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一級建造師考完了,有沒有考市政的?整體感覺怎麼樣?

越學越糊塗


18年增項市政,因為是增項,壓力自然就小很多,心態上也輕鬆了不少。市政實務共七大專業,考點太多又雜,因此複習起來還是要引起足夠重視。選擇題共四十分能拿到三十分以上通過概率就能大大提高,17年考水利選擇題拿了三十五分總分達到一百二十多分,增項市政選擇題拿了三十分總分達到一百零幾分,一建考試實務是關鍵而選擇題得高分就是通過實務的保障;案例共120分,是重頭戲,是各個考點知識點的綜合,這就需要我們先消化好技術、進度、質量、安全、成本這五大塊的知識點,做好歸納總結,做到融會貫通;不同實務考試側重點也不相同,比如水利專業,管理知識佔60%左右,技術知識佔30%左右,法規知識佔10%左右,而市政專業,技術知識佔60%左右,管理知識佔30%左右,法規知識佔10%左右,因此考前要深究歷年真題掌握好本專業的側重點,做到胸有成竹。市政總的來說還是比較難的,畢竟那麼多的知識點考點,而現在考試也越來越偏向現場實際,沒有現場經驗這個基礎想要通過還是要下大力氣花大時間的。只要功夫深 鐵杵磨成針,祝好運!



崔先生103


我考的市政,今年的題,沒感覺有太偏的,因為是增項,之前考過的水利,選擇題保準的30道選擇題大概能有7到9個左右。

案例,第一題嚇我一跳。。。感覺應該可以拿滿分。。。市政的時標真心簡單。。。比水利的簡單多了,圖也是。。。

但是從第二題開始就有點懵了,有沒印象的了,我備考只是看了精講的考點,有一些沒看,市政的考點太多,看過的有的也只有印象而已,所以,只能用相應的工程知識蒙了。

總體下來,感覺答的還可以,有準得有,蒙的也不少,具體咋樣,真不知道。。。時間太緊,往年真題沒時間看,也不知道今年的算難不,精講老師說過,每年大概都有10%左右的超綱題,我也不知道今年咋樣。


艾莫心


我今年考的全科,也是市政,四門都過了,複習我覺得走了一點彎路,我前期經濟花時間特別多,法規是最後一個月才開始,我備考三個月,市政今年難度中等,但因為平時做案例很多,每個老師講的答題技巧和重點也不同,所以我考市政一直寫到交卷,畢竟有幾個發散的想的比較多。市政我看了很多老師,包括曹明銘,胡宗強,陳明,李瑩,小白龍,還有幾個忘了,經濟看了張湧,管理看了朱儁文,張君,肖國祥,法規說實話不是很同意陳印為第一,雖然我也聽了幾遍,但應試教育還是看環球的那個王老師。我不是環球的託,因為我除了張湧的聽完,其他科目老師都沒聽完,因為環球網校需要早備考,講課太慢,對於有些時間不夠的,不是很何時,市政李瑩的我快瘋了,太慢,太慢。市政最後的衝刺階段包括面授視頻各網校的都還可以,就是覺得要做案例,考試就不會慌,光背誦,不知道寫什麼也挺麻煩


怪我啊


仔細看書是王道,通過這幾年的機構壓題結果來看,凡是機構的壓題,要大部分排除在複習範圍之外。網課的唯一作用是幫助非本專業的考生認知和理解一些專業名詞和術語,捎帶解決一小部分記憶,除此之外再花錢報什麼高價班沒任何意義。建造師考試考了那麼多年,已經沒什麼重點和非重點之分了,只要在書上的全是重點。機構出題肯定是以書本為主,否則考生就不會買書,職能部門就會少了一項收入。首先,腳踏實地看書,看上四五遍。其次,近十年的真題要仔細做一遍,所有題目返回課本找出出處,認真記憶。這樣一來,前後翻書就達到了八九遍。做真題一是能加深了記憶,二是能找到考場上的感覺。再次,複習的久了、真題做的多了,自己就可以猜題劃範圍了。我今年增項,不是專門去看的頂管,我也認為頂管不會考,我是從頭到尾看了幾遍書,捎帶著看的頂管,特別是糾偏措施和盾構糾偏對比著記得。而支撐活絡頭施加預應力和水處理構築物配構造筋總感覺會考,所以就重點看了,還真考到了


而立當不惑


有考市政,沒大多數人說的那麼恐怖,二十分左右超綱,其餘都在書上,且在書上的部分難度不大,如果有全面複習,過的難度不大。

如果是平時不復習,指望著最後機構押題或者幾頁紙背書,那是不可能過的,因為試卷上除了超綱的部分,在書上的那一大部分,都不是以往考試的常規考點,往年常考必考的今年考很少。

2018的一建考試可能會是一個轉折點,靠猜題押題,只學重點的輔導方式行不通了


建築執考小兵


19年的市政總體來說難度要低於前幾年了,甚至覺得公路難度超過了市政!市政案例1.2.4題的難度簡單,可得百分之八十的分數,選擇題也沒特別偏的題目,只要你對全書有個熟悉的掌握,正常複習通過應該問題不大!


備考吧


沒什麼難度 只要認真學習肯定能過 17年因為洩題差2分 18年125高分通過


我的站臺994


我考的市政,橋樑題有點難


望天望天


今年剛剛建築過了,一下過了四門,付出了多少自己知道,明年想增項市政


大毛哥ya


感覺好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