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有科學家懷疑太陽系是被設計出來的?

禪航瑜伽


之所以會有人懷疑太陽系是被設計出來的是因為這個星系太過完美了,似乎每一個設計都是刻意安排。

曾經被懷疑是來自未來的天才科學家尼古拉·特斯拉就提出過“太陽系是被製造出來的”陰謀論。萬事萬物的出現具有一定性和必然性,從概率論的角度出發如果一件小概率事件發生不算什麼,那麼眾多小概率事件聚集在一起那就可以稱得上是奇蹟了。太陽系有著太多不可思議的巧合,說它是被創造出來的不是沒有可能。

舉個例子,月球的出現彷彿就是為了地球而準備的,甚至人體自身也受到月球的影響,據說在滿月時,人容易變得比平時更加激動並且易怒,情緒非常不穩定,同樣的我們經歷的四季變化,乃至植物生長,即離不開太陽的溫暖,也離不開月光的柔和,有科學家還提出,月光可以促進新生植物生長。

其次,人類生活的這個環境包括人類本身,就出現的太巧合了,周圍的行星都按照自己的軌跡運轉,如果不是刻意設計過,恐怕地球早已千瘡百孔,就好像路上的車,如果沒有紅綠燈和完整的交通規則,讓大家隨心所欲地開,恐怕早已亂成一鍋粥,更別提能夠出現適合生物生存的環境,而太陽和月亮好巧不巧的為地球上的生物提功了生長的環境,距離地球的位置說遠不遠說近不近,人類又好像開掛了一樣飛速發展,發展到今天,已經站在地球生物鏈的"頂端",甚至還能提出"太陽系好像是被刻意設計出來的"這種問題…

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鎂客網~


鎂客網


為什麼有科學家懷疑太陽系是被設計出來的?

太陽系和地月雙星系統的完美性,使得我們開始懷疑整個太陽系是不是都是被高級文明設計出來的。如果單獨地考慮,太陽系的每個特徵都存在偶然的可能性。但是當所有偶然都發生在太陽系身上的時候,這種可能性就變得非常的小,以至於我們開始懷疑這不是偶然發生的,而是被設計出來的。因為我們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個奇蹟。下面讓我們看一下地球和太陽系中都有哪些不可能的亮點。

太陽處於銀河系中的獨特位置–兩條銀河螺旋臂之間

太陽系一直位於銀河系的穩定軌道之中,該軌道遠離銀河系的中心,位於兩條旋臂之間。通常,銀河系的大多數恆星都在螺旋臂之中運行,即使存在一些不在旋臂之內的恆星,他們也不會在那裡停留很長時間,最終都會被掃入螺旋臂內部。只有在距銀河系中心一定精確距離的情況下,恆星才能持久保留在兩個螺旋臂之間的位置。而太陽正好就位於這裡。

為什麼這很重要?如果我們太陽系處於銀河系的螺旋臂之內,那麼整個太陽系都將受到宇宙中其他天體的極大威脅。我們在螺旋臂之外使我們在宇宙中處於一個非常安全的位置,因為這裡的天體密度非常的低。

地球獨特的傾斜角和橢圓公轉軌道

地球以23.5°的角度傾斜黃道平面。這一點很重要,因為這個角度使地球出現了季節的變化。而且地球上幾乎所有大陸都位於北半球,因為土地具有更高的吸收太陽能量的能力,所以當北半球指向太陽時,地球變得溫暖,這恰好是地球距離太陽最遠的時候(此時地球軌道處於遠日點),否則地球上的夏天將更炎熱,冬天則會更加的寒冷。

地球擁有月球作為衛星

由於月球的質量很大,所以它不能被地球的引力捕獲。關於月球成為地球衛星的最好解釋是,在大約42.5億年前一個火星大小的行星撞擊了地球,是撞擊殘餘物形成了月球。

但是,兩個行星在太陽系中碰撞的可能性極小。而且任何的“正常”碰撞都不會導致月亮的形成,因為通常的碰撞不會將拋射物拋到離地球這麼遠的地方以形成月亮。經過計算機模擬表明,小行星與地球的碰撞必須非常精確,才能形成月亮,這麼精確的碰撞到底是巧合還是被設計出來的?

