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寧夏理工學院怎麼樣?

宋國良521


寧夏理工學院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是教育部批准的民辦大學,隸屬於寧夏回族自治區教育廳。該校是東北大學、浙江工業大學對口支援對象。該校設有13個二級學院系,開設本科專業41個、專科專業26個。該校擁有寧夏回族自治區“十三五”優勢特色學科和重點學科:機械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擁有自治區重點建設專業4個(安全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物聯網工程、電子商務),自治區級特色專業建設點6個(機械工程、會計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安全工程、汽車服務工程)。 按校友會版民辦大學排行榜看,寧夏理工學院2019年全國排名第92位,屬於應用型的區域一流民辦大學;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內還是有一定實力的。

 


輕鬆選大學


寧夏理工學院是教育部批准的民辦公助本科院校,學校坐落在西北重工基地、塞上湖泊水鄉——寧夏石嘴山市。校園西畔新月海,東鄰生態園,南濱黃河故道,北望巍巍賀蘭。總佔地面積學校產權1300餘畝,水域面積3900餘畝,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

  學校現已發展為一所以工為主,理、經、管、文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普通高等學校。在多年的辦學過程中,形成了以本科生為主,專科生、成人教育和中、高級技術人員、管理人員、職教師資培訓等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人才培養體系。學校現有機械工程學院、建築與環境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電氣信息工程學院、文理學院和繼續教育學院。現有5個學科門類,十四個專業方向,開設英語、國際經濟與貿易、會計學、電子商務、市場營銷、機械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汽車服務工程、工業設計、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物聯網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安全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應用化學及工程造價、建築工程技術、機電一體化、物流管理、旅遊管理等20多個本專科專業。其中,校級特色專業建設點8個,自治區級特色專業建設點6個。設有全國職業教育師資培訓重點建設基地、職業指導教學訓練實習基地、自治區科普基地、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基地、專業技術人才培訓基地。2009年被列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2011年學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12年成為區市兩級政府共建高校;2013年成為清華大學(重點支援西部高校)研究生社會教學實踐基地、研究生短期掛職基地;同年,被教育部列為西部高校對口支援計劃,由東北大學對口支援寧夏理工學院。學校現有教職人員500餘人,在校生7052人。

  寧夏理工學院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強化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以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懂技術、會管理的本、專科人才為目標。在多年的辦學過程中,不斷加強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尤其注重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和管理能力。先後與埃肯碳素(中國)公司、銀星能源有限公司、西北重工集團、大武口電廠、中國移動石嘴山分公司等建立了實踐教學基地,先後為社會輸送合格的建設人才4萬餘人。

  經過近30年交流合作,我校成功探索出了與東北大學、清華大學、吉林大學、上海立信會計學院、美國西北理工大學、美國加州富勒敦州立大學、巴基斯坦國立現代語言大學、日本城西大學等國內外高校實行2+2(或3+1)聯合培養的新模式,與美、德、韓、泰、新加坡、拉美國家和臺灣地區以及國內10多所知名大學建立了學術交流關係。2013年5月,成功舉辦全球教育聯盟(GEC)2013年會,為我區乃至全球教育事業共同發展搭建了一座溝通的橋樑;2014年3月,10名學子赴日本留學,形成了選送師生赴國外留學的長效機制。

  近30年來,寧夏理工學院全體師生秉承“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之校訓,發揚自力更生、甘於奉獻、自強不息、勇於進取的學校精神,堅持“科學治校、以德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的治校方針,形成了“尚德篤學、博愛精業”的教風和“求真求精、自信自強”的學風。

  中央和地方各級領導十分重視寧夏理工學院的建設和發展,原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蒞臨學校視察並親筆題詞——自力更生為主,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教育部,歷屆區市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領導先後多次蒞臨學校視察和調研。

  面向未來,寧夏理工學院將進一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為爭創國內一流民辦大學而奮鬥。

特色專業

學校擁有寧夏回族自治區特色專業2個,建有寧夏回族自治區高校精品課程5門,自治區級教學團隊1個,自治區高等學校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1個,培訓基地4個,中專骨幹教師國家級培訓基地1個,實訓基地20個。

