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68736148
這個數字不準確。內蒙古的人口比例大致,東北人(黑吉遼)最多(這裡邊主要是河北人,山東人),然後是,晉、冀,陝,甘,寧。
不能說呼市、包頭山西人多就說內蒙古人都來自山西人。
大家記住,1949年,呼市(歸綏市)不過15萬人,包頭也不足10萬人。而赤峰,通遼,呼倫貝市等東部地區100多萬人(以魯,冀及蒙古族人口居多)。
解放後,全國建包頭(包鋼),從鞍山,河北,京津等地搬來十幾萬人,遠超山西人。
後,知青時代,上百萬北京,黑龍江,天律,上海及河北人再入內蒙古。
如今,呼市人口310萬,包頭285萬,鄂爾多斯180萬人(陝西人居多),巴彥淖爾180萬人(冀,陝,甘,超山西人)。
如今,東部赤峰人430萬人(大多熱河河北人,山東人),呼倫貝爾市300多萬人(魯,黑,冀人多。)通遼市200多萬人(蒙古族與遼寧,吉林人多。
如此算來,118萬平方公里、2500萬人中,山西人最多六分之一。
因此,說52%的內蒙古人都來自山西是極不準確(說呼、包二市也許對)。
烏蘭察布市280萬人,也是河北張家口人與山西人差不多,這裡是史上察哈爾省,省會在張家口)。
宋和平談天說地
簡單的說一下,52%這個主要是說內蒙西部:烏盟,呼和浩特,包頭,伊盟個別區域這四個地方,巴盟和伊盟主要為陝西甘肅寧夏人後代居多,並不是整個內蒙區域52%都是山西人後代。細說起來還是有很大區別的,烏盟一帶的山西人主要是大同及周邊過去的,也就是說以山西北部人為主,主要人群就是農民,烏盟有個地方例外:豐鎮,這裡基本上都是山西中部人的後代,過去叫隆盛莊是因商而聚後期形成的。呼包二市的山西人主要是晉中忻州太原過去的,山西中部為主,先商人過去後農民跟去開發土地留居。為什麼走西口除了貿易的因素,看看山西的地理圖就一目瞭然,人多山多平地田少,平時勉強溫飽,稍微風不調雨不順就成災年,所以山西人出晉商也是無路可走逼出來的,潮汕人閩商徽商也是同理。山西人最早走西口並不是農民是商人,其實走的是三口,西口(西口也分有倆路,殺胡口一路黃河一路) ,北口,東口。西口北口有商有農,東口是純商無農,主要是壽陽人榆次人盂縣人(被祁縣太谷平遙人擠出西路俄蒙線貿易所以走了錫盟海拉爾俄羅斯東路)。山西人走西口帶來了倆座城市的繁榮和發達,呼和浩特和包頭,留下了共同的語言,風俗,飲食等等,至今流傳不息。
手抓飯嘎嘎香
我爺爺的爺爺清朝末年從山西走西口來到河套地區,拓荒開渠繁衍生息,到第二代已經成為當地地主,到我這裡已經五代人,家族人口幾百人,也算當地顯赫的大家族。
清末的河套地區原來是達拉特蒙古王爺的轄區,地廣人稀,到處荒漠鹽鹼灘,盛產織機、紅柳,原來也利用不上黃河水。由於地廣人稀,蒙古王爺管轄不到。外地漢人逃荒到此後墾荒挖渠種地,種子見土即生,四季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逃荒人立足後隨即招呼老家人到此逐步繁衍生息,形成民國時期著名的屯糧之地。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王同春開渠引來黃河水,灌溉農田,從此河套地區再不靠天雨吃飯,到現在人民富裕安康、地區物產豐富、風景美不勝收。
本地人山西人居多,也是最早一批走西口人,後來河北、河南、山東等各地區人輾轉至此,人口集中,形成集草原文化、遊民文化、走西口文化於一體的河套文化,也是一個大雜燴文化或集百家之長的精品文化。當地人飲食生活習慣集晉冀陝蒙於一體,喝酒吃肉粗匙大碗義氣豪爽。老輩人初見面,往往先問老家哪裡的,以此判斷親疏。也是當地文化一大特色!故稱天南地北河套人,黃河至北譜新篇!!!
衝哥230577365
這個問題個人覺得應該從兩方面考慮:
01 先說當年的山西究竟怎麼了,為什麼會有大量人口外逃求生?
