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單雄信是一個怎麼樣的人?民間為什麼有一些人喜歡單雄信?

騎蝸牛走高速


隋末,煬帝楊廣窮奢極侈,天下大亂,致使各地盜賊蜂起,有“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處煙塵”之說。在民間文學中,更是將這段歷史描述得繪聲繪色。“瓦崗英雄一炷香,打破暴隋齊歸唐”,單雄信就是眾多好漢中的一員。

公元616年,隋朝貴族蒲山公李密因為參與楊玄感謀反,遭隋煬帝通緝,無處落身。李密聽說各路反王中瓦崗寨翟讓的實力最強,就藉助王伯當的推薦前往投靠。李密見到翟讓後,馬上向翟讓獻上取天下的大計,翟讓卻毫無遠見,安心做一個草寇,沒有聽從李密的建議,只是讓李密別領一部,號“蒲山公營”。翟讓的部下魏徵、徐世勣、秦叔寶、程知節、單雄信等人仰慕李密的雄才大略,紛紛投入了李密的麾下。並且和李密義結金蘭,誓死滅隋。

次年,翟讓和李密率兵攻取洛陽的興洛倉,散發糧食賑濟災民,饑民踴躍參加義軍,瓦崗寨實力大增。鎮守東都洛陽的越王楊侗派虎賁郎將裴仁基帥步騎二萬五千人討伐瓦崗軍,李密命令單雄信等驍將分兵十路,大破隋軍,虜獲兵甲輜重無數。此役之後,李密威信迅速提升,翟讓不得已只好推李密為主,李密自稱魏公,封翟讓為上柱國、司徒、東郡公;拜單雄信為左武候大將軍,徐世勣為右武候大將軍;程知節、秦叔寶等人為驃騎統軍。瓦崗義軍攻取安陸、汝南、淮安、濟陽、河南等郡縣,有眾十萬,聲勢極盛。

公元618年,隨著瓦崗義軍的發展壯大,李密產生驕傲情緒,殺死翟讓,專權橫行,不恤士卒,引起了屬下將領的不滿。正好此時留守東都洛陽的隋將王世充帥精銳二萬人馬進攻李密,瓦崗眾將以大局為重,一致對外。程知節率領內馬軍和李密一道在北邙山紮營,單雄信帶領外馬軍在偃師城堅守。王世充派遣數百騎兵渡過通濟渠攻打單雄信營寨,李密派遣裴行儼和程知節援助單雄信,三將齊心協力,殺退王世充軍。單雄信乘勝追擊,殺得隋軍落花流水,不料鎮守北邙山的李密驕傲輕敵,中了王世充“聲東擊西”之計。單雄信被困虎牢關,不得已投降了王世充。王世充得到單雄信後,傾心結交,誓同生死。

單雄信驍勇無比,善於在馬上使用長槍,威名卓著,軍中號為飛將。此次因李密的失誤,致使其身陷重圍,確實是瓦崗軍的一大損失。李密受王世充圍攻,勢力逐漸衰弱,此年十月,率麾下殘部投降了唐高祖李淵。李淵封李密為光祿卿、上柱國,賜爵邢國公,李密意猶未滿,後來再次反叛唐朝,兵敗被殺。

公元621年,王世充與割據河北的竇建德聯合起來對抗唐兵。秦王李世民率領李世勣、秦叔寶、程知節、史大奈等將攻伐東都洛陽。四月,王世充眾叛親離,洛陽失守,秦王李世民進入宮城,俘獲單雄信。李世勣、程知節等人和單雄信交情甚深,急忙向李世民求情,請他赦免單雄信,李世民沒有答應。單雄信抗節不屈,決心以身殉李密和王世充,徐世勣親臨刑場送別,割下大腿上的肉生祭單雄信,單雄信最終為李世民所殺。

清朝天地會曾經有一段口號說:“寧效桃園三結義,莫學瓦崗一炷香。”瓦崗起義軍初起時,群星薈萃,豪氣勃發,席捲中原,轟轟烈烈,後來因為翟讓、李密等人爭權奪利,內耗爭鬥,致使大好形勢一朝盡毀。單雄信義字當頭,忠於故主,不失為天地間一條好漢也!


棒槌襖襖


“有情有義有兄弟”這是我對單雄信的一個評價,而很多人喜歡單雄信大多也是因為他的兄弟義氣吧!



悲催人生導火索!

