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感覺國際上蒙古國的消息很少?

無惑-陰悲陽鬥


蒙古國不僅在國際社會上的消息少,在歷史上也是如此,但國際上蒙古國的消息少不能怪蒙古國!而是蒙古國的地理位置與歷史決定了它的現狀。



從歷史的角度來說,蒙古國的歷史其實並不長,或者說從中國獨立出去的時間直到被承認獨立的歷史那是更短了。雖然早在1911年蒙古國就宣佈從清朝獨立,但真正被承認獨立還是在1948年國民政府的同意下才算真正獨立成國。此後也是一直被蘇聯照顧著,一直安分守己數十年,可以說蒙古國獨立事件可能就是蒙古國歷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事件了!

今天蒙古國被人們再次聽說可能就是隻有7個人的海軍了,這也是如今蒙古國在國際社會上被人們所熟知的原因之一。從地理位置上來說,蒙古國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幸運的國家”了,因為自從蒙古國獨立之後,它就一直被中國和俄羅斯包圍著,幾乎一直沒有被任何國家作為打擊對象打擊過。現在的俄羅斯和中國更是世界強國,所以一般如果沒有中國和俄羅斯的允許,別的國家想和蒙古國發生點什麼也是挺難的,最多也只能嘴上說說。從蒙古國自身來說,蒙古國的經濟結構比較單一基本上就是靠出口資源和遊牧為主。沒錯,蒙古國直到今天還有許多人處於落後的遊牧狀態。
所以蒙古國今天作為中俄兩大國最後的底線,只要蒙古國安分守己,這個人口只有300多萬的內陸國,就能夠在兩大世界強國的懷抱中高枕無憂,也就不會有什麼太多的消息出現在國際社會上了!


算了歷史


說起蒙古國,是中國人心中的疼點之一。元朝的時候,融合到中華大地裡。外蒙古1921年宣佈脫離中華民國獨立後,1924年建立蒙古人民共和國,1944年所轄的唐努烏梁海地區大部分併入蘇聯,1946年中華民國政府根據國際條約承認外蒙古獨立。1961年蒙古人民共和國加入聯合國, 1992年改制後國號變更為蒙古國。

因為蒙古國離開我們沒幾年,所以國人對蒙古國有很多親近感,並關注蒙古國,但偏偏蒙古國的新聞不多,無法獲取更多的信息,這讓關心蒙古國的朋友很不爽。為什麼蒙古國的新聞不多?我以為,有以下原因:

第一,蒙古國在政治上處於的位置,決定了不出爆炸性新聞。蒙古國原本是中國的,之所以獨立出去,是因為前蘇聯的原因。1945年的時候,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取得全面的勝利,美國、英國、蘇聯三個國家召開了一次雅爾塔會議,在這次會議當中,美國和英國為了把蘇聯拖下水,希望蘇聯能夠對日宣戰,蘇聯參戰的條件就是中國必須承認外蒙的獨立。迫於美國的壓力,還有中國當時想要儘快的把日軍趕出中國的領土,蘇聯的幫忙是很有必要的,所以在1946年的時候蔣介石也就被迫的承認了外蒙的獨立,從此以後外蒙古就脫離了中國的掌控。

我以為,當時斯大林所以讓外蒙古獨立,一是為了在中蘇之間建立一個戰略緩衝地帶,二是當時直接把外蒙古劃入蘇聯版圖,太扎眼。估計是想緩一段時間,再劃為前蘇聯的版圖內。三是看中了外蒙古的礦產。為此,前蘇聯對外蒙古進行了有效的文化滲透和經濟援助。直到現在,外蒙古掌權者仍然對俄羅斯友好,普通老百姓也對俄羅斯友善的多,對中國排斥的多。所以說,前蘇聯對對外蒙古的控制還是非常成功的。

經過四十年的發展,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逐漸強大,蒙古國在經濟上又逐漸依賴中國。特別是蒙古國想走向海洋,又必須通過中國。因此,不到萬不得已,蒙古國也並不想得罪中國。

