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當金融危機發生時,怎樣獨善其身?

用戶3194385855478


金融危機發生時,沒有人是可以獨善其身的,富人資產縮水,窮人失去工作變得更窮,都會深受其害,但是金融危機過後,富人可以利用資源快速恢復元氣,窮人可能仍會徘徊在溫飽階段,這兩者是存在區別的。

金融危機發生的特徵:1,貨幣貶值,物價高漲。一塊錢的麵包賣到了十塊,生活水深火熱,溫飽都難以解決。2,企業倒閉,大量人員失業。很多人失去工作,整日無所事事渾渾噩噩,增加了社會不穩定因素。3,股市下跌,樓市大跌。股市會繼續下跌,出現系統性風險,樓市不再穩定,開始動搖。

那如果真的發生金融危機,要怎樣獨善其身?

一、減少消費,不要任性辭職,並且減少投資。

減少不必要的消費,僅僅維持日常生活開支,金融危機一旦開始,貨幣貶值加速,花錢如流水,此時該省就省,把錢花在刀刃上,而不是增加開支。

不要任性辭職,除非公司破產,金融危機階段企業生存都很困難,要生活也要幫助公司度過難關,才能讓公司生存,自己生活。

減少不必要的投資,比如股市,比如其它資產投資,金融危機發生後商品都會動盪,股市更會下跌,此時是現金為王的時期,不是盲目投資。

二、金融危機之後,把握投資機會。

金融危機發生一段時期後,政策會頻傳利好刺激經濟,尤其在貨幣方面會出現各種穩定措施,此時就需要在危機發生後,市場迎來一絲轉好跡象時才開始考慮做些投資,以便能在大家都絕望時期把握住趨勢發展的節奏。

就好比悲觀到極致就是樂觀逐漸形成時期,黑暗過後就是黎明來臨階段。

總之:金融危機沒有誰可以獨善其身,如何把風險化小,讓自己不能深受其害,平穩度過才是需要思考的事情,以便在經濟見底時把握市場趨勢,還能捉住一次資金增值的機會。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我們不是那種投資的大咖,也不會通過做空市場來賺錢。所以我們希望金融危機永遠都不要爆發。

如果發生金融危機,我們要怎樣處理?首先是要保證自己的財產安全。這種做法是普遍的,顯而易見的,當貨幣貶值的時候我們就會更多地買入像黃金這樣的避險資產,或者投資一些固定資產。當某些資產貶值的時候我們就會將其拋售,已獲得更加穩健的資產組合。



其他方面的研究不深入。就拿股票而言,如果股市發生危機,我們可以將手中的股票大舉的拋售,換取現金躲避風險。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更多的配置銀行存款,或者一些貨幣基金之類的收益穩健的理財產品。也可以逐步在低位的時候買入核心資產規避下跌的風險。


金融危機其實並不非常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不能預知經濟危機的到來。我們不能提前的做出應對,總是在經濟危機發生以後就猝不及防。回想2015年的股災。再近一點,2018年的那輪單邊下跌的行情,大盤月線連續跌好幾個月。就在市場最黑暗的時候,人們哭著喊著要去銷戶。這正是市場的可怕,因為他總是讓你在最絕望的時候離場


九江股友


當金融危機發生時,怎樣獨善其身?

金融危機是系統性風險,一般情況不會發生,如果說有一定規律,那麼一般是資產泡沫過大、債務過高、槓桿過高的時候容易發生,引發的是信用危機、債務危機以及經濟蕭條,非常考驗宏觀調整的應對。

對於普通人而言,可能一生中會碰到幾次金融危機,如果真的碰到金融危機,應該怎麼做才能儘可能避免受到大的衝擊呢?