地球上異常稀薄的大氣

為什麼月亮對地球上的生命很重要?因為小行星與地球碰撞形成月球的同時,也導致了地球上原始大氣的噴出。如果沒有發生這種碰撞,地球將擁有類似於金星的大氣,它是地球的80倍。金星上如此厚的大氣層導致的溫室效應非常嚴重,使金星的表面溫度達到700餘度。如果地球的大部分原始大氣沒有噴射到外層空間,地球將遭受同樣的命運。

實際上,地球的質量比金星大20%,並且距離太陽更遠,這兩個因素都應該導致地球大氣層比金星更加的厚。但是出於某些奇怪的原因,我們的大氣非常稀薄,密度恰到好處,可以同時存在固態和氣態水,剛好可以維持生命。這是自然的巧合還是精心的設計?

範艾倫輻射防護屏是地球獨有的

這個火星大小的行星與地球碰撞的另一個幸運的結果是,地球擁有了龐大而沉重的金屬核。實際上,地球是我們太陽系中所有行星中密度最高的。巨大的鎳鐵芯產生了我們的地磁場。該磁場使地球形成了範艾倫輻射屏蔽罩,該屏蔽罩可保護地球免受宇宙輻射的衝擊。如果沒有這個盾牌,地球上將不可能有生命。除了地球外,太陽系內唯一具有磁場的其他岩石行星只有水星,但其磁場強度比地球小了100倍。

因為地球上幾乎所有的生命形式,都須在50°C以下的溫度下生存。所以如果星球想要孕育出生命,它需要有穩定的星系(僅螺旋形,如銀河系),穩定的恆星(恆星不能過大、不能過小,也不能是雙星系統),穩定的行星軌道(軌道偏心率必須很小),適當的自轉週期(較長的自轉週期會導致溫度變化太大,而短的自轉週期會導致劇烈風暴)。

由於太陽系同時滿足了以上的諸多要求,所以我們不得不考慮這一切是不是都是被高等文明設計出來的。這是有可能的,不是嗎?

我是科普子期君,關注我,與你一起聊科學。


科普子期君


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人類航天科技獲得了空前的發展,我們開始對宇宙,對太陽系進行深入探索,而關於太陽系的一切偶然也都被揭發出來,我們開始懷疑太陽系是被設計出來的,到底是怎樣的機緣巧合才讓太陽系這樣完美的星系出現了呢?

地球出現了生命

我們知道在眾多擁有衛星的行星當中,地球是最幸運的,首先是距離太陽適當的位置,不像水星或者冥王星距離過近或過遠,因為任何一個條件的不確定都有可能使得生命無法誕生,而地球所處在太陽系的位置,恰恰是最完美的,不僅不會讓地球是一片冰冷的星球或者是一片炎熱的星球,也不會受到隕石帶的襲擊。

還有月球的出現彷彿就是為了地球而準備的,我們所經歷的四季變化,乃至植物生長,即離不開太陽的溫暖,也離不開月光的柔和,有科學家還提出,月光可以促進新生植物生長。

太陽系的位置

我們都知道太陽系位於銀河系的兩條銀河螺旋臂之間,其實這個位置也是非常獨特的,因為如果太陽系不是在這個位置,或者說是靠近了銀河系中心一點點,那麼它將會慢慢地被銀河系中心的黑洞所吞噬,而如果太陽系位於銀河系的螺旋臂內,那麼太陽系也會有巨大的威脅存在,因為螺旋臂內的天體密度非常大,發生撞擊事件極大。

但是太陽系現在的位置就像是被故意放置在一個合適的位置,不遠不近,讓太陽系既不會被銀河系中心黑洞吞噬, 也不會頻繁發生天體撞擊事故,更不會脫離銀河系在宇宙流浪。

我們就太陽系單獨來考慮的話,太陽系所存在的大部分特徵似乎都具有偶然性,如果換個角度,從太陽系的整體來考慮的話,這些偶然事件全部都發生在太陽系上,是不是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總而言之,太陽系究竟是不是被設計出來是,相信隨著人類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總有一天會被我們發現的。


星球上的科學


是這樣的,之所以有科學家認為太陽系是被設計出來的,主要因為太陽系存在3點異常之處。

一、太陽系的小行星帶異常

我們都知道,太陽系存在一個小行星帶,小行星帶在木星和火星之間,這個小行星帶覆蓋範圍很大,並且存在眾多各類天體,小几毫米,大到幾十公里都有,為啥說小行星帶異常呢?因為按照星系演化規律來看,小行星帶正常來說應該形成行星,而不是小行星帶。

二、行星排列順序異常

正常來說,距離恆星越近,行星質量越大,這很好理解,因為太陽系形成早期,更多星雲塵埃在恆星形成附近。但是太陽系行星排列卻是小質量的行星靠近太陽,較大質量的木星土星卻在後面,幾乎沒有其它星系是這樣的排列。

三、地球月球比例異常

絕大多數行星和衛星體積比在1000:1,而地球和月球是49:1,而且地球正常來說沒那麼大引力可以俘獲月球當衛星。

太陽系存在以上三點異常之處,所以科學家們懷疑太陽系是被設計出來的,至於真相,未來會解開。望採納!





