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人像攝影如何拍出清新的風格?

Leo鵬鵬


人像攝影如何拍出清新的風格?

人像攝影想演繹小清新的風格,一定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一、作品主題

主題定位不能跑偏,作品想拍小清新,主題風格必須清新、歡快、明朗。這時候高冷範、頹廢感,暗調人像的主題肯定是不合時宜了。

炎熱夏天來臨了,模特吃個冰棒、吃個西瓜;模特海邊撐把遮陽傘;就是一組小清新感覺,不錯的拍攝題材了。

二、模特的選擇。

少女系、萌妹子是比較適合拍攝小清新的片子的,“女漢子”大骨架的、高冷範的御姐模特還是算了。清新感覺的片子,模特一定也要乾淨、清新,如果有小酒窩、小雀斑,或小虎牙等萌態的標識,那就更棒了。

氣質型、氧氣型美女也是極其適合小清新片子的拍攝的。

三、模特的妝容和服飾選擇。

小清新的片子是忌諱濃妝豔抹的,淡妝或者素顏就是極好的。當然,服飾上的選擇,也忌諱繁瑣、濃豔;最好是款式簡單、顏色素淡的衣服。


講真,日系“死庫水”的服飾,就是特別適合拍攝小清新片子的。

四、拍攝場景的選擇,拍攝背景的控制。

海邊、泳池應該是夏天拍攝小清新風格片子的選擇比較多的場景。當然,其他街道、室內、只要是有著明朗、歡快感覺的場景,都是適宜這類拍攝的

人像是拍攝的主體,小清新片子要注意背景儘量單一和簡潔,比如用大海或天空做為背景,以表現人像為主,繁雜的背景是不適合小清新片子的渲染的,這時候,攝影師要考慮用大背景虛化的方式去調整。

小清新風格人像的受眾,一般都是少女系或者少女心的女生,所以瞭解這類女生的特點、風格、喜好和生活習慣,也是拍攝出小清新作品的關鍵因素。


陌上小麋鹿


文章與圖片來自色影無忌她影像她學院作者:簡間

  • 小清新是現在很多人願意去嘗試的拍攝風格,因為他們遵循著“加綠加藍高曝光”的準則,認為小清新非常簡單。實際上,想要拍好小清新,絕不是簡單的色調清新就可以,而是要讓畫面乾淨起來,傳達出一種情境或者給人一種感染,如果是簡單的糖水小清新,那就沒有意思了。

讓畫面乾淨起來的小清新照片,它的前期準備是非常重要的,場景、服裝、妝容、道具,只要有一項不符合要求,就無法達到乾淨清新的效果,而在這其中,場景和服裝又是重中之重。

這是北大五四體育場的白牆,在那裡拍攝過《純淨水系列》,服裝是白襯衫,並沒有太多雜亂的顏色,只是白牆、白襯衫和藍色的椅子。

北京工商大學的天台,依然是白色的服裝,白色的海螺殼,蔚藍的天空和藍綠色的指甲。

不難發現,場景我大部分會選擇不雜亂、白色為主的場景,儘量避免雜亂的、顏色太多的場景,否則後期很難達到小清新的色調。

服裝的話,依然是白色為主,材質以純棉、麻料為主,切勿雪紡、絲綢,以純棉最佳。淘寶上會有很多顏色的選擇,米白色,奶白色,純白色等。具體要看季節、天氣和場景而定,夏天選擇純白,冬天選擇奶白,還可以搭配上天藍色、清新綠,但是切勿大紅大紫。


下面講講妝容。淡妝就好,護膚打底、BB霜比CC霜遮瑕效果更好,修容定妝,貼雙眼皮貼(有雙眼皮線、貼、膠水,具體情況要看模特自身適合哪種)、內眼線(一定要是內眼線,這樣才會自然)、眼睫毛、一點點腮紅和唇彩。另外,指甲的顏色也可以是亮點,具體情況要看當時的道具選擇和主題。