因為夾中俄兩大國之間,哪一方面都不能交惡,所以蒙古國不出爆炸性新聞,自然也不受媒體的關注。

第二,蒙古國不受美國關注。現在世界上的熱點,基本是由美國引發的。而這些熱點,無一不是因為軍事要塞、資源等問題引發的。比如中東熱點,說到底還是因為石油問題。而蒙古國的銅、煤等資源在世界經濟格局中,並不佔重要地位。從地理位置上看,美國即使控制蒙古國,對中俄形成巨大壓力,也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得不償失。不象烏克蘭,控制了就等於在俄羅斯門有了陣地,可以把炮架起來,對俄羅斯形成威脅。所以說,不管從哪個角度看,蒙古國都不會受到美國關注,也不會成為熱點地區,自然就很少出現新聞。

第三,蒙古國的軍事和經濟行為不足以影響世界。蒙古國雖然有150萬平方公里土地,但人口僅為300萬。根據二連浩特官方網站數據,2018年前11個月,蒙古國的對外貿易額僅為119億美元,預計全年下來對外貿易額不超過150億美元。這在世界經濟上,很不起眼。因此,蒙古國的經濟行為在世界經濟中就如一例沙子,無法影響世界經濟走勢,不被世界關注是正常的。在軍事上,陸軍約13萬人,空軍幾乎停飛,海軍7人。這點軍事力量,也搞不出大動靜,也不為世界關注。

因此,不管從哪個角度看,蒙古國都不會被世界關注,不經常看到蒙古國的消息也很正常。(完)


無事說天下


蒙古國從國土面積上來說,並非小國。但是國際上很少有蒙古新聞,這是為什麼呢?

一、經濟上是貧窮

蒙古國雖然國土面積大,但是國家經濟一直不好。尤其是近年來,經濟狀況持續萎靡。從2011年17.3%到逐年下滑,到了2016降到年1%左右。

蒙古國是個內陸國,進出口貿易也不好。貨幣圖格里克是全球最差貨幣之一,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下降,蒙古原本就沒有強大的工業支撐,所以,國內的經濟一直不穩定。

2011年左右,蒙古經濟好的時候,國家領導人也頻繁在國際上露面。如今,國家窮得叮響,又處於相對的和平狀態,所以各國媒體根本就不會關注它了。

二、政治上的中立

蒙古原本作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因為蘇聯的介入,而獨立建國。

如今,俄羅斯於中國的關係日益加強,而作為夾在中俄兩國中間的國家,尤其是民族精神上依附於俄羅斯的國家,眼看著中國越來越強大,它只能選擇做永久中立國。

這樣,它只要老老實實的待著,既不得罪俄羅斯,又不得罪中國。萬一有什麼風吹草動,還可以依靠國際法來對付兩大強鄰。

中國和蒙古雖然有邦交,但是對於一箇中立國,也沒有什麼政治上的來往。至於民間往來,也因各種原因並不太好。在平淡無奇中,沒有新聞也很正常。

蒙古和俄羅斯來往頻繁,不過俄羅斯與亞洲國家來往不多。政治中立國嘛,自然沒有什麼話語權!在國際政治領域裡,蒙古沒有地位,其他亞洲國家也不會關注它了。不受關注的國家,哪有新聞播出呢。