單雄信是小說《興唐傳》裡的人物,家住山西潞州天長縣八里二賢莊,從他父親開始就以做響馬為生,隊伍越做越大,最後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後來單雄信父親死後,家業傳到了單雄信哥哥單達手上,可是沒多久單達因意名被太原候李淵射殺,自此單雄信接手家業,也從這時起單雄信跟李淵一家產生了不共戴天之仇,而單達之死也算是單雄信悲催一生的導火索!


毀家紓難為朋友!

秦瓊到山西公幹卻不幸染病遭難,不得已只能“當鐧賣馬”,被單雄信知道後把秦瓊接到自己家中醫治,並好吃好喝的招待了半年,把秦瓊當成了親兄弟,在秦瓊病癒回鄉之時單雄信還送了秦瓊很多錢財。哪知秦瓊在回家的路上失手殺人攤上了人命官司,單雄信知道後“毀家紓難”只為救秦瓊一條性命,最後在單雄信的幫助下,秦瓊才保全了性命被髮配北平府!

有情有義“有”兄弟!

賈家樓46友很多都是單雄信的手下,但單雄信不計較身份跟他們結拜成了異姓兄弟,而對於“小兄弟”羅成的處處刁難,單雄信很多時候也是一笑解恩仇,他做到了有情有義。然而他的這一幫“好”兄弟在明知單雄信跟李淵有殺兄之仇的情況下全都跑去投靠了李淵,使得單雄信最後對這幫“好”兄弟們心灰意冷,一心求死!

在民間很多人都把有情有義的人當作偶像,比如說三國時期的關羽,因為對兄弟有情有義成為了後來的全民偶像,甚至被當成“神”一般的存在。而單雄信對兄弟也是有情有義,雖然人氣不如關羽,但他在老百姓中還是有一定影響力的!


唐古看今


單雄信是翟讓的老鄉,也是一起創業的嫡系。結果翟讓被殺,單雄信立刻向李密叩頭求饒並奉李密之命說服翟讓部眾。李密謀士房彥藻當時就覺得此人沒節操不如殺了,李密可憐其才而用之。結果和王世充決戰的時候,他先是倡議速戰把李密帶溝裡去了,再是在李密失利的時候擁兵觀望,然後全軍投降了,說白了就是吃相難看又沒有將略。相比之下,秦瓊、程咬金、羅士信都是被迫投降,而且早早棄鄭投唐,雪中送炭,不似單雄信頑固到底。

所以他的可取之處就只剩武勇了,然而在直取李世民的時候又被老同事老徐嚇退。而且歷史已經證明,唐朝在滅鄭、夏後就奠定了一統天下的局面,不需要單雄信也能完成。後來竇建德舊將因為自危擁戴劉黑闥復起也不是少殺一個單雄信就能改變的。

對唐朝來說,單雄信是王世充集團的反唐頑固分子,也不是重要角色。“誅同惡段達等五十餘人”,他連被點名都不配。更具體的名單裡,他也在一些NPC之後排名第七。沒有投降的資本,也沒有可用的價值,與NPC無異,沒必要費勁去撈。尤其唐高祖李淵也不是一個心胸寬廣之人,竇建德、王世充、蕭銑、杜伏威都不得善終,憑什麼單雄信特殊?

北宋雍熙年間,宋太宗下詔祭祀單雄信廟。

雍熙四年,詔以親耕籍田,遣官奏告外,又祭九龍、黃溝、扁鵲、吳起、信陵、張耳、單雄信七廟,後又增祭德安公、嶽臺諸神廟,為定式。

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也有北宋都城開封民眾以單雄信為神並立廟祭祀的記載:

東曲首向北牆畔單將軍廟,乃單雄信墓也,上有棗樹,世傳乃棗槊發芽生長成樹,又謂之棗冢子巷。

正好合了《酉陽雜俎》中單雄信以棗樹制槍的說法:

單雄信幼時,學堂前植一棗樹。年至十八,伐為槍。長丈七尺,拱圍不合,刃重七十斤,號為寒骨白。

南宋也維持了對單雄信廟的祭祀:

祈報。……諸祠如子張、子夏、信陵君、段幹木、扁鵲、張儀、吳起、單雄信等廟亦祀之。

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和清雍正四年(1726年),時任東明縣知縣張師繹、程允仁都曾重修單雄信廟。雖然如今因為滄海桑田,其墓、廟都已不存,但其能夠長期存在,說明其在民間是具有一定的影響力的。

