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 生活中,這種現象屬於“親情”綁架,處理不恰當,多讓人傷心

一.既然是我的父母,我娶媳婦,你們必須給我買房買車,還要給我存款。


生活中,這種現象屬於“親情”綁架,處理不恰當,多讓人傷心


假如父母有能力,不用要求,父母也會提前給孩子買車買房,並且存一部分應急的錢款,關鍵是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具有這種能力,家庭情況不一樣,孩子的要求也不能千遍一律。

那些家庭條件不怎麼好,父母又沒有什麼賺錢的渠道,靠省吃儉用一輩子也積攢不了多少家業,有的甚至能維持正常生活就已經不錯了,孩子結婚的時候,提出超過他們能力的要求,實在讓他們為難。

鄰居家的猛猛,在大學裡談了個女朋友,大學四年感情很好,面臨畢業,猛猛就想和女朋友把婚事定下來,他也擔心萬一畢業以後,各奔前程,女朋友突然變卦。

兩人商量以後,各自給家長彙報他們的關係,也讓家長放心,別一畢業工作了,就擔心自己的孩子還沒對象,著急是一方面,嚴重的還要見人就央求給自己孩子物色對象,就怕娶不到媳婦或者嫁不出去。

讓猛猛感到意外的是,女朋友家要求的條件不是他家所能接受的,在工作單位附近,必須有120平的樓房,車子不能買低於二十萬的,至於存款不能低於六位數……

猛猛一聽有些吃驚,他雖然不知道家裡的具體收入,但是大體情況還是比較瞭解,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自家的幾畝地,一年不吃不喝能攢下多少錢,他心裡應該有數。

這幾年為了供他上大學,可以說,父母已經傾其所有,女方提出這樣的條件也就意味著這樁婚事走到了盡頭,四年的感情也會付諸東流,猛猛越想越苦惱,近乎思想崩潰。

回到家和父母談起這事,父母就把家裡的實際情況和他說得一清二楚,這幾個條件,一個都滿足不了,猛猛乍一聽情緒很壞,馬上和父母翻臉:“你們是我的父母,我娶媳婦,你們必須給我買車買房,還要給我存款。”

說完,摔門而去,氣呼呼地跑到自己屋裡矇頭嘆氣。父母一時也慌了陣腳,也很自責,因為沒有錢,眼看兒子的女朋友就要黃了,也唉聲嘆氣地怪自己沒本事。

思來想去也沒有什麼好辦法,這麼多款項到哪裡去借?再說了,親戚鄰居誰敢借給這麼多錢?猛猛父親還好,他母親一看這個局面,馬上就說,這麼沒本事,還不如死了算了。

所以,一整夜老頭都不敢離開老太太,就怕她想不開。猛猛不虧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經過一夜的冷靜思考,第二天一早就起來,到父母的房間,他看到父母愁眉不展的面容,更加後悔昨天的衝動。

他和父母商定,不管這段感情能不能繼續,他都要和女方的父母好好談談,實事求是地給他們說明家庭情況,徵求他們的理解,並支持他們繼續這段感情。

如果對方父母不能接受,也是可以理解的,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嫁一個條件好的人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婚後幸福。既然是真愛,猛猛決定選擇放手。

二,你也是我的孩子,不管你多困難,都必須和其他子女一樣給我養老。


生活中,這種現象屬於“親情”綁架,處理不恰當,多讓人傷心


正常情況下,對於多子女家庭,養老問題相對容易些。當然,父母年輕時候的付出也會多一些,到了老年,兒女們都伸手,老人的晚年也會很幸福。

就怕某一個子女有大病或者有意外,自己顧不上自己,生活窘迫,沒法養老,其他兒女不得不多分擔一些,作為老人,應該理解,以和為貴。

李大爺是鄰居眼裡的有福之人,四個兒子都有固定工作,兩個兒媳有工作,兩個兒媳務農。夫妻倆都有工作的兩個兒子在縣城安家,兒媳務農的兩個兒子在農村老家居住。

沒經過商量,李大爺就把老家的一切家當和房產分給了在家裡居住的兩個兒子,其他兒子有沒有意見他也不知道,大爺漸漸失去勞動能力,就打算自己的養老問題。

在老家跟著兩個兒子輪流居住,讓其他兩個兒子每月給他一定數額的養老金,具體多少大爺說了算,這兩個兒子也沒說什麼,養成習慣,每月月初回家,一來送養老錢,二來看看老爹和家裡的鄰居。

這樣堅持了幾年,沒料想,給他錢花的一個兒子突然病倒了,這種病花費很大,孫子還在上學,全家的重擔都壓在兒媳婦一個人身上,這樣又堅持給大爺了半年的養老錢。

大爺的這個孫子考上了一本大學,不讓孩子去上大學,兒子和兒媳婦覺得很可惜。所以,從此就沒再給大爺養老錢,自己生活都很困難,孩子上大學還是用的助學貸款。

這時李大爺就不高興,幾次三番來兒子家哭窮,意思讓這個兒子還是按原來的約定給他養老錢。兒子兒媳都很無奈,過了不久這個兒子就因病去世了,按照規定,兒子走了,單位給了李大爺一部分生活補貼。

三,你是我的姐姐,我有困難,你應該幫助


生活中,這種現象屬於“親情”綁架,處理不恰當,多讓人傷心


兄弟姐妹各有各的家庭,各有各的難處,誰遇到困難了互相幫助一下再好不過,但是不幫也要正確理解,畢竟沒處在對方的環境,不知道TA選擇不幫的理由。

“一方有困難,八方來支援。”誰有困難都想讓別人幫一把,儘快脫離困境,儘快過上正常的生活,世事難料,最重要的還是靠自己,只有自己強大了才有可能真正解決困難。

玉梅要娶兒媳婦了,在豪華小區買一套婚房,首付也交了,房貸還了二年的時候,小生意虧本,做不下去了,但是每月四千多塊錢還得往銀行裡交,堅持了一年,家裡所有的積蓄都花完了。

眼看又到了還貸款的時間,很著急,就向姐姐哥哥們張口了,其他人都多少給籌了點兒,只有二姐拒絕了。玉梅感覺平時待二姐不薄,禮尚往來沒差過事,這次竟不借給錢。

從此玉梅對二姐懷恨在心,打電話不接,聚會不在一塊兒,算是斷絕了來往。二姐的兒子結婚,舉行婚禮她也不參加,有一種老死不相往來的想法,談到這事就說二姐沒良心。

結果,玉梅的大姐看出了她的心事,就說,你二姐不借給錢,肯定有她的原因,也許她的難處不想讓別人知道,借應該高興,不借也不能過於糾結,要在這個事上借題發揮更不應該。

生活中,這種現象屬於“親情”綁架,處理不恰當,多讓人傷心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要靈活對待,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面對“應該”的事也要考慮自身或者他人的能力,一旦超出這個能力就屬於“親情綁架”,處理不當後果有時也會很嚴重。

(今天分享到這裡,明天接著嘮嗑拉家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