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中國當今的作曲家有沒有超過施光南的?具體如何?

羈文


羅曼.羅蘭說;"音樂一一這首先是個人的感受,內心的體驗”。它最大的意義在於它純粹地表現出人的靈魂,施光南的音樂就是這樣的存在。

1957年夏天,在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考生入學的考場裡,一個年約17歲,身材高大,衣著樸素的青少年入場考試,他就是著名民主人士“七君子”中的施復亮先生的兒子、日後著名的作曲家施光南先生。

幼年的施光南音樂天賦極高,經過音樂學院的專業學習,加之勤奮進取,很快在音樂界嶄露頭角。1970年前後,創作了《趕著馬兒走山鄉》、《打起手鼓唱起歌》等清新優美的抒情歌曲,流暢上口、具有濃厚的民族風味,受到廣大群眾歡迎。

施光南最著名的一首歌曲當屬《祝酒歌》。當時,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人們剛剛從禁錮中走出,心中的喜悅和對未來的憧憬,非今日物慾橫流的人們所能想象。《祝酒歌》一經推出,很快傳遍華夏大地,陶醉了億萬人民,成為一個時代頌歌。直到今天,每當聽到《祝酒歌》那熟悉的旋律,還能使人回到那個充滿理想的年代。

此後。施光南的創作靈感盡情噴發,先後創作了《月光下的鳳尾竹》、《假如你要認識我》、《吐魯番的葡萄熟了》、《在希望的田野上》等上百首帶有濃厚理想主義色彩的抒情歌曲。他除了創作歌曲以外,還創作了多部歌劇、芭蕾舞劇、京劇等多種類型的作品,如大型歌劇《傷逝》、《屈原》,芭蕾舞劇《白蛇傳》等。1990年創作了第十一屆亞運會主題歌《燃燒吧,火炬》。只可惜天妒英才。1990年5月2日,施光南因病逝世,年僅49歲。

說到施光南,當代還有一位現象級存在的人物,他就是著名作詞、作曲家王立平先生。

王立平1965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多年來創作了大量音樂作品,尤以影視音樂見長,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和鮮明的個性,且詞曲兼長。他創作的許多歌曲,優美動聽,情深意切,富於哲理和文化品位,雅俗共賞,廣為流傳,經久不衰。

80年代初,他為電視片《哈爾濱的夏天》創作的歌曲《太陽島上》、《浪花裡飛出歡樂的歌》,一度風靡一時,廣為傳唱,成為一代人的美好記憶。隨後,他的創作一發不可收,先後創作了《駝鈴》、《牧羊曲》、《大海啊,故鄉》、《太行頌》、《飛吧,鴿子》、《紅葉情》《說聊齋》、《平潭之歌》等一大批膾炙人口的佳作。

特別是87版電視劇《紅樓夢》的音樂創作,是王立平先生嘔心瀝血的結果。87版紅樓夢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王立平的音樂創作功不可沒,也是全劇的亮點之一。

1982年,王立平獲得了跟曹雪芹的《紅樓夢》用音樂結緣的機會。在翻閱了紅樓夢的所有版本後,確定了音樂的基調:“滿腔惆悵,無限感慨"。87版電視劇《紅樓夢》的音樂,王立平前後寫了四年半,期間他竭盡心力,僅《葬花吟》的創作就耗時一年零九個月,是他寫的最苦的一首。

有報道說,王立平曾講過,從前一直有人問他自己最喜歡的作品是哪一部,他說之前他一直答是下一部,但現在他可以說,是《紅樓夢》。正因為他的傾心創作,才誕生了這些可以傳世的作品:《枉凝眉》、《葬花吟》、《晴雯曲》等等。

當然,王立平除影視音樂外,還有許多其它類的音樂作品,在此就不再贅述了。

當代作曲家中,施光南、王立平等都是佼佼者,在歌曲創作這一塊,我覺得王立平更勝一籌。不過,如果施光南不英年早逝,也應該會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問世。

一家之言,歡迎探討!


