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7 想讓婆婆媽媽幫忙帶娃,這10件事要提前告知,切記

現在很多的年輕媽媽,都有自己的工作、事業,即便是生了孩子,很多也是過了產假就回去上班了,請阿姨、或是和婆婆媽媽幫忙帶娃。但是隔代養娃,在這個過程中,雙方會發現有很多育兒觀念的衝突。婆婆媽媽帶娃有耐心、有責任心,還有一定的經驗,但是老一輩在育兒理念上往往會有一些錯誤的觀念。但是要讓她們幫忙帶娃,一些事情必須要提前告知她們,不僅為了家庭和諧,更是為了小寶寶的健康成長。

1、不要迷信育兒偏方

很多婆婆、媽媽帶娃都相信自己的帶娃方式,當孩子有點小感冒時,就用自己的偏方幫孩子消除困擾,比如,孩子發燒了,晚上睡覺前給孩子的前胸和後背擦拭酒精,捂著睡一晚上第二天體溫就正常了;給孩子使用種類、劑量不明的偏方藥劑……胡亂用偏方來治療孩子的小感冒不適,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是未知的,也是不可取的,要讓婆婆媽媽明白,相信科學,做到科學育兒。

想讓婆婆媽媽幫忙帶娃,這10件事要提前告知,切記

2、不要把東西嚼碎了再給孩子吃

小孩子的免疫力、抵抗力都是非常弱的,而成年人的口腔裡有許多的細菌,經過咀嚼的食物帶有成年人口腔中的細菌,餵給孩子吃很可能會引起各種疾病。可以把食物放進輔食料理機打碎再給孩子吃,便捷又衛生。

3、不要再怪罪板凳臺階座椅

小寶寶在生活中難免淘氣、頑皮,磕磕碰碰的,跑得快被絆倒了、磕在桌角了、板凳上了、臺階上了,哇哇大哭,這是老一輩哄娃時,會說,“哎呦,磕到寶寶了,都怪這個凳子/桌子碰到寶寶了,奶奶幫你打它,看它以後還敢不敢碰我們寶寶了”,雖然是為了哄寶寶開心,但是這樣做無疑會給孩子帶來一個誤解,所有的失誤都是別人造成的,與我無關,這樣不利於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面對現實。

4、不要追著給寶寶餵飯

小孩子貪玩,經常會在吃飯的時候出么蛾子,老人們怕孩子吃不好,就讓孩子一邊玩,自己一邊追著孩子餵飯,讓孩子養成不好的飲食習慣。但是他們不知道,孩子在跑動中進食,咀嚼不全,會影響到孩子的消化吸收。

想讓婆婆媽媽幫忙帶娃,這10件事要提前告知,切記

5、“別告訴媽媽”這句話千萬不要說

媽媽可能禁止寶寶做一些事情,比如無節制看電視、吃膨化食品,長輩們在帶孩子的過程中,耐不住孩子哭鬧,就偷偷滿足孩子的要求,告訴孩子“不要給媽媽說哦,這是我們的小秘密”,這樣做是不對的,不利於親子關係的發展,也不利於孩子在上學後的安全意識的建立。

6、不要捂著孩子

有一種冷叫“奶奶/姥姥覺得你冷”,天稍微一冷,就裡裡外外給孩子套多件衣服。事實上,儘管孩子體溫調節中樞尚不完善,但是小孩子運動量都比較大,小孩子只比大人增加一點衣服就可以了,穿多了孩子運動不便,容易捂出汗,一冷一熱,其實會更容易感冒。

想讓婆婆媽媽幫忙帶娃,這10件事要提前告知,切記

7、不要給孩子吃零食

零食中含有各種添加劑,是不利於身體健康的,甚至是有害的,零食吃多了,孩子吃飯自然就少了,不利於孩子的成長髮育,這點一定要牢記。

8、帶孩子外出一定要注意防曬

我們說一年四季都需要防曬,因為紫外線對我們皮膚的損傷是非常大的。帶孩子外出的時間也應該根據季節的不同來進行調整,夏季一定要注意防曬,可選擇在上午10點以前,下午4點以後帶寶寶外出,春秋兩季可選擇在上午9點至下午4點之間外出,冬季選擇天氣良好的下午2點左右外出。

想讓婆婆媽媽幫忙帶娃,這10件事要提前告知,切記

9、不要包辦孩子的一切

老人家心疼孩子,總想自己能想到的事情全部幫助孩子做完。其實,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很多事情需要家長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學習、去獨立、去承擔,養成自主、自立的習慣。

10、多多學習,與時俱進

育兒的科學知識理念在不斷的更新,老人家也需要多多學習,多多參加育兒講座,科學育兒,幫助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想讓婆婆媽媽幫忙帶娃,這10件事要提前告知,切記

孩子的健康是每一個家庭成員都關注的問題,無論是婆婆帶娃、還是媽媽帶娃,這些問題一定要注意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