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都說四川是個盆地,看立體地勢圖,成都平原就是盆底,重慶在盆子邊緣,有與大眾不同結論的嗎?具體如何?

地理Bowen韓


都去過,重慶的條件總體比成都好,有山有水有平原。渝西,北有大面積平原可以並正在開發,山是肺葉,水(嘉陵江,長江)是資源!成都只有平原,往西有山大多是大高山,雪山了,成都平原自古農業還靠岷江水(長江上游支流都江堰)分流解決,發展工業又哪來水?平原毫無緩衝也不利於擴散,波瀾不驚。



86235796


可以說,提問者基本沒有地理知識,他可能只聽說過有個四川盆地,根本不知道四川盆地是處於何種狀態。

▲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是個很大的地理概念,盆地裡的地理地貌,大致是三種狀態。盆地西部,是成都平原,盆地中部是川中丘陵,川東(包括重慶)是平行嶺谷。其中,地理條件最好的位置,就是成都平原,地理位置最差、最惡劣的位置在重慶。

成都平原水系發達,冬暖夏涼,土地肥沃,使成都成為不知饑饉的“天府之國”,也讓成都成為我國幾千年來最富裕的地區之一。

▲川西成都平原地貌▲

地處盆地東部邊緣的重慶,域區不是高山,就是野嶺溝壑。兩條“惡水”(嘉陵江、長江)把重慶分割成幾個窄小凌亂的“小區域”,各個區域之間的來往,不得不靠架橋、橫渡、挖隧道來解決。要知道,這種惡劣的地理,對古人來說是致命的,對現代人來說,就是“無止境的資金投入”,嚴重限制了當地的發展。如果沒有抗日戰爭、沒有“直轄市”的名號,國家不大力扶持,重慶最大的可能,會成為江邊一座三流小城(不會比南充好)。四川盆地東部邊緣的重慶,不但地理條件極度惡劣,氣象條件,在國內也是最差。夏季極度的高溫酷熱(40°以上)加高溼(溼度常年在90%以上),讓生活在這裡的人艱辛困苦。冬季的溼冷,體感比東北有過之而無不及。不知為什麼,上天把最惡劣的地理,最惡劣的氣象,一股腦的放在四川盆地東部邊緣的重慶,讓重慶人民永遠承受綿綿無絕的艱辛。

▲重慶平行嶺谷地貌▲

四川盆地,不是一個“平端的盆”,而是一個傾斜的盆,西高東低。成都處於西部,平均海拔在500米左右。重慶處於四川盆地東部的最低處,平均海拔在200米左右。如果把四川盆地比喻成一眼井,成都在井上,重慶在“井底”,不知道“井底之蛙”的由來,跟四川盆地有沒有關係。

▲川中丘陵地貌▲

四川盆地是我國人口最密集的地區,四川加上重慶,在26萬K㎡的盆地內,生活著:8341+3102=11443萬人,平均人口密度為11443÷26=440人/K㎡,是我國內蒙古的440÷20=22倍!但由於盆地西部和中部條件最為優良,人們大多數選擇在中部和西部定居。


梅死了


題主描述:

成都海拔比重慶高的多,依我看重慶周圍只是山多,成都只是平坦而已,從重慶到成都幾乎就是持續升高的一個斜面,山多和平坦地勢給人造成就像一個盆地,實際上就不是一個盆地對嗎?有與官方不同結論的嗎?麻煩解釋一下,謝謝!或者這就是一個錯覺?

我們利用谷歌地球作出成都到重慶的一張地形剖面圖,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兩地的地形特徵。

從上面的地形剖面圖可以看出:題主說法很準確,從重慶到成都是一個持續升高的一個斜面,成都向重慶傾斜,重慶周圍多是起伏的丘陵,成都地勢平坦,正如題主所言。

如果我們從現象觀察:長江是從盆地南側從西往東流,也能得出結論,四川盆地是西高東低,地形由成都向重慶傾斜。

上圖是橫截川東丘陵剖面圖,從剖面可以看出,川東丘陵起伏非常大,起伏高差在260多米,山頂平均500米,谷地平均在250米左右,山與谷相間分佈,呈東北西南向延伸。

上圖,是整個四川盆地地形剖面圖,如果與川西山地和巫山比較,四川盆地地勢低平,而且盆地內的起伏已經不明顯,看不到高差變化了,四川盆地不是大家想象中那樣低平,盆地內部多起伏的丘陵,不僅僅是重慶周邊,在成都周圍也是如此,但與周邊高大山脈相比,這點起伏淹沒在群山環抱之中,我們也可以看作是非常平坦,但受視野影響,我們感覺到重慶和成都周邊多起伏山脈。官方給出的四川地形特徵:周圍分佈著高山,中間是地勢低平的盆地,結論還是非常正確的。