地方上出個人物不容易,他的老鄉們以他為榮也說得通。

但是他的文學形象卻沒有一直正面:

在元雜劇尚仲賢《尉遲恭單鞭奪槊》中,單雄信“逞大膽心懷奸詐”;在明朝的《大唐秦王詞話》中,單雄信更是被王世充以女兒色誘而反水,在偃師之戰中劫持李密家眷脅迫瓦崗寨眾兄弟投降,後又不讓王世充任用他們,讓他們只能賦閒,而在王世充敗亡後又跪地求饒,比歷史上的形象更不堪。

而單雄信的形象得以扭轉也是另一部分文學界人士的功勞,在晚明袁于令《隋史遺文》中,單雄信成為了為人俠義、扶危救弱的綠林首領,這一形象也在清朝《說唐全傳》《隋唐演義》中得到了延伸,所以才有了今天廣為人知的潞州二賢莊莊主“赤發靈官”和因為家仇在身明知投唐則前途一片光明也絕不為之、寧死不屈的單二爺。

拙文:https://www.toutiao.com/i6739049376930333187/


代牧益州閻文平


單雄信(公元581-公元620),曹州濟陰人(今山東定陶縣附近)。是隋唐十八好漢中的一員。因其在家中排在第二,故很多人都稱呼他單二哥。後世說書之人,則稱其為赤發靈官

單雄信武藝高強,一杆重達一百二十斤的金釘棗陽槊,在他手中使得出神入化。年輕時曾為北五省綠林的頭領。雖在隋唐十八好漢中恭陪末位,但反隋之後,於黃土崗上有過“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戰績。

除了武藝,單雄信的為人也頗為後人稱頌。早在二賢莊之時,他便常有仗義疏財、扶危濟困之舉。秦瓊、李密等為人熟知的英雄人物,在落難時也都受過他的照拂。因此,他的人脈也是頗廣。從著名的二賢莊四十六友結義的故事,就可以看出他當時的為人品行。

公元613年,翟讓在瓦崗寨揭竿反隋。單雄信攜好友徐世勣來投。從此開始了戎馬生涯。

公元618年,瓦崗軍先是擊敗宇文化及所率軍隊,後又被王世充率軍擊敗。瓦崗兵敗之後,眾將紛紛投向李唐。而單雄信的父兄曾為李淵所殺,單李兩家勢如水火,故轉投王世充,並娶了後者之女。

公元620年,李世民率軍攻打王世充所部。同年五月,王世充戰敗,單雄信等人被俘。雖有徐世勣等以往瓦崗寨好友為其求情,但他寧死不降,加上單李兩家的仇怨,最後終被李世民下令處死。

單雄信是個什麼人

單雄信是個什麼樣的人?歷史上有不少褒貶不一的說法。

首先,單雄信是個仗義的人。在尚未反隋之前,作為北方各省綠林英豪頭領的他,曾經不只一次扶危濟困。受過他恩惠之人,有平民百姓,也有後來聞名遐邇的英雄人物。他與兄長所為的善舉,被人們大加稱頌,人們將他們並稱為“二賢”。此外,大家耳熟能詳的唐朝大將秦瓊,曾經窘迫到要賣自己的坐騎。單雄信得知後,更是仗義疏財,贈對方銀兩以度難關。另外李密在落難之時也受過他的幫助。

其次,單雄信是個有膽識的志誠之士。隋末時期,暴君不仁民不聊生,亂世之象呼之欲出。單雄信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之人,在二賢莊相聚結義,揚天地正道。後來瓦崗寨揭竿反隋,他更是毫無猶豫地攜誠相投。憑得就是心中為民為義的志誠之氣。

最後,單雄信是個倔強至極的人。與李唐之間的仇恨,貫穿了他的一生,也為他不得善終的悲歌譜寫了基調。很多人曾經勸過他放下心中的仇恨,但他始終無法過了自己那一關。他的想法因簡單而執拗,在他看來與李唐之間的糾葛中,結局無非就是你死我亡,再沒有別的抉擇可選。人們在為他的死感到唏噓的同時,也覺得他的這份性格十分可愛可敬。

雖然,也有些人說單雄信在翟讓、李密兩人相互爭權時,左右不定,是個沒有主見且見風使舵的人。但縱觀古今,誰又能做到毫無汙點?