環球科學Plus


還有另外一種觀點供參考:

大家有沒有發現小到原子結構,細胞結構,大到人體,建築,太陽系,銀河系等等,都是中心加環繞的結構,同時還有黃金分割1:0.618,太多的一致性和巧合!

黃金分割或稱黃金比例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而且人類對此也很青睞。

黃金比例無處不在,有一個特殊的自然數數列中蘊含著黃金比例,這就是斐波那契數列,即1、1、2、3、5、8、13、21……。在這個數列中,隨著項數的增加,前一個數與後一個數的比值逐漸接近黃金比例。在數學上可以證明,當項數趨於無窮時,這個比值將會等於黃金比例。因此,這個數列又有黃金分割數列之稱。

黃金比例很重要,它嵌入了無數古代文明的建築中,包括帕特農神廟和大金字塔。但這並不僅限於數學和建築,黃金比例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甚至影響著我們的心理。幾項研究發現,人類最容易被五官是黃金比例的面孔所吸引。

自然界中的黃金分割

黃金分割在自然界中非常普遍,它出現在很多地方:

(1)水果、蔬菜和松果

向日葵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如果仔細觀察中心,就會發現中心似乎有條螺旋形的曲線。如果對此進行計算,結果會得到黃金分割數列。這種模式也反映在花椰菜、菠蘿和松果上。下次買菠蘿的時候,可以在切開之前先看一看。

(2)樹枝和花瓣

在樹枝分叉的地方,或者它們的生長點,許多樹都會顯示出斐波那契數列。樹幹會生長併產生一個分支,這導致了兩個不同的生長點。然後,一個分支將被分割,產生三個分支,無窮無盡,其模式與黃金分割數列相匹配。這種模式也會出現在花瓣中,花瓣的總數通常是斐波那契數,一般為3、5或8。

(3)螺旋星系

我們的星系——銀河系,是一種棒旋星系,它屬於螺旋星系。銀河系包含四條主旋臂,每條旋臂分開大約12度。銀河系的形狀和黃金螺旋完全一樣,我們很容易在宇宙中任何螺旋星系上畫出黃金矩形。

(4)颱風

就像螺旋星系和一些動物外殼一樣,颱風往往完美地詮釋了黃金螺旋。

這種模式一直延伸到植物的葉脈和動物的靜脈、晶體以及其他化合物中。令人困惑的是,大自然都是用同樣的數字來創造出這些東西,但它帶來的問題遠遠多於它所能回答的問題。

為什麼這麼多的東西按照黃金比例組合在一起?

這能表明宇宙是被設計的嗎?

其中一些可能確實是巧合的結果,比如特朗普以前低估了他的髮型,哈哈😃

但其他事件太過精確,或許不是巧合,宇宙中可能有更加深刻的規律有待我們發現。









樊啼


美國飛馬計劃,又叫天馬計劃,秘密開發探索,美國秘密科技超越人類萬年,有些人在太空出生,或者外太空殖民地出生,不認可自己是地球人,訪問秘密太空基地美國人禁止和警衛交談,那些人是50年代抓走的,他們被告知地球生命覆滅,自己是人類文明延續,只有讓地球太空探索屬於美國領頭,美國秘密太空計劃才得以接著隱瞞。


德芙55875902


不止太陽系吧,科學家們懷疑,整個銀河系,我們身處的這方擁有1700多萬億個星系的宇宙,都是被設計出來的。就像是一處動物園,這處動物園巨大,可能只是因為我們太小。

這就好像,細菌和細胞,肯定不會認為,自己很小。我們,或者就是細菌,或者細胞罷了。

目前為止,大家都知道了,我們生活的宇宙,其實是有大小的。大概就是光走150萬億年的距離。當然,也有不同的說法,這個,我們就不爭論了,總之,是有邊界的。

只是,以我們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根本看不到邊界。

但這個距離之外內,又是什麼樣的存在呢。

你總不能說,這個動物園,太得沒邊,動物園之外,是森林、草地、城市和鄉村啊。

所以,真正的宇宙,是什麼樣的,恐怕,短時間內,我們人類,真的無法知道。而我們這個恆定大小的這方宇宙,肯定是被高等文明畫個圈,設定出來的。

這就是英國當地的圈地運動,一模一樣。


董江波


為什麼有科學家懷疑太陽系是被設計出來的?