一、迴避投資

包括金融市場投資和實業投資,金融危機發生的時候,一般資本市場會比較動盪,股市會出現大跌,且不管基本面好與不好,估值高與不高,都會出現大跌,因而回避投資投資,就是保存實力。同樣,金融危機的衝擊會蔓延到實體經濟,做實業的也會很困難,儘可能減少實業投資。

二、對沖保值

一般情況發生金融危機的時候,貨幣出現貶值,此時購買黃金是比較好的避險方式。當資本市場風險爆發,資金有避險需求,就會湧入黃金,從而推高黃金價格,使得黃金上漲對沖掉貨幣帶來的貶值衝擊。

三、耐心等待

金融危機雖然可怕,但是凡事都有正反兩個方面。當金融危機發生,股市大跌,很多優質資產被動跟著大跌,必然會跌出非常好的價值,跌出巨大的機會,以前想買而又覺得貴的很多公司,在危機的衝擊下會出現很好的機會,可以耐心等待危機過後的機會。同時,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會使得很多行業公司退出,供給減少,那麼供不應求又會帶來新的商機,可以擇機進入這些行業創業。


財經宋建文


可以借鑑巴菲特的做法。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淨資產3688億美元,其中現金1100億美元。這是巴菲特抵抗金融危機的方法之一,也就是保留接近淨資產三分之一的現金!

金融危機是不可預測的,但是可以提前做準備,這是非常困難的事,因為提前準備意味著放棄潛在的收益。比如,保留現金或者購買國債,這是低收益的選擇,意味著可能失去股票上漲帶來盈利的機會。所以,這需要看個人的偏好,願意等待金融危機到來可以提前做準備。並且還要具備一個能力:金融危機到來,股票大跌時,要有魄力敢於買入便宜的股票,如果不具備這種魄力,那麼過去的等待是白費的。

穩妥的做法,應該是持有部分能夠穿越牛熊的股票,哪怕金融危機來了,只是暫時性的的損失,等待危機過後,穿越牛熊的股票還是會上漲。部分資金用於持有穿越牛熊的股票股票,保留部分現金,在發生金融危機的時候空閒的資金可以在股票跌過頭的時候買入,那時候是深度打折的股票!

理論上上述方法可以做到,但是實際操作起來,難度極大。需要對股票、股市有著非常深刻的認識才能做到。否則只有不買股票、不買債券才能在金融危機的時候獨善其身!


西格瑪的化學


1,一個國家的貨幣貶值,是和這個國家經濟健康程度有100%的密切關係。許多人把GDP6.8%的增長,就認為是健康的,這是錯誤的。印度(9%),土耳其(7.8%),增長速度都很大,大於中國的6.8%,貨幣最近不也大幅貶值嗎?健康者,泡沫小也。和GDP增速關係不大,甚至是“反向關係”,即增速越快,泡沫越大!

2,有人認為,中國經濟泡沫是很大,但是中國有3.1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其它國家才幾百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所以中國可以讓貨幣不貶值。這個觀點也是站不住腳的

一個國家外匯儲備,是多還是少,這和他的“經濟體量”和一年的“進出口總額”有必然聯繫。比如,一個企業一年產值40個億,假設他每天“生產金額與銷售金額”在1000萬,那麼他就至少要在企業賬戶上有1000萬的流動現金,否則一天就很難讓企業正常運轉。但是,對另一個全年產值1000萬的小企業,他只需要20萬的現金就可以保持正常運營。

中國2017年GDP為11萬億美元,全年進口額為2.6萬億美元,出口額3萬億美元的體量來講,3萬億外匯儲備中,一半是外債,只有1.4萬億是政府的。那麼這1.4萬億美元,計算一下佔這2項比重。

佔GDP比重15%,佔進出口總額(5.6萬億美元)23%

土耳其2017年GDP8000億美元,全年進出口3900億美元,外匯儲備800億。可見,外匯儲備佔GDP比重10%,佔進出口交易額比重49%。

可見,土耳其的“流動資金”為49%,遠遠大於中國的進出口佔比23%,今天土耳其不也是發生了大幅貶值現象,所以,外匯儲備我們國家並不是“很多”,根本就不可以高枕無憂

3,許多人認為,中國實行外匯管制,可以不讓人民幣貶值。這個觀點更是大錯特錯。歷史上許多國家發生經濟危機,貨幣貶值,都是實行外匯管制的。過去的泰國,今天的土耳其,巴西都有外匯管制。外匯管制是不可能阻止一個國家的貨幣貶值。甚至在貶值的“過程中”,反而會成為加速貶值誘因。因為,洪水來的時候,依靠“堵”,是不可能檔住洪水的,這是一個基本規律。

