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戰爭中可以釋放大量廉價簡易無人機,去消耗敵方的防空力量嗎?

小夥伴2277


這個想法正常的,在戰爭當中也已經有過應用,如果我們回憶一下,在1982年的第五次中東戰爭當中,以軍就使用過無人機有意去引對方的防空導彈開火,從而獲取一些最重要的技術數據,從而為壓制貝卡谷地的防空導彈陣地創造了條件。

這一想法早已成了一種正常的戰術,只是受技術條件的限制,使用有限。但是現代作戰當中這種應用的機會太少了,目前還不能夠說真正的實用,只能說在實戰當中,已有一定的體現,比如:以色列就面臨著類似情況,大量的土質火箭彈襲擊,對以色列來說消耗其彈藥是非常嚴重的,可以說論成本的話非常的高昂。

在敘利亞,叛軍也不斷經以無人機攻擊俄駐敘利亞的軍事基地,這也給俄羅斯造成了很大的麻煩,雖然沒有能夠造成多大的損失,但是彈藥消耗確實不小。

伴隨著無人機技術的進一步提高,這種偶爾採取的行動可以變成常態。


麥田軍事觀察


可以的

首先我們要明白防空系統它的攔截途徑,一種屬於實時引導攔截通常用於防空,另一種屬於彈道計算預判攔截通常用於反導或者防天。

無人機通常面臨前者類型的防空系統,在雷達波遇到無人機或者障礙物的時候會反射它在雷達屏幕上是一個點,由於無人機通常體型比有人的小所以雷達反射面積低,提高了突破雷達防空區域的幾率。

再者就是雷達是無法判斷無人機是否攜帶武器或者沒有威脅的,因為無人機它是一種可以預設指令或者遙控的無人駕駛的飛機,它的狀態取決於預設指令或者後方遙控人員,無人機與巡航導彈的區別在哪裡?基本上沒有區別自殺式無人機就是巡航導彈,還是一個比較智能的巡航導彈。

那麼既然定性是無人機即使不掛載武器也能造成威脅,那麼對於防空作戰一方必然要對其進行攔截,攔截的同時就要消耗寶貴的導彈。這個時候的作戰跟無人機簡易與否無關,只要無人機接近防空導彈作戰範圍,防空系統就會立即啟動除非出現可以識別無人機的高科技系統,否則的話以目前的技術不管再簡易的無人機都要100%打掉,而不能像以色列箭3防空系統一樣對火箭彈進行目標篩選,對於威脅不大的目標進行放棄攔截。

只要無人機預設指令座標是你的防空範圍,你就免不了用昂貴的防空導彈打掉便宜的無人機,無人機不攜帶武器一樣很危險,你也識別不了也不能去賭那個幾率。

未來戰爭中的蜂群無人機系統會對任何防空系統造成非常大的威脅,所以這是目前中美攻克的重點方向,現在是無人機與無人機未來是無人機與無人艇與無人車配合作戰。



李曉偉


首先確定是可以的!先不從理論分析,直接拿實際的戰例來說話!

貝卡谷空戰無人機大放異彩

在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的一開始,也就是1967年6月5日早上的7時45分。以色列空軍就突然出動了95%以上的戰鬥機,對阿拉伯世界國家當中的埃及和敘利亞等國家發動了空襲,其中光是埃及,以色列就在第一波空襲當中襲擊了10個軍用機場。

本次襲擊一共造成了阿拉伯國家空軍戰鬥機損失了451架,其中單單就埃及空軍,就損失了戰鬥機336架,另外敘利亞空軍戰鬥機被擊毀60架,約旦空軍被擊毀29架戰鬥機,伊拉克空軍被擊毀戰鬥機25架。其中還是埃及空軍損失最嚴重,約為95%,而以色列僅僅損失了26架飛機!

