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大棚蔬菜如何一年三茬種植?

新大風歌


說到大棚蔬菜,小雄並不陌生,因為我們這邊的農村離城裡不算遠,有個地方的農村就是好多大棚蔬菜,一年四季都在種,要說大棚蔬菜怎麼實現一年三茬種植?其實,蔬菜的種類很多,而且生長週期也不同,短的二十來天就可以收穫了,而長的話要三四個月,比較適中的就是兩個月左右,所以選擇好生長週期合適的蔬菜來種,在細節管理上注意些就可以了,下面具體說說:

一、怎麼選擇蔬菜種植?

一年12個月,大棚蔬菜既然想一年種三茬,而不同的蔬菜生長所需要的時間也不同,那就要根據蔬菜的生長週期來選擇搭配了,不能全是種生長週期長的蔬菜,但可以長中短、或者中中短這樣互相搭配,因為還要考慮到蔬菜的採收期,有些蔬菜的採收期持續比較長。

生長週期比較長(三個月及以上)的蔬菜:生菜、西蘭花、甘藍、秋胡蘿蔔、冬瓜、南瓜、苦瓜等。

生長週期適中(兩到三個月左右)的蔬菜:豆角、辣椒、萵筍、大白菜、芥菜、春胡蘿蔔等。

生長週期短(一到兩個月左右)的蔬菜:四季小白菜、油麥菜、菠菜、雞毛菜、上海青等。

一年三茬種植搭配如種黃瓜——空心菜——生菜:

春季一月份種黃瓜,而黃瓜從播種到可以採瓜,至少也要2個月這樣,而黃瓜開花結果是有個過渡期的,採收期是1-2個月。

空心菜長得快,從播種到第一次可以採收,至少也要一個月這樣,當然了,空心菜摘了之後長得更旺盛,可以多次摘,一直種到9月份的。

最後種上生菜, 結球生菜的生長週期是100-120天即三個多四個月這樣,而不結球的生菜的生長週期是60-90天即2-3個月,種哪種都可以。

除了像小雄說的這種搭配,還有很多的,時間上掌握好,選擇對應的蔬菜種類來種就可以了,一年三茬種植不難。

二、種植管理上要注意些什麼?

大棚蔬菜想一年三茬種植,而蔬菜的採收期持續時間不同,而且不同的蔬菜出苗、生長期也不同,而且大棚蔬菜也像露天蔬菜一樣會遭害蟲包括地上的害蟲以及土壤裡的害蟲,所以為減少空檔時間,管理上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苗床播種前土壤要殺菌消毒殺蟲處理

大棚蔬菜管理不當容易滋生蟲害,禍及蔬菜種子及蔬菜苗,所以在播種前,苗床土壤要殺菌消毒殺蟲處理,這樣撒種子播種了之後,蔬菜種子才能更好的出芽生長,不然到時候害蟲吃蔬菜種子或者嫩苗,還要浪費時間、精力去重新育苗呢。

2、本次蔬菜採收期先提前育苗下次要種的蔬菜

蔬菜的採收期有長有短,所以打算下次要種什麼蔬菜了,在本次蔬菜的採收期中期這樣就可以整小塊地方來育苗了,這樣採收期末期後整地了就可以移苗定植,不用空等半個月或者一個月了。

3、同一時期可以靈活種幾樣蔬菜

雖說大棚蔬菜一年種植三茬,但也不是說一年只能種三樣菜的,其實可以多種幾種的,搭配好就可以了,畢竟不同的蔬菜採收期差別挺大的;像上面小雄列舉的搭配組合:黃瓜——空心菜——生菜,其實種黃瓜還可以種生菜萵筍等,之後除了種空心菜,還可以種豆角、辣椒之類的,到最後一茬,除了種生菜,還可以種菠菜、芥菜等等。

總結:大棚蔬菜要實現一年三茬種植並不難,瞭解一些蔬菜的生長週期及採收期搭配著來種,平時管理上注意防治蟲害,提前育苗,減少等待育苗空檔期,充分利用時間來種植蔬菜、生長。


鄉村小雄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不斷進步,不僅是高端領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農業也得到了全新的進步,就拿蔬菜種植來說,大棚蔬菜的出現讓千家萬戶吃到了很多不同季節的蔬菜,也讓農戶取得了很高的收益。

