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何有人說“薩拉傑不願和哈夫塔爾會談,其實,哈夫塔爾更不願”呢?

幸福地帶2


利比亞內戰主要參與者,團結政府總理薩拉傑和國民軍首腦哈夫塔爾元帥,其實,是在背後各自的支持方土耳其和俄羅斯的積極斡旋下,乘機飛赴俄首都莫斯科,參與由俄羅斯外交部組織的利比亞內戰停火協議簽字儀式。在團結政府總理薩拉傑已經同意簽字的背景下,哈夫塔爾元帥卻還要以時間考慮為由,揮揮手率隨從人員搭機離開了莫斯科,丟下薩拉傑獨自在風中凜冽,先前說好的停火協議簽字遂不了了之,原因就是哈夫塔爾臨時變卦了。
看來佔據了利比亞國土面積將近百分之九十的國民軍統帥哈夫塔爾,不願被俄土組織的全國停火協議簽字而束縛了手腳,從而導致對國民軍不利的態勢出現,回國以後就組織了對的黎波里的進攻,等於內戰雙方默認的停火被破壞了。
如此一來,讓外界期待的利比亞內戰主要參與方簽署停火協議,進而結束利比亞內戰,至少目前來看就很難在短時間完成了,不得不說是相當大的遺憾。據外媒報道,形勢不佔優勢的比利亞民眾團結政府總理薩拉傑,仗著其背後的土耳其議會已通過了出兵利比亞的決議,以及西方某些國家的支持,在與哈夫塔爾元帥的談判中,提出了對其羞辱性的要求,導致哈夫塔爾隨即怒氣衝衝離開了莫斯科。
因此,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防長紹伊古,以及土耳其外長恰武什奧盧、防長鬍魯西·阿卡爾等人撮和的利比亞內戰雙方領導的談判,乃至俄羅斯總統普京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的努力,隨之都付諸東流。在薩拉傑總理和哈夫塔爾元帥赴莫斯科以前,普京和埃爾多安在安卡拉就發表了聯合聲明,表示支持利比亞的獨立和主權,反對外部勢力的干涉等,讓外界有俄土將聯手解決利比亞內戰危機的印象,只可惜並未達成先簽署停火協議的目標。

國平軍史


都說“戰爭是利益鬥爭的最終形態”,一旦雙方打起了仗,基本上就是不死不休。戰爭,雖然也是打來打去,但跟打架不一樣。打架,源於意見分歧極大,甚至相反。但戰爭,本質是搶劫,當一方的名與利不足以支撐其正常生活時,就會引發戰爭,相互掠奪,取得戰敗方的名與利。越窮的地區,越容易發生戰爭,因為他們的名與利經常撐不起他們的正常生活,但他們往往越打越窮,因為耗資太高了,要是哈某和薩某不這樣勞民傷財,靠“石頭剪刀布”來決定誰當總統,那麼才是越打越富之道。很顯然他們不會這麼辦,就好像“鷹醬”說過的一句話“賺錢是會上癮的”,搶錢也是。


喜歡預言的劉成宇


俄羅斯支持哈夫塔爾的武裝佔據了更多的領土和人口實力比較強大的,如果不是外力介入很可能會統一利比亞。所以從這方面講他更不願意和談。薩拉傑是由土耳其支持的,土耳其和俄羅斯也是一對冤家,肯定不會看著自己利益在敘利亞受損,會堅定支持薩拉傑,如果和談結果很可能薩拉傑會併入新成立的政府,自己的利益無法得到保證。所以兩個人都不願意和談但是和談是由各自的主子決定的他們只能接受。


一支菸007


團結政府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軍事反政府哈夫塔爾雖然軍事稍佔優勢,政治明顯劣勢。兩相比較,雙方都沒有優勢,所以僵持。哈夫塔爾發動反政府軍事政變時,聲稱三個月就可以推翻政府,現在時間已數年,可謂騎虎難下(兩難境地)。不論何種選擇(是否談判),都是為了名聲(面子)。


用戶民間奇士


佔據優勢的一方為什麼要向劣勢一方屈服呢?!哈夫塔爾同意談判只是緩軍計,並不真想談,薩拉傑說要談,就給國內、國際作樣子;薩拉傑說不談,正好把會談失敗的責任推給他,哈夫塔爾繼續統一大業,他當然更願意。


沉140769451


他們倆個各有各的優勢,武力解決不了。自然和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