道具。我常選擇的道具有:書、透明雨傘、海螺貝殼、滿天星、復古相機、純淨水瓶子、透明玻璃杯、新娘白紗。道具的選擇可以增添顏色,儘量以藍色、綠色清新的顏色為主,當然也可以是暖橙色,按主題來選擇。


時間和天氣的選擇會直接影響畫面,而且是很大的影響。

晴天是最好的天氣,攝影的最獨特之處就是用光。有陽光,畫面會通透很多,也會比較少有噪點,最好的天氣便是晴天。時間選擇上在早上八點到十點,下午四點到六點。下面幾張照片都是有光的情況下拍攝的。大光圈定焦鏡頭可輕鬆獲得大幅虛化,還能應對多種拍攝場景。昏暗的室內,夕陽以及夜景等較暗場景也能輕鬆面對。

光圈F1.8 快門1/1000 ISO 200 焦距50mm

光圈F1.8 快門1/500 ISO 100 焦距50mm

光圈F2 快門1/400 ISO 100 焦距50mm

美麗而迷人的光線給模特的頭髮鍍上了一層金光,這大概是最接近天使的顏色了。 我們來看看陰天無光時候拍攝。

陰天雖然陽光較弱,但光線均勻柔和,一些本來會產生強烈反差的景物,此時的影調和色彩也會變得豐富許多,可以表現出晴天裡無法產生的一些畫面情調和氣氛。如下面兩幅圖,室內拍攝時,較昏暗,適當開大光圈,調高感光度,讓更多的光線進入鏡頭,達到滿意的效果。

光圈F4 快門1/400 ISO 200 焦距50mm

調整前

光圈F1.8 快門1/400 ISO 800 焦距50mm

調整後

光圈F1.8 快門1/800 ISO 1000 焦距50mm

由於陰天光線暗,你所測量出來的快門值可能還達不到“安全快門”,而在這種情況下利用手持拍攝無法保證畫面的清晰,因此在陰天拍攝中腳架的使用是必要的。使用腳架不僅可以提高拍攝的穩定,同時還可以讓你設定更長的曝光時間而達到不同的效果。在使用大光圈、腳架的情況下,你還可以調高一級的ISO值,但是陰天拍攝總體上來說不如晴天拍攝光線透亮,所以儘量能選擇晴天就選擇晴天吧。 這時候你會有疑惑,如果不得已就是雨天,該如何是好?


光圈F2 快門1/200 ISO 1000 焦距50mm

看看這張照片,是否有股霧濛濛的感覺。這是因為,第一雨天,第二在鏡頭前蒙了一層塑料袋,兩重原因讓照片更加霧濛濛了,有了一股雨天特有的朦朧味道。當然,你也可以蒙上絲襪,不同顏色的絲襪也有不同的感覺。

再有,關於時間的問題。切忌不要選擇太晚的時間。

光圈F4 快門1/200 ISO 600 焦距50mm

這張圖是在接近七點的時候拍的,晚霞的光線在左上角,會吸引人的注意力,讓人的第一視覺不在模特身上。因為無光了,所以模特的皮膚也會呈現暗黃色。所以建議還是選擇稍微早一點的時間來拍攝,這樣光線也會更好!就如下圖這樣。

光圈F4 快門1/200 ISO 600 焦距50mm

在拍攝中,關於如何引導模特情緒的問題,首先,你們兩人之間不能陌生和尷尬,如果模特尷尬,攝影師就要話多一些,聊一聊生活、愛好等,消除陌生感。其次,跟模特溝通好,你想要的風格和畫面,她理解中的畫面,也許會有很多火花的碰撞。第三,如果有需要可以放一些音樂,更容易讓人進入情緒。第四,因為我大部分拍的是細節的照片,所以我會跟模特說不用緊張,我拍的是局部,沒拍臉,模特一聽就會放鬆很多,在那一瞬間,可以拍一些臉上的小表情,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最後,擺出來的動作永遠不如在行進中的快門,讓模特自己動一動,比定住不動好很多。