關中歷來是人口比較多,山西北部地區地少人多,災害頻繁,自然環境惡劣,到了清朝末年這一問題更是突出,可以說這個地方根本就養不活這麼多人,那時候又不像現在這樣精準扶貧直接給整體異地搬遷了。那時候的人實在沒有辦法,沒人們只能背井離鄉,走口外闖一闖,為自己找一條活路。
02 再說說內蒙古有哪些地方能夠吸引山西人走西口,為什麼不是別的地方?
1、明清時期有大批晉商活動在內蒙古呼包鄂地區,並且大部分創業有成,他們的宣傳和帶動讓無路可走的饑民選擇這個有成功榜樣的地方求活。
2、內蒙古西部還是遊牧狀態,定居的城市都很小。可以說地廣人稀,可以輕易獲得土地,憑著山西人的勤勞,哪怕是吃著草根果腹,也能獲得一塊土地。
3、內蒙古西部大部分是著名的河套區域,水草豐美,土地肥沃,但是地理條件好也沒用,遊牧民族不會種地,這塊大肥肉在當時可是吸引了太多的沒有了退路的饑民。
4、清政府雖然施行蒙漢隔離的限制政策,但是,當內地發生災荒時,蒙古又是疏散災民的一個好去處,因此可以說對於災民走西口去內蒙古,官方是默許的,並且設置了許多規範。
我本人是內蒙東部的,祖上是遼寧朝陽一帶的,據說我爺爺剛剛會走路,就跟著大人逃荒到了現在地方,一副扁擔兩個框就是全部家當了。而那時候這地方一個村子只有幾戶人家,地廣人稀,祖輩們靠著勤勞在這裡安家,而且鄰居也有山東闖關東過來的。由此想想也知道當時走西口的艱難,走西口可謂是一部辛酸史,希望無論祖上是哪裡的人,都能夠安居樂業,共同建設好我們的大內蒙。
文史探客
南方的安徽、北方的山西,古代因為惡劣貧苦的自然環境培養出了封建社會最強大的兩大商幫——徽商與晉商。明末到清末將近四百年的時間,大量的山西人移民蒙古尤其是內蒙古地區,極大改變了內蒙古中部的人口、文化結構,產生了巨大影響。
那麼,為什麼有那麼多山西人移民內蒙古地區呢?
第一,自然環境惡劣,被迫離鄉背井
古徽州有一句古話“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而山西也有這麼一句話“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形容的都是當地的環境惡劣,生存艱難。
山西北部自然環境惡劣,競標發生各種自然災害而且土地貧瘠,當地生存非常不容易,為了生存,當地人經常出走在外也是常有的。
而另一方面,清末山西發生了著名的“丁戊奇荒”,極端變化的惡劣天氣,近代最嚴重的旱災,加上當地河川稀少缺乏水源,當地百姓為了生存大規模出走。
第二,清末移民實邊,鞏固疆域之舉
清朝末年,統治風雨飄搖,尤其是北方的沙俄不斷滲透使得清朝版圖非常不穩。
為了鞏固疆域,清朝一改“封禁邊塞”的傳統,尤其是喪失了外東北、外西北之後,沙俄又開始對蒙古地區虎視眈眈。蒙古地區地廣人稀,可耕地等各種資源非常豐富,清朝鼓勵移民戍邊,主動招募大量來自於山西、河北等地的貧苦百姓,移民到漠北、漠南地區,開發土地。
山西緊臨當時的察哈爾、綏遠等內蒙古各地,自然也就“近水樓臺先得月”。
澹奕
作為一個山西人,這道題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
“走西口”,往往同“闖關東”、"蹚古道"和“下南洋”,"赴金山"一併提起,是近代五大人口遷移事件之一。西口,狹義的西口指長城北的口外,,即晉北人、陝北人以及河北人走西口的交匯點。而如今我們所說的走西口的“西口”,主要就是指山西的殺虎口,走西口的主體也是山西人。
現在,我們父母都鼓勵男兒到外面的世界闖蕩,去增長見識,鍛鍊自己。但幾百年前的中國,是一個農耕社會。農耕社會最大的特點就是安土重遷,男耕女織。那麼,那個時候的男人為何不守著好好的一畝三分地,過“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有滋有味的生活,離家去漂泊闖蕩?
