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孩子邊寫邊玩怎麼辦,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

晴空萬里good


我是子喻,親子溝通講師,我來說說我的經驗吧。

我家大寶也曾經有過邊學習邊玩的情況。一開始我特別焦慮,無論是批評指責,還是強迫,都不奏效。後來我調整了思路,反思了孩子學習的過程當中,我所起的作用。我發現孩子並沒有找到學習的樂趣,他的很多心思都在學習以外,所以沒辦法專注的去學習。

於是我開始了陪伴孩子的學習之路。

1.專注力訓練。

我開始把孩子往專注力方向去訓練,陪孩子循序漸進的去玩專注力的遊戲。從力量到思維到堅持,孩子從這些遊戲當中感受到的樂趣,並且養成了能夠專注一件事情的習慣。

2.時間管理訓練。

要想做好時間管理,先要對一天的工作,或者是一段時期的工作提前做好規劃。給每一個時期內的工作分成一個一個的小任務,然後就像過小關卡一樣,一個一個的把它過掉。這個任務很好玩,就像打怪升級一樣,孩子會有成就感。

3.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要讓孩子承受自己錯誤的自然後果。一旦任務沒有完成,許下的承諾沒有做到,那就必須要為這個承諾付出後果。沒有任何情面可講,父母親說到要做到才能養成孩子說到做到的責任感。

比如有時候我們的週末會安排一場電影,電影一般會安排在倒數第2個任務前面,所有的任務完成之後會升級到電影這個環節,那如果前面的任務沒有完成就沒法升級,電影就不能去看了,孩子可能會覺得很遺憾,也會難過發脾氣,但是他自己知道,是自己沒有通關,沒有完成任務,難過問沒有辦法。

陪伴孩子學習是一個長久的工作,需要父母很多的耐心和堅持,希望我的回答能給您一些參考。


子喻說育兒


孩子邊寫邊玩這個問題,我想也是廣大的家長朋友們最頭疼的一件事情。我家的孩子也是這樣,小學6年,包括現在上了初中,仍然存在這種情況,這個問題也是一直以來我最想解決卻又解決不了的問題。最近因為一次考試時間不夠,導致題目沒有做完最後丟分的經歷,讓我有了一個和孩子交流的機會,經過幾番琢磨,我認真仔細的和孩子溝通了一次。溝通中我給孩子分析了兩種原因,第一就是沒有時間觀念,不知道自己每天會有很多件事情需要去做,而每一件事情都是要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的,錯過了就會失去做這件事情的價值。第二就是自身的約束能力太差,對自己的行為表達無法掌控,管不住自己,形成了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小動作太多,思想開小差,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專注的在一定時間內有效的完成一件事情。經過一番苦口婆心的勸解,最終孩子也算是基本認可,於是我趕緊向孩子提出瞭解決辦法,要求她以後寫作業時先從不做小動作,不開小差,集中注意力的把一樣作業一氣呵成的寫完,這樣的小改變開始做起,然後如果寫累了想休息一會了再繼續,都是可以的,再者就是我要起到監督並提醒作用,只要發現她不專注的寫作業,就溫柔的提醒她一下,也算是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提升孩子的自我約束力,起到的綿薄之力,這樣給予她幫助一段時間後,再以觀後效。曾有專家研究表明,一個人的行為習慣只要不間斷的堅持21天,人的大腦就會產生大量和身體共鳴的指令,就可以成功的改變一個人的行為。但願我的方法和行動,可以起到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作用。


陪讀媽媽英子


孩子做作業是小事,但是整個做作業的過程卻是一件大事情。做作業的過程可以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個人管理,習慣的培養等多方面的提升,更好地擁有未來的競爭力,能夠挑戰未來!

👈換位思考:換個角度與孩子同行

作業時刻,好多家庭都上演“雞飛狗跳”的戲碼——主要原因是家長用成人的思維方式去鑑定孩子的思維方式。說明白一點就是,駕照人為這麼簡單這麼容易的事,但是在孩子看來很難並非易事!

