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2019年教師“減負”,到底哪些沉重負擔讓老師喘不過來氣呢?

俺油菜


拿我半學期工作來說。小學英語老師。

1.每週聽課評課兩節。

2.每週三週五備課組教研組活動,放學後一個小時左右。

3.每週五校工作會議,一個小時以上看校長髮揮。

4.班主任日常工作以及突發事件處理。

5.每週三下午三節校籃球社團課。

6.納米盒軟件的推廣,每個月班級必須完成30人的口語測試,據說納入期末考試口語測評分數。檢查學生是否完成,並督促家長下載軟件陪同督促孩子。

7.推廣學樂雲教育軟件,每月上傳課件,使用教學軟件上課。

8.推廣智慧校園建設,辦理智慧校園卡。

9.每學期增訂報紙課外閱讀等收費情況統計

....實在沒時間一項項打完了。


張樹傑Harvey


我作為一名鄉村教師,2019年雖說是減負年,可是壓力沒減反增。向各位彙報一下:從職務來說,本人擔任了中心小學管政教副校長兼政教主任,其實只是名聲好聽,也是一干事的而已;擔任六年級班主任和語文教師;擔任鎮小學黨小組副組長。從業務來說,最怕學校黨建工作,全年的支部主題黨日活動資料由我校來完成,每月一本,共計12本,另外還有黨支部活動記錄本,黨小組活動記錄本,個人黨日活動記錄本(全手寫)。其次怕各種檢查,比如校園安全工作檢查;衛生防疫工作檢查;食品安全檢查;綜合治理檢查;開學走訪工作檢查;愛國主義讀書活動檢查;校園文化建設工作檢查;德育工作檢查等等,這些只是大頭檢查,都是要把臺賬裝訂成冊的,還有其他專項的,比如法制教育臺賬;掃黑除惡宣傳教育臺賬;禁毒教育臺賬;安全法治家庭評選臺賬……我幹了六年政教,每年的資料一裝訂,都是一本本的,像一座座山一樣,教學工作也不能落下,要完成中心校下達的指標任務,每年幹下來,身披力盡……


春天空藍


從教近三十年,一直嚷嚷著減負,結果越減越重!就拿期末考試來說,聽說過一個縣城內小學期末考試統考的嗎?我們就是!!!全縣130萬人口,每個年級一萬多學生,五十多個中心校(不算學區)全縣範圍內交換監考,統一閱卷,然後大排名!監考老師最晚六點半就要出發監考(遠的近百里路),夏天還好說,冬天時天還沒亮呢!平時的各項檢查、督導舉不勝舉,週末各種會議、培訓,工作日各種教研活動,多的時候一天四個教研活動,不足五十人的學校派十二三人外出參加!……這是減負嗎?!我們只想安安靜靜的教書育人,各種培訓啊活動啊會議啊適可而止,現在的教師真是需要千手觀音式的人才能幹!!反正我是感覺越來越不會幹了!


悠悠碧空42281543


說句不好聽的,現在的學校就像娼妓,誰想上誰上。話雖不好聽,但是現在學校和教師的地位就是這樣的,卻每天喊著尊師重教!說到減負,負從何來?各個單位都給學校派任務,打著各種旗號,幫著他們完成各種任務。一週20多節課,本來就很累了,結果這些瑣碎的事比上課還要累!微信群和qq群加了幾十個,更別說那各種需要安裝的app了,各個網站的賬號密碼一個本子都要不夠記了!

就比如有些鄉村小學,一個學校也就不到一百個學生,結果要搞得活動和人家幾千人的學校一樣多。各個單位都給下發有任務,一個學校十個左右的老師,每個人都成了大忙人了,人的時間和精力就那麼多,用在這裡了,教育自然就要受損失。

一天派給學校十多個任務的時候,請摸著良心想想,你們對得起孩子們嗎?!!真的是為他們好?!




Young維特



週一的時候,接孩子放學回到家,孩子進入寫作業狀態,我也直接進入了廚房。期間沒有看手機,等我吃完飯拿起手機的時候,才發現孩子班主任給我發來一條微信:先是兩張圖片,大概內容就是教育局和體育局要舉辦“進入新時代 改革開新篇”的讀書教育活動,要求孩子寫一篇800字的文章。


這篇文章要求第二天早上就要上交,一看這就是學校的死任務。看著已經睡眼朦朧的孩子,只得和孩子一起拿起教育讀本大致看了一下,給孩子講了講裡面的故事,然後陪著孩子一起構思,寫文章。等到把這篇文章寫完的時候,已經深夜,孩子也疲憊不堪。



其實老師們總是被這些瑣事纏繞,上面一個命令,老師們就要立刻馬上執行,諸如此類的事情太多,已經使老師們喘不過氣來。


2019年2月15日,教育部透露,2019年將推進教師權益保障,規範各類檢查、考核、評比、填表及各類社會性事物,清理中小學教師教育教學無關活動,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創設清淨的教書育人環境。還將進一步完善教師待遇保障機制。


而在教育部發出消息的同時,也看到了老師們的心聲:


除了教書批改作業,還要下鄉扶貧、控輟保學、入戶走訪、信息錄入、防艾宣傳、文明創建、雙高雙普、秸稈禁燒、防止溺水、下載APP、做各種調查、造各種檔案、填各種資料、迎各種檢查、開展各種活動……快來拯救我們吧!


