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陝軍與西北軍有區別嗎?

用戶5464112178


陝軍和西北軍當然有區別。

西北軍的首領馮玉祥曾經當過北洋陸軍混成第16旅旅長,後來被段祺瑞任命為西北邊防督辦,所部軍隊改稱西北邊防軍,簡稱“西北軍”。因此,只有出身於北洋陸軍混成第16旅的才能稱為西北軍,如韓復渠、石友三、劉汝明、宋哲元等。後來馮玉祥就任第2集團軍總司令,下轄8個方面軍,總指揮分別為孫良誠、靳雲鶚、方振武、宋哲元、嶽維峻、石敬亭、劉鬱芬、劉鎮華。這8個方面軍雖然都歸馮玉祥指揮,只有孫、宋、劉(鬱芬)才是西北軍。


楊虎城崛起於陝西農民軍,護法戰爭時加入陝西靖國軍。靖國軍失敗之後投入井嶽秀部,國民3軍入陝後,楊虎城被任命為第3師師長。1927年加入馮玉祥的國民聯軍(西北軍),並任馮玉祥所部的第10軍軍長。這一時期,楊虎城依附於馮玉祥,我們可以說楊虎城是西北軍的旁系(雜牌),而宋哲元、石友三這些是西北軍的嫡系。


1929年,楊虎城通電脫離馮玉祥改投蔣介石。中原大戰時,楊虎城被蔣介石任命為第17路軍總指揮,並率部與馮玉祥的西北軍作戰。戰爭中,楊虎城的第17路軍切斷了西北軍的後路,為最終打敗西北軍立下了大功。1929年之後,楊虎城就不能稱為西北軍的旁系了,而是陝軍或者第17路軍。

中原大戰時,西北軍的韓復榘、石友三投靠了蔣介石。但是大家為什麼仍然叫這二人的部隊為西北軍呢?原因在於韓復榘和石友三是西北軍的嫡系(親兒子),雖然該換門庭,但是西北軍仍然是其老家。而楊虎城是後來依附於馮玉祥的,也就是乾兒子,與西北軍沒有任何血緣關係。因此,楊虎城該換門庭之後,就不能再稱呼西北軍了,而應該稱呼“陝軍”或者“第17路軍”。


歷史軍魂


絕筆歷史,帶你看不一樣的歷史!

陝軍和西北軍的區別非常大,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陝軍指的是陝西軍隊,而西北軍指的則是馮玉祥統治的軍隊,當然追溯其根源,還得從辛亥革命爆發前後說起。當時滿清政府組建新軍,陝西也不例外,組建了陸軍混成協,這是地地道道的關中子弟組成的軍隊,這算是陝軍的前身。



而在辛亥革命爆發後,各地響應武昌起義,當然陝西也不例外,在一眾同盟會元老的協同下,又組建了靖國軍,提起靖國軍的組建,離不開陝西在近代極其著名的兩位人物,這便是于右任和胡景翼。

而在靖國軍裡面,也走出了不少日後在陝軍中聞名的人物,比如楊虎城和李虎臣二將,之後楊虎城的第十七路軍,就是陝軍的代表。



而西北軍形成時間晚於陝軍,西北軍的核心人物是馮玉祥,他當年憑藉袁世凱心腹陸建章的關係,成為了陸軍第十六混成旅旅長,之後投靠曹錕,成為了直系大將,後又起兵反抗吳佩孚,加入了革命軍陣營,當然這是後話,我們權且不提。

在馮玉祥投靠直系後,他成為了陝西督軍,這也是馮玉祥第一次成為封疆大吏,從此開始了他軍事上的快速擴張。



當然馮玉祥在來到陝西后,得到了蘇聯的支持,蘇聯為馮玉祥提供武器裝備,也讓馮玉祥的實力快速增長,並且在這個時候,馮玉祥一統陝西軍政,收編了不少在陝西的雜牌軍,至北伐開始之前,馮玉祥已經成為了北方一大實力人物。

而在北伐結束後,馮玉祥的實力達到了頂峰,並且登上美國時代週刊,而時代週刊稱馮玉祥是中國擁有私人武裝最多的一個人物,達到四十萬之眾。



這也是西北軍的巔峰時期,之後的事情大家或許都知道,西北軍在中原大戰中被瓦解,馮玉祥的門生故吏都背叛了他,而西北軍也分化為宋哲元部、韓復渠部、孫殿英部等等。所以總的來說,陝軍和西北軍的誕生,從統治階層到成立的意義,都是不一樣的,區別還是很大的。

喜歡點個關注吧!


絕筆歷史


大西北軍領袖,國民黨軍委副委員長馮玉祥,關於馮玉祥和楊虎城的以及它們部隊之間的關係,因為歷史比較複雜,導至今好多人還傻傻的分不清.

嚴格意義講,馮玉祥部隊西北軍屬於大雜燴,部隊從安徽河南,山東河北,陝西等地都有,屬於外來戶。楊虎城屬於陝軍,地地道道本土軍隊。兩人鬧革命都很早,不屬一派。

馮玉祥本身是直係軍閥,1924年乘直奉大戰回京發動政變,囚禁總統曹錕,並邀請段祺瑞張作霖孫中山來協商,結果因為力量太小被驅逐出去,後期遠去莫斯科取經,1926年回國召集舊部改國民軍,呼應北伐。

小西北軍首腦,十七路軍總指揮楊虎城,楊虎城是陝西本地軍閥成長起來,一直與蔣保持很好的關係,最終擴編十七路軍兩個軍,擔任西安綏靖公署主任,也被稱為西北軍。

馮跟楊的仇是馮殺陝軍將領郭堅,實際上陝軍因為西安解圍依附了馮,實際一直都是自成一派,跟馮是有隔閡的,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裡面不是一句兩句說的清,反正他倆就代表的群體不一樣。