當孩子做作業會迷惑,會忐忑。有的家長甚至因為這些而語言暴力傷孩子“你這個笨蛋”!孩子心裡是很委屈的。

作為家長說些把自己的姿態放低,與孩子進行換位思考,耐心幫助重新審視孩子的作業,引導孩子更好快樂的完成作業。

👈👈過度陪伴式的家長。

替孩子乾著急,有的家長還要替孩子去做作業?真是啼笑皆非!家長其實沒有必要這麼累,引導孩子明白作業到底是為了什麼?要讓孩子從內心認可這種作業形式。再說陪寫作業並不是一直陪伴,時時刻刻用眼睛盯著。這樣反而會影響到孩子寫作業的注意力,別讓孩子養成一種不自信的依賴性習慣。

父親一定要記住自己的定位角色,孩子為主,家長為輔。

👈👈👈無規矩不成方圓,家庭中必須有嚴格的家規制度——既家風!

做作業是孩子教育中一項很重要的事,需要一些規矩進行約束。邊玩邊做,拖拖拉拉,跑來跑去等等。基本上很多孩子都有這些小毛病,如果這些問題不及時糾正,可能會變成影響孩子做作業的大問題,影響將來工作態度!

👈👈👈👈減少干擾項,製作合理的作息時間,作業分時間段完成。

做作業是孩子的事兒,只要合乎邏輯思維和孩子的習慣,怎樣分配完成作業都以孩子為主。

👈👈👈👉👉解答孩子作業疑問時,可暗示不可明示,引發孩子的思路,幫助梳理思路就行了。

幫助孩子緩解內心的壓力,穩定孩子的情緒,不要強迫性的管理孩子必須完成。而是當孩子完成作業後有一種成就感!


心理學高大夫


孩子成長的天性就是“愛玩”,孩子成長離不開學習,學習是更好成長最便捷的途徑。孩子喜歡孩子邊寫邊玩,遇到這種情況,您需要:

1、與孩子約定作業時間和遊戲時間

孩子在時間觀念上處於成長練習期,他們對於時間分配還未建立起完備的系統。所以,這個時候需要父母幫助他們建立作息時間表,並監督執行;

2、與孩子一起學習

孩子學習上需要有伴,有伴的情況下,孩子學習會更用心、更專心,現今家庭中孩子學習的伴兒多數只能有家長代勞了。所以,當孩子寫作業、學習的時候,父母要做好陪伴,與題目一起學習。切勿在孩子寫作業、學習的時候,您孩子看電視、玩虛擬遊戲....

3、積極與孩子游戲互動

現今,孩子生活中缺少特別熟悉的朋友,最好的辦法就是父母和孩子們一起去找朋友一起玩,多參與小夥伴的集體遊戲。開導孩子的行為習慣,放下手中的工業玩具,投入到實實在在與同齡夥伴的遊戲中去,與孩子一起變得合群。

孩子們對於友情是最敏感的,如果一個孩子很不被小朋友接納,那麼一定會是這個孩子自身有一些不合群的行為舉止。作為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就需要更多的引導孩子去找尋他們的夥伴,可以先引導孩子作為“小跟班”的角色參與的鄰里夥伴的互動遊戲之中。因為,現在的孩子大多數情況下都與自己的玩具一起成長,而這些玩具是沒有情感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就會缺乏情感體驗。

孩子們一起遊戲的核心就是能有相互的情感體驗,這種體驗最需要在生活中練習。現在,城市家庭已經很少能讓孩子們自由活動了,自己家庭中又沒有足夠能陪伴孩子的夥伴,這時候就需要父母引導孩子去找鄰里的孩子一起遊戲,彼此多接觸、多瞭解,通過體驗瞭解交友之道。父母在家中也可以與孩子一起玩角色扮演的遊戲,幫助孩子從不同的角度體驗生活。

對於孩子的交友活動,說教很難達成效果,需要父母從自己的為人處世中序偶行為示範。多與孩子一起遊戲,深入參與到他們的活動中去、用他們的思維方式與他們遊戲。需要引導孩子在生活中樂意分享、善於合作、積極奉獻,成為行為大度的孩子,對於行為大度的孩子能受到更多孩子的喜歡......