這條評論得到幾千人的點贊。這條評論把教師平時工作中與教學無關的活動都一一羅列出來,明目之多,讓人看了眼花繚亂。



我們不禁想問,我們的老師還是教書育人的老師嗎?他們幾乎變成了無所不能的變形金剛!同時,老師們在這樣的重壓下踽踽獨行。希望早日給老師們減負,早日還老師三尺講臺的清淨!


餘爭的世界


老師的負擔從何而來?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的關鍵在老師,我們國家一直在著力減輕學生的負擔。我覺得給學生減負沒有錯,但是必須先給中小學教師減負。在很多人看來,老師每天就是幾節課。一年12個月,這至少有三個月假期。何來的負擔呢。其實那是你對教師這個職業不瞭解。

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每天、每週可能都會做一些對諸如備課、批改作業、製作課件、撰寫論文、教研進修、管理學生、處置學生突發事件等等。如果班上還有幾個熊孩子,一天淨給你惹事生非。還要處理他們這些之間的小糾紛、小矛盾,一天到晚焦頭爛額。耗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除此之外,上上下下,裡裡外外各種考核、達標、檢查、驗收、評比。還有一些無關的會議,無實質意義的考核,不少非教育教學活動,無形中干擾了教師的主業,使老師們很難靜下心來教書。



有人會說,老師還不是有寒暑假嗎?寒暑假可以放鬆一下。提起週末和假期,就讓人愛恨交織。這些年老師的假期和週末都交給了各種名目繁雜的培訓:諸如新教師培訓、骨幹教師培訓、遠程培訓、信息技術應用培訓、師德師風培訓、心理健康培訓、教材教法培訓等等,各種名目繁多,形式不一的培訓。這些培訓往往都安排在週末,或者是寒暑假,無情的剝奪了教師的假期休息權。 這幾年的培訓給我的感覺收效都不是很好,臺上的人在講,臺下大家覺得好了笑一笑,覺得不好不好了,都在玩手機。形成了臺上的老師是自言自語,臺下的老師是竊竊私語。

藉著2019年教育減負的東風,我希望:上級部門能夠體諒基層教師的艱辛。少一些檢查,多一些關懷,讓老師們能多一點時間,安心教書、潛心育人,還教育一分本來模樣!



我是匯智坊,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


匯智坊


買賣證書職稱讓老師喘不過氣來。日本中小學不設教師職稱,有沒有很多教師覺得不好?

我們一些專家、教授、學者,不知什麼時候搞出一個教師職稱來。在中小學設個職稱也行,不知為什麼要和工資掛上鉤,卻從沒看到那哪位專家呈述出詳盡的讓人信服的理由,總讓人感到是那麼的霸道。

職稱在手,票子就該有?

因為我們實行的教師職稱與工資掛鉤的制度,以幾張榮譽證書來決定職稱進而決定教師的工資命運或經濟地位,脫離了紛繁複雜的工作實際,以職稱片面、靜止、主觀地推定教師的實際勞動,違背了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武斷地用職稱這個抽象的概念來決定工資分配,所以教師職稱制度嚴重缺乏科學合理性。

以馬克思主義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正因為職稱工資制度缺乏合理性,所以多年來職稱一直在擾亂著教育,使廣大教師不能安心從教。我常常想:日本中小學不設教師職稱,有沒有很多教師覺得不好?如果日本的教師都認為沒有教師職稱很好,而我們實行的教師職稱制度卻有很多人認為不好,對教育有很大的殺傷力,為什麼不能改革一下呢?

現行的職稱工資制度,讓幾張榮譽證書和幾份材料決定著教師的工資待遇水平,你覺得合理嗎?