單雄信最後怎麼樣了

公元618年,瓦崗寨兵敗而散。單雄信投向了曾經的大敵王世充麾下。獲得後者之女愛慕之後,成為了鄭國的駙馬。

公元620年,李唐將統一中原的鐵蹄踏向了東都洛陽。而引兵相抗者,正是與李唐有著深仇大恨之人單雄信。在這次戰爭期間,單雄信差點就要了李世民的性命。有一日,李世民策馬行在御果園,不料碰上了單雄信。

正所謂仇人見面分外眼紅,單雄信二話不說便提槍追殺而去。期間徐世勣抓住他的衣袍阻攔,他與好友便割袍斷義。隨後他被聞訊趕來的尉遲恭奪下武器,見報仇無望,最後只能退去。而這一次的變故,讓李世民堅定了要殺單雄信的念頭。此後,竇建德兵敗,王世充也順應時勢率部投降。

單雄信終究還是被李唐所俘。他恨李唐入骨,加上曾數次加害李世民,心知絕無活路,因此絕不投降,一心求死。而徐世勣、秦瓊等好友,紛紛為他求情,但遭李世民拒絕。

徐世勣在求情無果之後,含淚向單雄信告別。為了朋友之義,前者割下自身的一塊肉餵給後者。單雄信吃完之後,含笑赴死。最後終被斬在洛陽渚上。而他的子嗣則被徐世勣收養。

此外,單雄信因在臨死前立下“三世不投唐”的誓言,民間便根據此種說法,編成許多傳言。一說單雄信死後轉世四次,分別為:遼東大帥蓋蘇文、西涼大帥蘇寶童、反唐逆賊薛剛以及耳熟能詳的安祿山。當然,這些都是民間傳言,只做茶餘飯後的談資,不可信。 

單雄信為何寧死不屈雄主?

被俘之後的單雄信深知在當時的情形下,他只有兩個選擇:要麼死,要麼降。

單雄信的父兄都死在李淵之手。這份仇恨對他可謂是不共戴天。加上他本就是性情剛烈倔強之人,自然不可能向仇人之子磕頭乞饒。結局也就顯而易見了。

李世民為什麼不能放過單雄信?

李世民在世人的眼中,一向是禮賢下士的英明雄主。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物,為何不能赦免已經無法構成威脅的單雄信?還是因為單李兩家的恩怨,為此單雄信曾數次威脅到他的人身安全。這讓他明白,要讓單雄信屈服李唐,是不可能的。加上王世充一敗,天下大局已定。他自然不可能放過任何一個對李唐構成威脅的人物。

一個不降,一個不放。悲劇的發生,也就無法避免了。


我是青鳥


有道是“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爐香。”這是個貶義的說詞。主要說的是隋末唐初天下大亂,四十六位英雄揭竿而起聚在瓦崗寨,舉起反隋大旗,到最後不但散了而且還兄弟相殘。這四十六人中唯一讓天下人信服和崇敬的不是人稱小孟嘗的秦瓊也不是號稱白馬銀槍的羅成,更不是號稱白衣神箭的王伯當,而是單雄信單二哥。

仁義無雙單二哥

單雄信又名單通,曹州濟陰(今山東菏澤市曹縣西北)人,自幼習得一身好武藝好遊俠,《舊唐書》對他的評價是少驍健,尤能馬上用槍,密軍號為“飛將”。單雄信在未上瓦崗寨前就已經是享譽黑白兩道的大哥級人物,有極高的江湖地位,號稱是36路綠林總瓢把子。並且自建“二賢莊”招賢納士供養天下英雄,落魄時的秦瓊和逃荒避難的李密還有名滿天下的徐茂公和三板斧的程咬金都曾經在“二賢莊”受到單雄信的庇護。瓦崗起義後單雄信更是作為猛將和元老級人物為瓦崗寨立下汗馬功勞,被封為瓦崗五虎將之首。

二忠勇無二單雄信!

