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彈珠汽水」的彈珠是怎麼塞進去的?

如果要說日料店裡的飲料標配,可以說「可爾必思」和「彈珠汽水」各領風騷了。我們在喝「彈珠汽水」時,是需要用瓶口蓋把這顆彈珠給大力按壓下去的,然後碳酸液體往往就一下子湧出來...第一次開瓶時,隨著彈珠清脆的“嘭”地一聲,半瓶汽水淹沒了我的手...疑問也由此而來——彈珠汽水的小彈珠,是怎麼放進去的?

「弹珠汽水」的弹珠是怎么塞进去的?

原理介紹

首先彈珠汽水裡的彈珠就是用來堵住瓶口,防止碳酸氣體逃逸的。瓶內的壓強大,一旦小彈珠卡住了瓶口自然就堵住了通道。下圖是拿氣球做的原理演示,小彈珠卡在吹嘴那裡,鬆開手也不會有氣體逸出。可以說非常清晰明瞭!

「弹珠汽水」的弹珠是怎么塞进去的?

瓶身卡口

1872 年的時候,彈珠汽水就是這樣的瓶身設計了。下圖就是 148 年前,英國人 HIRAM CODD 設計的專利,能看出來基本就是一直用到現在的經典設計~瓶身的中部是個橢圓截面,彈珠按下去後就落在上面,不會繼續掉到底部。而在喝的時候,彈珠就在中上的槽內晃盪,不會堵住瓶口。

「弹珠汽水」的弹珠是怎么塞进去的?

在喝的時候,有些瓶身上還設有一個卡口,這也是一種卡住彈珠的設計。在你喝汽水的時候,彈珠不會順著掉下來堵住瓶嘴。

「弹珠汽水」的弹珠是怎么塞进去的?

卡口的製作

為了更好的講解這個卡口是怎麼做在瓶身上的,我用了這個手作的視頻:直接在半燒熔的玻璃瓶身上,趁著玻璃瓶軟化不注意,給捅得凹陷進去成個卡口...

「弹珠汽水」的弹珠是怎么塞进去的?

用吸管喝

但現在你去喝彈珠汽水的時候,好像有的型號...少了這個卡口?放心,絕不是因為喝的是假的!那是因為我們現在已經有吸管了,就不需要再這麼仰頭倒著喝,工廠設計的時候就能做個改良,省掉了掐這個卡口的工序。

「弹珠汽水」的弹珠是怎么塞进去的?

彈珠怎麼放進去?

以前最老式的彈珠汽水,彈珠是比瓶口大,在製作的時候就需要先放彈珠,然後再去加熱瓶口,再整形給縮小瓶口,才能之後讓彈珠堵住瓶口。我們看了這麼多的流水線,現在肯定知道這效率也太低了...

現在改良後的彈珠汽水,就是下圖這樣,做了一個分體設計,玻璃瓶口上做有螺紋,最上面是可以擰蓋的塑料部分。這樣一來,瓶口大就大,塑料口子這塊兒小呀,把彈珠放進瓶子,回頭再加個擰的步驟就好,這樣整體制造反而還省了時間!

「弹珠汽水」的弹珠是怎么塞进去的?

彈珠汽水的原理和結構都已經看完了,到了我們的流水線製作環節!

把錐形瓶放到新的模具中,直接用工業氣噴對著瓶內高壓氣一吹,出來的就是一個酒瓶子了~

「弹珠汽水」的弹珠是怎么塞进去的?

灌裝汽水

首先在打汽水的時候,我們來觀察下這個小彈珠,由於彈珠下部這裡還有足夠的空隙,所以不用擔心堵了汽水的路而打不進去。

「弹珠汽水」的弹珠是怎么塞进去的?

彈珠密封

但是為什麼彈珠放進去的時候明明在下面,而我們買到手的時候都在最頂部!這就是彈珠汽水密封最大的竅門了!來一個下圖這樣的翻轉,好讓彈珠因為重力落到瓶口處,又由於晃盪了碳酸飲料,不就會有氣壓產生麼?這就正好能推著彈珠頂住瓶口了!

「弹珠汽水」的弹珠是怎么塞进去的?

調了個 0.5x 的速度,我們可以看到進去之前是空玻璃瓶,彈珠在下面晃盪。進了流水線這麼倒轉著密封了一圈,出來的就已經是灌滿了碳酸飲料的密封裝了,而且小彈珠已經被頂在最上方的瓶口處。

「弹珠汽水」的弹珠是怎么塞进去的?

再來一張灌裝+密封的全景圖,整個製作彈珠汽水最大的秘密就在於這個翻轉堵眼兒了...

「弹珠汽水」的弹珠是怎么塞进去的?

手動翻轉

而最老的密封彈珠汽水方式,還是灌裝工序和密封工序分離的,灌裝完了以後用下圖這樣的手動翻轉機,工人師傅 1 分鐘只能做兩瓶彈珠汽水,費人工,所以彈珠汽水也很貴...好在後來有了批量的流水線去量產。

「弹珠汽水」的弹珠是怎么塞进去的?

波子汽水明明是英國人造的,為啥在日本這麼火呢?然後為啥臺灣也很多呢?因為這貨最早是跟著「黑船來航」事件來的,那會兒像是隔了兩個時代的日本人被美國人邀請在汽輪上喝了「波子汽水」,然後把它當做先進事物追捧,就逐漸在日本島上流行了起來,後來臺灣被日本佔領的時期,又傳到了臺灣,就成了一種大家小時候的「古早味」了~

校對:Cast + 江小喪

截圖:陽哥

文中 Gif 截取自 YouTube 博主 トイズチャンネル 的《夏の飲み物 ラムネのビー玉の取り方 「Japanese drink soda pop a glass marble]》、三立LIVE新聞 的《翻滾吧彈珠汽水! 古早味製作大公開傳統轉型觀光吸引民眾爭相體驗|記者謝璧蓮卓煥鈞|【薪動大未來】20171128|三立新聞臺》、Antique Bottle Stories 的《Codd Bottle | Antique Bottle Stories》、【大野智】大野智的小作坊(更新至170211)、FNNsline 的《みんなのふるさと 「ラムネ」は瓶で飲むのがやっぱりおいしい!》、日本経済新聞 的《消えゆくガラス製ラムネ瓶 都內では柴又だけ》、下野新聞チャンネル 的《ラムネ作り最盛期 足利》以及來源專利號為 US129652A United States 的文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