地理縱橫


四川本來就是盆地,並非都說四川是個盆地,成都是盆底這也沒錯,重慶在四川東部邊沿也正確。成都處於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古時稱四川為天府之國,跟有成都平原這一大糧倉有直接關係,成都平原土地肥沃,物產豐富,讓四川關起門來,也能自給自足,歷史上成了最易被野心家割劇獨立的地方,因四川四面是山,易守難攻,把關卡一守好,就割劇為王了,元朝後,統治階級為防止四川獨立,有意把大四川的一些關卡門戶,劃給鄰近省份,如,現在的漢中,昭通,利川,遵義等地,都被劃給了外省,重慶也時不時的被分離出去,削弱大四川,讓他再無法獨立。在古代的歷史中,由於處於農耕時代,成都強過重慶,但在近代史上,卻發生了變化,重慶由於地理位置比成都更重要,有長江水道,是中西結合部的交點,地理環境又易守難攻,成了抗戰陪都,大量的工廠通過長江水運遷入重慶,解放後又是西南局所在地,現在又是直轄市,行政級別都高於了成都。成都這些年來發展也很迅速,但也留下了一些環境方面的隱患,由於成都地處盆地底部,四面被高山所擋,是國內少有的靜風區,工業廢氣和汽車尾氣難以擴散,特別是冬季,造成霧霾天氣多,若成都還不斷擴城,不僅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不復存在,而且宜居環境更讓人擔憂,建議應該學北京,向外疏散,或象北京建雄安新區那樣,在邊遠處另建特區,最好工業人口向川內欠發達城市轉移,這樣,既帶動了整個四川均勻發展,也解決了自身環境問題,這是好事。重慶則不同,重慶處於大山大河之間,城市被河流山脈自然分割成很多片區,主城就是一個鬆散聯盟,是國內少有的無核心區的城市,各片區房價也相差不大,很難象平原城市那樣去分環,山脈又是最好的綠化帶,城市空氣自然較好。現在,國家已確定成渝經濟圈為第四增長極,成渝都在一個圈內,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更要團結奮鬥,帶領大四川再建新功。成渝本是同根生,相逢一笑無恩仇。


春色文明


整個四川盆地,從地形圖上來看是四周高,中間低。四川盆地底部分為川東平行嶺谷、川中丘陵和川西成都平原三部分。

四川盆地可明顯分為邊緣山地和盆地底部兩大部分,其面積分別約為10萬多和16多萬平方公里。

從中國的階梯狀的地形來看,東邊低,西邊高,形象的比喻就像是一個偏著的“盆”,而東邊的“盆邊”延伸到了重慶,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盆”。

因為這種地形,所以四川也多雨,降雨豐富,水源充足,植物生長趨勢好。

作為一個四川人,這也是我個人對四川盆地的認識了。




錘紫


四川盆地更像是一個巨大的死火山口或者一個巨大的隕石坑。而且就目前來說,發生的地震都是圍繞四川平原周邊的山地發生的,而不是四川平原本身。從汶川512開始,到現在重慶和周邊地區的不間斷震級不大的中小地震都是在這個大坑周邊發生的。

在我們另一面的美國黃石火山一活躍我們這邊也開始有聯動反應,雖然我拿不出任何證據證明,但是在黃石沒有大的活動的情況下,四川平原周邊根本就沒有任何地震的徵兆,所以這讓人不得不這樣懷疑。


渝採風


四川盆地確實是一個盆地,這是事實,不容置喙。因為無論是從高程(海拔)、還是地形起伏度、甚至是從坡度來說,都能很明顯的看出四川盆地內部與周邊一圈山脈的不同。雖然四川盆地內部起伏不平,但是整體相對於盆地周邊的山脈而言,完全是小巫見大巫。

需要原圖的,關注並私信關鍵字“四川盆地”自領。





JY光行三千年


四川盆地是和周圍的高山相比,盆地內部也是有山有平原,有丘陵。總體來說盆地的西部是成都平原,中部是丘陵地區,東部是重慶山嶺加平地。海拔是西高東低。

在以前,成都有很好的肥沃土壤,良好灌溉條件,所以發展的很好,重慶是考水碼頭髮展起來的,山比較多,發展要吃力一些,但是經過抗戰和三線建設,重慶的工業基礎得到了很大發展。

後來由於發展西部的需要,這還在西部大開發前面,國家同時給了重慶成都發展機會,國家重點在基礎設施上給了重慶成都重點投入,由於重慶的位置比成都要好,四周可以輻射,還有水碼頭,重慶就逐漸佔了上風,加上建三峽和西部大開發,國家就重點發展重慶,建立了重慶直轄市。

現在重慶的區位優勢更加明顯,發展肯定超過成都。


鄒安全1


從地形上看,成都應該怕重慶:因為重慶一旦從盆子邊上砸下去的話,成都就得爛了!


天空之城168


從數據上看,四川盆地周邊在重慶方向上海拔高度較低,長江沿著這裡傾斜著朝東偏北方向流出盆地。所以,題主的認識是正確的,四川盆地並非周圍一圈都是高地。實際上,成都附近的海拔大約500米,重慶只有不到300米,盆底的高度實際上並不低。

那麼,是否四川盆地是個錯誤的地理概念呢?

否!

所謂盆地,實際內涵指的就是四面多山,中間較平的這樣一個較大的地理構造。並沒有要求中間的盆地一定要在高度上低於四周。否則,那多半不是什麼盆地,而是一個巨大的湖泊了——如果降水量和蒸發量合適的話!

另外,很多所謂的盆地,實際並非“四周都是山”。象四川盆地這樣周圍完全是山地(或者高原)的,其實並不多見。我國的四大盆地,其中兩個(準格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就只有南北兩邊是山(所謂三山夾兩盆),西邊是高原,但東邊則是開放的沙漠或戈壁灘,可以跟內地(相對方便地)通行。

國外同樣也有類似情況。比如世界最大的西伯利亞盆地,其北面就是北冰洋,所以盆地總體上向北傾斜(西邊是烏拉爾山,東邊是西伯利亞高原,南部是阿爾泰山和哈薩克丘陵)。另外一個可能知道的人更多一些:剛果盆地(大猩猩好恐怖啊)。在其西部是大西洋,剛果河入海的方向,地勢並不高。南亞大盆地(巴鐵和三哥共同擁有)也不是完全封閉的,其西南方向就是阿拉伯海和印度洋。

如果周圍一圈都是高山的話,那就是象裡海盆地那樣,形成一個超級大湖。

幸虧四川盆地的情況不是那樣,否則四川和重慶的上億人民都得泡在水裡了——水深火熱的日子不好過啊![淚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