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最近看房子的少了,問房子的多了,買房子的觀望,賣房子的漲價啥原因?

一個幫你選家的地方


一手房先給開發商錢,二年後才給的房子質量靠譜嗎? 一手房到了你手裡就是二手房。 二手房是現房,房子好不好看得見摸得著,一手給錢一手拿房,如果裝修較好,立即就可以用。 可以優先考慮二手房。


Flwyh


隨著宏觀調控的進一步深入,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最近有一個奇怪的現象,看房子的少了,問房子的多了,買房子的觀望,賣房子的漲價,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應該如何才能走出樓市怪圈?

一、看房的人少了,問房的人多了

進入2019下半年以來,樓市調控持續加碼,更多的購房者選擇了持幣觀望,到售樓部看房的人越來越少,中介公司也是門可羅雀,但由於近期宏觀調控相對密集,尤其是10月8日即將實施的LPR新房貸利率,很多購房者擔心房價會由此出現大的波動,樓市前景的不明朗,導致問房的人變多了,實際是他們想問的,就是房價到底會如何走。

再來看一組數據,根據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提供的數據顯示,9月1日至9月26日期間,全國47個熱點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達1765萬平方米,較8月份同期有所反彈。從數據看來,“金九”貌似火了一把,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卻是大巫見小巫了,所謂傳統房地產銷售旺季“金九銀十”,看起來今年也難以提振房地產低迷情緒。

二、買房的人觀望,賣房的人漲價

從第一點論述我們可以看出,如今看房的人少了,問房的人多了,這無疑就表明,原本有意願買房的人在觀望,在等待,或許是在期盼著房價下跌,或許是在期盼著樓市走向更明朗的時候,害怕因為一時衝動做出錯誤的判斷,買房後房價就下跌是任何人都不願意遇到的事。

既然買房的人多數選擇了觀望,自然真正下手買房的人就少了,按理說房價就該下跌了啊,可為什麼賣房的人還要漲價呢?如今有房可賣的人,要麼是炒房客,要麼是早期買房賺了錢的人,他們為了營造房價不會下跌的氣氛,最好的辦法就是漲價,讓不懂行情的購房者誤以為房價還處於上升通道中,早買早享福,晚買就吃虧,這是吃準了國人“買漲不買跌”的心理。

三、房地產怪圈如何破

一邊是購房者不願意買房,一邊是有房者不願意降價,這就形成了“買不起,賣不掉”的樓市怪圈,那麼應該如何才能破除這個怪圈呢?

小黑認為,只有一直堅持“房住不炒”基本方針不動搖,同時根據不同城市的情況,落實貫徹“因城施策”的具體措施,在中央和地方的共同努力下,讓房價早些迴歸居住屬性,讓房子脫離投資品的範疇,炒房客無利可圖必然會黯然退場,房子價格才會迴歸正常的價值區間,真正需要買房的人才不會觀望,才敢於下手買房。

從更長遠的來說,既然高層已經意識到,“依靠房地產拉動經濟增長的老路行不通了”,那就該逐步尋找能代替房地產業的行業,以此來替代房地產目前的國民經濟支柱地位,把房地產邊緣化,徹底成為房地產服務行業,如此才能讓房價實現軟著陸,真正達到“房住不炒”的目的。

綜上所述,正是由於看房的人少了,問房的人多了,買房的人少了,賣房的人漲價,所以才會形成“買不起,賣不出”的樓市怪圈,只有一直堅持“房住不炒”,才能讓這個怪圈變成甜甜圈。朋友們,你們認為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文說樓市


