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狙擊槍為什麼要用手上子彈?

三寶21282593


在二戰以及越戰期間,狙擊步槍和栓動步槍都是採用的彈倉供彈,而沒有彈匣供彈系統。這樣的供彈方式使得射手必須要從拋殼窗將子彈一發一發壓進彈倉,所以在當時就有一種托腮包,其側面可以多攜帶幾枚子彈供射手可以快速裝填射擊。

而現在,大多數狙擊槍都開始採用彈匣供彈的方式,例如精密國際的AW以及AXMC系列、美軍的M40以及新採購的MK13都採用彈匣式供彈。

現在,狙擊手從拋殼窗裝彈的方式更多出現在影視作品、相關競技比賽及訓練場景中,而在現代的實際作戰中,這樣的操作比較少見。這主要是由於這種單獨將子彈塞進彈膛的行為,在戰鬥中會造成子彈的損壞、汙染以及丟失,而這都是在戰鬥中不希望發生的狀況。

把子彈放在外置的軟質子彈包內,極易受到擠壓而造成彈殼的形變,而如果將彈頭壓進彈殼,就會造成子彈的損失。同時,在將子彈徒手放入槍膛的過程中,很有可能泥汙會隨著彈殼進入機匣,從而造成槍栓卡澀,這樣就需要重新清理才能進行射擊。而使用彈匣供彈的方式就可以為子彈提供保護。

在比賽中,會出現用手上彈的情況。

例如,精確步槍聯賽規定射手在3分鐘內射擊10發子彈。由於大部分狙擊槍一個彈匣只裝10發子彈,如果出現子彈啞火或者是多拋出一顆子彈的意外情況,射手重新去撿回子彈的話,需要重新調整姿態、擦淨子彈、重新調整呼吸並因此浪費寶貴的比賽時間。而為了避免去重撿子彈帶來的不便,參賽選手一般會在機匣上貼兩顆子彈作為後備。

在訓練中,為了不去重新調整坐姿等動作,射手也會直接從彈盒中取一發子彈塞入槍膛,然後閉鎖,從而不受彈匣的限制。

而在復裝界還有一個說法,就是子彈在供彈坡上劃過會產生劃痕,而劃痕會影響子彈的精度。所以很多追求極限精度的選手(90米誤差不超過0.25mm的)會直接把子彈放入彈倉。

供彈坡對子彈彈頭的損傷


輕兵器愛好者


手動裝填一枚子彈入膛這個情況不算多見,絕大多數都是一些電影裡邊為了取得比較好的視覺效果才裝逼搞這個套路。當然,也有一些狙擊槍(比如巴雷特M99)它本來就沒彈匣,只能打一發塞一發。

正常來說,軍用狙擊槍(比如M24、巴雷特M82、AW系列之類)都是帶彈匣的,而狙擊行動中都不存在用手去開栓塞彈。但考慮到半自動,比如SR25這類的自動槍機將子彈推入膛內的時候非常粗暴,可能導致彈殼彈頭銅外殼的略微破損而影響精度,因此可能會關閉導氣孔,由手動拉栓來上膛。(這個純粹看任務,一般帶上半自動其實就不介意精度稍差)


另外考慮到一些特殊情況,比如彈匣裡本來裝的是相對軟質的M118LR狙擊彈,但發現目標坐上了一臺輕型裝甲車,那麼就得打開槍栓,手動裝填一枚M959這類穿燃或者M993這類鎢芯穿甲彈。


還有一些在民間常用,就是使用復裝彈。因為復裝彈在前一次擊發中貼膛脹殼,彈殼的尺寸和這把槍的彈膛已經非常匹配,空隙很小,因此精度也會相應提高。但是也因為空隙太小,用槍栓或者自動機推進比較困難,所以用手塞最合適。


瘋狗的輕武


現在我們打一些吃雞遊戲的時候,98k都是拉一次,上子彈然後才可以打人,而我們看的很多的電影和電視劇,狙擊手也是打一槍也是拉一槍,因為他們都沒有使用自動步槍,而是採用拉栓動的狙擊槍,但是這用速度那麼慢的,如果近距離的話,和M1這類半自動狙擊槍的話,就是活靶子了。



