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抗疫暖聞丨疫隔人,情暖心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黑龍江頻道吳齊強 方圓

疫情爆發那幾天,家住武漢市區的老人湯愛娣最擔心的不是自己,而是遠在千里之外的兒子李濤和兒媳吳玉玲。

聽說有旅店不允許武漢旅客入住,甚至因此發生衝突,湯愛娣心急如焚。孩子們本身就有交流障礙,要是連住的地方都沒有,他們可怎麼活?眼看著疫情逐漸升級,老母親的心越揪越緊。

就在一週前,大年三十兒當晚,李濤、吳玉玲等6人一行來到哈爾濱旅遊。此前,他們已在北京、長春等地旅行多日,在出發前並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隨著防控形勢日益嚴峻,他們不得不取消旅行計劃,實行原地隔離。

最開始,發現住客是武漢過來的,李濤等人所預定民宿的房東邢女士心裡一驚。“當時正是疫情嚴重的時候,我一看住客身份證是武漢的,也很緊張,趕緊想打電話通知他們隔離,結果電話沒打通,李濤發信息給我,說他們是聾啞人,無法交流,我知道後心裡有種說不出的滋味。趕上這種時候,又出門在外,他們太不容易了。”

原本,6人計劃在哈爾濱入住3晚,大年初三啟程去雪鄉,在那之後,房間早已預訂出去。經過一番思想鬥爭,邢女士決定取消後續入住客人的訂單,為李濤等人提供住宿直到隔離結束,並按照規定將情況報給了哈爾濱市道里區政府。

邢女士的反饋很快便有了回應。當天,道里區經緯街道辦事處主任張兆洲便帶著社區工作人員,為6人送去了雞蛋、牛奶、消毒液、口罩等生活必須品。為了給他們解悶,還送去了一批中外名著書籍。

“從臘月二十九那天,我們就開始排查在區域內旅遊的武漢遊客,得知這裡有特殊群體需要關注,辦事處立刻按照道里區政府的要求,對6名遊客進行了精神和物質上的多重關懷。為了讓遊客和他們的家人放心,我和他們都互加了微信,有任何需要隨時溝通,保證及時提供服務。”張兆洲對記者說。

“他們非常守規矩,告訴不能出門,需要隔離之後,就再沒有出去過。每天早晚,他們會主動給我報體溫,目前6個人身體都處於健康狀態。心態也很平穩,還會經常給我直播測量體溫、做飯,我就教他們怎麼做東北菜,現在我們已經成為好朋友了。”邢女士說。

患難見真情。對於李濤及其家人而言,一次非常時期的旅行,讓一座原本陌生的城市變得親切而溫暖,讓一群原本素不相識的陌生人成為摯友。如今,湯愛娣每天都要在微信上和邢女士、張兆洲互動多次,懸著的心也終於放下。

抗疫暖聞丨疫隔人,情暖心

抗疫暖聞丨疫隔人,情暖心

抗疫暖聞丨疫隔人,情暖心

“這美麗的城市哈爾濱是孩子們一直想去的地方,這次終於去了,還遇見了貴人,在您的帶領下及政府的關心使他們安心住下,您們對他們的關照,我太感激了!”湯愛娣對張兆洲這樣說。

“我兒媳發信息給我,今天早上告訴我邢阿姨告訴吃麵條,這麼細小的事您都關照,我真的深表感謝!好人會有好報的!”湯愛娣對房東邢女士這樣說。

抗疫暖聞丨疫隔人,情暖心

社區和房東為武漢遊客送去餃子等食物

“我現在就有兩個心願,一是疫情趕快過去,讓孩子們回到我身邊,和家人團聚;二是我要到哈爾濱去登門拜訪,感謝這些好心人……”採訪中,老人反覆強調,希望對所有幫助過她兒子的哈爾濱人表示感謝。

抗疫暖聞丨疫隔人,情暖心

武漢遊客的朋友圈

雖相距千里,卻心心相惜。隔離已有一週,住在這裡的武漢人卻並不覺得孤獨。危難時刻,熱情好客的哈爾濱人將他們視為“自己人”,他們也已入鄉隨俗,知道初五要吃餃子,初七要吃麵條,在房東邢女士的視頻教學之下,還學會了炒土豆絲、卷煎餅……我們相信,當戰“疫”取得勝利,當一切迴歸平靜,哈爾濱這座城市在他們的回憶中,將不止有美麗,更有滿溢的愛與溫情。

統籌:孟寶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