4,還有人認為,央行可以在離岸市場干預人民幣,這也是不可能的。2016年央行在離岸市場上干預了15個月,造成外匯儲備從3.99降到3.00萬億美元,損失了9000億美元,這還不包括這15個月的貿易順差收入(大概順差收入在6000億美元),可見,損失大概在1.5萬億美元。因此,現在的3.1萬億美元外匯儲備,又可以干預多久呢?顯然,干預只是偶爾用一下,不可能成為“常態手段”。今天的土耳其央行,也不敢在外匯市場上進行干預,因為他們知道沒有用處,只會浪費寶貴的外匯。於是只能是採取加息,資本臨時管制這些“不起作用”的辦法進行干預。但是該來的遲早還是會來。里拉不久還是會繼續貶值。

5,我判斷,支撐中國貨幣今天不貶值的重要因素是,中國的進出口一直保持順差,這個順差就說明中國每年都有收入,這就可以維持泡沫。世界上所有國家發生經濟危機,都是逆差,土耳其,泰國,阿根廷都是逆差。一個國家和一個企業一樣,沒有收入,就不可能維持生存,企業必然倒閉

特朗普也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才打貿易戰,減少中國的順差,最好變成逆差,這麼一來,人民幣必然支撐不住,造成大幅貶值。美國才好來剪羊毛。

不過,今年567三個月,中國的貿易順差只有56億,這個非常危險。所以我們應該高度警惕美國的動作。


和諧


金融危機會影響那些,首先就是貨幣貶值。在曾有個別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國家因為金融危機導致本國貨幣崩盤式貶值,以至於日常生活中去購買日常生活用品都要裝一麻袋紙幣去,可見貨幣在金融危機之中真的會有變成紙的可能。我們在金融危機中要多買硬通貨比如《黃金》以及在核心城市的核心地段的房產,和地皮。前提你具備這個能力,黃金在核心城市的核心地段的房產因為具有人多的優勢,人氣就財氣,只要人多就會有市場。這種地方就算不會增值很多起碼能保值。總的來金融危機來時資產要保值就要投資避險資產。從金融危機的以前的經歷來看,貨幣存銀行是不可取的。因為此時貨幣購買力下降了,貨幣在貶值。轉投股票和外匯風險太大。就只有避險資產才能最大保值,在金融危機中沒有誰可以獨善其身,我們可以做的就是最大的保值自己的資產。還有就是要時刻關注市場,在金融危機時保全自己的同時發現一個商機和發展機會。危機危機,,危險過去就是商機。這是本人的一些不成熟的觀點,


找回家的路上


金融危機發生的時候,每個人都不可能獨善其中!但是根據一個合理的分配資產,以及及時的止損等行為,可以避免金融危機造成的重大傷害,甚至還可以在金融危機的後期進行一個抄底的行為!

所以說,如何防範於未然是最重要的,也是每一個投資者需要關注的問題!

對於普通人來說,金融危機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失業!因為金融危機會造成許多的公司倒閉,那麼勢必會造成一個失業潮,你會發現你失去了一份固定收入以後,會有多麼的迷茫,甚至無助!

所以在金融危機到來之前,一定要留有足夠的資金來應急,甚至要開拓第二,第三的產業來增加自己的收入多樣化!就好比,房租,就好比銀行理財,就好比黃金投資等等!千萬不要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工作上,因為一旦你的工作沒了,你很有可能就喪失了收入的來源,在金融危機爆發的時候,這是非常可怕的!

有許多人認為為了防範金融危機的到來,只要一味的防守就行了!於是許多人把所有的錢放入了銀行之中,可金融危機10年不來,你的資金就會大概率貶值10年,20年不來,你的資金就會貶值20年!

當金融危機真的來了,別人已經賺了非常多,就算止損割肉,也是有所獲利的!而你卻忍受了資金不斷貶值的風險!