銀河系擁有數千億個恆星系,太陽系只是在“荒郊野外”裡的微不足道的一員,但在我們人類的眼中,太陽系絕對是獨一無二的,這是因為在這裡孕育出了宇宙中的奇蹟——生命。我們對太陽系瞭解越多,就越發驚歎太陽系的精妙之處,我們的地球能夠像現在這個樣子,原來需要非常多的巧合。

這些巧合主要包括:“與太陽恰到好處的距離”、“大量的液態水”、“不厚不薄的大氣層”、“強大的磁場”、“月球的存在”等等,這不禁令人懷疑太陽系是被設計出來的。

需要說明的是,並沒有科學家持這種懷疑態度,事實上對於這個問題,其實現在的科學家早已給出答案,下面我們就來講一下。

科學家發現,與太陽有著恰到好處距離的行星,並不是只有地球這一顆,實際上金星和火星也在太陽系的宜居帶中,並且這兩顆星球上曾經也存在過大量的液態水以及“不厚不薄的大氣層”,也就是說,很久以前的金星和火星都具備孕育生命的條件。

為什麼金星和火星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呢?簡單地講,金星是因為一系列原因造成了大氣層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大幅升高,從而導致了金星上失控的溫室效應,而火星則是因為其核心太小而早早地冷卻,失去自身磁場對大氣層的保護作用。


地球之所以能獨善其身,是因為兩個原因,一是因為地球上正好演化出了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藍細菌,它們極大的降低了地球大氣層中二氧化碳的濃度,第二個原因是地球擁有一個強大的磁場,能夠有效地抵禦太陽風對自身大氣層的侵襲。

和太陽系中其他的巖質行星相比,地球的磁場強得不像話,這也是人們懷疑太陽系是被設計出來的一大原因,但科學家對此也有合理的解釋。


在大約45億年前,太陽系中上演了一次壯觀的行星大撞擊,一顆與火星差不多大的行星“忒伊亞”撞上了原始地球,模型推演的數據顯示,此次撞擊發生時,“忒伊亞”與原始地球的相對速度約為5公里/秒,撞擊角度大約是45度,這大大地減少了撞擊所釋放的能量,使原始地球不至於在撞擊中分崩離析。

在這個過程中,“忒伊亞”和原始地球的大部分物質都因為撞擊產生的高溫進入熔融狀態,從而使這兩者的金屬核心融為一體。大家都知道,行星的磁場來自於自身高溫的金屬內核,可以看到,正是這次撞擊使得地球的核心更大、也更熱,這就是地球擁有現在這麼強大的磁場的原因。

除了賦予地球強大的磁場之外,此次撞擊還給地球帶來了另一個禮物——月球。撞擊產生的巨大沖擊力將大量地球和“忒伊亞”的地幔物質拋灑到宇宙空間中,它們有一部分被新生的地球重新吸收,還有一部分卻跑到了更遠的地方,並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一邊圍繞著地球運動,一邊互相吸積。這些物質吸積得很快,只花了大約100年的時間,它們就形成了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月球。

通過以上的認識我們可以看到,地球能夠像現在這個樣子,其實是自然演化的結果,而不是有“人”在暗中操縱,更談不上是有“人”精心設計了太陽系。

筆者認為,當我們在試圖從“結果”推測出“原因”時,就會發現世界上存在著很多的巧合,這樣的例子隨處可見,例如現在的你正在看這一段文字,也是無數巧合的疊加,如果要理清需要多少種巧合才能造成這個結果,我們甚至可以一直追溯到宇宙誕生的那一刻,但事實上,你只不過是隨便閱讀了一些文字而已。

對於宇宙而言,生命只是一個隨機的結果,不管生命存在與否,宇宙都會一直按照自己的規律運行。


回答完畢,歡迎大家關注我們,我們下次再見`


魅力科學君


其實並沒有科學家懷疑過太陽系是被設計出來的,科學探索的過程,雖然必須以一件事實或者現象進行設想作為前提或者基礎,但是這是為了更深層次的求證服務的,科學固然需要假想,但決不是臆想,更不是宿命論。

地球的獨特之處

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和認知,是從地球本身,逐漸延伸到月球、太陽系的行星以及太陽本身,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髮展、人們探索的逐步深入以及認知水平的持續提高,人們越來越發現,作為太陽系內唯一擁有智慧生命體的地球,其存在和運行的狀態的確存在著諸多概率的完美統一。這種以人類自身的視角為出發點,來看待整個太陽系的運轉,似乎有著一雙無形的手在操縱著這一切,因此給了一種“好像被設計出來的”感覺。

