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小時候吃的是粗茶淡飯反而很幸福?

逸亭說歷史


我媽說,那是因為小時候胃虧油 ,填飽肚子就滿足了。我覺得很有道理。

幸福是精神上的一種愉悅,更多體現在追求過程中心靈上的愉悅感。因物質貧乏,有改善現狀吃飽喝足唯一的盼頭和奔頭,你在改善生活的追求過程中,始終如打了雞血般奔騰 ,你記憶的是曾經在追求富裕生活的路途上的點滴,所以你備感滿足快樂;而如今吃香喝辣,生活富足而應有所有,缺少了更新層次的追求,或者,隨著物質生活滿足 ,精神類的追求進一步多元化,不再像以往那樣追求單一,難免產生不再快樂幸福的失落感。

一項有趣的研究表明,金錢和快樂之間並不完全成正比,反而是呈一倒“U”字的曲線。也就是說很富有的人往往快樂指數是下降的,擁有更多物質財富並不一定能帶來更多的快樂。實際上,不是擁有而是創造財富的過程更容易獲得滿足感。

同時,真正的滿足快樂並非僅僅由物質因素所決定,也取決於一個人的精神追求。當你決定嘗試發揮潛能,接受新的挑戰,你會像旅人在沙漠裡發現綠洲一樣而驚喜不已,獲得新的快樂。

美國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馬斯洛人的需求層次理論認為在低層次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後,會產生高層次需求。所以,人生每一處都有快樂風景 ,就看你是否停止追求的腳步。


於非魚知魚樂


最近,我跟單位的同事,去了一趟紹興,在魯迅故里,作了一個短暫的逗留,對小時候讀過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魯迅散文,來了一次認真的場景核對,思緒萬千。

每一個人的出身不同,家庭條件的千差萬別,構成了我們每一個童年生活的千姿百態,在人生的長河中,留給我們最難忘情,深刻記憶的,應該是童年的一些生活片斷。

我們可以從魯迅的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也領略到魯迅先生童年難忘的書塾,留下美好記憶,充盈著年少時節無窮樂趣的百草園,順歲月流逝,記憶猶新。

聯繫筆者自己的成長曆程,童年的生活,是在鄉下度過的,。

那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兄弟姐妹五個,父母的在生產隊辛苦幹活,至年底,不透支還算慶幸,難得家裡賣掉了一頭豬,父親從街上買點肉,改善一下伙食,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有說有笑的,非常地開心,母親只在生產隊勞動之餘,養一些雞鴨 ,而我放學回來,也會幫助幹一些餵雞鴨的事,。

有時,沒有了鉛筆,母親會從抽斗內拿出個雞蛋,讓我去大隊的商店,用雞蛋調換學習用品,為了將一支鉛筆徹底用盡,我們發明了用細竹枝裝鉛筆芯的方式,將鉛筆用到了極致狀態。

生活雖然清苦,心裡卻感覺踏實,並有了自己堅定的前進目標。

小時候粗茶淡飯,感覺開心的原因,主要源自如下幾點:

一方面,小時候普遍生活水平差不多,由於年齡小,加上相互之間,無利益衝突,這讓小朋友間沒有戒備,真誠相待。

另一方面,隨著歲月的增疊,個人閱歷的疊加,又加上社會競爭力的加大,人與人之間,多了防備與競爭,各人際遇的不同,自然形成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價值觀的差異,自然,綜合因素的縱橫交錯,進入成人世界之後,快樂兩字就漸漸地式微。

再一個,隨著時間的流逝,記憶的老化來臨,無法忘卻的,是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魯迅先生如此,你我也定必然。

記得我們浙江平湖的一個記者,因事去北京看望德高望重的老前輩,葛老問道:小時候我跟小夥伴一起玩的大樹還在嗎?那座位於當湖鎮上的石橋還在嗎?讓人費解,卻也是一個情理之中的話題,讓人唏噓與感慨。