你說的這個不存在啊,現在是賣房子多了,問房子少了,房價單價參次不齊相對新房二手房便宜很多,購房的和中介看不懂市場了。

一,賣房子多了,這個理由很簡單,房子漲3-5倍,能夠把房子賣掉,賺的錢工作一輩子可能都賺不了,一句話就是賣房划算,特別2016之前買的,是現在價格1/5到1/3,不要說市場價格賣掉,只要市場價格打對摺都是發大財,一套房基本可以賺50-300萬,很多擁有房子要是留在這個城市工作一輩子估計都賺不了這麼多錢,所以賣房回農村或者房價超低小縣城享受生活去了,有錢誰願意一直上班,特別是私企的,上班看老闆眼色,漲工資看老闆心情。

二,問價少了,房價大漲後,都絕望了,問價基本是投資的,我看提主是中介,應該清楚吧,10個問價的9個投資,問你這裡多少錢啊,有沒有便宜的升值快的推薦啊,哪裡有新開盤的啊,附近二手房多少啊。買來住的基本沒有人問了,因為房價太高,0首付他們也付不起月供,想必大多數人上門問價,中介愛問也是你是買來投資還是自己住的呢?

三,房價單價參次不齊,現在是二手房,新房一起上,有的是2009之前買的,有的2012之前買的,有的2016之前買的,他們價格也不一樣,顯然越往前房價越低,有的同條街價格相差3倍以上,新房掛2萬,2016之前買的掛1.5,2012之前買的那個掛1萬,2009之前買的那個掛7000,至於成交多少這個真的不好說,畢竟越老房子價格是便宜,但是配套設施也差,2009之前老房子基本沒有電梯,都是低層,還沒有車位,沒有物業,房子老,不過裡面面積都大。越往後樓層越高,有電梯,綠化好,都有車位。買來投資的偏向高樓,有房換房子也偏向高樓,老房子成交的卻堪憂,那種炒作學區房倒是很好賣。不過最近兩年新房日子不好過,有的2016開盤的現在都沒有清盤,高開盤的基本無人問津,這個問題越來越嚴重,因為市場缺少購買力了。


劉華銀mark


中國房價上漲了一波,又僵持了三年,恐慌盤基本上都出清了,現在手中持有二手房的人普遍抱著可賣可不賣的心態,看著房源多,其實都是一房多賣,有的一套房子就掛出在七八個房屋中介機構的網站上,加上許多假房源,真實房源可能只有總房源的四分之一,指望下跌已經不可能了,除非極個別人突然特別缺錢才會打折促銷,現在不少急需賣房的剛需也挺不住了,有不少人結婚了七八年,手頭上也有一些錢,到現在還是與人合租房子住,看到房價總是沒有出現自己預期的下跌行情,面對孩子入托入學的問題後不得不出手買房,這就是為什麼現在想買房,問價格的根本原因。南京的房價是牛短熊長,只需要短短几個月的時間房價就能上漲七八成到一倍多,然後會用幾年的時間調整,總的調整幅度最低時均價能達到5%左右,然後又是緩慢回升,超過前期高點時才會出現下一次爆發性的增長。


俗不可耐151798807


其實這可以看成是兩個問題,一個是為什麼會出現“看房子的少了,問房子的人多了”這種現象。第二個問題是“為什麼買房的人都在觀望,賣房的人卻不斷漲價”。

我們先來回答第一個問題。

之所以會出現“看房子的人少了,問房子的人多了”這種現象,說明現在市場上的購房者已經開始清醒了,不會盲目的搶房買房了。像以前大多數購房者在買房的時候都是盲目的,不去分析自己有沒有購房需求,只要看見房子就想買。但實際上這種行為卻在某種程度上助漲了房價上漲的氛圍,所以以前房價才會出現大幅度上漲,現在購房者冷靜了,樓市也就降溫了,看房子的人自然會變少。

另外一方面,也就是因為樓市變冷清了,所以手裡有房的炒房者也會問房價,畢竟炒房者也怕自己手裡的房產貶值,這樣一來市場上問房價的人也就多了。

第二個問題。那麼為什麼明明買房的人變少了,賣房的人卻要漲價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在樓市冷清的背景下,賣房子的人需要用漲價這種手段來烘托樓市氛圍,讓大家覺得現在買房還是能賺到錢的是。這很好理解,畢竟“買漲不買跌”心理在購房者內心已經根深蒂固了,如果房子不漲價,到時候房子就賣不出去。

所以其實出現這種現象,都是因為樓市在迴歸冷靜,市場越來越穩定了。那麼未來市場上的房價還會出現上漲嗎?我個人覺得不太可能了,所以現在不管賣房的人耍什麼花招,購房者都不要著急買房。


樓盤網


"沿線整租"謝謝關注!

