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323家公司年報預虧,“三強”聯手最多虧去528億

有A面的業績預喜,就有B面的年報預虧。

截至1月19日上午9時,在滬深兩市已發佈業績預告的1165家上市公司中,共有323家年報預虧,佔比達27.73%。

僅1月17日一晚就有數十家公司發佈虧損預告,合計預虧金額逾70億元。

“預虧三強”共計將虧528億元

在323家年報預虧的上市公司中,有14家預計淨利潤虧損在10億元以上。

*ST鹽湖(000792)、天廣中茂(002509)、科大智能(300222)分別以預虧472億元、30.47億元和25.95億元暫居2019年年報預虧“三強”,共計將虧去528.42億元。

323家公司年报预亏,“三强”联手最多亏去528亿

“預虧王”*ST鹽湖的業績巨雷此前已在二級市場上受到廣泛關注。對於一天虧去1.3個億的“大手筆”,公司強調,原因在於破產重整中資產處置產生損失和未決訴訟等,屬於非經常性損益。

業績續虧的“消防第一股”天廣中茂表示,全資子公司的工程存貨及商譽減值是公司年報業績的主要“黑天鵝”。

1月17日晚,作為合計虧去70億元的數十家公司中的預虧主力,科大智能同樣因商譽和存貨減值問題爆雷,首虧就近26億元,連累4.53萬戶投資者的同時,還坑了劉強東。

公開資料顯示,

主營工業自動化和電力自動化業務的科大智能自上市以來一直盈利,京東旗下的宿遷京東新盛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對其持股5.03%,為公司第三大股東。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當前,還有15家公司預計同比虧損幅度在10倍以上。

其中,正業科技(300410)、弘高創意(002504)、創新醫療(002173)分別以48倍、47倍和38倍的預虧幅成為截至目前A股業績下降最快的公司,給投資者亮出紅燈。

323家公司年报预亏,“三强”联手最多亏去528亿

“預虧盆地”亦是“預喜高地”

Wind數據統計顯示,在2019年業績預虧的323家上市公司中,共有38家集中在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42家集中在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

323家公司年报预亏,“三强”联手最多亏去528亿

與此同時,在745家業績預喜的上市公司中,集中於上述兩行業的分別有94家和56家。

323家公司年报预亏,“三强”联手最多亏去528亿

最能賺的行業,也最能虧!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丁臻宇對財富君表示,2019年大規模減費降稅讓製造業等大為受益,尤其是其中的上游企業,轉移成本能力強,可以獲得原材料成本降低和增值稅率降低的雙重利好;而下游企業議價能力較弱,往往伴隨著產品降價,反而存在業績下滑風險。

“因此,對投資者來說,要想‘吃到’上述行業的紅利,需參與具備加工壟斷的上游原材料行業以及具備議價能力的中游企業,儘量避免參與議價能力弱的下游產業。”丁臻宇說,其中差異,可稱之為行業內的結構性調整,這一點,在2019年體現得尤為明顯。

商譽、資產減值等成預虧主因

除了“預虧三強”的業績滑鐵盧受到資產減值影響外,2019年12月以來,已有超過20家上市公司計提資產減值事項,其中,計提“商譽減值”“壞賬損失”和“存貨減值”的最多。

“壞賬損失和存貨減值在會計處理上比較靈活,如果未來情況允許,減值損失還可以加回。”業內專家對財富君表示。

對於1月15日晚間計提資產減值的天廣中茂,以及17日同樣公告減值的科大智能,深交所相繼去函詢問:是否存在利用資產減值進行利潤調節,進行“財務洗澡”?

而值得注意的是,將於3月1日起施行的新證券法提高了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懲罰,規定:

對於欺詐發行行為,最高罰款上限從募集資金5%,提高至100%;尚未發行的,罰款200萬至2000萬元;

對於信披違法行為,從原來最高60萬元罰款,提高至1000萬元等;

證券交易內幕消息的知情人或者非法獲取內幕信息的人違反規定從事內幕交易的,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

重罰之下,上市公司紛紛計提減值,箇中因由似乎已浮出水面。

“商譽減值與新證券法提高處罰力度顯然是有關係的。”丁臻宇說,“現在很多上市公司都想著在新證券法實施之前一次性爆雷,然後輕裝上陣,避免逐年計提而發生退市風險。”

廣發證券研報預計,雖然2019年商譽減值在業績預告中預先披露佔比將繼續提升,但對市場的影響將小於2018年,對板塊整體影響有限,且存在“反轉”機遇,投資者可以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