似風凌宇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因為小時候沒有憂慮沒有煩惱,還有一個美好的童年。我是一個出生在80年代的一個不富裕的家庭裡,兄妹4個,記得小時候常常因為吃的吵架,但是很快樂,那時候的我們都不覺的累,冬天的早晨學校都上課,天剛亮就得起床去學校上課,每天都和衚衕裡的小夥伴約好誰起早了就去叫誰,冬天5點多天還黑乎乎的呢?那時候的我們都不害怕3、5個成群結隊的一塊去,每人不是點著蠟燭,就是拿著自制的燈籠走著去上學,開心極了,到學校餓了好多同學都準備著吃的,有的拿花生,有的拿饅頭煮的鹹菜疙瘩,還有的拿烤饅頭片,等上課餓了各自藏在課桌裡拿出來就吃,記得那時候我個高座位排在最後不容易被老師發現和幾個調皮的同學上著課就偷吃東西,有時被老師發現了去站到講臺前挨頓批評站一節課就完了,早晨上課到8點放學,回家喝點粥吃點鹹菜還得急匆匆的趕回學校繼續去上學,上小學在我們村裡走著得15分鐘每天來回好幾趟都不覺的累,吃的都是饅頭鹹菜粥,那時候媽媽每天只炒一頓菜中午炒一個菜一家圍著桌子每次都吃個乾乾淨淨,做的都是自己種的菜,一般冬天大白菜吃的比較多,很少有差樣,一年吃不了幾次肉,吃的最好的就是自己養的雞就這也很少宰了吃肉,就那樣都沒覺得吃的差過的苦,反而覺得很幸福。家裡因為孩子多媽媽有點好吃的都收起來省著吃,記得姥姥那裡有集姥姥有時買的油條放到很高的一個提籃裡一收就把油條放的乾巴巴的了再吃,吃到嘴裡咯嘣咯嘣的反而覺的很好吃。

再一個鄰里之間也很和睦誰家有好吃的了就給送一點,誰家沒有油鹽醬醋了借點,誰家地裡活幹不過來了就幫忙乾點,一片和諧。現在那有這樣的很少了,孩子上學都得用車接送,吃的都是大魚大肉,進口食品。所以還是覺的吃粗茶淡飯幸福。過去了只是回憶那幸福時刻回不來了。

感謝和大家分享。






生活的腳印


人到中年,很喜歡回憶,回憶小的時候,小的時候甜蜜蜜……

我的原生家庭姊妹六個,我排行第五。爸爸是小火車司機,媽媽在家照顧孩子,爸爸下班還要上山走很遠的路種菜,爸媽真的很忙,我們姊妹幾個大的帶小的,不讓爸媽操心。雖然爸媽不大嚷孩子,但爸媽的嚴厲無形影響著我們,我們從小就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我感覺,還是隨自己的心成長的!

快樂伴隨著童年…

小時候沒有電子產品,記得到初三了,家裡買了一臺12英寸的黑白電視,鄰居到時間都來看,很熱鬧,小朋友一起玩耍,好快樂!

秋天,收穫的季節,爸爸從山上採來山丁子,山葡萄、山棗子等,一揹筐,鄰居孩子都來吃,好快樂!

過年了,後大路上來了扭秧歌的,我第一個飛出去,跟著看秧歌,好快樂!

每到黑天,兩棟房子的小朋友一起玩藏貓貓,當被找到的時候好快樂!

早上4點多,小朋友起來比賽爬上,好快樂!

放學了,兩組小朋友玩跳皮筋,跳到大舉,好快樂!

寫到這兒,親,您知道為什麼小時吃粗茶淡飯,卻很快樂了吧!

無憂無慮,無慾無求,和同伴為伍,好生快樂!



