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有些老闆傾訴:再過幾年,工地給再多的錢,也請不到農民工幹活了?你怎麼看?

簡單286425171


作為一個工地從業者,看評論有些話必須得說說了,畢竟老爸,弟弟,我都在工地上,只不過爸爸以前老泥工砌牆抹灰貼磚地面都做,現在年紀大了做貼磚了,弟弟還是在抹灰,不是說再也找不到工人,而是工地的現狀是,是工人的心大了,我弟弟直接說的,做包工寧願在家睡覺也不願去抹灰點工,在海南抹灰做包,只要每個月做20天,一年做200工,日子很滿足了,一個人毛的15萬有的,夫妻檔的。25萬起,而我一年做甲方還沒他多,所以感謝工地吧,也不要擔心沒有工人,要擔心的是以後沒工地了怎麼辦。畢竟藍領的崗位。都拿著超過白領的工資。


土建美食工程汪


呵呵 我在昆明一個爛尾復建項目,做水電 。說說我看到的180小工總有幾條鹹魚,老闆降價150鹹魚更多,130!30人做綠化40平一天都沒做完,我們開玩笑這樣老家60我都不給,是人變了!!!其它工地220 90後多的是!唉


會飛的豬3


誰說的?哪個老闆說的?站出來看我不撕爛他的嘴;說句現實打臉的話,農民工外出打工就是為了賺錢,以為是出來享受生活來了?出來打工只要賺錢根本不怕吃苦,別說什麼請不到農民工幹活的話,只要錢到位,要多少農民工我幫你聯繫。

我作為新農志的運營者,也是個農村人,我爸爸就是個農民工,我說這個就是為了表明我的身份。哪個老闆說的這種鬼話,有一個算一個站出來,咱們來辯論一下農民工為什麼不願意去工地幹活。如果有其他出路誰願意背井離鄉的外出工作?如果能賺到更多的錢誰又願意去工地?去那麼惡劣的環境下去用命換錢?說話要講良心,別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評判其他人,考慮自己的利益是對的,但也別太過分了。

好歹我也走過南闖過北的,中國的沿海城市也去過很多地方,就從來沒聽說過有工地給錢多招不到人的,這是哪個老闆說的話?都不用過幾年,就是未來10年內,工資只要比行業平均價格高10%,就說要多少人吧。只要工資保準,正常開資,不用五險,就三險就行。多了不敢保證,200人還是可以聯繫到的,但事實是如此麼?那些所謂招不到農民工的老闆,不是工資給的低,就是經常壓資。而且居住環境、工作環境還極其差勁。試問在這種情況下,不能連續的工作,只要放假就沒工資,且沒有任何福利的情況下,怎麼能招到人?

再說個各位老闆不願意聽的話,在工地包活的老闆,真的關心過自己的農民工員工麼?國家三令五申的要求農民工工資不得拖欠,但到現在又有幾家企業是到月開資的?更別提什麼勞動法了,更別提體檢以及其他福利待遇了。有幾個建築商是在遵守《勞動法》的前提下聘用員工的?這些都做不好,還兩條腿支個肚子在那要求農民工這、那的,有什麼資格抱怨?說別人不願意工作之前也照照鏡子,看看自己都為自己的員工做了些什麼。


新農志


這是一個社會問題,很難說清楚原因,但肯定是我們在許多方面出現了問題!其一,教育問題,現在所有的學校都追求升學率,家長都讓孩子考大學,還有技校中專學技術的嗎?都上大學能都做辦公室當白領嗎?現在還能聽到好的師傅帶徒弟嗎?!哦,說相聲演二人轉的還有,那是為了出名掙大錢。第二,社會導向,我們的社會在骨子裡就看不起建築工人,在建築工人面前還要加上個詞,即農民工。在宣傳上,天天明星八卦,連科學家前不宣傳更別說建築工人了,讓所有年輕人認為建築工人是最沒出息的最低等的勞動者。第三,生育政策的失敗,獨生子女害的,都是獨生子女,誰不慣誰不疼,不分城市與農村,都是父母。那個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去吃苦?!去受累?!所以,現在的年輕人人寧可當保安掙三千也不去當掙5千的建築工人。第四,福利保障,建築工人流動性大,在保險,醫療方面不健全,吃住方面條件較差,都是壯男人,在性的方面也壓抑。所以,用工荒是必然的,但這不是壞事,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等到用人緊張了,會自動調節,比如收入,待遇都會大大提高,會使工人迴流,現在的工人就從幾十到二百一天,好的大工得一天4百。以後,籃領的收入要大於一般的小白領,這就會讓大家知道,不是非要考大學才有出路,教育才能迴歸理性!其實外國也一樣,為什麼都說外國人動手能力強,因為是僱不起人,所以只能自己動手。