自治區級教學團隊(1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教學團隊(劉麗梅)

自治區級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自治區級精品課程(5個):機械設計、機械製造基礎、管理信息系統、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繪圖

自治區高等學校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1個): “2+2”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實驗區

中專骨幹教師國家級培訓基地(1個):全國職業教育師資培訓重點建設基地

培訓基地(4個):職業指導教學訓練實習基地、自治區科普基地、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基地、專業人才培訓基地

師資力量

學校有教師543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37人,石嘴山市人民政府功勳獎1人


陝西志願一點通


今年高考520+,錄取的寧夏理工學院。

我個人認為寧夏理工學院優點>缺點。

1民辦本科裡寧夏理工學院學費13000元,在同等民辦本科中算很便宜的了。

2東北大學和浙江工業大學對寧夏理工學院對口支援,部分專業2+2擇優去東北大學和浙江工業大學

3位於塞上江南,校區三年環湖,氣候較好

4學科齊全,工科較強,(雖然我是文科),轉專業政策相對寬鬆

5未來可期,申請碩士點,創立大學指日可待

缺點:1民辦本科,位於寧夏地區,全國知名度太低

2官僚和形式主義風氣比較濃厚(別噴)

但是總而言之,寧夏理工學院是個極其有前景的學校,而且我們每個人都想去好學校,但是高考成績不允許,安徽湖南浙江遼寧500多分去寧夏理工很正常,學校配的上我們考的那點分。也希望寧夏理工未來能夠早日申碩創大,分數線喜提600分^O^


青北I


寧夏理工學院,是寧夏回族自治區唯一一所“民辦公助”,以民營機制運營的本科普通高等學校。學院創建於1985年,是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成為全區教育改革的試點單位。1993年12月,經原國家教委批准成為全國首批從事本科學歷教育的民辦高校之一。2005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由寧夏石嘴山職業技術學院升格為寧夏理工學院,進入全國本科普通高等學校的行列。二十多年來,學院培養大中專畢業生12000多名,培養短期專業技術人員三萬多名;為西北部的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學院先後被評為“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自治區“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教育部“全國重點建設職教師資培訓基地”,並多次受到國家及省市表彰。

學院位於寧夏工業城市、山水園林城市——石嘴山市。南臨銀川市,北靠內蒙古鄂爾多斯大草原;包蘭鐵路、京藏高速公路穿境而過。黃河、賀蘭山、沙湖旅遊區勾畫出“塞上江南”的美麗景象。院內環境優雅、風格獨特。經過22年的努力,學院佔地面積1289畝,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現有全日制在校生3700多人;學院專兼職教師323人,其中正高71人,副高74人,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佔專任教師的45%,雙師型教師的比例達到教師總數的15%,外籍教師6人;圖書藏量突破30萬冊;教學儀器設備2870萬元;有實驗室、實習車間30多個,語音教室和多媒體教室11個,計算機600多臺;而且在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六朝古都南京建有龐大的“學生融入中心”基地(就業培訓服務基地)。學院資產總值達2億元。

學院與國內外多所院校廣泛的合作交流,與北京大學、東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合作進行成人及函授教育培養培訓;長期從東北大學、瀋陽化工學院、大連理工大學、遼寧工業大學、蘭州交通大學、寧夏大學等引進高學歷、高職稱的教師,使師資隊伍學歷、職稱、年齡結構得到了優化;與韓國三育義明大學、威德大學聯合辦學;與美國“中國之友”、美國西北理工大學合作引進外籍教師長期任教。