很多阻擊手喜歡用拉栓的狙擊槍是因為比較簡單,維護更加容易,自己加工的話也是比較簡單,很多玩槍的也會一點自己改裝的能力,從槍身來說,槍更加輕,那麼使用起來更加舒服,狙擊手是一個很辛苦的活,第一要佔領制高點,這種槍最適合在太平洋中的日本人,因為他們的狙擊手都是綁在樹上潛伏的的,以前有這樣的一個傳言,就是日本投降了,美國高興慶祝,然後就對著沼澤地對面的大樹開槍,然後樹上好幾個日本兵掉下來,驚呆了美國人。



拉栓的狙擊槍的子彈在發到離開槍口前,不需要後拉槍的動作的,對於槍械部件活塞、導氣管槍械的二次振動是可以得到很大的優化,這樣的作用有多大,只有玩槍的人才知道,因為這個是會直接影響到槍械精度和整體穩定。


一顆一顆子彈放上去,出去的子彈會更加的平,子彈相對速度相對來說快一點點,子彈都是要克服重力的,不可能是直線運動,是一個拋弧線運動的,而拉栓的動作可以對子彈有一個推動作用,而自動的話,能量消耗比較大,所以說對一些吹毛求疵的槍手來說,這點能量他們無法接受,因為這點能力會影響到飛行的速度和距離,使用狙擊手的宗旨就是高效、精準、可靠。



風暴吳逖


狙擊步槍現在一般是成為半自動和栓動,半自動的如我們的85“人質消滅霰彈槍”,俄羅斯的svd(現在阿富汗,中東的最愛),美國的巴雷特,英國的as50;栓動的,一般是追求精確和遠距離射擊效果的,如美國的tac50。半自動狙擊步槍,和自動步槍的自動方式差不多,主要是靠發射時子彈火藥的一本分壓力回吹,推動槍機實現退殼,上彈,復位,待擊。這樣的,就不需要手動上彈了。題主應該是看電影看到的還是《狙擊手:幽靈射手》之類的電影得出的結論吧?再說一點,栓動狙擊步槍,主要是考慮半自動射擊時,槍機,恰;槍管後座等運動和衝擊,給彈道帶來變動量,不利於精確射擊,而且,可以避免回吹的部分火藥效力,可以讓彈道更可預期和控制,而且,可以更遠,所以,才會有栓動類的出現。再說一點,如果戰場上遇到栓動式狙擊手,要麼趕緊跑或者隱藏,要麼趕緊呼叫炮火覆蓋:這貨威脅遠大於半自動


Firebird


阻擊槍並不是面對面的輪擊的武器,它是在敵方不注意的暗處進行“冷戰”的,所以不需要聯發的作用。阻擊輪雖然不聯發,但名中率卻比其他格大,幾乎百分百啟作用!如用在戰場上就不行了,因為是單發的。所以在戰場是起不到作用的!!!


凡苗1


沒有人(>﹏﹏

風一樣的男子



yuekeo


主要是半自動步槍為了讓下一顆子彈上膛會消耗射擊出的這顆子彈的動能,用這顆子彈氣爆的壓力把槍栓頂後,然後通過復進簧讓槍栓歸位,這個過程消耗的動能會影響出膛速度,而出膛速度直接影響射程,還有消音器是放掉槍口動能,所以也影響射程,高射程高精度不是狙擊步槍的兩個安身立命的屬性嗎?所以除了m82那種反器材步槍不差那點動能、精確射手步槍不需要那麼遠射程外,狙擊步槍多以栓動為主。再者,拉大栓多有感覺啊


晨曦之星77206556


那是,因為,是,單發的,以,精度,距離,為,目的,的,比較,笨重,子彈,可能是,定製的,加長,彈頭,加重!!!!!!!!!!


哈灬哈66096005


狙擊槍最重要的參數就是射擊精度,講究一槍致命。為了達到較高的精度寧可捨去其他一切不必要的東西。自動射擊的槍械由於部件多,各相互作用,輕微的震動都會使子彈到達遠處與目標產生哪怕是微小的誤差。手動的槍械結構相對簡單,對精度的影響較小。這樣既提高了精度,也提高了射手的生存概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