再有,運用一些畫框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窗戶。

光圈F5 快門1/40 ISO 1000 焦距50mm

光圈F4 快門1/200 ISO 600 焦距50mm

這兩張照片是為了呈現出害羞焦躁的學生時代,少女站在窗前,讓觀者隨著少女的思緒一起展開思考。

光圈F4 快門1/100 ISO 400 焦距50mm

不管運用何種技巧,拍出有感覺有味道的照片就好。


色影無忌


一般來說小清新的照片主要以中高短調為主,所以畫面的亮度較高,對比度較低,色彩的飽和度與明度偏高。

所以在lr上可以先增加亮度,降低對比度,適當增加陰影以及減少高光。

在色彩上提升色彩亮度,增加飽和度。

可以改變色相以配合整體感覺。

將畫面營造成亮灰氛圍為主。











農村小鯤


拍攝人像要求神形兼備,貴在傳神。由於人物的內心世界常常由眼睛表現出來,所以眼神光很重要。當然除了傳神之外,還要有形,神形兼備才有韻味。儘可能完美地表現被攝對象的特徵,特別優化臉部特徵的視覺效果,才能拍出吸引人的照片。

突顯神態的特寫

人像作品首先得傳神,人物的神態有很多種,最能表現神態的是眼睛和嘴唇,而人像攝影就要找出最美的角度。

經驗豐富的Model,舉手投足都充滿美感,她們知道自己臉部的動人之處並善於表現。如果不是專業Model,你可以在拍攝前先做一番溝通,想要拍出什麼感覺的照片,不僅與她多做交流,還可以直接示範,指導她如何靈活運用眼神和嘴唇以表現出你想要的神態。正確的拍攝角度可以修飾臉型,拍攝時如果感覺正面表現太直接,可以拍攝側面,拍攝角度的少量變化都能對被攝對象的形象產生明顯的影響。

逆光特寫照片(F5, 1/40s, ISO250, 50mm)

橫幅延伸視覺空間

人像攝影多采用直幅構圖,因為直幅構圖符合人體的形狀和比例,而橫幅構圖不常見卻也因此在人像攝影中顯得與眾不同。人物在人像照片的畫面裡是焦點,如果不把主角置在畫面中間的位置,而將其放在畫面的一側,往往使畫面既有變化感,又不失視覺上的平衡。

此照片就是典型實例,它採用橫幅來強調的是左右空間的延伸。將主體人物放在畫幅的右角邊緣,在她的視線前方,有很大的預留空間,有種引領觀者朝遠方望去的感覺,視覺的延伸預示著長久的期待,加上現場環境的含蓄婉約,流露出豐富感情。

橫幅構圖可以提供畫面更大的想像空間(F3.2, 1/320s ,ISO100 ,200mm)

回眸一瞥可傳遞悠遠意境

背側面拍攝人像分為前側和背側兩個方向。拍攝時,應根據照片所要表達的主題和構思,對比不同方向的效果,尋找最佳斜側角度。背側面介於側面與背面之間,這是拍攝半身人像不常用的角度。用長焦段鏡頭拍攝,利用畫面的壓縮感,可以營造旁觀、自然、悠遠的畫面感覺。

拍攝時,Model雙肩一高一低或者一前一後的姿態都可以創造身體的線條,Model身體的方向雖然背向鏡頭,但頭部要在攝影師的引導下適當旋轉,臉部在畫面中一定要有所收取,這樣不僅身體曲線優美,而且臉部輪廓清晰,含蓄而自然。

牧場裡氣氛悠遠的人像(F2.8, 1/400s ISO100 ,175mm)

