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武漢的發展前景有多大?

用戶6322447351


讓你們看看武漢的格局有多大,武漢1+8,武鄂黃黃一體化,武漢的發展前景非常非常宏大,武漢今後必將躋身世界一線城市之流,紐約、東京、北京、武漢、上海、倫敦、巴黎、莫斯科。

其實在全球都很難找出像武漢這麼一座城市,既是版圖區位中心、又是軍政中心、又是綜合交通樞紐、又是大規模的工業中心、還是市場流通中心、還是高科技教育中心。這樣的城市全球很少,但是恰恰武漢是。



今朝之風


其實我回答過幾個關於武漢和其他城市對比的文章,第一次單獨把武漢的發展情況拿出來講。當然評價一個城市不是靠說說而已,還是要拿實際數據說話,我們就來看看數據武漢的綜合情況到底是什麼水平。

1、GDP(億元)

2018年武漢(14847)GDP排全國城市(除港澳臺)第9,省會城市繼廣州(22859)、成都(15342)之後位列第3。

2、城區人口(萬人)

除超大城市上海(2418)、北京(1876)、深圳(1252)、廣州(1184),位列特大城市之首,武漢(868)排全國第5。

3、城市建成區面積(平方公里)

武漢(1217)位列北京(1485)、上海(1426)、重慶(1379)、廣州(1294)之後同樣全國第5。

4、城市資金總量(億元)

資金總量說簡單點就是一個地區聚攏的錢,生產活動中的流水賬,可以很好的體現一個地區的經濟活動潛力和財富聚集能力。統計包括了央國企事業單位、一般納稅人、小規模納稅人及公民。2018年武漢城市資金總量(85268)位列北京(430877)、上海(337560)、深圳(129056)、廣州(119852)、重慶(93602)之後全國第7。

5、社會銷售品零售總額(億元)

武漢(6843)同樣又很神奇的位列上海(12668)、北京(11747)、廣州(9256)、重慶(8770)之後全國第5。

6、薪酬水平

2019年前三季度求職平均薪酬武漢(8229元)排在全國第10。

7、外資吸引力(億美元)

2019年武漢(109)實際利用外資排在北京(173)、上海(173)之後全國第3。

8、交通

武漢地鐵總里程318公里,全國第4;城市快速路里程,全國第2;機場年吞吐量(2313萬人次)排名第16。

9、150米高樓數

武漢(228座)位列世界第5,全國在香港、深圳之後排第3。

10、科研教育及醫療

全國最佳醫院排名武漢(5所入圍)與西安、重慶並列第4;全國臨床重點專科獲評數武漢(獲批專科數量78、入選醫院11家)同樣第4。

2018年畢業生校招流向城市分佈武漢吸引全國5%的份額位列北京、上海之後第3位。新增院士人數武漢(7人)同樣位列北京(56人)、上海(13人)之後全國第3;人才引進的“千人計劃”武漢(262人)第3;

11、工業

武漢2018年高新技術企業數2827家(全國第9)、工業增加值5076億元(全國第8)、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除港澳臺)全國第7。

如果把以上數據排名彙總的話,武漢可以說是繼北上廣深後綜合實力第五城。雖然這樣計算過於簡單也並不能說武漢的實力就一定是全國第五,但也具很大的參考價值。武漢雖然整體不能跟一線城市相比,但在某些方面還是毫不遜色的。數據說明一切,武漢的發展到底什麼水平,發展前景有多大,我相信大家心裡應該已有答案。


MR火羽白


雖然這是一個老問題了。但是這一次全國“兩會”的春風,又為武漢的發展增添了不少動力——“兩會”裡面有兩個觀點或者兩個“提法”給人印象深刻。

第一,中部崛起;第二,長江經濟帶。武漢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發展的契機。湖北省處於中國的中部,武漢又地處湖北省的中部;

第二,武漢就在長江邊,當然屬於長江經濟帶地區,上游有重慶,下游有南京上海的特大城市;武漢作為中部發展的領頭羊,還有自己的城市圈。

除了傳統意義上的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九省通衢以外,武漢另外一個優勢就是人才儲備。武漢地區的高等院校在全國名列前茅,每年的大專院校畢業生數量可觀。

除了高等院校以外,武漢還有雄厚的科研機構院所以及為數眾多的“高新技術開發區”,其中最成熟的就是武漢光谷和東湖開發區。

武漢三鎮獨特的佈局也孕育著無窮的商機,武昌是高等院校集中的地區,漢口是傳統的商業區,漢陽是高新技術開發區,還有青山如果武鋼整體搬遷? 今後如何發展很難預測。

為了迎接“軍運會”,現在的武漢正在全力改善城市交通,今年一共有七條地鐵(城市軌道交通)同時動工。因此路面上處處都是圍欄,高峰期多處堵點讓人煩心。

現在堵,未來會不會繼續堵呢?武漢現在似乎是在“築巢引鳳”,改善交通,大力開發房屋租賃市場(公租房),留住大專院校畢業生。

天時地利人和,武漢的發展還差什麼呢?政策有了,市政府準備怎麼辦呢?