一、人地矛盾尖銳
直到今天,因為土地貧瘠、自然條件差、災害頻繁,山西有不少地方都是貧困地區,而明清時期也不例外。同時由於番薯、玉米等高產作物的引進,全國人口激增,突破了三億大關,這樣人地矛盾就變得極為尖銳,飯不夠吃,家庭生計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作為一家之主,有擔當的男兒自然就背井離鄉,去開拓新的生活養家餬口。
二、政策放寬
在古代,遊牧民族一直是中原的威脅,為了鞏固統治,歷朝歷代都嚴格對邊疆實行封禁。到了清朝末年,搖搖欲墜的清朝已經無法維持封關令,北方的沙俄也對中國的領土虎視眈眈,於是,清朝便放寬了政策,鼓勵移民戍邊,到地廣人稀的蒙古開發。山西就跟蒙古挨著,走西口自然就方便的很。
但是,清朝限制了人們只能從幾個隘口出關進入蒙古。但這些關隘缺乏管制,匪患嚴重,自然環境惡劣。走西口,註定是一條艱難的道路,所以在男人們離家走西口後,依依不捨又擔心丈夫的女人們便唱著:“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實在難留…..”
正所謂富貴險中求,為了更好地生活,為了讓家人過上好日子,男人們還是踏上了走西口的道路。聰明勤勞的山西人將先進的農耕技術帶去蒙古,促進了當地農業的發展,使得當地單一的遊牧經濟發生變化。而經商者的紛至沓來,更是刺激了蒙古地區商業的繁榮和市鎮的興盛。民間流傳著“先有復盛公,後有包頭城”,“復盛公”是山西喬姓商人的商號之名,他們之於包頭城的形成和發展,凸顯了昔日晉商與邊塞城鎮繁榮的密切關係。
走西口,實際上還是一種移民遷徙,它最重要作用,就是促進了內地與邊區的經濟文化交流,拉近地區的距離,增加了認同感,促進了民族融合和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
我是江暮雲,天各一方,讓我們遙望遠去的歷史薄雲互寄共識!歡迎大家關注交流!
江暮雲
看到這個問題就覺得倍感親切,覺得就是在說我們的身邊事,因為在呼和浩特市有很多的人祖籍都是山西,呼和浩特市的方言和大同及山西北部地區的基本相同。走西口不僅對山西產生了重要影響,同時也對內蒙古大地產生了重要影響。下面我們就以一個內蒙人的角度說一下走西口。
第一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生活都是人創造出來的,每個人都向往美好生活都希望自己的日子可以過得好一點。而在那個特定的歷史時期,內蒙古地區完全能滿足山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自己的理想追求。內蒙古地區待開發,而山西又有很多的能人巧匠。比如說山西有很多的種地高手,可是在山西沒有那麼多的地,而他們都只能給地主老財當長工,辛苦付出得到的收穫卻很少。而在內蒙古卻是另一番景象,有大片的土地待開墾,他們在這裡不但可以大展身手同時也會收穫一份不錯的家業。用現在的互聯網理論解釋這就是一個產品思維,就是用戶和需求之間的關係。所以一代代的山西先民都懷著一顆對美好生活嚮往之心踏上了走西口之路。
第二 精神指引前行
雖然走西口歷程艱難,但是山西人歷來都有不折不撓的精神,並且歷來都非常重視從商。大家都知道過去山西一等的人才去從商,接下來才是去考取功名。所以商業文化一直在山西都有深遠的影響。比如晉商南下販茶,北上去蒙古和俄羅斯賣茶收皮毛,在祖國南北之間打拼生活。那時的山西普通民眾也非常願意自家的孩子去學經商和去店裡當夥計,所以在當時的那個時期整個山西社會都有這麼一種商業精神,就是一種為了追求理想不折不撓的奮鬥精神。正是在這種思想的指引才能戰勝重重困難,走到口外謀求生存發展。
最後 走西口的山西先民們和當地的蒙古族同胞們一起發展繁榮了內蒙古經濟社會,同時也在這一地區傳播了晉文化,和當地的蒙元文化相互交融成長,行成了今天獨特的內蒙古文化,既喜歡吃慣刀削麵同樣也愛喝蒙古奶茶。
呼市二環裡
這個問題從幾個方面回答:
(一)內蒙地廣人稀養窮人。到了內蒙只要勤勞,有的是土地,春天一直種,秋天一直收。刨一個地窖一半以上地面以下,露出地面部分主要是通風透光。吃住問題好解決。
(二)山西有的地方很窮,有句名諺:"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這些地方的人當年走口外的就很多。
(三)富庶的地區也有窮人。特別是自然災害以後,一部分窮人在山西無法生存;當年軍伐割據,也有一些欠債或犯罪的人,逃到口外就安然無恙了。在我的記憶裡我們村也有幾戶走口外的,現在都混得不錯。