學院的專業設置堅持“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新,人新我強”的理念,走特色發展之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培養生產、服務、管理第一線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抓好專業特色建設。學院現開設有大學本科、專科兩個辦學層次。學院目前開設13個本科專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會計學。另外專科開設國際經濟與貿易、應用英語、旅遊管理、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等12個專業,專業共計達25個。同時,學院加大下崗再就業、農村勞動力轉移、崗位技能和多類認證、資格培訓,2004年全年共培訓3184人。學院是教育部批准的“全國職業師資培訓重點建設基地”;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計算機信息技術考試站”;寧夏“農村勞動職業技能定點培訓機構”。在以後發展中,學院要堅持“辦出質量,辦出特色,做強做大”的教育教學目標,在發展本科教育的同時,繼續辦好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為社會輸送更多技能型人才。

學院按照雙向選擇的原則,負責畢業生就業推薦。學院與一些知名企業建立了良好的用人關係。學生畢業分配期間,學院為畢業生組織各種大、中型就業洽談會。長期以來,學院畢業生每年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並且就業後得到了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2005年畢業生除少量“專升本”外,全部都落實了就業崗位。學院招生遍及全國,除寧夏外目前已涉及山東、福建、河南、浙江、內蒙、青海、重慶等18個省市自治區。

“十一五”規劃期間,學院又被納入教育事業發展規劃的重點,政府在新區劃撥1300畝地建設新校區,總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已於2006年初開工建設,預計到2015年,在校生規模可達10000人。一個現代、智能、人文、園林化的大學校園於2007年秋季,將接納來自四面八方的學子。

寧夏理工學院的改革和事業發展,得到了黨和政府的重視,以及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支持。1995年5月,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親臨學院視察並題詞“自力更生為主,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在國家教育部的持續關心和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重點支持下,當地政府更是決定將“做強、做大寧夏理工學院”作為“十一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的重點,寧夏理工學院將繼續弘揚傳統,深化改革,開拓創新,不斷探索富有寧夏理工學院特色的辦學模式,力爭建設成為一所立足西部、服務全國的專業性、應用型、創意型的中國一流理工類大學,為人類文明、社會和諧與進步,不斷探索教育、創新科技。

歷史沿革

寧夏理工學院創建於1985年,經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為全區教育改革的試點單位,校名寧夏石嘴山聯合職業大學。1993年12月,原國家教委正式批准設置寧夏石嘴山職工大學,為全國首批進行學歷教育的5所民辦高等學校之一。

2000年8月11日,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同意改為寧夏石嘴山職業技術學院,從事普通高等職業教育。2005年3月12日,經教育部批准升格為本科普通高等學校——寧夏理工學院。2009年,被列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2011年學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截至2012年6月,學校共有專任教師260名,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37人。石嘴山市人民政府功勳獎1人 。

院系專業

截至2012年6月,學校設有機械工程學院、建築與環境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電氣信息工程學院、文理學院。

開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機械工程及自動化、熱能與動力工程、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土木工程、應用化學、安全工程、電子商務、會計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工程管理、計算機信息工程、電子信息工程及工程造價、建築工程技術、應用英語、機電一體化、物流管理等30多個本、專科專業。其中,校級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自治區級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

自治區級特色專業建設點: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教學建設

正在加載校園風光

截至2012年6月,學校設有全國職業教育師資培訓重點建設基地、職業指導教學訓練實習基地、自治區科普基地、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基地、專業人才培訓基地[1] 。

自治區級精品課程:機械設計、機械製造基礎、管理信息系統、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繪圖

實踐教學中心

實踐教學中心是寧夏理工學院的實踐教學基地,統一管理學院的實驗、實訓和校內實習。據2014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中心有實驗樓12854.8平方米,實習車間6300平方米,信息樓8542平方米,多媒體教學C樓4949平方米。設置各類實驗室28個,實訓室11個,機械設計室4個,多媒體教室34個,教學用電腦1000餘臺,設備、儀器總價值2000多萬元[5] 。

合作交流

學院與國內外多所院校廣泛的合作交流,與北京大學、東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合作進行成人及函授教育培養培訓;長期從東北大學、瀋陽化工學院、大連理工大學、遼寧工業大學、蘭州交通大學、寧夏大學等引進高學歷、高職稱的教師,使師資隊伍學歷、職稱、年齡結構得到了優化;與韓國三育義明大學、威德大學聯合辦學;與美國“中國之友”、美國西北理工大學合作引進外籍教師長期任教。