沙漠1201



80後小唐


確實如此。你現在看工地上的農民工,有幾個是年輕的?80後都很稀少,更別說90後了。他們寧願少吃點,吃孬點,也不願吃那個苦、受那個罪了。現在用工成本高,這是主要原因。

應該說,這也與政策導引有關。1997年大學擴招以後,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一古腦的都去上大學,都想當管理者,都想幹體面的工作,哪還有人想上職高、技術學院,幹出力活的?所以才在“問答”上見此類問題:兒子(或女兒)大學畢業了,也不找工作、不出門,光上網,一說還發脾氣……諸如此類。寧願不幹,也不去出大力,幹不“體面”的活。

那些上不了高中、大學的孩子呢,有的死活不上高職、技校,也在家啃老;有的勉強上了,也不好好學,就在那混,混個畢業證出來,又有幾個願意幹所學專業的?寧願幹個營業員,飯店裡跑個堂,甚至跟商家發個傳單,拿個千把塊錢,他也不願意去出力幹活掙錢養家。

就是農民的孩子在家不願呆,往城市跑,也多揀些出力不大的活幹,現在快遞、外賣都招工難,何況頂風雨、頂烈日的農民工?我就親耳聽到農村家族的小輩言:那個活寧願捱餓也不幹!他們之中照樣有混吃混喝不正幹,三天打漁兩天哂網,呆在家裡啃爹媽的。所以才會有提問:既然不能給我好的生活,為什麼還要生下我?(笑)

不過我覺得這個問題也不可怕。時代在前進,科技在進步。據說5年左右伺候老人的機器人都能上市了,那幹建築的機器人也肯定會有。而且現在一些地方建大樓都不用壘牆,而是用板塊組裝了,所以“這都不是個事”!


嶧縣西門裡老李


正常,如果農民工的工資日結,包吃住,五險一金。月休4天,每天工資根據工種不同280到500。那麼,工地上乾的熱火朝天,質量也有保障。


行萬里路25854851


現在工地農民工大多是70到90的中年人,90後的已經很少了,更別說00後剛成年的年輕人了。

工地幹活又髒.又累又危險,沒有各種福利,工資還沒有保障。如果不是生活壓力所迫,又沒有文化和別的出路,我也不願意到工地幹活。現在的年輕人普遍比七八十年代的中年人文化高,國家經濟發展得越來越好,不管是工廠上班,還是幹一些別的工作,工資加上各種福利和工地薪水比較相差也不大。不是現在的年輕人懶,怕吃苦。而是他們的眼光和自己的定位不一樣了,現在還沒有生活的壓力。

有些老闆老是說:再過幾年,工地給再多的錢,也請不到農民工幹活。別豈人憂天了,只要工地提高福利待遇,改善農民工生活環境,工資有保障。當年輕人有了生活的壓力自然就有人到工地幹活。古話說得好“重償之下,必有勇夫”。


普通農民工


三十年前去俄羅斯出勞務(多數是基建活),還覺得是不錯的差事。今天中國工地的身份認同,跟當年俄羅斯差不多了,力工150~200,技工350~600,沒有多年的積累,技工也做不成。想必大家也不必為工地擔心,科技產品+有技能的新人,必將成為基建主力軍!


韓聯華2019


其實最根本的問題是,民工沒有保障,我國的城市化是建立在幾千萬甚至更多的外來務工者,農民工毫無正規保障的勞動代價上的,在說找不到民工之前,首先你們要問問自己,民工有什麼福利?有什麼編制?有什麼保障?除了很難拿到的辛苦錢,啥也沒有,雖說這幾年國家對農民工的欠薪問題重視了很多,但農民工行業的保障卻始終沒有涉及到,這種惡劣的行業保障,你如何能留住人繼續從事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