大棚蔬菜如何一年三茬種植?其實不難,首先要了解各種蔬菜的習性,生長週期,合理搭配先後種植順序,就能取得成效。我先列舉幾種常見的三茬搭配。

1、春大白菜→大蔥→秋蘿蔔

首先,大白菜一般在2月份種植,4-5月收穫;大蔥可以在2月份先播種,等4-5月大白菜收穫之後,再行定植,預計8月收穫;這時可以繼續種植秋蘿蔔,當葉子開始轉黃褪色,即可採收上市,預計11月底到12月初的樣子。

2、西瓜→番茄→西葫蘆

首先,西瓜在1月中旬播種,3月定植,5月下旬收穫;其次,番茄在5月播種,6月大棚定植,8月收穫,9月拉秧;最後,西葫蘆生育期短,適低溫適合秋季栽種,可以在8月播種,9月定植,10月上市,11月拉央期。

3、早春西紅柿→菜花→菠菜

首先,早春西紅柿可以在1月初溫室育苗,3月大棚定植,7月拉秧;其次,菜花可以6月育苗,7月定植,9月收穫;最後,菠菜一般10月左右播種,第2年1月可以採收上市,一直可以供應到2月底。

以上至是簡單的列舉三種常見的搭配,可供參考。還有很多,例如第一茬種甜瓜,第2茬嫁接黃瓜和豆角,第3茬可就多了,生菜、菠菜、香菜等葉菜大多都可以。

總之,記住一句話,三茬連種沒有固定的搭配,一定要了解各種蔬菜的習性和生長週期,科學種植,才可以找出適合自己的搭配。


農村事兒多


1、合理建棚

可根據自身條件及蔬菜栽培經驗確定大棚的建造類型及規模,棚型結構要合理,堅固耐用,且方便栽培管理。一般應選擇地勢高燥、具有良好排灌條件、土質肥沃、背風向陽的地塊建造大棚,大棚東西走向,棚寬10~12

m,棚高2.5 m左右,棚長依地塊而定,多采用竹竿水泥立柱結構,有條件也可採用鋼架結構。

2、合理安排茬口

大白菜於2月初播種,4月下旬至5月初收穫,每667 m2產量為8 000 kg左右;大蔥於2月上旬播種,4月下旬定植於棚內,8月下旬收穫,每667

m2產量為5 000 kg左右;蘿蔔於8月下旬播種,11月下旬收穫,每667 m2產量為5 000 kg左右。

3、春大白菜栽培技術

3.1、品種選擇

春季種植由於氣溫低,大白菜易抽薹,因此要選擇耐低溫弱光、質優高產的合抱型大白菜品種,如“青研”系列品種及菊錦等國外品種。

3.2、整地播種

棚內土壤每667 m2施入腐熟雞糞2 000~3 000 kg、硫酸鉀型複合肥50 kg,然後整地做畦,畦寬0.85~1.3

m不等。於2月下旬直播,有條件的可在日光溫室內進行穴盤育苗後移栽,株距35~40

cm(依品種而定),直播或移栽後均要覆蓋地膜。在棚內加設二層幕,也可於植株上再加蓋小拱棚,以確保夜間溫度不低於13 ℃。

3.3、田間管理

由於地膜保水效果明顯,一般大白菜生長前期不澆水,以防地溫下降。包心前結合灌水追1次肥,每667 m2 施用澳洛珈衝施肥10

kg。進入結球期後要加強肥水管理,包心前期結合澆水每667 m2施入尿素20~25 kg或碳酸氫銨30~40 kg。

植株生長期內由於覆蓋了地膜,因此雜草較少。春季大白菜生產病蟲害發生較少,蟲害主要是潛葉蠅和小菜蛾,可用1.8%阿維菌素乳油3 000~4

000倍液或40%毒死蜱乳油1 500~2 000倍液噴霧防治,每7~10 d噴1次,連噴2~3次。病害主要是霜黴病和軟腐病,霜黴病可用甲霜靈·錳鋅可溼性粉劑1

500~2 000倍液噴霧防治,每7~10 d噴1次,連噴2~3次;軟腐病可在發病初期用72%農用鏈黴素3 000~4 000倍液噴霧防治,每7~10

d噴1次,連噴2~3次。近年來由於連作或種子帶菌等原因,根腫病的發生日趨嚴重,但目前還沒有十分有效的防治藥劑,一經發現應立即將病株連根拔出,並用生石灰進行穴內消毒。