所以對抗金融危機最好的方法,就是“進攻”!在有限的時間裡讓自己的資金靈活化,分散化投資,這才是首選,而不是一味的防禦!

當然了,金融危機到來,受傷最深的一定是房地產市場和股票市場,所以如果你是一個投資者的話,一定要懂得一個分散投資的思路,不要把錢放在一個籃子裡!這樣就可以大大減少金融危機的衝擊了!

不過自古以來,金融危機雖然會爆發,但是一定會走,只要你過了自己心理的那道坎,並且煎熬過了金融危機的時間,那麼房產和股票都會回到原來的價值,甚至還有一個價值的爆發!因此,不要以為金融危機很可怕,其實金融危機是普通人改寫命運最好的機會!就像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有多少“窮人”抓住機會,變為了富人?太多,太多了!

千山萬水總是情,給個專注行不行。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琅琊榜首張大仙


非常高興回答您的這個問題,以下是我自己的一些理解和看法,希望能幫到大家,也希望大家能喜歡我的回答。

當金融危機發生時,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富人的資產縮水,窮人失業,變得更窮。但金融危機過後,富人可以利用他們的資源迅速復甦。窮人可能還停留在溫飽階段。這兩者是有區別的。

金融危機的特點:1。貨幣貶值和物價高企。十片面包賣一美元,很難買到足夠的食物和衣服。2.企業倒閉,大量人員失業。許多人失去了工作,整天無所事事,這增加了社會的不穩定。3.股市下跌,房地產市場大幅下跌。股市會繼續下跌,會有系統性風險,房地產市場不再穩定,並開始動搖。

所以,如果發生了金融危機,我們怎麼能孤軍奮戰呢?

第一,減少消費,不隨意辭職,減少投資。

減少不必要的消耗,保持日常開支。一旦金融危機開始,貨幣貶值就會加速,資金就會流動。在這個時候,省下來的錢就會花在刀刃上,而不是增加開支。

Don\\'t故意辭職。除非公司破產,否則公司在金融危機中很難生存。如果你想生存下去,你必須幫助公司生存下去,這樣公司才能生存下去,靠自己生存。

減少不必要的投資,如股市等其他資產的投資,大宗商品會在金融危機後出現波動,股市會下跌,這是現金為王的時候,不要盲目投資。

第二,金融危機後,抓住投資機會。

金融危機過後一段時間內,政策會向外擴散,刺激經濟,特別是在貨幣領域,會有各種穩定措施。在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在危機發生,市場出現好轉跡象的時候開始思考投資,這樣我們才能在絕望的時候把握趨勢發展的節奏。

就像從悲觀走向極端的時期是樂觀主義逐漸形成的時期,黑暗之後的時期是黎明的來臨。

總而言之:沒有人能獨自應對金融危機。如何降低風險,使他不會遭受它?如何順利度過金融危機,把握經濟底部的市場走勢,抓住資本升值的機會,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

謝謝大家閱覽 ,希望大家喜歡,歡迎一起討論!



用戶4278945867892307


那麼作為我們普通人,如何更好的去面對未來爆發的金融危機呢?前邊已經說到了,金融危機是一個持續性的爆發過程,如果對金融較為敏感的話前期的一系列信號會提示我們金融危機,而不是後知後覺等到恍然大悟時金融危機其實已經過半。最明顯的信號就是短期內的資產債務利率高於長期利率,說明民眾和市場普遍對於未來的經濟保持不樂觀的態度。


在這個時候也正屬於金融危機前期,互聯網和金融領域將會首先受到衝擊,此時的最佳對策就是持幣為主現金為王。等到資產大幅度縮水拋售時此時可以利用手中的資產,只說過一些未來具有極大潛力的實體行業,或者投資一部分新興產業。其實理論說起來簡單這其中的戰略決策,和對於金融危機時期的敏感度把握以及風險接受能力和心態都是非常考驗的。

所以說盡可能的保持在寒冬中不會過多的影響到自己的實際生活,就已經算是比較成功的。而至於在抵禦金融危機時的一些常見手段基本上可以參考網上專業金融分析師的意見,再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定不要想著所謂的獨善其身


晴天財經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