傳播方式本不應該發射散射,而激光筆的斑點隨著距離增加而增加這就是散射,激光是電磁波同樣的道理電磁波也能被散射,所以距離越遠所能反射回來的電磁波越少,由於光是屬於高頻率的電磁波所以散射現象比電磁波更嚴重,頻率越高光線所能到達的距離越近。

上面說了這麼多主要的意思就是告訴你,預警機的S波段比光線的波段長頻率低,所以預警機的使用波段可以在大氣中傳播到很遠的距離上,人眼發現物體其實原理跟雷達一樣都是電磁波遇到物體反射,只不過人眼不發出電磁波,遠處的物體反射的光線能進入到眼睛的很少,所以跟雷達一樣越遠越看不清。

S波段雖然探測距離遠但是它精度不高,作為火控雷達制導是不行的不過可以通過末端制導實現精度,原理類似於紅旗9防空導彈,相控陣雷達是S波段把紅旗9引導到目標附近,然後紅旗9主動雷達導引頭開始工作,在理論上是可以實現預警機發射空空導彈的。

不過現實中還存在以下問題,預警機氣動性能非常差如果外掛導彈對氣動影響非常大,因為預警機大多數是大圓盤這種大圓盤直徑數米或者十幾米,本身就對預警機氣動影響極大,並且要配置超遠程空空導彈射程遠個頭也更大。再就是預警機的載荷,雖然說預警機一般是運輸機或者客機改裝,最大起飛重量可以達到數百噸,但是預警機的機艙永遠是裝滿東西的,你外掛在預警機的氣動模型下面你的載荷夠不夠,預警機的氣動受大圓盤的影響所以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是否有額外的載荷給導彈?而且有可能因為外掛導彈氣動更差大大影響預警機續航力(預警機少裝油騰出載荷)。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目前重型戰機的重載掛架可以支持超遠程空空導彈,預警機最重要的職能就是空中雷達站空中指揮所,所以續航力對預警機也是至關重要的,如果為了裝幾個導彈導致預警機續航時間大大縮短,這樣的話戰爭剛開打預警機就要老是加油,或者老是返回基地掛彈這樣的話空中雷達站就沒有意義了,空中雷達站要求的就是滯空時間中國為什麼要搞無人預警機,就是因為無人預警機續航時間可以達到幾十個小時,未來可以達到100個小時以上,成為空中的移動哨所。

所以小編認為不管預警機能不能發射超遠程空空導彈,預警機必須執行好它的本職工作在考慮其它了,不能因為多幾個功能就把本職工作搞差了,這樣說得不償失的,預警機就應該發揮空中雷達站的優勢成為空中的移動哨所,做好了這一點在考慮其它的吧。



李曉偉


對於這個問題,老鷹航空從下面幾點來回答吧:

第一呢,首先糾正一個觀點,空空導彈並不是瞄準發射之後,就一定能擊落敵機,而遠程空空導彈的命中率更低,以美國退役的F-14艦載機發射的“不死鳥”遠程空空導彈為例,實戰中能達到50%的命中率都是非常高了。現代空戰理論下,戰鬥機會配置中遠程空空導彈(以中程彈居多)和近程空空導彈,首先發射中遠程導彈,如不命中,則立即就要轉入到近戰格鬥中。這種風險,體積龐大的預警機那是不可能面對的,只要被敵機發現,即使有戰鬥機護航,預警機都是處於高度危險中。

第二,預警機所配置的雷達,如相控陣雷達,探測距離非常遠,一般在400-800km之間,截止目前,還沒有任何一種空空導彈能射擊如此之遠的距離。當然,以目前的航空技術當然可以研發這樣的空空導彈,但是這樣遠射程的空空導彈的重量和體積都是非常大的,參考第一條,優點又被缺點所覆蓋了。

OK,對於這個問題就回答到這吧。

如需獲取更多航空科技知識,請關注“老鷹航空”頭條號或者“老鷹航空”微信公眾號。


老鷹航空


預警機的主要任務是空中指揮和管理。用超強的雷達和光學系統連續收集信息並通過數據鏈傳回地面指揮系統。把捕捉到的天空的目標和海面的目標分配給作戰戰機和戰艦。

預警機為了安全大都在戰區外工作。你給他掛上導彈去前線參戰,指揮誰來做?戰場情況瞬息萬變,分分秒秒都能反轉。必須緊盯了。

現在的超視距空空導彈射程中,美都差不多。預警機靠的太近去發射導彈,出了事咋辦?這可是“價值連城”的寶貝。

所以說啊!預警機有預警機的活。不能掛導彈去打仗。


劍雨1358


物理學基礎問題,電磁波的物理特性決定了電磁波要繞開遮擋物照得遠,探測距離長,波長就得長,但同時天線尺寸也就要大,所以預警機通常會背個大帽子,但是波長原因,定位精度就差,不足以引導導彈精確攻擊。反之定位精度要高,波長就得短,才能實現高速和高精度導彈攻擊。

預警機雷達一般工作在波長較長的S波段來保證探測距離,而戰鬥機則裝備波長較短的X波段相控陣雷達,以高精度來引導導彈攻擊。真因為這樣所以才產生了數據鏈系統,這樣預警機的雷達和地面超長波雷達,戰鬥機火控雷達相互交換數據,可以實現遠程發現,遠程攻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