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半月板撕裂加膕窩囊腫手術後怎樣休息?

用戶6437927208497


您這種情況恢復需要看您具體做的是什麼樣的手術?如果是半月板撕裂部分切除或者是切除手術,囊腫鏡下切除恢復會快一些,一般兩週左右可以日常生活了;如果是半月板的縫合手術,而囊腫是關節後方切開手術恢復要慢一些,可能要四周左右的時間。

第一種情況,如果進行了半月板切除手術,囊腫也是鏡下切除。

如果是進行了半月板撕裂的部分切除,或者是切除成型手術,一般我們建議患者術後第2天就可以下地行走,術後一週左右的時間經過康復鍛鍊可以上下樓梯。囊腫如果是關節鏡下切除由於是微創的關節內手術,恢復也快。一般三至五天沒有特殊情況的話,完全可以下地行走了。如果都是在關鍵進一下進行了微創手術的話,給您一點建議:

第一,做好康復,適度下地行走,由於不是單純的半月板切除手術還伴有囊腫的手術建議以穩為主。術後2~3天可以下地行走,但是建議最好是在雙柺的幫助下,減少關節承受的負重。


另外做關節鏡手術的時候需要在大腿的根部上止血帶,在手術的過程當中不允許關節腔內有大量的血液,所以術後會有靜脈血栓形成的風險,建議一定要做好踝泵這個重要的康復動作。這個動作可以非常好的促進下肢靜脈的迴流,幫助減輕術後可能出現的腫脹,而且會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現靜脈血栓的風險,建議每天要做這個動作500次以上,可以分組做,不要一氣兒做完。

很多因為半月板撕裂或囊腫進行關節鏡手術的患者,術前即存在了股四頭肌的萎縮,接下來是一些促進股四頭肌力量恢復的訓練,大家可以按照圖示進行鍛鍊,每次10~15為一組,每天堅持2~3組是可以的。





第二,一週以後可以嘗試上下樓梯活動。還是因為在關節內同時進行了半月板的手術和囊腫的手術,雖然面上的切口並不是很多,但是在裡面損傷還是有的。為了避免早期上下樓梯活動,刺激關節可能誘發的囊腫周邊出血,建議還是一週以後嘗試性的進行上下樓梯的活動,不要強求。上下樓梯以後次日沒有出現明顯的關節腫脹、皮下淤血,那麼就可以適當的增加活動的量。

第三,術後超過兩週,可以諮詢您的主刀醫生是否能將手術的縫線拆去,之後就可以適當的進行加量行走,建議一定要在平路上走,不要走坡路,以免增加關節的負擔,同時也要觀察自己具體能行走多久和走多遠的距離,每天都可以延長一點行走的量和時間。

第四,如果術後一個月左右的時間,疼痛明顯的減輕關節腫脹幾乎消失,患者本人也覺得關節的屈伸角度和行走時並沒有特別的不適,或者是比較輕度的能忍受的疼痛,那建議可以返回到正常的日常生活當中了,只需要注意不要再受扭傷或者是過度勞累的刺激。

關於題主提到的休息問題,如果是術後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建議在長時間行走或者勞累以後一定要加用冰敷,或者是少量的外用非甾體鎮痛藥幫助控制勞累導致的無菌性炎症和腫脹,如果疼痛比較明顯,或者出現了明顯的積液,建議一定要及時諮詢自己的主刀醫生。

第二種情況,半月板撕裂做的是縫合手術,囊腫是鏡下切除。



半月板撕裂如果能做縫合手術患者是相對來講比較幸運的,因為如果縫合癒合了,患者將會留下最少的問題。而囊腫術後的恢復跟第1種情況是完全一樣的,不需要再贅述了。如果是第2種情況,我們主要還是要注意半月板撕裂縫合手術的術後康復。

第一,康復還是要做。踝泵必須要繼續堅持,就是儘量減少靜脈血栓,形成非常重要的康復動作,必須要堅持到底。而由於半月板的縫合手術,一般要求患者臥床的時間,要三週以後再開始行走。所以對於股四頭肌的鍛鍊要求是比較高的,但是與第1種情況有一個區別,那就是站立位的,使用瑜伽帶的康復動作是不建議做的。如果需要做這樣的訓練,需要在三週以後能夠下床行走以後再開始。所以一般在三週以內臥床的時候,我們建議患者要做踝泵以及下方這兩個動作。

那麼如果這三週以內,比如上廁所等行為需要行走的時候,我們建議要按照下方的動畫演示使用雙柺助力,幫助患者行走,這樣可以不使關節承受過度的應力給半月板縫合一個癒合的機會。


第二,三週以後視關節恢復情況可以雙柺或單拐行走訓練,上下樓梯還是建議雙柺助力非負重進行。三週以後如果關節腫脹有了明顯的減輕,切口癒合的良好,沒有明顯的皮下淤血,那麼可以在雙柺或單拐的助力下開始步態的訓練行走。前面所述的康復鍛鍊還是要繼續堅持,而且上下樓梯的時候還是要注意要在雙柺的幫助下,儘量減少關節內承受的壓力,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給半月板癒合創造最好的機會。



第三,三個月以內。眾所周知,半月板的縫合癒合起來是非常困難的,而且癒合可能性也不是很高,可以說幾率就是一半一半,做完手術或者是癒合或者就是不癒合。可以在上個月的時間以內,做半月板縫和手術的患者做任何動作一定要慎重,尤其是增加關節負擔的動作,要慎之又慎。三個月以後就可以與你的主刀醫生聯繫進行復診,平定自己是否達到了半月板癒合的標準。如果達到了癒合的標準就可以進行一些日常的工作了。

第三種情況,半月板做的是切除手術,囊腫做的是切開手術。


這種切開手術,如果切口比較大,超過10公分左右的話,那麼建議下地的時間要在術後的第3天或第4天,如果手術的切口不大,在3~5公分以內,那麼術後第2天也可以下地。

在以往的理念上,做完囊腫的切除手術,為了避免囊腫接口都不癒合或者是復發,要求患者要絕對臥床兩週的時間,這對於患者的恢復沒有任何的好處,非常容易導致心肺功能的下降和靜脈血栓的形成。

所以目前我們還是要主張早期下地行走,儘量避免出現靜脈血栓,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切口的變化我們可以動態的觀察,及時的調整行動的量和時間。

至於第3種情況的康復和第1種沒有任何的區別,只是下地的時間可能要慎重一點。

這種情況一般恢復一個月以後就可以進行日常生活工作了。

以上就是對題主問題的回答,由於題主描述的相對來講比較簡單,雖然我們知道做了手術,但是具體的術式我們不瞭解,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為畢竟患者不是手術醫生,所以儘量做了詳細的解釋,如果還有其他的疑惑,可以在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討。

我是堅持用簡單語言解釋複雜疾病知識的謝新輝,碼字不易,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幫忙點個關注或點個贊吧。如果您經歷著半月板手術的困擾,或者是您的家人或朋友正經歷著這方面的困擾,請把這篇文章轉發給他們吧,謝謝了!


想好好做醫生的胖子


先安排好術後康復誰來做,在哪做?

小手術但康復不是哪都有,能否正常生活工作,完全在於康復效果。

被動休息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快速的肌肉萎縮,一大堆後遺症,很快會使你報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