隋唐演義》裡面秦瓊和程咬金還有單雄信,可是有著八拜之交的兄弟情,按常理來說,他們三個人之間的感情應該會比親兄弟之間的感情還要深。在電視劇當中我們就可以看到,秦瓊在落魄的時候,甚至是人頭快要落地的時候,也是因為得到了單雄信的幫助才得以化險為夷的。就連秦瓊的母親在過大壽的時候,是單雄信帶著眾多兄弟來給他的母親祝壽的,也就是在那個時候,他們46個人才結為了兄弟。而程咬金在接皇糧的時候,那可是要殺頭的,重罪也是被單雄信給救了下來。可以說沒有單雄信,就不會有秦瓊和程咬金那樣光鮮亮麗的生活了。

照常理來說,他們三個人的情誼應該也會是肝膽相照兄弟情義,可是另單雄信怎麼也沒有想到,秦瓊和程咬金還有徐茂公他們竟然投靠了他的仇人,也就是李世民。眾所周知單屬性和李世民有著不共戴天之仇,因為李世民殺死了他的哥哥。就在單雄信將要被處死的時候,秦瓊和程咬金沒有一個人為他求情。所以說瓦崗四十六友除了單二哥!還真都不怎麼滴了!


小二說書


整部《興唐》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太多了,就瓦崗山上號稱英雄的如過江之鯽,賈柳樓結義有四十六友,書中還有個十八條好漢的排名。


但這些人中,有幾個能稱得上真正的英雄好漢呢?並不多,單雄信稱得上是條真正的漢子。

人生在世,要有朋友,要有彼此忠義的兄弟,怎樣才算兄弟呢?大家看《水滸傳》,水泊梁山一百單八將,人夠不夠多?有當官的,有強盜,有牢頭獄霸,有富戶豪強,還有行伍中人。出身有貴賤,貧富有差距,經歷皆不同,性格各有異,真的以為一個頭磕在地上,就是兄弟了?

不分青紅皂白,“排著頭砍過去”,濫殺無辜,肆行劫掠,老百姓恨他們更勝於恨官府,又算得上哪門子“忠義”?到頭來,彼此猜忌,互相出賣,用別人的血染紅自己的烏紗錦袍,又算得上是哪門子兄弟?


再來看看《興唐傳》,大家都知道秦母過壽,賈柳樓四十六友焚香而拜,義結金蘭,是書中的一段佳話傳奇。這人也不少,有四十六個。

看看這都是些什麼人?有王公貴族(羅成)、有王府公員(張公謹、史大奈、毛公遂、唐國義、唐國真、尉遲南、尉遲北、李公旦、白顯道、黨世傑、杜差、夏石珊、尚時山)、有商人掌櫃(賈潤甫、柳周臣)、有官府衙門的執法人員(秦瓊、連明、樊虎、任忠、鐵魁、金甲、童環)、有綠林匪寇(單雄信、尤俊達、侯君集、王伯當、謝映登、王君可、齊彪、李豹、金成、牛蓋、屈突星、屈突蓋、丁天慶、盛延師、魯明星、魯明月、袁天虎、尚懷忠、李成龍)、還有道門術士(魏徵、 徐茂公)、還有私鹽販子(程咬金)。


他們有共同的理想嗎?沒有;有共同的語言嗎?也沒有;有共同的奮鬥目標嗎?還是沒有。就是一齊在壽宴上吃了頓飯,喝了點酒,情緒被乙醇調動起來,一個頭磕地上,就算結義兄弟了。可就在不久前,他們其中的一些人還互相鬧彆扭、打架、拆臺,彼此蔑視和唾棄。

這也能叫兄弟,對得起香案上的那柱香?

看看三國時代的桃園三兄弟,人家那是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追求,共同的信仰。有苦同吃,有難同當,有福共享,為了給兄弟報仇雪恨,連江山都捨下了,這才是真正的兄弟!


水洎梁山、瓦崗山那算什麼?一群烏合之眾,為了自己能往上爬,出賣良知,出賣感情,出賣兄弟,有幾個配得上一個“義”字?

真正值得敬重只有單雄信。

人家單雄信本來混得相當不錯,綠林道上的總瓢把子,黑白兩道都吃得開,關係網遍佈天下,誰都給面子。家裡還有錢,良田萬傾,家財萬貫。

單雄信對待朋友怎麼樣?兄弟缺錢,需要多少來拿;兄弟犯了事,單雄信上下打點給擺平;兄弟們失敗落魄了,單雄信又千方百計地找到門路。


單雄信完全可以悠哉遊哉地過上幸福美滿而富甲天下的生活。但是,為了兄弟情誼,為了世間的這個“義”字,單雄信舍了,拋下大好事業和萬貫家財,上瓦崗山和兄弟們吃苦冒險、衝鋒陷陣。

秦瓊算好漢嗎?兄弟間要坦誠,行的可以不是一條道,但最起碼的應該是一條心。李世民要殺人,你個秦瓊打那麼多年仗,連個“調虎離山”之計看不出來?人頭落地了你捧著哭,裝什麼深情?