進入4月下旬,可根據植株緊實程度適時採收,包裝上市。

4、大蔥栽培技術

4.1、品種選擇

目前生產上常用的有魯蔥1號以及春峰、瀧光等國外品種。

4.2、整地播種

大蔥於2月上旬在陽畦內播種。選擇土質疏鬆肥沃、保水性強、2~3年內未種植過蔥蒜類蔬菜的壤土地塊種植,每667 m2施入腐熟有機肥2 500

kg、過磷酸鈣50 kg,然後做長8~10 m、寬約1.5

m的畦。播前灌透底水,待水滲下後播種,採用條播或撒播,播後覆土並蓋地膜,夜晚加蓋草苫。幼苗出土後適當通風,幼苗期保證充足的水分供應,適時間苗,期間結合灌水追肥2次,每次每667

m2施入尿素10~15 kg。定植前10 d停止澆水,定植前1~2 d澆小水潤畦,以利起苗。

4.3、大蔥定植和田間管理

前茬清理完後施肥整地,每667 m2施入磷酸鉀型複合肥30 kg,然後整平畦面,開溝定植,株距4~6

cm,行距約為蔥白長度的1.5倍,定植深度以7~10

cm為宜,定植後覆土蓋根,踩實後灌水。緩苗後再澆1次水,以後根據土壤溼度掌控灌水量。進入植株生長旺盛期後結合灌水追肥2~3次,每次每667

m2追施尿素10~15 kg。

大蔥的主要病害為霜黴病和紫斑病,可於發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溼性粉劑600倍液噴霧防治,每7~10

d噴1次,連噴2~3次。蟲害主要為斑潛蠅,可於幼蟲為害期用20%速滅殺丁1 500倍液或18%殺蟲雙600倍液噴霧防治,收穫前15 d應停止用藥。

8月下旬適時採收。

5、秋蘿蔔栽培技術

5.1、品種選擇

目前主要種植的秋蘿蔔品種為白玉春。

5.2、整地播種

前茬清理完後及時耕翻土地,每667 m2 施入硫酸鉀型複合肥50 kg,然後做寬50 cm的畦。8月下旬直播,株行距均為20 cm。

5.3、田間管理

秋蘿蔔播種後棚內氣溫較高,幼苗出土後生長迅速,因此應及時間苗,以防幼苗相互遮陰引起徒長,在幼苗2~3片真葉期進行第1次間苗,在“破肚”時定苗。由於該茬蘿蔔生長前期氣溫較高,因此必須保證充足的水分供應。灌水應在早晚溫度低時進行,以免傷根,出苗後要及時灌水以保全苗,以後掌握少澆勤澆的原則;在“破肚”前蹲苗,使其直根向下生長;進入葉片生長旺盛期後需水量雖然加大,但要適當控制灌水量,以防葉片徒長,影響肉質根生長;進入肉質根生長期後灌水要均勻,以防裂根。生長後期氣溫下降,要注意及時關棚,以防凍害。整個生長過程不需追肥。

蘿蔔病害主要有黑腐病和軟腐病,黑腐病於發病初期用50%福美雙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50%代森銨可溼性粉劑600倍液噴霧防治,每7~10

