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年味――母親做的燴菜

小時候家裡窮,平常的時候粗茶淡飯。一到春節,日子便顯的格外隆重。糖果瓜子白麵饃,一年中很少吃到的東西都被父親擺到了桌上。我和哥哥妹妹不顧滿手的泥巴,抓起雪白的饅頭就往嘴裡塞,感覺那麼香,那麼甜。

年味――母親做的燴菜


貼春聯,穿新衣,放鞭炮。童年春節最快樂的事莫過於此。大年初一,瘋夠了,玩累了,肚子咕嚕嚕亂叫,這才想起母親做的燴菜。

年味――母親做的燴菜


雖說日子過的艱辛,過年時還是有肉有豆腐有蛋的。家裡七口人,母親總是臘月二十八把五花肉煮好,趁熱抹上蜂蜜,然後把肉放熱油中炸至表皮棗紅色備用。正月初一上午母親早早把炸好的肉切成厚薄寬窄適中的片。父親把自己做的細紅粉薯條抓上一把放開水裡浸泡。大白菜是不能少的,用冬天的大白菜做燴菜特別好吃。還有母親做好的蘿蔔丸子、油炸豆腐、泡發好的海帶。一切準備就緒,爐火竄起老高。母親麻利地把鍋放火上,待鍋燒熱後放油,油放的不多,因為小時候家裡油不多,再一個炒肉要出油。油熱後,放蔥姜爆出香味,把切好的肉片倒進去炒,立刻滿院飄香。緊接著放白菜和浸泡過的粉條,翻炒四五分鐘後加水蓋上鍋蓋熬。待白菜熬的將要軟爛,粉條入口爽滑時,加鹽、醬油(那時候沒有味精等其它調料),把切好的油炸豆腐,海帶絲,蘿蔔丸子一起放進鍋裡,再熬製十分鐘左右,燴菜就好了。

年味――母親做的燴菜


我和哥哥早已把碗擺好在案板上。父親一碗一碗盛好,先端給奶奶一碗。我又給奶奶拿了兩個白蒸饃。然後,我們兄妹四個一人一碗菜圍坐在奶奶身邊,一邊吃飯一邊聽奶奶講以前過春節的故事。我能吃兩碗,吃的那叫一個香。現在想來,或許那才叫年味吧!

年味――母親做的燴菜


三十多年過去了。年還是那個年,卻沒有了那時的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