營造傾斜的美感

利用拍攝物體的傾斜感,可以打破畫面的僵硬。相比有著強烈“地平線規則”的風景攝影而言,在人像攝影中,改變相機的角度,營造傾斜的畫面構圖的技法非常普遍。

圖中,女孩坐在木頭柵欄上,使畫面富有一定的動感。此時,拍攝者微微轉動相機角度,使畫面中的Model和木頭柵欄前傾,製造人物好像要從木圍欄上掉下來的效果,讓畫面更加活潑和生動。

坐在木圍欄上的女孩(F3.5 ,1/400s ,ISO100 ,116mm)

營造惆悵的視覺語言

拍攝者常常想透過對人物和環境的塑造來傳遞和表達自己的情感,圖片所傳遞的惆悵情感就是藉由Model和拍攝環境的組合來完成的。

Model的深色服裝和灰白的牆壁形成冷色調的畫面,細微調整拍攝角度使牆壁對人物呈壓迫的形態,強烈的側逆光好像刺痛著Model的內心,其眼前狹窄的視線空間營造出畫面壓迫感。只有是肩部和頭部與牆壁的接觸,使懸空的人物軀幹變得缺乏支撐。一切畫面元素的安排,都是為了營造主題,建議可以試著以此為例,在拍攝時運用所有的視覺表達方式傳遞統一的畫面主題。

背靠牆壁表情惆悵的女孩(F4 ,1/400s ,ISO100 ,190mm)

利用透視營造放射線背景

近大遠小的透視效果可以為一幅平淡的照片帶來縱深感。透視的營造除了能延伸Model的四肢外,也可以作用於背景,形式感強的中心放射線構圖使畫面中的線條向中心匯聚,形成一種交集狀。此時,畫面中的人物置於畫面中心,利用背景的視覺引導性,使人物成為視覺焦點。

下圖不但利用透視感修飾了畫面背景,同時,還突出和放大了Model伸出的右手,誇張地放大手部的姿態來增加畫面的趣味性。

用廣角鏡頭拍攝的趣味人像(F3.5 ,1/250s ,ISO100 ,30mm)


世界小小說


小清新的照片最重要的不一定是拍照!而是後期修圖!

可能一張被拍的在菜市場買菜的大媽,後期也能修成小清新的糖水片。

(上圖是我學校裡的一個攝影機構拍的,借圖來用一下,出處見水印。)