三、地理位置上的不足

蒙古國西北部多山脈,南部是沙漠和隔壁,其他大部分國土是草原,所以耕種土地很少。

因為屬於內陸國,目前國內只有一個國際機場,鐵路和公路除了首都烏蘭巴托比較好之外,其他地區交通都不發達。

交通不發達,沒有什麼好的旅遊資源。並且人口也特別少,全國只有300萬人口,都比不過我國一個縣城人口多。地廣人稀的國家,新聞本來就少,而且又沒人向外傳播。

四、沒有國家特色可傳播

亞洲有人多比較小的國家,但是卻不乏知名度。比如:日本、韓國、泰國……

日本旅遊業發達,而且還有電影、電視、情色片風,而且還經常搞點兒事情,到處拉關係、搞幫派。

傳播力是國家的軟實力之一,蒙古在這方面實在是欠缺!他們只有一個“成吉思汗”是國家宣傳的資本,除此之外,它什麼都沒有可以拿出來宣傳的。

所以說,蒙古沒有經濟實力,沒有政治地位,沒有國家地理位置的優越性,更沒有國家形象。

蒙古國目前在亞洲就是一個無名小卒,在世界上更是一個遺忘的國家。這樣一個國家,在全世界都不會有人關注它的存在。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這不是感覺,而是國際上關於蒙古國的消息確實很少!

其實,蒙古國這個國家也算是一個領土大國,其國土面積達到1,564,116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18位,是韓國的15倍、日本的4倍多。

但蒙古國的人口卻非常少,只有300多萬人,連我國一個三線城市都比不上,其中蒙古國一半的人口都聚集在首都烏蘭巴托,而全國得其他地方基本上都是人跡罕見。

此外,蒙古國的經濟非常的落後,經濟結構比較單一。蒙古國的經濟發展基本上依靠遊牧和資源,沒有什麼工業。其中,蒙古國的資源出口最為重要,依靠豐富的銅、鉬、金、銀、鈾、鉛、稀土、鐵、螢石等80 多種礦產資源出口,為蒙古國經濟的發展提供動力。因此,國際上自然也就不會有太多關於它的消息了。

蒙古國在國際上的低出鏡率,不僅是因為其自身的經濟落後,其實還與蒙古國特殊的地理位置有關的。

蒙古國是東亞地區唯一的內陸國,而且它正好被中俄兩國大國給包裹起來,成了中俄之間的緩衝地帶。這樣的一個區位又使得它的地緣關係相當的微妙。

夾在中俄兩個大國中間,蒙古國不論倒向任意一邊,都會給另一方造成巨大壓力。也正因為這樣,所以它自獨立以來,始終都處於一種被“默認隔絕”的狀態,以此來維持與中俄之間的一種微妙平衡。

雖然蒙古國在國際性的消息並不常見,但對於我們來說想必也卻並不陌生。因為,蒙古國也被我們稱作外蒙古,與我們國家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過去曾經是我們祖國的一部。

1921年,外蒙古對外宣佈脫離中華民國獨立,並於1924年建立蒙古人民共和國。到1946年,國民政府發佈公告,承認外蒙古獨立。從那以後,外蒙古就正式脫離中國的版圖。

其實,過去的外蒙古其實被今天的蒙古國還要大得多。其轄區不僅包括今日的蒙古國全境,還包括現在俄羅斯所屬的圖瓦共和國、阿爾泰共和國、阿爾泰邊疆區的大部分領土,以及俄羅斯的哈卡斯共和國南部、克麥羅沃州南部部分地區。外蒙古的轄區面積共有180多萬平方公里之大!

(蒙古海軍-王下七武海)

不過,蒙古國也還是有些網友們都並不陌生的梗,比如說“無比強大”的蒙古國海軍。這支被網友們戲稱“王下七武海”的蒙古海軍,由於其少得可憐的人數和戰鬥力,反而成為大家調侃的一個梗......



這些歷史要讀


蒙古國是一個位於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的內陸國家,在歷史上曾屬清朝的烏里雅蘇臺將軍管轄。由於近代歷史上各種因素,蒙古國後來在沙俄的支持下獨立了出去。



蒙古國與內蒙古一樣,都認為歷史上的蒙古族英雄成吉思汗是自己的祖先。不過,蒙古國在亞洲實在沒有什麼存在感,所以在國際上消息很少。其原因歸根結底就4個字,“貧窮”、“封閉”。