程咬金算好漢嗎?粗憨是表面的,心機比誰都多。在憨厚外表的掩護下,一輩子盡佔便宜了,為兄弟吃過一次虧嗎?

拿兄弟當梯子的徐茂公,表面俊俏,內心從來瞧不起兄弟們的羅成,首鼠兩端的侯君集,這些人還不如王伯當,至少人家能做到“士為知已者死”。


梁山兄弟一百零八個,有什麼意義?賈柳樓義友四十六人,又有何用?你可以一輩子只有一個朋友,但這個朋友是當你遇到危難之時,他可以舍下一切,來到你的身邊,向你伸出手來。

只有單雄信是這種人,只有他真正算得上“兄弟”、稱得起“朋友”。


饞嘴肥貓鏟史官


單雄信是興唐傳裡面的一個重要人物,無論是在歷史上還是在演義中,可謂都是大名鼎鼎的英雄好漢。而且在民間,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單雄信。

因為在古代的時候,忠義方面的文化可謂是非常的流行。忠是指對皇帝忠心,而義主要是指對朋友之間講義氣,而單雄信主要就是因為和朋友之間非常的講義氣,所以受到人們的尊敬。而在水滸傳中,宋江並沒有什麼高深的武功,但是因為講義氣,所以受到當時綠林好漢的一致尊敬,最後成為梁山的老大。

單雄信本來家世非常的好,又是綠林的老大,如果只是簡單的想自己一家人過得很好,是相當容易的。但是單相信非常講義氣,結交了很多江湖好漢,當兄弟碰到困難的時候,他往往會拔刀相助。兄弟缺錢他都會盡量給予金錢上的幫助,而犯了事他也會幫助兄弟上下打點,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正是因為單雄信如此全心全意幫助兄弟,所以在綠林和江湖上闖出了非常不錯的名聲。

後來在統一天下的過程中,單雄信最終被李世民殺掉。而他那些所謂的結拜兄弟,對待單雄信的行為事實上很讓人寒心。在歷史上有名的好漢秦瓊,羅成,程咬金等人事實上都相當的精明,打著自己的小算盤,在單雄信落難的時候,他們也沒有怎麼幫助,最後讓單雄信含冤而死。這是因為這些原因,所以單雄戲在民間受到很多人的尊敬。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與點評!


冰哥聊史論古今


單雄信(公元581-公元620),曹州濟陰人(今山東定陶縣附近)。是隋唐十八好漢中的一員。因其在家中排在第二,故很多人都稱呼他單二哥。後世說書之人,則稱其為赤發靈官。

單雄信武藝高強,一杆重達一百二十斤的金釘棗陽槊,在他手中使得出神入化。年輕時曾為北五省綠林的頭領。雖在隋唐十八好漢中恭陪末位,但反隋之後,於黃土崗上有過“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戰績。

除了武藝,單雄信的為人也頗為後人稱頌。早在二賢莊之時,他便常有仗義疏財、扶危濟困之舉。秦瓊、李密等為人熟知的英雄人物,在落難時也都受過他的照拂。因此,他的人脈也是頗廣。從著名的二賢莊四十六友結義的故事,就可以看出他當時的為人品行。

公元613年,翟讓在瓦崗寨揭竿反隋。單雄信攜好友徐世勣來投。從此開始了戎馬生涯。

公元618年,瓦崗軍先是擊敗宇文化及所率軍隊,後又被王世充率軍擊敗。瓦崗兵敗之後,眾將紛紛投向李唐。而單雄信的父兄曾為李淵所殺,單李兩家勢如水火,故轉投王世充,並娶了後者之女。

公元620年,李世民率軍攻打王世充所部。同年五月,王世充戰敗,單雄信等人被俘。雖有徐世勣等以往瓦崗寨好友為其求情,但他寧死不降,加上單李兩家的仇怨,最後終被李世民下令處死。

