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八旗旗主變換背後隱藏著哪些祕密,旗色最終成為了皇族支脈的標誌

八旗旗主變換背後隱藏著哪些秘密,旗色最終成為了皇族支脈的標誌

八旗制度是清代整個政權的基礎,也是區分皇族支脈派系最明顯的標誌。熟讀清史的人都知道,滿清八旗中還細分為上三旗和下五旗,上三旗一般由皇帝直接統領,可以說是皇帝的嫡系部隊,人員能獲得更多的機會。下五旗一般是由親王、郡王做旗主,也可以統管一域或富甲一方。今天小編就來說說從努爾哈赤後期到順治帝親政這期間,各色旗的旗主變換情況,以及隱藏在黃紅藍白背後的秘密。

八旗旗主變換背後隱藏著哪些秘密,旗色最終成為了皇族支脈的標誌

八旗鎧甲和旗幟

在努爾哈赤晚年的時候,他有意將自己親自統領的正黃旗和鑲黃旗分封給他與大妃阿巴亥所生的三個兒子。具體的分配方案是:老大阿濟格和老二多爾袞各統領一半的正黃旗,老三多鐸和努爾哈赤本人各統領一半的鑲黃旗。因為多鐸年紀還小,所以當時的鑲黃旗實際還是由努爾哈赤自己控制。就這樣,鑲黃旗就成了“八旗之首”,這個地位直至清朝滅亡也沒有變過。同時,努爾哈赤還明確表示,等到自己去世後,由阿濟格擔任鑲黃旗旗主,多鐸擔任正黃旗旗主,另賜一旗給多爾袞。

八旗旗主變換背後隱藏著哪些秘密,旗色最終成為了皇族支脈的標誌

鑲黃旗

努爾哈赤去世後,正白旗旗主皇太極被擁立繼承皇位。皇太極首先將鑲白旗旗主改為他的兒子豪格擔任,再將象徵著皇權的正黃、鑲黃兩旗與他的正白、豪格的鑲白兩旗對調。這次對調當然僅僅是名稱和旗號交換了一下,所統領的人事關係並沒有改變。

八旗旗主變換背後隱藏著哪些秘密,旗色最終成為了皇族支脈的標誌

大清疆域

皇太極登基十年後,有人告發他的五哥正藍旗旗主莽古爾泰夥同他人謀反,此時莽古爾泰已經去世,皇太極趁機剝奪了莽古爾泰一門的旗權,並調任兒子豪格擔任正藍旗旗主,自己則統領兩黃旗。就這樣形成了正黃、鑲黃、正藍為上三旗,其餘旗幟為下五旗的整體格局。

八旗旗主變換背後隱藏著哪些秘密,旗色最終成為了皇族支脈的標誌

皇太極劇照

隨著時間的推移,多爾袞的鐵騎通過山海關進駐中原,開疆拓土之後的多爾袞成為滿清炙手可熱的人物。此時小皇帝順治才剛剛繼位,多爾袞成為名副其實的攝政王。多爾袞首先以莫須有的罪名誣陷豪格將他下獄削旗,調任多尼(多鐸次子)、阿濟格擔任正藍旗旗主。其次將正白、鑲白兩旗收歸自己統領。再後來將正藍旗逐出上三旗,將自己的嫡系部隊正白旗調入,自此上三旗為正黃、鑲黃、正白的格局就再也沒有變過。

八旗旗主變換背後隱藏著哪些秘密,旗色最終成為了皇族支脈的標誌

正白旗

多爾袞死後,順治帝將上三旗收歸自己親自統領,將豪格之子富綬任命為鑲白旗旗主。自此八旗的格局就相對固定了:皇帝統領上三旗(正黃、鑲黃、正白);禮親王(代善世系)統領正紅、鑲紅兩旗;肅親王(豪格世系)統領鑲白旗;豫親王(多鐸世系)統領正藍旗;鄭親王(濟爾哈朗,舒爾哈齊之子)統領鑲藍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