這是一個非常封閉的國家,過去一直依賴蘇聯的援助。不過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聯邦自身都難保,所以對蒙古國的援助有限。雖然蒙古國內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但其經濟結構非常單一,有近三成的人仍然處於比較落後的遊牧狀態。

蒙古國的土地面積雖然高達156萬平方公里,但全國總人口才只有300多萬,生育率非常低,其中至少有一半人口聚集在首都烏蘭巴托,其他地區更是落後得不叫個話。據統計,蒙古國前年的GDP總量才111.49億美元,還不如我國一些發達的縣城高。這樣一個國家,在世界上怎麼可能會有存在感呢。



此外,蒙古國的地理位置也十分尷尬,它介於俄羅斯與中國之間,兩邊都是大頭,都不好惹。因此蒙古國的作用就只相當於介於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一個緩衝區域。對於中俄而言,都希望蒙古國淡化自身影響力,充當一個友好鄰居。

因此,蒙古國的領土雖然不算太小,但自身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幾乎可以忽略到不計。第一是因為其自身沒有強大的經濟實力;第二是因為自身沒有像樣的軍事實力;第三是因為自身沒有好的地緣位置。



世界人文通史


個人覺得蒙古國的消息少是因為存在感太低。自從獨立建國後完全俄羅斯化,連祖宗的老懞古文都快丟光了,上次看新聞在烏蘭巴托的街道大部分的商店招牌都是用俄文書寫,30歲以下的年青人都不會傳統的蒙古文只會西里爾文字的蒙古語。蒙古很少被國際媒體所提及,大部分報道的主題是採礦,因為蒙古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銅礦和煤礦,不然蒙古在世界政治和經濟中的存在更加微不足道。現在蒙古的失業率很高,國家幾乎沒有輕工業,生活物資都依賴進口,而且房價不便宜很多人沒錢搬到城市只能擠在郊區的蒙古包裡。

最重要的是,蒙古在地緣政治中並不是一個重要的參與者,但只被視為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的“緩衝”國。沒有什麼資源,地理位置也不好,科技也不發達,自然很難引起大家的關注。剛在網上搜了一下最新的蒙古新聞,英國媒體報道由於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蒙古冬天的下平均氣溫已經上升了2.2度,迫使很多人放棄傳統的遊牧生活,搬到空氣汙染十分嚴重小城市,媒體指在那些城市90%的孩子每天呼吸的空氣都是有毒的。

值得一提的是蒙古國的新生兒出生率是亞洲前列,平均每對年輕夫妻要生4個孩子左右,目前人口達到了300萬。另外,蒙古國的摔跤在奧運賽場上是常勝軍。

圖片來源 網絡


海外新觀察


為什麼感覺國際上蒙古國的消息很少?相信很多人都聽過,烏蘭巴托的夜吧。今天就來說說蒙古國。

首先,如果是新聞的話,肯定是有一個獲取新聞的頻道的。而在俄語的語境或者蒙古語的語境下,新聞還是很多的。只不過我們國內的新聞並不會報道這些,或者只會篩選一些有價值的來報道。

其次,還要說回這個國家本身。感覺它夾雜在俄羅斯和我們中間,作為一個大的內陸國,但人口又那麼少。我記得印象中看到過關於他們最多的報道,是如何坐那趟經過烏蘭巴托而到達莫斯科,再就是有一些那達慕旅遊的信息。或者是報道他們國家城市化的一些進展。總之,都是一些零零散散的報道。就像有些答主說的那樣,本身也沒有其他國家特色,他們有的東西,我們的內蒙也依然差不多可以找到。

歡迎大家探討。


本來世界觀


因為你能看到的新聞都是大國和亂國的。舉幾個例子,厄瓜多爾,喀麥隆,巴拉圭,尼日爾,拉脫維亞等等都聽不到多少新聞。



松原身邊事


蒙古人從明初就被打垮,又在近代被滿清和蘇聯被屠戮,而且也沒有什麼文化思想註定被淘汰,


謀世123


窮在鬧市無人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