日本的中小學教師不設職稱,沒有評審職稱的負擔,更不存在職稱與工資掛勾帶來的分配不公的問題,他們的工資是按教齡逐年增加,他們不存在評優評先,不願意把教師分成優劣。可見,在日本,中小學教育所呈現的是一片祥和的景象,沒有爭名奪利的沉悶和較勁,沒有三六九等的頭銜,沒有工資分配不公的困擾,教師的人格和經濟地位都是平等的,教師的尊嚴得到最大的保護。我想,在這樣的寬鬆環境下,所有的日本教師都是舒心的、幸福滿滿的,他們只管專心、靜心的工作就行了。文文靜靜的環境才最符合教育的本色。

教師都是文化人,為人師表者,教師儒雅,教育才能儒雅。追名逐利,就會使教師不像教師、教育不像教育。

爭名奪利環境下的教師是不能安心搞好教育的,爭名奪利的教師也是不配從事教育工作的,重功利的教育是畸形的、充滿雜質的教育。職稱與工資掛鉤,使職稱異化為漲薪的工具和干擾教師安心工作的怪物,高級職稱的含金量越來越少,也因大多數教師對職稱工資制度的不滿而使我們的教育一直處於不平靜之中。筆者真心希望教育決策者能從具有世界一流教育地位的日本吸收一點好的做法,以徹底消除職稱工資制度的弊端,讓我們的教育減減肥,讓教師們心情舒暢地做好每一天的工作。

為了祖國的未來,請讓教師心情舒暢地工作。職稱工資制度嚴重影響教師安心工作,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今天空氣流通暢


教師也要講政治,因此,作為教師除了教書批改作業,還要下鄉扶貧、控輟保學、入戶走訪、信息錄入、防艾宣傳、文明創建、雙高雙普、秸稈禁燒、防止溺水、下載APP、做各種調查、造各種檔案、填各種資料、迎各種檢查等工作,並不是壓力和負擔。相反,如果不是這些工作,時下的教師隊伍政治意識更差,我行我素,自以為是的作風問題更加突出。

1、時下的教師隊伍,政治意識差較突出,稍加班或其他一些無關教學工作就大發牢騷,就以為是負擔。這正是不講政治的表現。

2、教師適當參與一些諸如政府類的工作很有必要,這也是國家公職人員為民服務的另一種體現。

3、時下教師隊伍牢騷怪話多,正是素質低的表現,稍得不到利益的事情,就堅決反對,唱反調。試問,如此隊伍,何以育人??要是在企業公司,有這樣思想的員工,早被解聘了。


韋哥8384


2019年1月18日召開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提指出:要減輕教師職業面臨的不科學不合理的外在負擔,使教師樂教,善教,安心從教。建設一支高質量、有職歸屬感、幸福感、榮譽感的教師隊伍。並形成立法。那麼到底是哪些負擔'壓得教師苦不堪言呢?

長期以來,我們的老師的收入跟職稱的高低、比賽的名次和各項評估掛起了勾。在倉促完成教學教育任務後,沒完沒了的應付各種表格,各種培訓。沒辦法呀,誰又會跟收入過不去呢?
每天


精疲力盡又膽戰心驚,生怕疏忽遺漏了,然後……。

大家都知道,教師最最重要的職責是教書育人。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養一個優秀的人才,教師起了很大的作用。作為一個優秀的教師來說,不是躺在過去師範院校所學到的知識上,而是要與時俱進,不斷地豐富提高自己的教學、教研和知識水平,針對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因勢利導,循循善誘,使每個學生在德、智、體各方面都能得到很大的提高。而這一切都需要投入很多的時間和精力。為了我們偉大的祖國繁榮富強和後繼有人,我們就要屏蔽所有的教師的與教育、教學無關的負擔,把時間和精力還給教師。為中華民族的倔起墊定基石


富春謠


通常我們一旦說到減負這兩個字的時候,每個人腦海中就是想象到了一個學生深夜在寫作業。也就是要表明一個方式,那就是減輕學生的負擔。

但是學生的負擔是誰的負擔造成的呢?那就是老師的負擔造成,如果允許的話,老師也想不佈置任何作業,也想讓孩子開心快樂的學習,但是為什麼不能呢?因為老師的負擔在這裡,所以說我們不能僅僅去埋怨老師佈置作業多,而是應當找一找什麼是最根本的原因。

減輕老師的負擔其實就是減輕學生的負擔,但是老師的負擔能減輕得了嗎?我想只是一個口號,不可能減輕。

首先最重的仍然是老師為之拼搏的,職稱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為什麼這麼講呢?因為職稱的評審問題後面涉及的方方面面實在是太多了,是成績,榮譽,教學業務以及論文發表,教科研等等,這裡面所有的問題都涉及到學生,如果學生的成績不好,那麼其他都免談。

從這一方面來講,如果老師的根本利益得不到緩解,學生的負擔就永遠不會得到減輕。

其他的一些負擔我們就不再說了,都是一些可有可無的工作,比如說讓你去貧困學生本身自己收入就不高,還做一些慈善的事情。

上面的例子都是說明了一個問題,減輕老師的負擔,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或許你覺得可能。或許您也同意我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