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杭州各區進入“兩會”時間 今年要辦哪些實事?

每日商報訊 這幾天,杭州各區陸續進入了“兩會”時間,各區新一年的為民辦實事項目也已公之於眾,今年我們身邊將會發生哪些變化?政府部門又將為大家做好哪些實事呢?一起來看看吧。

下城區

1、完成12個安置房項目地下部分的工程建設。

2、開工3所校園,竣工4所校園,改造2所校園;實現公辦中小學校、幼兒園空調加裝和教室照明改造全覆蓋。

3、完成50個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工程,改造7條美麗小巷。

4、完成60臺既有住宅電梯加裝。

5、完成15個小區的二次供水設施改造。

6、打造2家街道級綜合為老服務中心;為100戶困難老年人、重度殘疾人家庭提供住房適老化改造或無障礙設施設備改造。

7、提升改造3家街道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4家社區衛生服務站。

8、按標準建設20個社區文化家園。

9、在32個社區實行“小區管家”服務,實現無物業老舊小區“小區管家”服務全覆蓋。

10、創建5個省級垃圾分類示範小區、8個市級垃圾分類達標街道和20個市級垃圾分類示範小區。

拱墅區

1.回遷安置項目:交付拱宸39地塊、蔡馬二期、星橋農居二期、謝村單元02地塊4個安置房項目共55萬平方米,回遷安置拱宸村、康橋村、謝村、星橋村居民1000戶。

2.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實施91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

3.學校、幼兒園建設項目:開工2所、竣工投用6所學校、幼兒園。

4.“陽光老人家”項目:新建10家“陽光老人家”站點,試點建設家庭養老照護床位100張,提升養老服務能力。

5.深化垃圾分類項目。實現生活小區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44個,完成老舊小區分類設施提升改造66個,完成全域垃圾分類達標街道創建,完成垃圾分類培訓宣講100場。

6.“陽光小伢兒”嬰幼兒照護服務項目:制定“陽光小伢兒”嬰幼兒照護服務三年行動計劃,推出3家“陽光小伢兒”托育中心試點樣本,探索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拱墅模式。

7.“雪亮工程”項目:改造、新建治安防控點位1371個。

8.“放心菜籃子”項目:創建6家省級“放心農貿市場”。

9.道路建設項目:竣工10條道路。

10.醫療設施提升項目:推進邵逸夫醫院大運河分院及上塘、慶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投用新華醫院急救站點。

臨安區

1、 建成龍崗水廠及配套輸水管網工程,新建城鎮管網擴網供水工程17個,聯村供水工程2個,單村單點供水工程15個,新增受益人口13.5萬人。

2、 提升改造農村公路100公里,全面消除等外路;實施路面大中修60公里,修復病危橋10座。

3、 實施老舊小區道路、管網、消防、綠化、汙水、智慧安防等綜合改造,改造面積50萬平方米;增配改造社區微型消防站26個;打通城市6條斷頭路,新增停車泊位2000個,其中公共停車泊位500個以上。

4、 創建省放心農貿市場2家,新建農村家宴放心廚房20家,新增名特優食品作坊20家,新培育放心消費單位120家,無理由退貨承諾單位50家。

5、 在全區78所中小學校(校區)周邊開展食品安全、交通秩序、文化環境、社會治安等優化提升專項整治,全面安裝訪客系統。完成17所中學校園智慧安防系統建設。

6、 開展胃腸癌聯合篩查1萬例以上,在30處公共場所配置心臟驟停急救設備。

7、 完成5個鎮街、7個工業園區、30個生活小區汙水零直排建設,新建1個集鎮汙水廠,提升改造500個農村生活汙水處理終端。

8、 新增新能源公交車100輛,全面清零主城區公交線路柴油車。

9、 新建市級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15個,建成生活垃圾定時定點投放小區81個,創建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置示範村55個,主城區機關事業單位、學校醫院及中型餐飲以上單位實現易腐垃圾專線收運率100%。

10、 新增就業8000人,幫扶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2000人,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200萬元,培養高技能人才1000人,接收應屆高校畢業生2000人以上。

江乾區

1、實施閘弄口、四季青、筧橋、彭埠、九堡、丁蘭等6個街道105個小區雨汙分流改造,打造“汙水零直排”街道2個。

2、竣工並啟用公共停車場庫項目6 個,新增停車泊位不少於1100 個;建設人行過街設施4處。

3、開辦7所學校、幼兒園,開工6所學校、幼兒園,建設學校特色場館20個。

4、改造7個老舊小區、186幢、約8400套、建築面積約49萬平方米。

5、城鎮新增就業人數2.2萬人,培養高技能人才700人,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

6、全年開工建設安置房20萬平方米、竣工13.7萬平方米,回遷安置700戶、2000套。

7、提升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4個服務站,在全區重點公共場所建設50個“未來健康屋”。

8、完成既有住宅加裝電梯60臺。

9、開展錢塘文化惠民工程巡演50場,實施基層文化設施提升工程3處,新建主題圖書館2處。

10、新建老年食堂1家、示範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2家,實施智慧養老服務項目惠及2萬人,新建安寧療護老年病床30張。

濱江區

1.推進安置房建設整治,提高百姓幸福指數:安置房開工約13萬平方米;竣工24.5萬平方米;交付55萬平方米/2669套;安置2450套。

2.以打通“斷頭路”為重點,完善道路交通網絡:打通“斷頭路”6條,新建續建道路7條,完成江暉路、阡陌路下穿江南大道地下人行過街通道工程2個,新建人行橋1座。

3.優化交通出行環境,提升居民便利度:整治交通堵點10個;新增公交線路7條;新增(擴容)公共自行車服務點15處,新增公共停車泊位900個。

4.加快學校建設,啟動老校改造:投入使用奧體單元小學及幼兒園、濱興小區幼兒園;完成建設江南單元小學及幼兒園;開工建設省屬單元幼兒園、白馬湖單元中學;啟動西興中學老校改造項目。

5.建設“社區美好生活共同體”:建設9個集服務、生活、自治、養老、托幼為一體的“社區美好生活共同體”;推進小區樓廊提升改造,完成410個樓廊改造;新建人才租賃房3萬平方米。

6.完善垃圾分類體系,推進“汙水零直排”。垃圾總量實現負增長;改造垃圾投放點300個;完善大件垃圾、裝修垃圾、園林垃圾等收運體系;全區新建再生資源回收網點15個。基本完成全區“汙水零直排”管網建設。

7.推動物業提檔升級,提升物業管理水平:推動安置小區物業提檔升級工作100%全覆蓋;全區創建10個“美好家園”小區。

8.新建改造農貿市場,升級居民“菜籃子”:白鶴苑農貿市場建成開業,長一農貿市場、東冠農貿市場完成改造提升;全區創建4家省放心農貿市場。

9.推進“迎亞運·藍天碧水綠地”環境提升行動,新建家門口的休閒廊道、“口袋”運動場:完成北塘河畔沿線兩岸濱水景觀及遊步道項目一期,貫通遊步道。創建完成7條“美麗河道”;建設井山湖農耕文化公園。

10.持續推進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方便居民日常生活:完成不少於80臺加梯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