d噴1次,連噴2~3次;軟腐病於發病初期用72%農用鏈黴素3 000~4 000倍液噴霧防治,每7~10

d噴1次,連噴2~3次。蟲害主要有小菜蛾和菜青蟲,可用1.8%阿維菌素乳油3 000~4 000倍液或40%毒死蜱乳油1 500~2

000倍液噴霧防治,每7~10 d噴1次,連噴2~3次。

11月中下旬,當植株葉片轉黃褪色、肉質根充分膨大且基部圓鈍時,即達到商品標準,可採收上市。



000000妞丫


冬春茬蘿蔔:12月將蘿蔔種穴播於大棚,每穴播種1-2粒,株行距50釐米×400釐米。幼苗2葉1心時定苗,每穴留健壯苗1株,翌年3月中旬收穫。

春夏茬番茄:12月中旬播種育苗,1月中旬移苗入缽,3月下旬、秧苗有6-7片真葉時定植,株行距30釐米×50釐米,5月下旬開始上市,7月中旬採收結束。

秋茬黃瓜:7月中旬直播於育苗穴盤內,並覆蓋遮陽網,8月中旬定植,株行距25釐米×55釐米,10月上中旬扣棚膜,9月始收,11月採收結束。

或者早春茬番茄、晚秋茬黃瓜、深冬茬菠菜



噼噼蛋


大棚蔬菜一年三茬的種植,要根據我國不同地區的溫差變化來種植。比如北方每年的冬季溫度非常低,蔬菜大棚內蔬菜遭受凍害,嚴重直接凍死,蔬菜大棚收入就會減少。所以一定要注意幾點:1、蔬菜大棚蔬菜全都起壟栽培,高壟表面積大,白天接受光照多,從空氣中吸收的熱量也多,因而升溫快。但壟不宜過高、過寬,一般以高15~20釐米、寬30釐米左右為宜。2、覆蓋地膜,可使10釐米處地溫平均提高2~3℃,地面最低氣溫提高l℃左右。同時,由於地膜不透氣,可抑制水分蒸發,減少澆水次數,間接提高地溫。溫室大棚後牆上掛一道地膜反光,用來提高栽培床光照強度,晚上使牆體所貯熱能緩慢釋放於室內,可保持後半夜較高溫度,防止株苗凍害。3、保持棚膜清潔,增加進光量,提高棚內溫度。棚內的熱量主要來自太陽輻射,當陽光透過棚膜進入棚內時,由於“溫室效應”,使一部分光能轉化為熱能。而棚膜上的水滴、塵物等對棚內光照條件影響很大。4、冬季蔬菜大棚地面容易板結,白天熱氣進入耕作層受到限制,土壤貯熱能少,加之板結土壤裂縫大而深,團粒結構差,前半夜易失熱,後半夜氣溫低,易造成凍害。趁通風時進行淺中耕可破除地面裂縫,這樣,既可控制地下水蒸騰帶走熱能,又可保溫防寒保苗。以上就是蔬菜大棚種植技術的小妙招,您感覺怎麼樣呢?有沒有用呢……


娛樂點兒點


這個問題需要因人、因地考慮。因人是每個人的管理水平不一樣,因為每個季節對於蔬菜大棚都是不一祥的管理,比如溫度、放風、澆水、施肥、防蟲害、防病毒等等;因地是每個地區的氣候不一樣,每個地區蔬菜銷售不一樣,我們主要是考慮能把種植蔬菜的利潤最大化去考慮。總之需要管理者在種植上要下功夫考慮,還得了解整個蔬菜銷售的行情,才能做到日光溫室的利潤最大化! 我根據我這邊的情況說一下蔬菜大棚每年三茬的種植情況:我們是位於中國蔬菜之鄉山東壽光市,主要是種植下挖式土牆溫室大棚,這種大棚冬天保暖效果比較好。每年三茬種植的在我們這邊主要是甜瓜、西瓜居多!育苗一個月,100天成熟。拱棚種植有種植一茬西瓜、一茬辣椒、一茬葉類菜。總之,蔬菜種植需要因人因地種植!


男人當自強4758


早春西紅柿秋季黃瓜越冬菠菜。這是我家20年前的種植經驗。當然還有許多,但原理都一樣大棚三茬技術:農作物週期短,可套播,易栽培。



雲一一一使命


大棚的種植茬數要看你種植作物種類和所處季節溫度。比如說夏季,種短期作物,比如說油菜,小蘿蔔,小白菜等作物,一個月左右就可以收穫。再比如芹菜,大白菜,菜花等就需要倆個多月才可以上市。還有最重要的,就是作物生長期溫度是影響作物收穫的主要因素。再舉例說明,夏天油菜僅僅要三十天足可以上市,可換到冬季,即便是棚裡也兩個多月間。這樣看起來,要想多種多收,就要充分了解各種蔬菜的生長習性,然後再根據季節溫度進行合理安排種植時間。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2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5b1000b45ab11a59947\

網絡難測


人勤地不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