育鄰人使命: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陪練和顧問。

育鄰人願景:讓天下沒有難育的小、沒有難養的老。

孩子的成長如同百年大樹,需要經歷風雨。對於父母來說,需要您有足夠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護。在很多人為陪伴孩子而選擇回家時,我選擇來北京做一項陪伴更多孩子的事業——育鄰人:以鄰里友善帶動社會和諧,推進社會德育教化,促進每個人健康快樂成長。探索以鄰里互助,化解“獨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難題,一項公益普惠的教育事業,與家長一起“量身定製”孩子的成長計劃,即為孩子們提供遊戲、合作、共享成長空間......


育鄰人


孩子邊寫邊玩,說明兩個問題:一是注意力不集中,二是時間觀念差。要解決這兩個問題,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把房間收拾得乾淨整潔,寫作業的桌子除了書籍文具等不要放玩具等與學習無關的東西,以免分散孩子注意力。為孩子營造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在孩子寫作業時,家人不要大聲喧鬧,播放電視,或者在一旁玩手機,家中有小寶的也儘量不要在旁邊玩耍,避免一邊照看小寶一邊監督作業。有條件的家長可以自己拿著報紙或書籍在旁邊閱讀,注意:千萬不能刷手機替代哦,電子書也不可以!否則孩子會覺得你可以玩手機,為什麼我不可以玩?大人的言行舉止,會給孩子一個榜樣的作用,不管好的不好的,孩子都可能學會,所以家長要剋制哦。

孩子正處於身心發展期,自控能力差,如果家長沒有和孩子約定作業的時間,孩子自然不會有很強的時間觀念。所以,作業前,不妨先和孩子商量,需要花多長時間完成每一科的作業,在完成作業期間,只能寫作業,不能做其他任何事情,比如喝水、上廁所、吃東西等,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候可以休息一次,休息時間不宜過長。如果所有作業能在預定時間內完成,可以給予適當獎勵,如果完不成則可以根據孩子實際情況取消一些活動等。

如果家中和老人同住,老人可能會由於心疼孩子時不時地給孩子拿水拿吃的等,或者叫孩子休息一下,這時,孩子的父母一定要和老人溝通好你和孩子的約定,不要輕易被老人打斷。總之,所有的家長都應統一思想,站在一條戰線上,並堅持下去。


靜待花開herry


這個一定要想辦法制止,我也是小時候有這個習慣害慘了,最好的方法就是和他一起寫,而且有獎勵,千萬別在寫作業時候到他面前玩手機等,他會理直氣壯玩的😂


風雷邊


之前看過一個的分享,限制孩子寫作業時間,可以先問問他,大概需要多久可以完成,然後定鬧鈴,時間到了,就不許寫了,拉著他玩,第二天到了學校肯定會挨說,等孩子回來心情肯定不好,再給她說為什麼,講道理,後邊慢慢採取獎勵的辦法,比如看手機10分鐘,或者他喜歡的,感興趣的,這個過程有耐心,慢慢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我覺得就可以了


玫瑰花鮮素


首先找到問題的原因,一般是因為缺少時間觀念,沒有時間緊迫感,做事情不夠專注。幫助孩子解決問題,首先家長要能夠起到表率作用,給孩子養成一個好的習慣,做事情有計劃,並按計劃完成,專注認真做好每一件事,在孩子學習時提供一個舒適安靜的環境以免影響孩子集中注意力,改變孩子對學習的認知,學習也是一件有趣的事,學習時間專注學習,玩的時候開心的玩。希望能夠幫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