所以這一場戰爭過後,埃及和敘利亞等國家,非常注重防空作戰,尤其擔心以色列的空軍戰鬥機再次奇襲,趕緊從前蘇聯進口了大量的薩姆防空導彈,部署在了和以色列邊境地區。其中敘利亞就花費就幾十億美元,在黎巴嫩貝卡谷構成了一個嚴密防空火力陣地,以色列一直對這塊地方虎視眈眈,但是一直沒有辦法對付。

聰明的以色列人想到了一個非常不錯的方法,那就是使用無人機先假冒有人戰鬥機前往貝卡谷附近,誘導敘利亞防空導彈雷達開機,一旦敘利亞的防空雷達開機,那麼地理位置就暴露了,這個時候後面有人駕駛的F15和F16戰鬥機,就可以利用反輻射導彈摧毀敘利亞防空陣地!

事實證明這個戰法是出奇的成功,以色列的無人機果然誘導了敘利亞薩姆防空系統雷達開機,結果被以色列發射的反輻射導彈一一摧毀。敘利亞防空部隊辛辛苦苦佈置10年之久,花費20億美元經營起來的19個薩姆6防空導彈連和228枚防空導彈,在短短的6分鐘之內就灰飛煙滅了。

未來作戰無人機地位更重要

目前第五代戰鬥機,已經面世了超過四款戰鬥機了,所以第六代戰鬥機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人們都在猜測第六代戰鬥機到底是什麼樣子的,或者具備什麼樣子的標準!

這裡面最受人關注的,那就是六代機和無人機的配合作戰,目前已經公佈出來的法德兩國聯合研製的FCAS六代機,就非常注意和無人機的配合作戰,整個系統包括了對無人機的指揮和控制,甚至六代機還可能具備在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兩個駕駛模式之間相互的切換。

所以無人機在未來空戰當中,作用越來越重要,不管是廉價的還是昂貴的,都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其中像以色列之前使用的戰術,在現代作戰當中還是可以使用的。因為現在一般的火控雷達都不是開機的,沒有特殊情況就是不會開機的,這樣在六代機的指揮下,廉價的無人機負責打開對方的防空大門,然後再用昂貴的無人機負責打擊,非常完美。


資訊所長


不可能,這種事情絕對不可能發生。

有軍事學家曾經指出,飛行員尤其是飛機的駕駛員永遠都不會失業,即便無人機的技術再怎麼強級別,無人機在怎麼自主,有人駕駛的飛機永遠都不會淘汰出歷史的舞臺。

現在尤其是以美國為首的國家,在恐怖分子活躍的戰場之上,大規模的使用無人機進行攻擊偵察的任務,所以大家覺得無人機完全可以替代有人駕駛的飛機來完成作戰行動,但這一點在真實的戰場上永遠都不可能發生。

主要是兩個問題,第一,在同一區域內活躍的無人機是有數量限制的,超過這個數量限制就會造成指令上面的混亂,最終造成整個地區無人機體系的崩潰。

我們去看美國人在使用自己無人機的時候,並沒有出現那種上兩位數的無人機共同活動圍剿同一區域內的敵人,這樣的事實並不是說美國人技術部啊彪技術有,但是在情況錯綜複雜瞬息萬變的戰場之上無人悽仍然存在著大量的不確定因素,這是無人機本身先天的心臟病。

雖然製造一款無人機價格昂貴,尤其是那些高尖端的無人機,其價格甚至直逼那些有人駕駛的飛機,但是干擾這些飛機的手段卻十分廉價,無人機一旦失去了人為的操控,那就會變成一臺廢鐵情況,可以詳細的參照幾年前伊朗俘獲美國人最先進的無人機時,美國人是什麼樣的一副表情。

第二點,現在的無人機可不是像以前那樣就簡單的製造機翼和機身,(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然後安一個指揮系統,這樣的話一臺無人機就誕生了現如今的無人機,其中包含的技術成分並不比那些有人駕駛的飛機要少,在這其中花費的資金也不比在那些有人駕駛的飛機上面花的少。

你比方說美國的全球鷹無人偵察機,這款偵察機在這上面耗費的資金,美國人自己都不願意去說,一個人通常會驕傲地宣稱說自己監控亞洲只需要四臺全球鷹無人飛機,這真的是這四臺飛機的性能能夠覆蓋整個亞洲每個人才這麼做嗎?不是是他根本就負擔不起更多的無人機了!

