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美伊關係緊張的十個重要節點


美伊關係緊張的十個重要節點

2020年1月3日,美國定點清除了伊朗革命衛隊聖城旅指揮官卡西姆·蘇萊馬尼(Qassem Soleimani)少將,8日伊朗對美國在伊拉克的基地進行了空襲。這驟然升級的美伊對抗事件,是過去幾十年來兩國關係緊張的最新爆發。現在把兩國關係逐步走向緊張的十個重要時間節點列出,供參考使用。

一、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

1979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推翻了美國支持的巴列維國王。霍梅尼從國外流亡歸來,攫取了新成立的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的統治權。11月,伊朗學生圍攻美國駐德黑蘭大使館,最終攻陷大使館,並將52名美國人扣為人質長達444天。在此期間,美國吉米·卡特政府凍結了伊朗的在美資產,斷絕了與伊朗的外交關係,並禁止美國對伊朗的出口。


美伊關係緊張的十個重要節點

1980年,美國組織了代號“鷹爪行動”的營救人質的秘密行動,結果遭到失敗,導致8名美國軍人死亡。經過廣泛的外交斡旋,1981年1月20日,在羅納德·里根宣誓就職後不久,被伊朗扣押的美國大使館人質獲釋。

二、美國在20世紀80年代的伊朗與伊拉克戰爭中選擇支持伊拉克

在兩伊戰爭中,美國站在以薩達姆·侯賽因為總統的伊拉克一邊。這場長達8年的血腥衝突導致大約150萬人死亡。在這場20世紀最長的常規戰爭中,兩國互相向對方城市發射導彈,伊朗向前線派出了大批年輕人,最後都戰死沙場。伊拉克戰機在美國支持下轟炸伊朗學校,甚至伊朗機場上載滿乘客的民航客機。


美伊關係緊張的十個重要節點

侯賽因曾向美國、法國和英國購買武器,這些國家為了阻止伊朗取得徹底勝利而出售武器給伊拉克。據估計,1988年3月,侯賽因在哈拉布賈鎮發動化學武器襲擊,造成約5000名庫爾德人死亡。美國當時卻暗示伊朗人要對此負責。

三、1983年美國駐黎巴嫩大使館和海軍陸戰隊遭到伊朗支持武裝的襲擊

1983年,伊朗支持的真主黨恐怖組織製造了對美國駐黎巴嫩大使館的爆炸事件,襲擊了駐紮在貝魯特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共造成258名美國人死亡。


美伊關係緊張的十個重要節點

4月,一名自殺式炸彈襲擊者駕駛一輛裝載有2000磅炸藥的卡車撞入美國大使館並引爆,炸死17名美國人,其中一些人是中情局官員。10月,自殺式炸彈襲擊者在黎巴嫩軍營引爆兩卡車爆炸物,造成241名美軍人員死亡。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硫磺島戰役以來,美國海軍陸戰隊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天,也是美國軍方自越戰第一天發動泰特攻勢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天。

四、1984年美國將伊朗列為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

1984年,里根政府將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定義為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幾十年後,美國國務院在2018年關於恐怖主義的國家報告中說,伊朗仍然是“世界上最惡劣的恐怖主義國家支持者”。德黑蘭政府每年花費近10億美元來支持恐怖組織,這些恐怖組織充當其代理人並擴大其在全球範圍內的邪惡影響。這些組織包括真主黨、哈馬斯和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

五、1988年美國誤射伊朗客機造成290人死亡

1988年,美國“文森斯”號巡洋艦在波斯灣執行任務,它誤認為伊朗655號航班是伊朗的F-14戰鬥機,並將其擊落。美國說,“文森斯”號巡洋艦在向該航班發射兩枚導彈前,用不同的頻率發出了11次無線電警告。該航班被擊落後,機上290人全部罹難,包括66名嬰兒和兒童。