一、看房的少了,房地產發展到現在,已經算是到了奇點的境界,買得起的一直買得起,買不起的一輩子都買不起,社會發展過快,貧富差距越來越大,房價不斷上漲,沒買房的也買不起了,現在全民都在說房價貴,每個人心裡就有一種房價貴買不起的心態,況且現在租房也不錯,打工的基本都是外地人,掙了錢可能也想著在老家買房,固然看房的就少了。

二、問房的多了,雖然買不起房,但是大眾心裡還是抱著降價或者找風口的態度,詢問房價,這類人群裡麵包括了各大中介以及投資者,中介不斷打聽各處的房價從而給自己所售樓盤定價,投資者關心房價走勢,以便決定投資策略,而普通人期待著某個地方降價,趕緊入手一套房,所以目前大多數都是處於觀望的態度。

三、買房子的觀望,想買房的又暫時買不起的人,處於觀望的態度,由於房產稅空置稅等政策影響,大家也在考慮這方面的問題,以及貸款買房給生活帶來的可能影響,都會使得一部分想買房的人一直處於觀望,等待著降價,等待著風波。

四、賣房的漲價,這是一個天大的笑話,有心人可以去計算一下這幾年的通貨膨脹以及房價的增長率,對比一下,再對比一下人們手中的工資漲幅,房價增長速度和經濟太不搭配,賣房的漲價也許只是在自己給自己賣關子,給人一種房價一直在漲的錯覺,導致一些人耐不住性子就趕緊去買了房,這是賣房者的策略。

房住不炒,普通人安安穩穩居住過日子,好過於跟風炒房,房市能否一直穩健下去還是個問題!



沿線空間


緊急通知,全體開發商售樓人員及中介員工,由於近日房屋銷售萎靡!房產聯盟決定!全體業內人士將不再休假!售樓部銷售人員及中介人員全員加班充當房託!要求所有人員不得穿工服!一律穿便裝搶房搖號!對銷售業績突出的人員!年底公司將統一進行獎勵!因故不按時參加搶房的員工!每次扣除本人工資500元!特此通知,房產中介聯盟委員會


老將頑童


炒房的人不著急,反正是賺來的,房子是貸款的,好賣就賣,跌了有銀行負責大頭。沒買房的不著急,反正不漲了,啥時候有錢再說吧。住房的人不著急,漲了很好,跌了也沒啥影響。只有需要換房的人著急,想賣掉小的換大的,賣不掉,也買不起,降價太多就補不上差價,只好乾瞪眼,眼瞅著小孩大了,也沒辦法改善。


彭師傅1752


有人說房價要漲[笑哭]

房住不炒就是國家態度

以後的經濟將要靠實體,高科技,服務業,不在僅僅只是房地產了。

目前住房夠40億人住

空置率26.6%,國家上限是15%

2019年倒閉近400家房企,20年目前平均每天倒閉2家房企

再炒下去只能刺破泡沫,還是穩中有降比刺破泡沫好點。

別再鼓吹漲價,660多個城市能漲的就十幾個,還有600多必降無疑,到底是漲了還是降了?

三四年中,成本兩三千一平的成本,漲到一兩萬一平。成本一千多一平的賣到七八千。人工,物價,收入沒有這樣翻倍吧?

人口在下降,沒有人口紅利,高房價靠什麼支撐?

