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下崗工人退休時是否也要檔案?

手機用戶13949598361


個人檔案,在退休辦理中主要有以下作用:

第一,確定出生年齡。

第二,確定退休前崗位和退休時間。對女性參保人員,人社部門根據工作崗位和當地政策規定,認定”管理”或者”工人”崗位,進而確定退休時間(年齡)。

第三,確定有無提前退休特殊工種經歷和實際從事工作時間。有些地方,還要計算特殊工種工作時間,以折算工齡時間。

第四,審定參加工作時間,結合參保地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改革的時間,核定視同繳費時間。

因為以上問題,需要在退休辦理過程中確定、認定以及審核等,所以需要參保人員提供人事檔案。


黃華社會保險實踐者


辦理退休時必須要有檔案。

我是2000年F崗的,單位破產了,檔案交由社保局託管。

其實社保局已將託管的檔案早已輸入電腦了,當月有哪些人到了退休時間,工作人員早已將檔案提出來了。當你到了退休時間(當月),帶上身份證原件,(買斷工齡的證明),社保交費卡,四張登記照片到窗口辦理就行。

工作人員會打開檔案找出招工表,然後對照身份證出生日期,核對繳費單據確認無誤就發給你三張表,填好後到政務中心核算繳費年限,確定工齡,然後再回窗口複核確認,核發(退休證)。[呲牙]


真的我37092824


下崗工人退休是否也要檔案,要根據退休時的具體情況來決定。如果在崗時屬於國有企業職工,而且具有視同繳費年限或是特殊工種工作年限等情況的,在辦理退休時是必須要提供個人檔案的。

那麼大家說我已經下崗了,也不知道自己的個人檔案在哪裡?辦理退休時去哪裡拿個人的人事檔案?我們在職時,檔案都是由單位的組織人事部門管理,但是作為一般職工的檔案,其實檔案內容是比較簡單的,因此在下崗後,一定要將個人檔案轉入當地的人才交流中心或是人才市場,現在這些機構管理檔案都是免費的,將檔案轉入這些機構,最主要的好處可以避免檔案的丟失,如果在辦理退休時可以及時找到自己的個人人事檔案。那麼哪些人下崗以後辦理退休時還需要個人人事檔案呢?

對於在崗時,如果是在1992年之前參加工作的人員,其1992年之前的工作年限或是連續工齡,要計算為視同繳費年限,而視同繳費年限的認定,一般都是在辦理退休時,由當地的社保部門和人社部門來進行認定,認定的主要依據就是個人人事檔案,所以涉及到視同繳費年限認定的人員,辦理退休時需要提交個人人事檔案;如果在崗時具有特殊工種工作年限的人,需要按照特殊工種崗位提前辦理退休的下崗工人,在辦理退休時也需要提交個人人事檔案;在辦理退休時檔案記載的年齡本人身份證年齡不一致的人員,在辦理退休時也需要提交個人人事檔案。

但是也不是每個下崗工人辦理退休都需要個人人事檔案。比如i從參加工作之後,就開始繳納社會保險,所有繳費年限都屬於實際繳費年限,不涉及到視同繳費年限和特殊工種工作年限的認定,而且單位繳費年限不足10年,完全按照靈活就業人員辦理的退休的,我個人認為是不需要個人人事檔案的。如果當地需要個人人事檔案,主要也是為了核對你的檔案年齡是否和身份證年齡是否一致,如果當地人社部門認為有必要,可以提取個人人事檔案進行審核。

綜上所述,對於下崗工人辦理退休時,是否需要個人人事檔案,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於涉及到視同繳費年限、特殊工作年限認定的人員,辦理退休時需要提交個人人事檔案,其他情況下,一般不需要提交個人人事檔案。


幫兄愛唱歌


關於職工檔案問題,確實一些下崗職工不理解自己,為什麼明明自己職工檔案沒有在自己手中保管,等到退休了還要自己提供職工檔案的。

職工檔案

職工檔案,是指用人單位的勞動人事部門,在招用、調配、培訓、考核、獎懲和任用等工作中形成的有關職工個人經歷、政治思想、業務技術水平、工作表現以及工作變動等情況的文件材料。

職工檔案,屬於人事檔案的一部分。人事檔案中還會有履歷材料、學歷檔案、入黨入團檔案等等。


職工檔案是歷史地、全面地考察職工的依據。職工檔案是國家檔案的組成部分。

職工檔案的作用

對於絕大多數普通職工,職工檔案的最重要作用就是辦理退休時的依據審核。

第一,退休年齡要依據檔案確定。依據《關於制止和糾正違反國家規定辦理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有關問題的通知》,當身份證年齡和檔案年齡不一致時,要以檔案材料中最先記載的出生時間為準。實際上我們的身份證管理條例是80年代才實施的,後來升級為了《身份證法》,可是身份證號的信息在過去採集和制定的時候,存在著收集不準確和擅自篡改等情況,最終還是需要以職工檔案為最早的證明材料。當然現在的年輕人都是以身份證號為準了。