雖說後期修圖更重要,不過前期照片拍好了也是有利於後期修圖的。

首先說前期拍攝應該注意什麼

1、注意構圖

拍照片一定要構圖好!這決定你整個照片的風格。關於構圖的教程有很多,可以從網上搜一下,這裡就不再具體說了。

2、背景簡潔

背景一定要簡潔,比如說拍人像如果背景太複雜,顏色很多話,就會給人一種雜亂的感覺,而簡單的背景更有助於修圖,讓整個畫面看起來更乾淨。


比如上圖,背景距離人物很遠,而且拍照片時用的大光圈,虛化效果很好,所以看起來整個畫面就比較乾淨。

3、多留白

同樣地,留白也會給人一種乾淨,清新的感覺。比如拍天空的時候,看起來就很清新幹淨,原因就是天空的留白多呀


關於後期應該怎麼修圖

修圖的話首先說到修圖的軟件,高級一點的可以用Ps,簡單一點的可以使用潑辣修圖,snapseed,或者VSCO等手機軟件都可以。

1、提高亮度

“糖水片”的一大特徵就是畫面要通透,這就需要提高照片的亮度,把照片中陰影部分減少,讓照片看起來更加輕盈。

2、提高自然飽和度

注意是自然飽和度不是飽和度!自然飽和度顧名思義更加自然,所以多調一點也沒事。如果沒有自然飽和度,少調一點飽和度也是可以的,給照片增加一點色彩。

3、提高陰影和黑色色階

如果有大面積的天空,需要提高畫面中藍色或者青色的數值。當然其他的話,想要暖色調還是冷色調根據個人喜好來調,多一點暖色或者多一點冷色。

提高圖片的陰影可以讓畫面中黑色的部分減淡,然後調節黑色色階的數值,讓畫面的數值顯現出來。



“小清新”風格照片的修片和拍攝風格有很多種,這裡只介紹了一種簡單易懂的方法。

拍攝主要核心就是,人物佔主體,用大光圈拍照,著裝儘量為淺色,背景簡潔。

修片的主要核心就是提高亮度,增加自然飽和度,提高陰影減少黑色部分,讓畫面更通透。


餓女子


清新風格的照片讓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趁著天氣晴朗,空氣清新,是拍攝清新風格的好時機。拍攝清新風格照片的建議:

1.準確的曝光,清新風格的照片明亮度較高,曝光準確甚至很多時候會稍微過曝,總體畫面明亮。

2.低色彩對比度與低飽和度,照片的顏色越鮮豔,給人感覺越膩,雖然第一眼看上去很驚豔,但是不耐看。而低對比度與低飽和度則相反,顯得清新自然。

3.低陰影,清新的照片也會拍攝陰影,但都會提高陰影亮度,讓陰影和明亮處減少光比。拍攝出來的照片可能陰影會較深,可以通過後期提亮陰影。

4.合適的拍攝時間,第3點說到低陰影,所以拍攝時間儘量選擇光線柔和的早晨或黃昏時段,一來陰影柔和,二來光線角度最好。

5.人物擺姿動作要柔和,小清新風格偏向文藝甜美,也可以拍攝運動風,動作不要過於剛硬。

6.拍攝背景要乾淨,小清新的拍攝地方沒有嚴格的規定,但選擇乾淨的地方最適宜,不要地面有垃圾、牆面有汙點髒點,影響畫面觀感。

7.後期提亮畫面,拍攝到的照片需要後期改善畫面色彩色調,後期如下:

將圖片導入某圖秀秀,在下方菜單欄點選濾鏡。

選擇MH1濾鏡,再拉動下方的橫條更改強弱度。

再回到導入界面選擇增強。

在增強界面裡,根據圖片畫面調整亮度、對比度、高光、陰影等等。

最終效果圖對比:

相比原圖,畫面亮度提高,陰影減少,人物膚色提亮,整體清新明亮了。

以上。


攝影小小新


文章內容來自圖蟲攝影師:魚叔image

這次帶來的依舊是一張清新類的人像片子,拍攝地點是一個著名景點虎跳峽,谷坡陡峭,蔚為壯觀。一般旅遊景點,大家都懂的,人滿為患是常態,尤其是擠在一個狹小的觀景臺上,身邊可利用的空間十分有限,為了拍出空曠的感覺我們只能找一個遊客較少的小角落。在等前面幾位遊客自拍完之後我讓人物走了過去,這時也並不需要故意擺什麼姿勢 ,只要好好感受這裡的風景,自己覺得最自然最舒服的狀態就可以。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人多的時候一定要控制好畫面,保證畫面中只有人物主體和身後的風景,拍攝速度也要跟上,要不然遊客一會就能闖入你的畫面。

--分析原片--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原片,有兩個較大的問題:一個是頂光拍攝而且是沒有化妝的前提下 ,遇到這種情況即便是個美女也難逃被拍成村姑的可能,我們當時拍攝的時間是12點左右,(一般情況下儘量別在正午拍攝)陽光直射頭頂,導致面部處在陰影當中,面部結構過度非常生硬,皮膚不夠柔和不夠乾淨,所以膚色是我們主要解決的問題之一。還一個最直觀的表現就是曝光不足,其實這是很多攝影師長出現的一個問題,或者說是有意而為之,我們知道數碼攝影中講究“寧欠勿過”,雖然照片看起來是偏灰的,其實裡面存儲的光影數據依然存在,只要在後期加曝光就可以,但是前期一旦曝光過頭,裡面的光影信息就會丟失,也就是沒有層次細節,後期也很難追回來。雖有不足,但也有可取之處,比如人物的穿著和身邊的環境能夠融入一體,隨著微風吹過輕輕抖動的髮絲也為照片增色不少,一張片子值不值得後期,只要有一些能打動我的地方我都會去試一試。