現在國家要發展新農村,又在發展租賃市場。同時廉租房,共有房都在大力建設。

後期學校佈局會更加合理化,房子沒有學區學位的加持,早已供大於求了,手裡有超過3套的就要注意了,如果國家再出臺徵收空置稅,怎麼炒都是有價無市。



君子平安103



隨著這一波購房熱,讓很多購房者心情都沒有辦法短期的平靜下來。即便是自己買了房子,也會多多少少去關注最近的房價走勢以及市場動態。


而最近很多購房者發現了一個現象:臨近春節的時候,看房子的人少了,問房子的相對多了,買房子的開始觀望,但是賣房子的卻漲價了,不知為何?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個短期的市場現象,到底是什麼原因形成了這樣的一個反差,購房者又應該如何的去看待?


一,為什麼近期看房子的人少了,問房子的人反而多了,買房者都開始觀望起來了?


2020年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各個城市都迎來了自己的返鄉潮。在長途汽車站,動車站,火車站,機場。我們可以看到陸陸續續很多的人群在排隊買票回家鄉。


各個城市的開發商也趁著這一波返鄉潮在進行大量的推項目賣房。很多二手房業主也開始興奮起來,終於迎來了買房者。


甚至最近這段時間,那些小城市的房價還微微的向上調整了價格。但是誰也沒有想到,即便這麼多的返鄉人群,看房的人卻少了很多,問房子的倒是多了,大家都在觀望。

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樣的一個現象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第1個原因,小城市的人群,大部分都有自己的住房。


我們都說返鄉潮是大城市向小城市流入,這個時候的流動方向往往和城市房價漲幅的方向是相反的。這裡面大部分的返鄉人群都只是回家鄉過春節短暫的停留,而且他們在家鄉都有著自己的自住房。


而且即便是在小城市都還沒房的朋友,在這一輪去庫存的上漲三年行情當中,也抽時間回家鄉買了自己的房子,並不會積壓到現在這個返鄉的季節購房。


他們也知道自己家鄉房價,在本輪去庫存上漲之後,存在大概率下跌的風險,他們並不會繼續在已有房的城市買房。


第2個原因,春節前後不進行大的置業行為。


我們中國有一個習俗,就是在春節前後不會讓家庭進行一些大型的置業行為或者創業行為,尤其是涉及資金特別大的。


很多的家庭也是如此,即便是要買房,也不會急急忙忙在春節前進行。都會想著春節之後有更多的時間可以考慮清楚,多看一看,對比一下再買房。

第3個原因,市場情緒在看衰房地產。


這一輪去庫存,各大大小小的城市房價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二線及以下的城市房價完全是翻倍的驚人數字。


而從2018年開始,一線城市就進入下跌期。2019年傳達到了二線城市,而目前正在向三四線城市蔓延,而且持啊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在這樣一個有價無市的狀態,甚至城市在微跌的行情當中,大家都會觀望。害怕自己現在買房,房子繼續下跌導致自己虧錢。


第4個原因,政策在限制房價上漲。


“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這句話不斷的被會議重點提出來。更何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就是讓我國的房地產市場迴歸到健康平穩的發展之路上。


而且,接下來的因城施策,一城一策,旨在可以根據自己城市的房地產市場進行相應的調整,上漲過大就打壓,有下跌風險就維穩。


互聯網時代信息那麼發達,購房者也會了解到這些相關的信息。他們並不擔心房子會出現過大的漲幅,導致自己購房成本越來越大。


開始觀望也是人之常情,大家都看不懂的時候,唯一的選擇就是觀望。


……


是的,的的確確,這些原因加在一起,不得不說,最近我們也明顯的感受到了。返鄉的人員越來越多,但是看房的人卻越來越少了,問房子的倒是多了,討論房子的也多了,但是大家都開始的觀望起來,沒有真正執行起來去買房。


而且,這樣的情緒似乎還會持續到春節前夕,作為購房者都已經理性起來了,不再像之前那麼盲目了。


二,賣房子的漲價了,是因為什麼原因呢?