美伊關係緊張的十個重要節點

該事件在伊朗引發了全國的強烈抗議。兩年後,美國進一步激怒了伊朗,授予美國海軍“文森”號艦長威廉·C·羅傑斯(William C.Rogers)國家功勳(Legion of Merit)稱號。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最終將就此事件起訴美國,最後達成1.32億美元的和解協議。

六、1995年克林頓政府對伊朗實施影響深遠的石油、貿易制裁

1995年,克林頓總統警告說,“伊朗獲取核武器和導彈的慾望只會越來越大”,他宣佈對伊斯蘭共和國實施全面制裁。

美伊關係緊張的十個重要節點

“這不是我隨意採取的措施,”他當時說,“我相信,對伊朗實行貿易禁運是我們國家遏制伊朗獲取毀滅性武器和繼續支持恐怖主義的最有效途徑。”

七、2002年小布什總統把伊朗列為“邪惡軸心”的一部分

2002年,在9/11恐怖襲擊後的第一次國情諮文中,小布什總統把伊朗、伊拉克和朝鮮列為“邪惡軸心”的一部分。


美伊關係緊張的十個重要節點

他說:“像這些國家及其恐怖同盟構成的邪惡軸心,正在用武力威脅世界和平。通過尋求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這些政權構成了嚴重和日益增長的危險。”華盛頓隨後公佈了伊朗實施秘密核計劃的信息。

八、2011年美國挫敗了伊朗在美國本土殺害沙特大使的陰謀

2011年奧巴馬政府指控伊朗政府特工試圖在美暗殺沙特阿拉伯的大使阿德爾·朱拜爾(Adel Al-Jubeir)。司法部官員說,兩名男子,包括一名伊朗革命衛隊精英部隊成員,試圖聘請一名墨西哥毒品販毒團伙成員,在朱拜爾最喜歡的餐廳用餐時,進行炸彈襲擊。

美伊關係緊張的十個重要節點

然而,這名潛在的兇手是一名美國政府的有償線人,他向美國當局講述了這一代號為“雪佛蘭”的陰謀。當時的聯邦調查局局長羅伯特·穆勒說,如果不是線人舉報,許多人可能會在此次行動中喪生。曼哈頓檢察長普雷特·巴拉拉(Preet Bharara)說,由於線人與當局的合作,實際上沒有放置任何爆炸物,也沒有人處於任何危險之中。

九、2018年特朗普政府退出伊核協議

2018年,特朗普總統宣佈,美國退出奧巴馬政府與世界其他大國一道和伊朗達成的2015年核協議。該協議取消對德黑蘭的制裁,以換取伊朗在限制其核計劃方面的合作。


美伊關係緊張的十個重要節點

特朗普稱該協議“核心有缺陷”,並再次宣佈對伊朗實施致命性的制裁,導致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的經濟陷入深度衰退。

十、2019年伊朗在中東發動一系列襲擊

2019年4月,美國將伊朗革命衛隊定為恐怖組織後,伊朗被指在整個中東地區捲入多起事件。6月中旬,兩艘油輪在戰略地位重要的霍爾木茲海峽附近的阿曼灣遭到襲擊,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稱伊朗為襲擊負責,並稱之為“公然襲擊”。

美伊關係緊張的十個重要節點

幾天後,伊朗在霍爾木茲海峽擊落了一架美國海軍無人機。美國軍方官員稱之為是伊朗在國際空域的“無端攻擊”,而伊朗官員則聲稱這架無人機“侵犯”了伊朗領空。今年7月,伊朗在霍爾木茲海峽扣押了一艘懸掛英國國旗的油輪,並短暫扣留了另一艘。

美國官員說,2019年9月,沙特阿美國營石油公司(Aramco state-run oil company)擁有的一處油田設施,遭到從伊朗過境內發射的導彈和無人飛機襲擊,造成570萬桶日產石油停產,佔全球日產原油量的5%以上。12月,美國稱由伊朗支持的伊拉克民兵發動的火箭襲擊,導致一名美國國防承包商死亡。特朗普總統指控伊朗在2020年新年策劃了對美國駐巴格達大使館的襲擊。


美伊關係緊張的十個重要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