閒看秋風999


武漢的發展前景有多大可從以下幾點來看下:

第一,從武漢的區位來看:武漢作為中國經濟地理中心,武漢素有“九省通衢”之稱,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和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其高鐵網輻射大半個中國,是華中地區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

第二,從武漢的地區生產總值來看:武漢地區生產總值已過萬億,位居中國城市第九,而且成上升趨勢!

第三,從武漢在中國的定位來看:武漢是湖北省省會,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市和特大城市,武漢是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中部崛起戰略支點、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也是全國三大智力密集區之一,中國光谷致力打造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中心。根據國家發改委覆函要求,武漢正加快建成以全國經濟中心、高水平科技創新中心、商貿物流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四大功能為支撐的國家中心城市。

第四,從高校數量武漢是中國四大科教中心城市之一。截至2018年末,武漢有普通高校84所,在校大學生超過100萬,是國內在校大學生最多的城市!

從以上幾點就可以看出武漢的發展前景還很大,正如武漢現在提出的口號“北上廣深武”一樣,相信會有這麼一天的?






東楚通


武漢的發展前景非常非常宏大,武漢今後必將躋身世界一線城市之流,紐約、東京、北京、武漢、上海、倫敦、巴黎、莫斯科。

其實在全球都很難找出像武漢這麼一座城市,既是版圖區位中心、又是軍政中心、又是綜合交通樞紐、又是大規模的工業中心、還是市場流通中心、還是高科技教育中心。這樣的城市全球很少,但是恰恰武漢是。

武漢的區位首屈一指,方圓一千公里,覆蓋中國70%版圖和90%的人口經濟。方圓兩千公里,幾乎覆蓋整個亞太。

加上武漢良好的自然條件,豐富的水資源,大量可供開發的土地資源,和可以動員起幾乎無限的人力資源!武漢就是這麼一座牛到外太空的城市!舉世罕有!

武漢只需要激發優勢、提高積極性和主人翁精神,提高城市的定位,加快建設開發的力度,武漢發展必然有本質的提高。

如果說中國有哪些城市能進入世界一線,除了首都北京,就是上海武漢。


武大東湖


孫中山先生百年前說武漢將來“略如紐約倫敦之大”,現在只是實現了一部分,軌道交通,城市框架,高樓大廈幾乎已經不亞於紐約倫敦,但是綜合實力比紐約倫敦差不少,五十年以後再看吧。



屈景昭


武漢的發展不著急,慢慢來,等其他城市發展好了我們在來。過去國家把武漢行政級別訂的很低,造成了工資低下,財政收入都交給了國家,支援其他地區。目前的低收入難以吸引和留住高級優秀人材,雖然培養人才,都是為其他地區培養的。目前國家中部崛起,回過了神,我們武漢也就慢慢來吧,不急。就是因為西部大開發和東北震興遇上了困難,才輪到中部崛起,因為國家大,跨度大,那兩地方難以帶動全國經濟,如何中部不發展,全國經濟完全無法開展。不急!


要理性1234


武漢發展前景大得不得了。


好大,好大


未來世界一線城市已經出爐了:紐約,東京,北京,武漢,上海,倫敦,巴黎,莫斯科。

武漢實體經濟守望者~服務全球創業


武漢房產超市


中國要均衡發展就必須把中部發展起來,中國應該有三大經濟中心,可惜只發展了兩個,長三角和珠三角。中部以武漢為中心長沙鄭州為副中心發展中部超越其它兩大經濟中心,那麼無論美國經濟和軍事都不會對中國構成任何威脅了,那個時候的中國才是真正的強大起來了,西部以成都重慶西安為龍頭髮展城市帶動整個大西北,沿海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飽和期,無論潛力如何都不能代表什麼,所以目前的格局而言中部武漢沒發展起來,中國還不能談真正的強大。


石洛滴世界


武漢的發展前景有多大?咱認為一個地方能否快速發展與地方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地理方位……有關係,而這些武漢作為湖北的省會城市,長江經濟帶中心城市,武漢九省通瞿,"米"字形高鐵地位基本具備(部分等待完善中)。2018全年武漢市GDP近1.5萬億,省會城市GDP除去四個直轄市武漢的排位已經不錯了,武漢經濟GDP……在中部六省居一位。武漢作為省會市.也在力爭向廣州.深圳靠近。問武漢的發展前景有多大,其實大江大湖大武漢基本就了.(武與廣州相比差就差在私人實體經濟這一塊,武漢若這一塊能與廣州差不多就不用說了,廣州與深圳雙核互動,與周邊地市的交通也很發達,這些武漢還努力),武漢的發展前景有多大?武作為中部的中心城市發展潛力無疑是很大。國家提出振興中部,武漢長江經濟帶中游的中心城市,湖北武漢作為1十8城市圈的中心城市能伸請劃直轄市最好,,發展潛力更大,湖北省轄區面積18萬多平方千米,而1十8城市圈面積佔其三分一,也就接六萬平方幹米,剩下十多萬平方幹米,而這比海南省,臺灣省,重慶慶市面積還大許多。武漢與武漢城市圈的發展前景潛力是巨大的,中部富裕,則中國富強。大武漢發展大有潛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