秋水why


小時侯粗茶淡飯,也覺得香甜

我小時候5一13歲是在農村度過的,是建國初期的五十年代。雖然吃的粗茶淡飯,也覺得香甜。其原因有

1.新中國剛成立,聽著"東方紅"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解放區的天是明朗的天"歌曲長大的,人民翻身作主人。生活苦點,心裡也甜。

2.對"幸福"的標準理解的低,有"粗茶淡飯“填飽肚子,不捱餓就挺好了。

3.那時的人民生活水平基本上處在一個等級線上,幾乎家家粗茶淡飯,沒有明顯的貧富差距,人人平等,一年到頭很少見到大魚大肉\\精米白麵,困此"粗茶淡飯"也是普遍的。誰家也不特殊。在我們黑龍江農村,整天吃的是苞米查子飯,小米飯都少,喝的苞米麵粥,苞米麵窩頭、大餅子。一年吃不上幾回油餅,吃餃子更少了,得盼到過年。菜的種類就是白菜,冬天吃酸菜,土豆,羅卜,或者秋天曬的茄子絲,羅卜條,豆角絲。那有新鮮蔬菜呀,過年殺口豬,除了下水那天拉拉饞,留點肉年三十包餃子,其餘肉賣錢,用來買鹽,買布做衣裳,給孩子買書本鉛筆等。一年到頭很少吃肉,油也少,有時做菜放點米湯。

4.那時都是大家庭,一般都5一6個孩子。勤儉是多少代傳下來的家風,孩子多圍在飯桌,爭著搶著吃,也感覺到家的溫暖,那時飯菜沒有汙染,純綠色的,有飯的味道,吃媽媽做的菜就是香的味道。

六十多年過去,時代在前進,現在既使在家裡做飯菜,也吃不出小時侯的味道了。


用戶6096一帆風順


為什麼小時候吃的粗茶淡飯反而覺得很幸福?

記憶中的粗茶淡飯早已超越了吃味道,小時候的粗茶淡飯裡有寵愛有關懷有呵護,有無憂無慮,我覺得這才是現在想來幸福的根源。

我是一個80後,生在山東的農村,在我的記憶裡,只有過年或者有親戚來的時候才有肉吃,會炒幾個菜。我記憶裡清晰的記得,我的一位大哥放了學,書包一扔,快步奔向飯屋,掀開鍋蓋,用筷子插起一個窩頭,大口吃著,滿嘴沾滿玉米粥。他吃的那麼香,那麼甜。兩下三口一個窩頭進肚,他又快步跑出,後屁股的補丁隨著他的跑動飛舞。哈哈我不知他是否還記得這一景。以後他當兵離開村莊,留在外地,娶妻生子,過的也幸福,事業有成,有房有車。不知他偶然回憶道年少吃窩頭的那一幕,是幸福還是酸楚。

我記得小時候我和小夥伴玩耍,黃昏時刻,母親便大聲喊我的名字,我知道該回家了,是飯點了。記憶裡那幾年的冬天,幾乎就是窩頭,煎餅,菜更永恆,大白菜,清炒。也吃饅頭,純白麵饅頭很難得,要摻點玉米麵。但就是這樣的粗茶淡飯,現在回憶起來還是那麼嚮往,那麼幸福。

我覺得那時我們有父母的關愛和呵護,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飯,就是我常夢迴的幸福。雖是艱苦年代,他們也會慣我,給我單獨吃個雞蛋,或者他們吃窩頭,給我下個麵條。父母總是把最好的給子女,自己去任勞任怨默默吃苦,毫無怨言。

隨著我們長大,經過時間的沉澱,記憶裡的粗茶淡飯早已超越了吃的味道。哎,小時候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飯,就是我常夢迴的幸福。我回憶那時父母年輕的樣子,憶著憶著我就笑了,會心的笑,那時有他們的關愛和呵護,我很快樂,很幸福。笑著笑著我又想哭,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飯,卻是今生不會再有的情景……