在第一大點,我們非常明確的羅列了一些邏輯原因。讓大家清楚了,為什麼最近看房的人少了,問房子的反而多了,大家開始觀望起來。


說來也奇怪,看房子的人少了,購買的人也就少了,為什麼房子還漲價了呢?


其實很簡單,房子是一件特殊的商品,它不僅僅涉及的金額特別大,而且買對買錯對一個家庭的影響也是相當重要的。因此,在這樣的大商品前,大家開始觀望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誰賺錢都不容易,錢難賺,誰的錢都不是大風颳來的。

那麼,它漲價的原因究竟是為什麼呢?一起來看看。


第1個原因,成本在增加。


關於房子所有的成本都在增加,我們有目共睹。樓面價已經翻倍,開發商的融資成本,人工成本,設計成本,材料成本,建築成本等等,都在大幅上升。


成本都增加了,房子怎麼可能不越賣越貴,不漲價就等著虧本,這不是商人追求的目的。


第2個原因,樓市的旺季即將到來。


房地產市場也分淡季和旺季,即便沒有大的漲幅,在每年的上半年,尤其是3月,份4月份和5月份,這三個月可以說是樓市的小陽春。


一般在這幾個月房地產市場是一年當中最好的時刻,新房比較熱銷,二手房成交量也比較大。


而這樣的樓市小陽春,離我們越來越近。在一個旺季裡面,任何產品它的價格都會微微的上調,漲價也就不奇怪了。

第3個原因,趁著返鄉人群,試探市場。


開發商就不說了,尤其是最近那些小城市的開發商,會趁著這一波返鄉人群,把新樓的價格略微的向上調整。希望能夠在這一波返鄉置業人群當中多賺一些利潤。


而二手房業主,他們大部分其實在這個時候並不是誠心的想要出售房子。而是在為明年的小陽春做提前試探市場的準備。這幾年在小陽春出手的二售房業主,都嚐到了房子止流動性好,變現能力強,價格賣得更貴的甜頭。


賣房的業主也不傻,大家都在瞭解這幾年房地產市場的動態,研究它的賺錢邏輯。提前預熱一下提高價格,看看市場的接受程度,也可以讓自己在節後能夠賣出更好的價格,心裡更踏實。


……


是的,即便是看房的人少了,房子在臨近春節的這段時間也會微微的漲價。


房子的價格短期有市場情緒和相關的政策決定,但是長期來看還是有購房者決定,人越多,房子的價格才會有更好的空間。


三,小結


總的來說,2020年的春節腳步越來越近,看房的人的確少了,但是隨著返鄉潮的人流,問房子的人越來越多。


目前的市場有價無市,從一線城市下跌的兩年時間裡,讓很多的朋友不再特別看好房地產,或者有一些猶豫和拿不準,買房也開始觀望起來。


而這個時候,賣房的朋友也開始多起了心眼,提前漲價試探市場價格,看看接受的程度到底如何,也好自己做更好的打算和安排。

但是,需要重點提醒的是,這一波購房熱的經歷,讓賣房者和買房者都開始熱衷於研究房地產市場,關注房地產市場。


接下來的房價又會在城市與城市之間,區域區域之間,甚至小區與小區之間發生分化。換句話說,接下來的房地產市場除了與政策有關,還與賣家和買家之間的相互博弈有關。


再也不是閉眼隨便買,都能賺錢的年代了。無論是剛需購買者,改善型購買者,還是投資賺錢的購買者。一定要擦亮眼睛,多學習一些房地產相關的知識,讓自己的買入行為更安全,更有保障。


我是@重慶地產視野 重慶樓市老司機,十餘年房產投資經驗,熟悉重慶各區房產價值,板塊輪動,購房貸款政策,購房知識,時常還要分享重慶樓市一線動態,我們一起交流,一起成長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