無人機看起來只要一臺飛機,一臺操控器就行了,但這其中還要包括很多配套設施,包括無人機偵察飛行的時候所需要的技術參數,大氣參數以及指揮部的設立等等,一切都是需要花錢,這個錢從哪裡來?還不是從納稅人的頭上來,再加上現在對於無人機的要求不僅要做到偵查還要能夠做到攻擊,並且還要能夠做到長時間的續航,長時間的作戰以及信號系統的可靠等等,一切全都是錢。

只能夠說問題主題出來的這個事情有點兒想當然,或者說有一些天然,在這種情況之下,幾百下的無人飛機,美國人一次性的投入戰場,最終造成好一點兒的結果,那就是花了一筆鉅款,結果乾的事情完全不成正比,快一點的情況,那就是黑客直接把你係統全給黑了,你這些無人飛機全部打了水漂,那你損失的東西更多!

所以說有人駕駛的飛機和飛行員永遠都不會退役,因為這些人才是戰場上面的終端,而到了真正刺刀見紅的時候,也只有人才最可靠。


漩渦鳴人yy


使用簡易無人機在現代戰爭中無法對敵方造成太大威脅。無人機的優點是不會造成已方人員傷亡。滯空時間長。但缺點也很明顯,容易受到電磁干擾,操控距離有限。

如果想消耗敵方防空力量,無人機的確是個好的選擇。但得使用更加先進的自殺式無人機。可運用“蜂群″式,多批次,多方位突襲。再配以已方電子干擾,空軍跟進以定點清除。定能撕開敵方防空系統。








羅羅905


可以是可以,但是沒什麼作用!作戰講究的是不進入敵人的預設陣地,講究的是詭道也!講究的避實擊虛!!遇到會兵法,沒有高科技的人,你有無人機也贏不了的!!!

蔣介石那麼多高科技武器,毛澤東照樣能打敗他,

抗美援朝,美國那麼多導彈飛機潛艇,戰艦那麼多坦克大炮,在中國兵家謀略面前,也沒佔到便宜啊。

打仗不是講究一個方面一個領域的領先,而是比的是統籌規劃的能力,比的是國家的綜合實力,比的是謀略,比的是科技,比的是經濟!!是各領域的比較,即使對手絕大多數能力都領先,只要謀略不行,照樣能輸了戰爭!!!歷史上這樣的人太多了,項羽打了那麼多勝仗,只輸了一次便徹底輸了,是他沒謀略!!劉邦一直輸什麼都處於下風,可就是謀略得當,而最後贏!

這個世界不是機械的世界不是單純的比誰人多,誰錢多,誰科技厲害,要的是以人的主觀能動性,在正合奇勝,詭道也上花功夫!!


斷舍離42


如果是那些二,三流的國家,在戰爭中派出大量廉價簡易的無人機,去幹擾或消耗敵方的防空導彈是可行的,並以經有先例。以色列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就以大量的無人機模仿己方的機隊,攻擊中東聯軍以吸引聯軍的防空雷達開機,接著以反雷達無人機將它摧毀,再跟著大批量戰鬥轟炸機將聯軍的防空力量和大量的飛機全部摧毀,進而取得了全面的勝利。但在大國的戰爭中,這些方法是沒有用的,因為他們的綜合防禦體系,完全可以發現這些簡易無人機,他們完全可以等你靠近再用高炮或廉價導彈消滅,當然亦有可能用電子干擾使那些無人機失去能力,更強的可令它轉頭攻擊無人機的主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