第二,就業記錄要依據檔案確定。對於大家來講,最重要的就是就業記錄了。如果是較早參加工作的老人,在國家實施養老保險制度以前的工作年限可以視同繳費;另外還有上山下鄉時間可以視同繳費;事業單位實施養老保險制度以前的連續工齡可以視同繳費;需要安置工作的復退軍人,在實施軍人保險制度以前的軍齡也是視同繳費。

實施社保繳費記錄以後,為了確保社保繳費記錄的準確無誤,也必須要審核職工檔案材料。畢竟90年代的時候,社保繳費僅僅是憑紙質記載,很多繳費單據身份證號都沒有,甚至姓名都有寫錯的情況。現在重名重姓的很多,社保系統中為了避免出現張冠李戴的情況,必須要審核職工檔案的。

職工檔案的管理

職工檔案,應當有檔案保管資質的單位進行管理。一般來講,就是公共事業服務機構、人才交流中心的檔案管理機構,以及具備檔案管理條件的國有大中型企業等等。

理論上說,下崗職工沒有跟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係的話,用人單位應當管理好職工檔案,只要雙方解除勞動關係,用人單位應當將職工檔案移交當地的失業檔案管理部門。如果職工是外地戶籍人員,應當返回到戶籍地的檔案管理部門。

不過,由於一些破產倒閉企業在處理職工檔案時並不謹慎,可能會產生一些職工檔案丟失損毀的情況。這種情況下,要想查找補辦非常困難。職工檔案,職工也一樣跟自己的工作一樣,好好關心。但是確實經常出現,有的人臨近退休了,過去找二三十年前的檔案。運氣好才能找到,運氣不好真的會影響退休待遇。

不過,對於現在的年輕職工,隨著社保數據的一體化推動,就業信息將完全實現電子化,除了勞動合同有存檔管理的必要以外,過去我們常說的招生人員登記表、解除勞動合同報告書等材料,都漸漸的形成電子數據儲存在電腦裡了。


未來職工檔案的在辦理退休方面的重要性可能會不斷減弱。希望有那麼一天,我們退休不再需要看職工檔案了,那麼一切就簡單多了。


暖心人社


下崗工人退休時是否也要檔案?


這是必需的,你的個人檔案記載著你的初始工作批覆,及人生成長的過程;特別是下崗工人,檔案裡面還有你的工作履歷、工資調整級別、知青、入伍、入學、待業……等等證明材料;這些初始資料,在你社保滿足退休條件時;有一些年限是“視同繳費”年限,在退休時;社保認定和實際社保繳費年限一併核算養老金。如你沒了個人檔案;只有身份證和社保卡,你的養老金核算中就少了一項‘’視同繳費‘’年限養老金,如沒有檔案;用什麼證明你曾經:下過鄉當知青,扛過槍當過兵,待過業做過工,等等

“下崗職工”應該那時從單位買斷時,與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關係解聘書”,一式三份,隨檔案移交社保所一份,原單位留存一份,本人留存一份;你自已留存一份應妥善保管好,退休時帶著“它”就能找到檔案,如找不到檔案就找主管單位,失職!當然“勞動合同解聘書”也是證明你的工作狀況的佐證。(注:下崗工人檔案,買斷後;原單位都移交到所在地社保局保管,有的知識分子移交到勞動局”人才交流市場‘’保管,丟失的概念極低。

供參考


樹下酒仙


下崗職工的檔案不在自己手裡,辦理退休手續時還要檔案嗎?

一句話:要檔案。為什麼?

這是一個讓人傷感話題,但擁有此經歷的又不得不面對,如果我的回答無意觸及曾經往事,表示十分欠意,見諒。

首先,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有關企業在“轉型、撤銷、破產、重組、合併”等等一系列企改中,部分企業職工有的分流了,有的與企業簽定了《解除勞動關係》,而獲得了企業一定數額補償,有的在破產安置中對部分職工進行託管(指社保),有的自謀職業,等等等等。換言之:其身份已轉換成了“社會靈活人員”,核心也就是下崗了。

其次,企業對上述人員的檔案處理為:絕大部分依規轉入社保部門管理;一部分交有專業資質的部門管理;一部分由下崗職工自己保管;上述幾類情況之人員,待到齡時必須提供檔案。以計算“視同繳費年限”,因為繳費年限是指:“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相加之總和,故必須提供個人檔案,方能確認。