秋水長天H


王酩。他與歌唱家李谷一合作了五十來首歌曲,如《邊疆的泉水清又純》、《難忘今宵》、《金色的小船》、《知音》、《媽媽看看我吧》、《可愛的杜鵑花》、《妹妹找哥淚花流》、《絨花》、《六月荔枝紅》、《莫嘆息》、《忘卻少女的往昔》等都是和李谷一合作演唱傳遍大江南北的歌曲。此外還有《祖國啊我父母之邦》、《沙鷗組曲》、長笛協奏曲《與海的對花》琵琶協奏曲《霸王卸甲》等。


如果重相逢


這個問題該怎麼回答好呢,施光南是人們喜愛的著名作曲家,名作多多,這裡我就不再重複了。著名作曲家王立平名作也很多,光《紅樓樓》就名揚天下……其他很多好作品,我亦就不重重複了。還有一位世界級大師作曲家谷建芬老師,一生創作了一千多首作品,名作無數,如《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租國!》、《綠葉對根的情意》、《難忘今宵》等等,不一而舉。谷老師的精彩作品捧紅了很多歌唱家,歌星。如,李谷一,劉歡,毛阿敏,韋唯,成方圓,杭天琪,那英等等。是不是超過作曲家施光南,不好說,因為天妒英才施光南作曲家英年早逝,如果健康長壽,我想他是和王立平、谷建芬等著名作曲家老師並駕齊距的。


高樓望月念東坡


肯定有。至於說為什麼沒有出現,是因為曇花一現的原因,九十年代就出現了幾個比較有音樂才能的曲子創作者,曲調是複音調子的那一種,很優美動聽——我想是沒有伯樂而千里馬委屈的跑了吧。像《我和你在一起》,《偶然》,《恨之歌》,《分離》等等——無論從調性,和聲,編配都不錯的,很大的可能是沒有平臺,而且當時社會變遷浮躁等等因素消失了吧……





一雨一森林


我對此問題不知道怎麼回答。我至今仍然特別鍾情施光南的所有作品。八十年代是施光南的音樂天下。電影電視劇插曲,流行舒情樂壇,大街小巷都是他的作曲。現在好像沒有一個作曲家能達到他的巔峰。個人觀點。


海納百川79年兵


題主提這種問題容易造成內戰,大過年的最好別開戰,有什麼意思,

施光南在他所處的年代,和其它作詞作曲家們一樣,很普通,

每月掙的有限的工資,到冬天也得買煤取暖,也得排隊買大白菜……

從這些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就已經融入了老百姓當中,所以創作出的作品,就很生活,就很受老百姓歡迎,

雖然本人不知道現在的歌,歌手,作詞作曲家們,

但也相信有很不錯的,

不過,絕對不會出經典啦,因為現在的作品是為錢服務,

只要有市場能賺錢,管你經典不經典的去了,

所以說,別比了,這樣不好,

心裡明白就得了。





猛禽950


施光楠,王立平,王酩三大作曲家,在中國音樂界,應該是三座高峰。


老張81888597


改革開放初期,被稱為四大作曲家的有施光南,王酩,王立平,谷建芬。乞今無人超越。


孤舟簑笠翁8992


好的音樂,音樂家,是時代造就的。好的作品,好聽的旋律來自於生活,大家看,在戰爭年代,新中國成立後的建設年代,出了那麼多好作品,好作家,難道不是時代造就的嗎!現在為何就出不了好作品好作家,也不能說是時代不好,而是這個時代太世故,金錢,名譽,利益,女人等把人給束縛住了。你想,在創作時腦子裡湧現的是這些玩藝,他能寫出好曲子來。


手機用戶55195839808


現在所有的作曲家捆一塊也趕不上一個施光南,因為作曲的出發點不一樣,根本就沒有可比性,天上,地下。悲哀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