學術研究

實驗機構

據2014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經濟管理學院設有會計手工模擬實驗室、會計電算化綜合實驗室與ERP模擬實驗室等3個校內專業實驗室。文理學院建設了無機化學實驗室、有機化學實驗室、分析化學實驗室、物理化學實驗室,並正在籌建化工仿真實驗室、煤化工實驗室和環境監測實驗室,機械工程學院設有電工基礎實驗室、模擬數字實驗室、力學實驗室、PLC實驗室。建築與環境學院設有測量實驗室、工程力學實驗室、廣聯達預算軟件實驗室。

科研成果

2005年-2012年,學校共獲批准立項自治區級質量工程項目15項,獲得自治區級教學成果獎2項;已出版學科專著5部、發表專業學術論文130餘篇。

據2014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經濟管理學院設有會計手工模擬實驗室、會計電算化綜合實驗室與ERP模擬實驗室等3個校內專業實驗室。文理學院建設了無機化學實驗室、有機化學實驗室、分析化學實驗室、物理化學實驗室,並正在籌建化工仿真實驗室、煤化工實驗室和環境監測實驗室。機械工程學院設有電工基礎實驗室、模擬數字實驗室、力學實驗室、PLC實驗室。建築與環境學院設有測量實驗室、工程力學實驗室、廣聯達預算軟件實驗室。

科研成果

2005年-2012年,學校共獲批准立項自治區級質量工程項目15項,獲得自治區級教學成果獎2項;已出版學科專著5部、發表專業學術論文130餘篇。

2012年寧夏高等學校科學研究結題驗收優秀科研項目

項目名稱\t主持人\t立項時間\t研究領域\t驗收結果\t評定等次

基於區域監督的環境會計評價體系的構建與應用研究\t方麗娟\t2010\t管理學\t同意結題\t優秀

2011年寧夏高校優秀科研項目

課題名稱\t項目主持人\t立項時間\t所屬學科\t項目類別\t驗收結果\t評定等次

雨水徑流積蓄及徑流汙染物處理技術的研究\t馮歷\t2009\t市政工程\t一般項目\t同意結題\t優秀

寧夏理工學院2011年度寧夏高校科研立項一覽表

研究領域\t課題主持人\t項目名稱\t成果形式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t郭瑩\t數據空間關鍵技術及應用研究\t論文、研究報告、軟件

教育學\t劉學雲\t企業行為管理在大學生行為培養中的應用\t論文

管理學\t趙惠娥\t經濟轉型城市工業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監管體系研究\t論文、研究報告

學術資源

截止2010年,圖書館館藏印刷型文獻總量42萬冊,擁有非書資料500餘種。圖書館網上可查閱e讀、中國知網等數據庫的電子文獻。

交流合作

截至2012年6月,學校成功探索出了與東北大學、吉林大學實行2+2(或3+1)聯合培養的新模式,與美、德、韓和國內10多所知名大學聯合辦學或建立學術交流關係;聘請了19位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為寧夏理工學院客座教授和兼職教授,先後選派教師30多人(次)出國進修、講學和訪問。


誠成i


自己問自己答。哈哈,校長打學生呢


173223053


就這麼說吧 實在沒學上的學生才去[我想靜靜][我想靜靜][我想靜靜]


風清揚0102


如果你要問住宿條件,宿舍是4人的。吃飯的話,回民比較貴。漢民還可以。


西夏人士


以一個寧夏本地人來回答你:寧夏理工學院在寧夏石嘴山是市大武口區,本地人是瞧不上的,基本不上,實在沒學上才去上,前幾年很低的本地的很低的分就可以上了。這個學校很多招的都是外地的學生,500多啊,上這個學校,可以了吧,近幾年有所發展,好點,門檻高點!還是我們這兒的都不喜歡上!



紫月朧曦


這幾年發展速度很快,還是有一定實力的!


GGTV特約評論員


麻繩理工算第一吧,寧夏理工應該第二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