小時候吃的粗茶淡飯裡有溫馨,有關懷,有呵護,有父母深深的愛,有父母遮風擋雨和深深的關懷,讓我們的無憂無慮。我覺得這才是小時候吃的粗茶淡飯反而覺得幸福的源泉。

小時候的粗茶淡飯有父母的味道,愛的味道,和呵護的味道,所以覺得幸福。


走心的行客


我是一個農村人,從小生活在農村,當然體驗到了,農村那種粗茶談飯的生活。我的家鄉八十幾年代的時候,還是一個城郊的農村。每到春天季節,都可以享受到油萊花等各種萊花撲鼻的芳香。側耳傾聽田邊小溪裡泉水叮咚的悠耳動聽的歌聲。…秋季又欣賞到田裡黃金燦爛般的,粒粒飽滿的稻穀。心裡感激受到了上天的賜福和溫暖。心裡很愉快是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一日三餐吃到我們自種的土特產。當地雜交稻品種,農家肥栽種。糧種無基因轉良,吃起來味道香,軟甜。過年時,我們家家戶戶都殺年豬…經常能吃到自烤的土豬臘肉,…臘肉排骨烹夢卜等。感到幸福快樂,能吃到自家種的五穀雜糧,心裡踏實有安慰…。我們覺得,雖然沒有去享受山珍海味的那種生活。但我們吃得很清香,享受到自然純樸,猶如"美果”般的滋味。


2388883758273238


因為我們小時候很容易滿足啊,那個時候沒有那麼多玩具,也沒有那麼多的攀比心,想想我們以前父母給點零花錢或買點好吃的都可以讓我們開心好久,可是現在的孩子呢!天天買玩具都感覺找不到我們那時的童真,最主要的是以前在老家會有很多同齡的的小夥伴一起玩,可是現在的小孩子如果帶在外面上學基本就是同學外就沒有別的什麼朋友了……現在的老家老人基本站的比例最大,所以說現在就算放在老家長大的小孩也沒有我們那時那麼快樂……(如果不把孩子帶身邊我感覺這是我們做父母的對孩子的一種愧疚,再多的錢也彌補不了的)


小羅週週記


小時候雖然只能吃粗茶淡飯,但我們卻又更多娛樂,和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

小時候沒有網絡,沒有手機,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主要依靠說話。那時的我們家家戶戶都認識,而且誰家做好吃的都會讓來串門的人嚐嚐。那時候人與人之間沒有勾心鬥角,所有人都表現的那麼質樸。

而現在雖然網絡發達,交通便利,可缺少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有些時候人與人對面想坐,沒有人說話,所有人都低著頭刷著手機,他們恨不得手機瓶永遠亮著。人與人缺少了交流,情感自然就會減弱,幸福指數就會降低。

小時候,三五好友一起做遊戲,一玩就是一天,在這一天中都充滿著歡樂。現在的孩子都是拿著手機玩王者或者吃雞,大把大把往裡面充錢,像這樣的孩子能有幸福感嗎?

在小時候,喜歡一個同學不敢開口,只有勇氣寫封“情書”送給ta。而現在的孩子,別說不敢了,他們張口閉口就敢稱媳婦,男朋友。

隨著時代的變化,科技的進步,我們失去了很多的東西,並且這些東西再也無法回來。純真、美好、童真,這些奠定一個孩子一生的因素,現在的孩子卻很難體會。

就連大人們也在飛速發展的社會中沒有跟上腳步。我們生活在城市當中太久,身邊都是競爭、壓抑,很少接觸美好的事情。就像農村的快速變化,很多人的精神寄託都不知在哪?現在的人漸漸失去了故鄉,沒有了心中的那個期望,也就無法談幸福了。


書影記


1、以前沒有電視、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放學後的樂趣就是和小夥伴一起打打鬧鬧回家,吃完晚飯就在庭院裡看月亮,聽爺爺奶奶講故事,也不會顧慮那麼多,那時候很單純,每天的想法也很簡單!

2、沒有任何的煩惱和壓力,爸媽也會陪伴在身邊,那時候不懂事,老是和弟弟吵架 打架 ,有時候就因為一點點小事就能吵翻天,現在一年只能見幾次面,突然很懷念小時候的時光,都是特美好的回憶。一起玩捉迷藏、掏鳥窩等。

3、即使不似現在這般有那麼多的山珍海味,即使是粗茶淡飯也很滿足,還記得以前每次吃飯都是老媽在門口大聲喊幾遍才回回去吃飯的,那時候沉迷看電視,一有空就跑到別人家去看,現在還想要老媽這樣喊,這是童年的一抹最美的時光!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也許有悲有喜,但是,都是我們最美的回憶,你還記得那年的六一嗎?所以說,小時候即使是粗茶淡飯也依舊很開心!

我是“情感小助能”,喜歡我的回答就關注我吧!回憶永遠都會藏在心裡!我們都很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