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三個字,看透一個人

俗話說“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說的是觀人不易。孔子卻自有一套觀人法,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解析:從人的行為上看,從人的動機上分析,再考察他安心於何處。這樣的人怎麼能隱瞞得了呢?這句話蘊含著孔子觀人的三層次。

三個字,看透一個人

第一層次 :以——視其所以

首先是視其所以,看他做了些什麼,呈現出來的是善事還是惡事。這是評價的基礎,即看人不要先去預推其動機的善惡,先看行為本身的倫理價值。在這個層次上先不要著急去強調他的動機,不然好心辦了壞事,似乎可以得到原諒,這不符合公正的原則。因為惡的行為可能有好的動機,但造成了實際的傷害。這就是古人講的“取人之善,當據其跡,不必深究其心”。

第一個層次強調對行為要以實際所為評價為主,動機考察為輔。

三個字,看透一個人

第二層次:由——觀其所由

善的行為可能出於偽裝,惡的行為也可能出於過失。在對待惡的行為有善的動機與過失上,孔子認為在後果上必須負責。所謂君子之過如日月之虧,人人都看得見。人不可能不犯錯,關鍵是犯錯後能及時糾正,所以孔子讚揚顏回“不貳過”。其次是在對待善的動機上,孔子認為必須甄別真心為善、偽裝為善、忍著為善三種情況。真心為善自不必論,偽裝為善是心懷異圖,假裝為善,其偽裝本身就降低了道德價值。如康德所言,經過思量計較而為善是沒有道德價值的。重點在忍著為善如何看待,因為一時忍著為善仍存在“此時動機為善,彼時動機為惡”的可能。

三個字,看透一個人

第三層次:安——察其所安

察,則更進一步深入觀察他人心之所安。這為“忍著為善”提供瞭解決方案,如做善事,其動機也是純正的,但卻非自己樂於做的。

於是,看一個人,我們往往可以通過他喜歡和哪些人在一起,得知他自己的心理寄託在何處,這樣判別一個人,就多少有些靠譜了。

三個字,看透一個人

所以從行為、動機,以及所樂之事三個遞進層次去觀察一個人,這個人是隱藏不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