山谷大師


關於陝軍和西北軍,應該從地域來區分。西北軍的前身是國民軍第一軍,軍長馮玉祥。陝軍主要以陝西土著士官為主,後成為國民軍第二、三兩軍,軍長分別是胡景翼、嶽維峻和孫嶽。雖然都稱國民軍,但是較為鬆散的聯盟,只是以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而形成的聯盟。之前馮玉祥在任陝西督軍時收編了胡景翼的陝軍,後一同參加第二次直奉大戰。孫嶽也有部分是陝軍部隊,最有名的是楊虎城。馮玉祥五原誓師後解了國民二、三軍聯合組織困守八個月的西安城,功臣李虎臣和楊虎城害怕馮玉祥再次舉起屠刀像殺郭堅那樣對自己下手,都退避三舍。在馮軍工作的於佑任出面組織陝軍司令部才把二人找回,這就是第二個陝軍(第一次是以張鳳翽為首,以於佑任和張鈁為副的陝西民軍)。馮玉祥因為被北京政府受命西北邊防督辦,他的以中央陸軍第十一師為主的部隊也就叫作“西北軍”了。


第五玥璋


嚴格說來,有一些區別。西北指的是陝西省,西北則指包括陝、甘、寧等在內的西北地區。不過在具體指代楊虎城部隊的時候,陝軍和西北都是一回事。西北軍的由來最早是馮玉祥以西北為根據地參加軍閥征戰。而他的核心統治區域也就是陝西。其餘寧夏、甘肅等地,有當地的馬家軍,而且人煙稀少。

至於稱陝軍和稱西北軍,那純屬一個習慣而已。

類似的例子,張作霖、張學良爺倆,他們的起家地區是在奉天(吉林),後來主要根據地是整個東北(包括奉天、黑龍江、遼寧等)。所以他們被稱為奉系軍閥。具體這支隊伍,有時候叫奉軍,有時候叫東北軍,沒太大問題。


巴山夜雨涮鍋


差不多沒有,後期由於軍隊一直在省外,有了外省人,不過依然是陝西和甘肅為主,主要稱陝軍或西北軍。

陝軍戰鬥力極強,中原大戰時,西北軍主攻,打的蔣介石焦頭爛額,幾乎快撐不下去了,都有了心理陰影,中央軍打桂系則是勝多敗少,晉綏軍就不要說了,出不了省,都是西北軍再打,閻錫山提供後勤物資,蔣被打的沒辦法,就許諾閻錫山陸海空軍副總司令,然後西北軍後勤缺乏,打不下去,再加上西北軍很窮,以及馮玉祥的管理問題,被蔣的銀彈攻勢破解了,蔣介石同樣用銀彈打下了張學良。

蔣介石對西北軍十分忌憚,所以抗日戰爭期間,西北軍普遍裝備很差,國內的很多戰役,西北軍都打的很頑強


坐在雲上摸魚


陝軍是指最早參加共和革命那一批人,陝西以于右任,張坊為首,楊虎城是他們的部下。後來北洋系劉鎮華奉命圍困西安,當時楊就是城中指揮官,八個月時間餓死比戰死的多,最後馮玉祥的西北國民軍趕到才解圍,陝軍就加入西北軍行列,所以日後才會這樣稱呼楊軍,但正式來說,他們是陝西軍,馮部就不是陝西人為主。


戰塲YOK1942419


陝軍也罷馮玉祥的西北軍也罷都是民國時期的軍閥,他們沒有政治目標,就是一味的強地盤,陝軍是袁世凱死後陝西的軍閥宣佈獨立後的地域稱呼,而西北軍是馮玉祥強盛時期佔領了西北大部分地區的稱謂。但是西北軍與西北邊防軍(也稱西北軍)是有根本區別的,西北邊防軍是段祺瑞當政時徐樹錚為西北邊防已經收復外蒙時成立的,經過徐樹錚的精心訓練是一支強盛的部隊,除了收復外蒙立下汗馬功勞外,還出國遠赴西伯利亞參加過遠征。但是由於馮指使部下鹿鍾麟殺害徐樹錚,鹿命令部下張之江在廊坊截住並殺死了徐樹錚,由於徐之死,西北邊防軍群龍無首,遣散的遣散,改編的改編,一支為國收復外蒙的部隊就這樣消失了,後來馮玉祥的西北軍跟這支部隊沒有絲毫關係。


順其自然85309541


西北軍名稱最早來源於段祺瑞培植的參戰軍,後改名為西北邊防軍(徐樹錚為西北邊防督辦),但是不住紮在西北,而是在直隸,山東,河南!直皖戰爭直系戰敗後,段祺瑞下臺,分別被奉軍,直軍接收改編。馮玉祥在第二次直奉戰爭中倒戈,與張作霖把段祺瑞抬出做臨時執政。被委任為西北邊防督辦,率其部往西北幾省發展,收編了一些當地軍閥部隊,楊虎誠就是其中一部。後楊虎誠在蔣馮戰爭中倒戈,其部隊被蔣介石授予十七路軍番號。中原大戰楊虎誠趁西北軍戰敗解體之際,回到陝西!


青木903


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趕走了末代黃帝溥儀,迎接孫中山來北京主政,沒想到孫中山到北京後就病逝,後來在各路軍閥的逼迫下退出北京將部隊駐防到甘肅,寧夏,陝西,內蒙古等地,馮玉祥本人在蘭州駐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