單雄信是個什麼人

單雄信是個什麼樣的人?歷史上有不少褒貶不一的說法。

首先,單雄信是個仗義的人。在尚未反隋之前,作為北方各省綠林英豪頭領的他,曾經不只一次扶危濟困。受過他恩惠之人,有平民百姓,也有後來聞名遐邇的英雄人物。他與兄長所為的善舉,被人們大加稱頌,人們將他們並稱為“二賢”。此外,大家耳熟能詳的唐朝大將秦瓊,曾經窘迫到要賣自己的坐騎。單雄信得知後,更是仗義疏財,贈對方銀兩以度難關。另外李密在落難之時也受過他的幫助。

其次,單雄信是個有膽識的志誠之士。隋末時期,暴君不仁民不聊生,亂世之象呼之欲出。單雄信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之人,在二賢莊相聚結義,揚天地正道。後來瓦崗寨揭竿反隋,他更是毫無猶豫地攜誠相投。憑得就是心中為民為義的志誠之氣。

最後,單雄信是個倔強至極的人。與李唐之間的仇恨,貫穿了他的一生,也為他不得善終的悲歌譜寫了基調。很多人曾經勸過他放下心中的仇恨,但他始終無法過了自己那一關。他的想法因簡單而執拗,在他看來與李唐之間的糾葛中,結局無非就是你死我亡,再沒有別的抉擇可選。人們在為他的死感到唏噓的同時,也覺得他的這份性格十分可愛可敬。

雖然,也有些人說單雄信在翟讓、李密兩人相互爭權時,左右不定,是個沒有主見且見風使舵的人。但縱觀古今,誰又能做到毫無汙點?

單雄信最後怎麼樣了

公元618年,瓦崗寨兵敗而散。單雄信投向了曾經的大敵王世充麾下。獲得後者之女愛慕之後,成為了鄭國的駙馬。

公元620年,李唐將統一中原的鐵蹄踏向了東都洛陽。而引兵相抗者,正是與李唐有著深仇大恨之人單雄信。在這次戰爭期間,單雄信差點就要了李世民的性命。有一日,李世民策馬行在御果園,不料碰上了單雄信。

正所謂仇人見面分外眼紅,單雄信二話不說便提槍追殺而去。期間徐世勣抓住他的衣袍阻攔,他與好友便割袍斷義。隨後他被聞訊趕來的尉遲恭奪下武器,見報仇無望,最後只能退去。而這一次的變故,讓李世民堅定了要殺單雄信的念頭。此後,竇建德兵敗,王世充也順應時勢率部投降。

單雄信終究還是被李唐所俘。他恨李唐入骨,加上曾數次加害李世民,心知絕無活路,因此絕不投降,一心求死。而徐世勣、秦瓊等好友,紛紛為他求情,但遭李世民拒絕。

徐世勣在求情無果之後,含淚向單雄信告別。為了朋友之義,前者割下自身的一塊肉餵給後者。單雄信吃完之後,含笑赴死。最後終被斬在洛陽渚上。而他的子嗣則被徐世勣收養。

此外,單雄信因在臨死前立下“三世不投唐”的誓言,民間便根據此種說法,編成許多傳言。一說單雄信死後轉世四次,分別為:遼東大帥蓋蘇文、西涼大帥蘇寶童、反唐逆賊薛剛以及耳熟能詳的安祿山。當然,這些都是民間傳言,只做茶餘飯後的談資,不可信。 

單雄信為何寧死不屈雄主?

被俘之後的單雄信深知在當時的情形下,他只有兩個選擇:要麼死,要麼降。

單雄信的父兄都死在李淵之手。這份仇恨對他可謂是不共戴天。加上他本就是性情剛烈倔強之人,自然不可能向仇人之子磕頭乞饒。結局也就顯而易見了。

李世民為什麼不能放過單雄信?

李世民在世人的眼中,一向是禮賢下士的英明雄主。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物,為何不能赦免已經無法構成威脅的單雄信?還是因為單李兩家的恩怨,為此單雄信曾數次威脅到他的人身安全。這讓他明白,要讓單雄信屈服李唐,是不可能的。加上王世充一敗,天下大局已定。他自然不可能放過任何一個對李唐構成威脅的人物。

一個不降,一個不放。悲劇的發生,也就無法避免了。


廈門服裝印花廠小郭


俠肝義膽,義薄雲天,為朋友可以兩肋插刀的英雄好漢。忠義是我們傳統文化的精髓。


追夢153902753


單雄信號稱小關羽!!!單二哥!!!義氣千秋!!!所以民間很崇拜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