分析完原片之後,我們已經基本瞭解後期過程中要解決那些問題,以及要朝著什麼樣的方向去調整。首先來看一下上面原圖和成片的對比,畫面通透乾淨了,人物突出膚色統一了,整體沒之前那麼灰,之前遺留下來的問題得到了解決。~說了這麼多,我們來看後期操作步驟。

--基本調整--

由上方對比圖可看出在lr基本調整面板裡面加了一點色溫,讓顏色稍微偏黃一點。原片偏灰就適當加了曝光度和對比度。 為了獲得照片更多的細節,這裡將高光和白色色階降了一點,將陰影和黑色色階提了一點,這樣一來亮部和暗部的細節都得以呈現(這個部分主要是以人物為參考依據)。然後根據照片加一些銳度及鮮豔度,讓顏色豐富一點。經過基礎操作之後得到下圖。

看一下調整之後的圖片,圖片整體雖然是提亮了一點,但是發灰的問題依然存在,甚至在還不如原片,不清楚的還以為當地是重度霧霾天氣…彆著急 … 要想有驚喜,必須埋伏筆,這麼做的目是為下一步調整打好底板。

--曲線調整--

接下來就是曲線調整,分別對R、G、B 、3個通道做一個“s”曲線,至於為什麼做“s”曲線,在上一次《關於清新人像的正確打開方式》中有詳細介紹,這裡不再過多講解,具體操作如下。

來感受一下運用“s”曲線前後對比的效果,無論是人物的膚色上,還是在大體的明暗色彩關係中,都達到了我們想要的效果,之前在上面提到的“兩大問題”在這一步得到很好改善,顏色層次更加豐富,片子也更加厚重。整體效果出來之後,接下來再對細節做進一步調整。

--細節調整--

在整個hsl調整面板中,對橙色、黃色、綠色做了調整,橙色和黃色控制的是皮膚,想要皮膚更加通透乾淨,可適當降低飽和度增加明亮度,綠色調整是為了身後樹葉和山體的顏色適當統一,同時降了一點點飽和度,讓它不要太搶眼。

lr最後一步做了相機校準,由於主體顏色為藍色,綠色,在這種環境下儘量減少其它顏色的介入,因此陰影往綠色偏了一點,減少了洋紅。紅原色往橙色偏一點,綠原色再增強一點,藍原色飽和度加了一點,相機校準控制的不是單獨某個顏色通道的信息,當你單獨拉動某一個滑塊的時候,發現其它的顏色信息也跟著變化,它們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因此你在調整時要注意觀察片子的微妙變化,可能上面兩張對比圖差別不是很大,仔細看還是有區別的,做完之後整體更通透,膚色看起來更有溫度。

--細節再調整--

進入Ps之後我們就要對lr所遺留下來的問題進行處理,主要幾步上面都有展示,哪一層調整什麼東西在圖層面板裡標註的也很明確,懂ps軟件操作的朋友結合圖層面板應該能懂。我們大致看一下,畫面中主體人物有點傾斜,所以第一步對畫面進行了矯正,在處理之前先ctrl+j複製一層,保留原圖背景以便不時之需,再ctrl+t旋轉畫面,將人物矯正。之後對人物進行了液化,當軟件升級成Photoshop CC 2017版本時,液化面板做了一個很大的改善,人物五官部分可單獨調整,很方便,大家可以去試試!最後就是對皮膚的精細處理,在之前我們有提到頂光拍攝導致人物面部結構過度生硬,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這裡用了兩根曲線壓暗高光和提亮陰影,配合圖層蒙版讓皮膚儘量平整,受光更加柔和。在用中性會磨皮之前先用汙點修復畫筆將臉上明顯的痘痘和暗斑去掉,再配合明暗觀察層做中性灰處理(至於中性灰怎麼操作,網上關於這個的教程實在太多,這裡不做過多介紹),最後我們看一下圖層面板,明度觀察組下面有個灰刷光影的圖層,這個也是用中性灰操作的,這麼做的目的主要是讓人物更加立體,還有就是脖子部分太過平整,刷個光影交代一下脖子的結構。以上就這些。整個ps操作都是對畫面細節的控制,都是一些簡單的操作,可對照psd進行逐步查看 。

