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寫給年輕人的建議:不要去找工作,而要去發現機會!建議收藏

關注我,私信回覆:【學習】,大家一起進步!

對於大多數90後而言,大規模裁員對大家的觀念是一種衝擊。從小到大,一直被教育要努力讀書,考個好大學,將來畢業找個好工作,然後一輩子就不用愁了。但現實就和90年代國企員工被下崗一樣,事實上並沒有所謂的鐵飯碗。

正如塔勒布所說:安全和穩定,其實都很脆弱。

可怕的是,由於大多數人的思維是線性的,所以並沒有多少人去實踐斯多葛主義者們提倡的“實踐不幸”的人生原則。

寫給年輕人的建議:不要去找工作,而要去發現機會!建議收藏

人們在春風得意之時很難注意到未來可能出現的道阻且艱。這一點很好地體現在了我們的人生計劃上(還有很多根本沒有思考過的隨波逐流者),所以這也是我極力排斥職業規劃和職業諮詢行業的一個原因,因為在這些企業工作的“僱員”無法為客戶指定出一套應對人生意外的解決方案。

他們不過是拿著一套解決方案,在客戶身上極力尋找問題的銷售員。

許多人在做決定時彷彿時光真的在倒流,他們帶著一種空茫的自信為未來做出種種計劃,彷彿將來的一切都會按照這些計劃展開。“我打算去上大學,然後再念研究生。畢習之後,我會結婚,然後我要按揭買一棟房子,生兩個孩子。然後努力把孩子送進大學。然後再買一棟房子,以便安享晚年。”

諸如這樣的計劃肯定在你腦子裡也出現過。無論你的人生計劃是什麼,這些計劃恐怕都只會是一條持續不斷的線,它永遠只會向上、向前延伸。

寫給年輕人的建議:不要去找工作,而要去發現機會!建議收藏

在大多數這種計劃中,類似於被裁員、老闆破產、健康問題以及離婚這樣的挫折都是不存在的。與此同時,諸如彩票中獎、想出商業創意或者邂逅某個能改變你人生的貴人這樣突如其來的大喜之事也不存在。

或許,人們的天性就是拒絕改變的,既拒絕改變自己,又拒絕接受外界環境的改變。但是變化(而且常常是意外的變化)才正是人生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如果你總是做自己一直在做的事情,那麼你就只能得到你慣常所得到的東西。

我們必須強迫自己打破這種思維和行為模式。

我們必須放棄熟悉所帶來舒適感,而甘願忍受不熟悉所帶來的壓力。

當我們擁有穩定工作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會專心致志於自己的職位、企業和晉升的機會。努力工作是我們慣常的策略,其結果是,我們忽視了生活的諸多其他可能。努力工作矇蔽了我們的頭腦,使我們一直重複過去的老路。

寫給年輕人的建議:不要去找工作,而要去發現機會!建議收藏

職業規劃領域中最古老的屁話就是:

當你原來的工作不再充滿樂趣的時候,你就應該尋找另一份工作

如果你也持這種觀點,那麼你的問題就比較嚴重。遠在你的工作給你造成困擾之前,你就應該抬腿走人了。許多人都慣於因循苟且,他們知道自己應該離開,想要離開,而且必然會離開,但是他們就是不斷地推遲找工作的事。與此同時,他們會端坐在辦公桌後,看著這份工作境況不斷惡化,直到忍無可忍。

有些人非得迫在眉睫之時才會有足夠的動力去採取行動。如果你認為自己屬於這一類型,那麼有一種辦法可以使你擺脫此種境況。

問一下自己:“從現在起,我打算在這家公司幹5年嗎?”如果答案是“絕對如此”,那麼努力幹吧。

如果你的答案是“絕對不會”,那麼你就不應該再猶豫不定,繼續浪費5年時光,那就去尋找生活中的其他機會。

寫給年輕人的建議:不要去找工作,而要去發現機會!建議收藏

但切記慢慢來,不要倉促行事。因為你要找的不是一份工作,而是新的機會,這兩者之間存在著很大不同。

工作指的是一份與職責、工時、薪水、醫療福利、養老金、額外津貼等相關的職位,而機會則指的是一個創意、一種產品或者某個人。

研究一下那些成功人士的事業歷程,你會發現他們的頭腦都十分靈活。他們不僅能發現機會,而且還能在機會消失之前果斷出手抓住它。儘管有許多成功人士在事業初期確實都經歷過一連串的跳槽。但在找到合適工作之後他們就會定下心來。

最令人悲哀的是那些彷彿被凝固於時間中的人,任何好事都不會發生在他們身上,因為他們頭腦實在不靈活

所以並不是你的第一份工作決定你的未來,而是你的最後一份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