第三,“視同繳費年限”的確認,實際上就是確認個人的“參加工作第一時間”,這個時間開始計算至單位統一實行繳納“五險一金”止,就稱為“視同繳費年限”,也要用於計算退休金的,所以個人檔案十分重要。“實際繳費年限”,由於社保部門有記錄憑證,故個人在辦理退休手續時依規調閱驗證即可。

總之,單位(企業)實行“五險一金”之前的工作時間,就是“視同繳費年限”,非常重要,待辦理退休手續時將一併累計計算(退休金)。故個人檔案不得丟失。如丟失了非常麻煩。

最後,祝身體安康,順利吉祥,越來越好。謝謝閱讀



風雨黃鶴村


下崗職工的檔案不在手裡是很正常的,一般情況下,下崗職工因為要享受失業救助金,所以下崗職工的檔案應當在失業保險經辦機構,也就是當地的就業局。也有少數下崗職工的檔案在自己手裡。不過多數地方是不充許自行保管檔案的,必須將檔案存放在有資質的檔案管理機構,否則將來無法辦理退休手續。

下崗職工辦理退休時是一定要提交檔案的,沒有檔案是無法辦理退休的。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出生年月的認定。

按照有關政策規定,退休審批時並不是以身份證記載的出生年月為準,而是以檔案最早記載為準,你沒有檔案怎麼認定出生年月?你到底該不該辦理退休?誰說了算?

二是身份認定。

你是什麼身份,不是依你說了算,你說你是固定工就是固定工,你說你是合同制就是合同制,不是的。而是依檔案資料來判定,而且身份是很關鍵的。臨時工,合同制,固定工,這三種身份對應的養老保險開始繳費的時間不一樣,可視同的繳費年限有差別,那麼待遇也是大不相同的,沒有檔案,按什麼身份給你辦理退休?

三是視同繳費年限的認定。

身份確定後,根據你的身份來具體認定你的視同繳費年限。臨時工身份是不存在視同繳費年限這一說的,合同制身份的話,86年10月前的工齡按規定是可視同繳費年限的,固定工身份的話,92年1月前的工齡可視同繳費年限,那麼這些可視同繳費的工齡從何體現呢?總不能憑你自己說幾年就是幾年吧?這就的看檔案。

基於以上三方面原因,不看檔案是根本無法認定你符合不符合退休條件的,既然無法認定,那就辦不了退休。所以下崗職工辦理退休時必須提交檔案。


溫馨社保


為什麼要提供個人檔案呢?關鍵是看職工有無“視同繳費的年限。”

建立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之前,參加工作的職工,到達法定的退休年齡,辦理退休時,是需要提供個人檔案的,因為個人檔案中,記載著個人參加工作的時間。也就是大家通常說的:“視同繳費年限。”如果不提供個人檔案,就無法查詢。沒有視同繳費年限就不能合併計算養老金。

建立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之後參加工作的,就不存在這個問題啦。


天老大11


下崗工人退休時必須要用檔案辦理退休手續。

下崗工人再就業的,辦理退休流程

  1. 退休前1-2個月,單位會將你的檔案送至當地勞動部門進行審核,重點審核的是退休年齡,其他問題也看,但是看的並不是那麼重要,如果沒有問題直接進行下一步。


  2. 單位辦理內部退休的審批手續,經公司法人審批後,批准退休,交接相關工作和企業所有的相關物品。
  3. 退休前2周左右,將檔案專遞至當地勞動部門認定的檔案管理機構,去所在地社區辦理信息採集,到指定銀行辦理銀行卡關聯。
  4. 等待退休證審批核發,領取退休證後可辦理公積金和企業年金的領取。

下崗工人靈活就業的,辦理退休流程

攜帶本人身份證及相關材料到當地社保部門辦理退休手續,並填寫制式單據,填完之後社保部門會審核你的檔案結合身份證和檔案確定你的退休年齡,然後領取退休登記表,填寫相關信息之後等待審批,審批通過後會發放退休證。等待審批的過程中可以去社區進行信息採集,辦理養老金銀行卡關聯。


社保部門用下崗職工的檔案主要在於核實退休年齡和查閱社保視同繳費年限,05年之前的視同繳費年限沒有電子數據,只能憑藉檔案進行核對,所以,檔案在退休時是十分重要的。


丁Bar不是銀


下崗職工下崗後,另謀高就。單位雖沒有了工作崗位,但你的養老保險賬戶還在單位名下,你的養老保險須你自己負擔,每月交由單位統一上繳社保中心,繳費年限最少要繳夠十五年,才有資格辦退休,不然,就退不了休。

下崗打工後,収入不錯,就一直繳,繳到退休齡為止。收入平平,那就繳夠十五年繳費年限,等年齡到了,再辦退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