地球上之所以存在著生靈萬物、產生並不斷髮展的人類文明,與地球形成之初到現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將支撐生命存在的眾多有利條件,在地球上完美地進行了統一,在這其他行星形成史上是極其難以複製的,這也是我們雖然觀測到了眾多的類地行星,但始終沒有明確的證據證明上面存在著生命的原因。地球上支撐著生命存在和不斷髮展演化的因素,綜合起來看主要有這麼幾個方面:與太陽合適的距離、產生適宜的溫度、有大量的液態水、擁有適合的大氣層、大氣層中含有適宜比例的氧氣、地球的質量產生不大不小的重力、擁有著較強的磁場,等等。這些適合生命體存在的條件,如果缺少了哪一樣,都將極大地阻礙或者推遲生命體的形成。

地球獨特之處形成的原因

以上這些條件,綜合分析起來看,有這幾個方面的決定性因素:

一是和太陽的距離要正好處於太陽系宜居帶的中間地帶,太近或者太遠都會對生命存在不利,比如金星和火星,雖然也處於太陽的宜居帶,也曾經擁有著廣闊的海洋,但終究不可持續。

二是要有合適的質量,質量太大,則地表引力就會很大,同時也會吸引著更濃密的大氣層,不利於生物的自主活動;反之,如果質量太小,則地表引力也會很小,同時吸附不住大氣層,空氣中的氧化含量勢必非常稀薄,也不會推進生命的產生。

三是地核要始終保持活動狀態以產生強大的磁場,根據科學家們推測,地球在誕生之初,有一顆決定著地球命運和發展走向的小行星“忒伊亞”撞擊了地球,兩者的核心完全熔在了一起,為後來地球真正形成之後強大的內核心臟注入了活力,在地核熔岩流體的頻繁運動之下,地球逐漸產生了強大比其它行星要大得多的磁場,從而阻擋了大量來自太陽帶電粒子流的襲擊,為地球生命的誕生創造了安全有利的條件。同時,從此次撞擊中分離出了月球,在很大程度上把從地外進入近地軌道的小行星,吸引在它的表面,避免了對地球的撞擊。

另外,太陽系中還存在著對地球有著“保護神”之稱的木星,由於它強大的質量,從太陽系邊緣柯伊柏帶進入太陽系的眾多小行星和慧星等小型天體,都被吸引在了木星的表面,能夠阻擋大約90%以上的這種小型天體進入近地軌道,為地球的生命發展提供了非常牢固的“搖籃”。而木星的產生,也是基於太陽系的形成之初,被太陽風吹向遠處的較輕元素的聚集,當時除太陽吸引住大量的星際物質和氣體之外,還殘留著一部分較經的氣體元素和星際塵埃,在太陽系較遠處逐漸碰撞聚集,形成了體積非常龐大的氣體行星。

總結一下

綜上所述,對於太陽系的獨特運行規律,完全是站在地球生命體形成基礎之上進行認知的。在多種有利於生命誕生條件的完美組合情況下,地球逐漸誕生了生命並發展出智慧文明,但是無論有多少種有利條件,都是在太陽系自身發展演化的規律下自然形成的,完全不是什麼“宿命論”或者“神創論”形容的“被設計”出來的。地球生命的產生和發展,這樣的概率,在現在看來雖然極低,但越是低的機會,越顯得我們地球的珍貴。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不知道是哪些科學家這麼認為的,也不知道這種說法是出於哪種語境。

首先,主流的科學界是不可能有這種懷疑的。如果放在以前,我們對宇宙的認識還比較少的時候,或許我們會認為太陽系是獨特的,甚至是宇宙中獨一無二的存在。那麼,如果懷疑太陽系是被設計出來的,還情有可原。

但是,我們目前對宇宙的認識越來越深入,已經發現了數百顆具有行星的恆星系統,也就是說我們已經發現了幾百個太陽系,而且僅僅是在我們附近的範圍之內。雖然目前不能確定是否存在生命,但是類似太陽系這樣的存在在宇宙中是非常普遍的,所以,談不上太陽系是被設計出來的。

另外,如果在一些語境中,可能會用到太陽系被設計出來的說法,比如一些面向兒童的科普讀物中,會用到這樣的說法。但是,這只是一種文字上的比喻,是強調太陽系對於人類的特殊性。而不是意味著太陽系真的是被誰設計出來的。

有些人很喜歡陰謀論的說法,所以總會找一些詞語啊,句子之類的,不去系統科學的看待問題,而是隻抓住一個點,便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其實,你真的這麼有想象力,還不如去寫點小說,在科學上胡思亂想真是太耽誤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