到這裡一張清新人像的照片已調整完畢,希望上面的一些修片思路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圖蟲APP


人像拍攝出清新風格無外乎控制好曝光,尋找簡約反差小的環境拍攝,咱們聊聊怎麼拍攝出人像小清新風格作品。

適當曝光

小清新風格仔細觀察這些照片都有些過曝,但絕對不是讓你看出來過曝那種,只是攝影師為了達到那種純淨的感覺適當的拍攝期間增加了一點點曝光。


增加曝光可以讓模特的皮膚更白,畫面更純淨,拍攝出來更討喜更適合這類的風格,所以在適當的情況下適當增加一點點曝光是一個小技巧。

簡約搭配

在穿著上可以選擇短裙學校風,也可以選擇甜美純淨系,總體要求就是模特的服裝儘量穿著自然休息類的衣服,顏色儘量不要過於深,這樣拍攝出來顯得非常乾淨清純。

越是簡單的搭配越是顯得自然清新,這是拍攝這類作品很重要的一個要求,儘可能的還原那種真實自然的感覺。

環境選擇

環境也是一樣儘量尋找一些簡約的環境,適合這類環境主題拍攝的例如海邊、沙灘、學校、籃球場、玻璃窗一角、等。

如果實在不行拍攝一個環境的局部也是可以的,這是很多攝影師都會的小技巧,大面積的場景找不到就拍攝局部,例如公園的花叢、竹林的一個邊角,實在不行蹲下來向上拍攝也可以。


自然不做作

人像拍攝最重要的一個環節還有就是表情的控制,攝影師需要多溝通多交流最好在短時間內成為朋友,這樣模特會更放鬆更投入到拍攝中去。

自然真實的表情是最具穿透力的,如果僅僅是為了拍攝而拍攝那樣會比較硬不夠貼切主題,拍攝期間要注意這樣的問題發生。


小魚大魚看世界


人像攝影如何拍出清新的風格?

那麼首先就要了解人像的清新是什麼?簡而言之,就是不要有風塵感。

那麼怎麼樣做到清新的風格呢?

人物的穿搭儘量清純自然,不要一股子狐媚之氣。

模特長相身材最好有點文藝的氣息,學生妹就不錯。豐臀翹乳,烈焰紅唇就免了吧。

妝面可有可沒有,也不要像掛了一層粉在臉上一樣,清淡一點。

選景儘量簡單通透,太過厚重的場景,會讓人產生心理負擔。

動作柔和不矛盾,痕跡過於明顯的動作會讓人出戏。

光線柔美平和一點,簡簡單單讓人一目瞭然,不要有太多讓人去思考的東西在裡面。那樣有點沉重就不清新了。

構圖平平常常突出人物,不必追求有視覺衝擊力的各種構圖大法。

有花拍花,有葉拍葉,前景後景都可以有,只要恰當合適,別宣賓奪主。

就簡單說說這些,能做到的話,基本幾格也就清新了。

我是攝影師,如果覺得還入得了幾分法眼,請點點關注點點贊,感謝。


洗筆池


這個要分幾個步驟一、拍攝構思 二、前期準備 三、關於器材 四、拍攝過程。更詳細的方法可以“度娘”。你會得到很多的答案,具體還是要總結,總結自己拍攝實踐,不好意思,幫不上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