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俗說,過年走親戚,親戚親戚越走越親。你認同嗎?為什麼?

我是好老譚


不認同。

有些親戚是礙於面子才會帶上禮物,串個門,但是實際上又沒什麼交集的人。

有些親戚確實是越走越親,這樣的親戚是有共同話題或者是共同經歷的人。


花花


老話說過年走親戚,親戚親戚越走越親,但是現在剛好相反。到底是為什麼呢?

以前過年親戚們都會圍坐在一起吃飯聊天,那時候親戚之間可以說是無話不談,現在年輕人都跑去城裡打工了,一年也不回來幾次,這樣親戚之間也不怎麼聯繫了。見面無非是說寫客套的話,這樣下去親戚之間反而越走越不親了!

有的家裡親戚多,有時候一天要串好幾家,一家也就做個十來分鐘,這樣走親戚也就成了一種形式。而且一般家裡老人去世了,後一輩對於這些親戚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感情,這樣走親戚也就變得沒有意義了!

現在人們都一心想著掙錢,自己還忙不過來,親戚之間就更不來往了。現在知道自己能辦了的事,儘量不求人,要知道欠人家人情,太難還了!感情沒有了。利益也沒有了,那自然是越走越不親了。所以說最重要的一點,還是要自己有,有權有勢有錢,就會有親戚朋友來串門,沒有這些,就應了那句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街頭無人問的狀態。



xiaoxiao生活妙招


這句話我不認同的,有些親戚有比沒有更好!

我說這句話是真的,我爺爺生了四個孩子,我爸老大,還有一個叔叔,兩個姑姑,我爺爺去年得癌症死了。

說說我家這三個親戚,按道理說親戚是越走越近啊,可是按我家情況來說,還不如沒有,就當這些人死了。我家做房子的時候,我爸這邊的弟弟妹妹沒有一個幫的。我爺爺死之前,這些人把我爺爺送回老家,叔叔說他回上海上班去了,不管了,姑姑裝病,不來照顧,死之前都是我老爸老媽照顧的,爺爺死之前罵的都是他們三個。俗話說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我這姑姑就是個攪屎棍,喜歡暗地裡搗鬼,她在她們村名聲差的很。

你們說這樣的親戚還有必要走嗎?還不如沒有的好,眼不見也淨!


蘭哥的日常


我相當認同這句話。親戚常來往,必定會有交集,會交流溝通,會傾述各自的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這樣就無形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就會在相互往來的過程中積累親情。反之就會變得陌生,沒有共同語言,見面都無話可說。我有很親的親戚離我們家很遠,幾年也不走動,我感覺還沒有普通的朋友親密


湘北光頭張哥


我不認同,我只說我家的親戚,我每年過年都走親戚,但是當我家遇到困難的時候只有我姑幫我家,我們家和我姑是不走親戚的,我姑父也說過,平時走不走都沒事,需要困難的時候再聚在一起,互相幫助,我不知道別人家的親戚怎樣,我家是沒有走過親戚的親戚最親


生活自得其樂


隨著時代的發展,這句俗話放在現在,大概率的結論是,親戚現在成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因此,親戚親戚越走越親,彷彿已經不適應當今這個社會環境了。

筆者今年人到中年,記得幾十年前,大家的家庭環境都差不多,你也比我好不到那裡去,我也比你差不了多少,那時過年走親戚的氛圍,與今天走親戚的氛圍,天壤之別。

最主要的原因,是人們現在的觀念變化了。主要變化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趨利的心態越來越突出,尤其是在親戚之間。本來,趨利是人的本性,也很正常,但有些親戚在這件事情上的表現,有點過了。

這樣就導致有的親戚可能在一年之中都沒有太多的聯絡,有的親戚可能隨著某件事情過後基本上就沒有聯絡過,從感情的層面上就會越來越淡,又何來走動呢。

現在過年更像是忙碌了一年人們的假期,要不怎麼說年味越來越淡了呢。既然大家都這麼忙,也就沒有必要相互打擾了,讀者沒有發現,現在過年越來越多的親戚之間,只是在微信上彼此祝福一下而已,已經談不到互相走動了。

家裡有老人還在世的時候,大家彼此之間還在老人家裡見個面之類的,等老人過世之後,就基本上是不見面了。據筆者所知,身邊很多的家庭都是如此。


老祖宗的智慧


過年走親戚,親戚親戚越走越親。你認同嗎?為什麼?