(四)當年閆錫山統治山西的時侯,坐鎮山西,代管綏蒙。這樣內蒙一代也就有一部分當兵的,做官留在了內蒙。
李彬文
山西人的走西口和山東人的闖關東、廣東人的下南洋是明清時期,中國民間自發形成了三次人口大遷移。
現在看來這是三場商機無限的大冒險,然而對於當時的人們來說,背後卻是一把道不盡的辛酸淚啊
山西人把大同東邊的張家口為“東口”,西邊右玉縣的殺虎口為“西口”,走西口指的就是出殺虎口進入內蒙古草原這條路。走西口的歷史可以最追溯到明朝初年,為防禦北元殘餘勢力的南下入侵,明朝在北方長城修建了九個邊防要塞,駐紮了80萬大軍。
80萬大軍的後勤對於當時的明朝是一個巨大的考驗,於是明朝想了一個非常聰明的辦法,叫做:倉鈔換鹽引”
簡單的說就是把後勤外包給民間,誰往邊關運了糧食,誰就能拿這政府給的鹽引去江南換鹽販賣。山西人藉助地利之便,兼顧糧商與鹽商與一身,很快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也為了後人走西口打下基礎。
清朝時,走西口的規模達到了高峰只不過他們不再是風光的往前線運糧食,而是為了生存。人的矛盾又以西北最為尖銳,為了給老百姓找口飯吃,清朝政府只能引導他們去內蒙開墾荒地,又加上蒙古的王公貴族貪戀地租,雙方就促成這場人口大遷移。
當時有一句話叫:寧闖十回關東,不走一次西口。東北有山有水有樹林,除了冷點至少餓不到肚子。
可是走西口就不一樣了,殺虎口是必經之地,也是匪患最為猖狂的地方。當地有民謠:殺虎口、殺虎口、沒有錢財難過口,不是丟錢財,就是刀砍頭。
從源頭上說,無論是走西口還是闖關東,都是老百姓在討生活為了生存,類似於現在的外出務工人員。在農耕文明的模式下,一旦耕地收入不足以養家餬口,就只能想其他的辦法。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百姓們開始外出。其實除了闖關東和走西口,還有一個大的人口遷移行動,那就是下南洋,其中福建人居多。按照當時的說法,閔人以海為田。
大同那點事兒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實在難留……”
一首民歌《走西口》,唱出了多少人的無奈和辛酸,即便是到現在,聽著這首歌,依然能感到那份無奈和不捨。那麼,當年的山西人為何要走西口,如此著名的走西口,對後世有何影響?
走西口是中國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次人口遷徙 (闖關東、走西口、蹚古道、下南洋、赴金山)事件之一,最早出現在明朝中期,直至民國初年,歷時400餘年。對於走西口,多數人認為是其“執行者”為山西人,其實也包括陝西人、河北人。
西口是哪裡?廣義的西口指長城北的口外,最著名的包括山西殺虎口,陝西府谷口,河北獨石口,西口是中原人出關與內蒙外蒙貿易的地方,所以走西口的主力人群包括山西人、陝西人和河北人。如今,狹義的西口,則被人們認為是位於山西省右玉縣的殺虎口。
以山西人為代表,他們為什麼要走西口?其實有一定的歷史背景。清代之前,走西口被認為只是人們零星的行為,規模不大。一直到清代,經康乾盛世,中國人口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出現。史料記載,清乾隆時,全國人口突破三億大關。人口急劇增長,導致人與地矛盾開始尖銳。傳統農業社會的人,一旦沒有土地,則會出現生存危機。正是在此背景下,出現了所謂的近代五次人口大遷徙。需要說明的是,儘管這些人口遷徙規模很大,卻並非官方行為,與同樣著名的“湖廣填四川”不同。
雖然是非官方行為,但這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還是帶來了深刻的社會影響。中原人的湧入,大大改變了關外當地的社會結構、經濟結構和生活方式。尤其是佔移民比例極高的山西移民,作為文化傳播的主要載體,將山西的晉文化帶到了內蒙古中西部地區,在當地形成了富有濃郁山西本土特色的移民文化。直到今天,在內蒙古的不少地區,依然說晉語,聽晉劇。
這次人口遷徙,伴隨著文化的傳播,又拉近了地區間的距離,增強了關外人的認同感,促進了民族融合,進一步增進了蒙漢之間的民族感情,對我國多民族國家的繁榮穩定產生了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