本人覺得,過年親戚之間互相走動一下好!


平時大家都忙於自己的學習,工作,生意等等,沒多少時間走親戚,串門。節假日,特別是春節,放假的時間較長,自己的家人可以大團聚,在一起熱鬧熱鬧,歡歡樂樂過春節。



親戚朋友也可以趁此機會,有時間,相互走動一下,相互之間拜個年,問候一下。親戚之間適當地走動,在一起聊聊天,吃個飯,可以互通信息,增進親戚之間的感情;春節期間,親戚相互拜個年,也是一種禮節,這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


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人與人之間都是相互聯繫,相互依存。親戚之間長期不走動,不聯繫,親戚之間的關係就生分了。親戚之間的關係,就是越走越親!


以上個人觀點,僅供大家參考,謝謝閱覽,關注及點評!


微塵觀世界


這個觀點我十分贊同,為什麼說呢?我們在還沒成家立業時,我的父母親經常說:這也不去,那也不去,等我們老死了,你們親戚也不認,也不走動了?你不認親,人家認得你是誰?天下沒有這樣的事,你們是從哪裡來的?沒有我們哪有你們?不認宗,不認祖,就是不尊不孝。你再有錢有勢,宗祖都不認,活在世上有啥意思啊?別人又不找你要吃要喝,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為的啥?

所以,不管你貧窮富裕,親戚不走就會越來越疏遠,你不走親戚,誰又無緣無故的上門來呢?一般走親戚,基本都是遵照輩分大小來行事的。小輩必須在逢年過節先去長輩家登門拜訪,長輩會在退後幾天到訪你家致謝。親戚就是禮尚往來的親情,沒有來往還算什麼親戚,不如一般朋友,交個朋友還得挖空心思設個飯局呢!





綠地鶯歌


我們大中國,貴為禮儀之邦,每逢新春佳節,走親戚仿朋友,這都是常事,大家禮尚往來,都是圖個喜慶,過年啦,親戚朋友一起高高興興的聚一聚,喝著茶,嗑著瓜子,聊聊天,這種感覺就是“年味”。

至於親戚是不是越走越親,我個人觀念是否定的,因為有些親戚的來往,是情非得已的,也許大家都是逢場作戲而已。就算你把他當成最好的親戚來對待,經常帶上禮品去他家串門,他也不會真心對你,往往會認為你是去巴結他,對你不理不睬,冷眼相待,也許這種親戚,就謹謹是親戚而已。

相對而言,有些親戚,那怕大家相隔兩、三年,才有一次相聚機會,但那熱情似火的關懷備至,關心體貼的誠意問候,出自內心的情感和言語的表達。從不虛情假意,會讓你感受到什麼是真正的親戚,

不管是親戚,或者是朋友,大家只要坦誠相待,你真你對他,他也真心對你,這種情義就可以地久天長。

酒逢知己乾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自於那些不真誠相待的親戚,我向來是少往來,少走動的。

芳草易見,知己難求,自於那些坦誠相待的親戚或朋友,我再忙、忙遠,我也會經常往來的。






瀘州康哥


親戚,靠走動,越走動也就越親,走動勤了,原本不怎麼親的親戚也變得親熱起來。春節,走親戚看長輩是中華民族傳統,在儒家文化浸染幾千年的山東表現得更為明顯。逢年過節,有長輩可以去看望,還可以享受做晚輩的快樂,還有自己仍然是個孩子的感覺。沒有了這些至親的長輩,表兄表弟的走動好的還可能多走動幾年,走動懶的不幾年也就銷聲匿跡了,俗話說的好:表兄表弟熱乎一陣,意思很明確,有至親的長輩牽掛著,逢年過節走動是必須的,沒有了長輩,平級的表兄弟誰看誰去呀!大過年的,沒有長輩可看的日子是悽苦無依的,只能在寂寞中懷念我那些見過或者沒見過的至親的長輩,願他們在天國盡享他們的歡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