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阮籍喝酒看魏晉風流,最好的自由是過程,而不是結果

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可謂是不一樣的煙火,在他眾多的標籤之中,有詩人有賢士;有放蕩不羈,有不畏強權。然而有一個標籤是最能夠探索和了解阮籍的,那就是酒鬼。說起魏晉時期能夠喝酒的名士是多不可數,例如辛棄疾曾提到的“醉後何妨死便埋”的劉伶,就是一個喝酒的好手。而且還是不怕死的喝,不然也就不會有如上“死便埋”的感慨了。相同的是阮籍也愛喝酒,阮籍有一個外號叫做阮步兵,其名字來源也和喝酒有關。《世說新語·任誕》中記載:“步兵校尉缺,廚中有貯酒數百斛,阮籍乃求為步兵校尉”;為了酒才去當的步兵校尉,也不愧對阮步兵的外號了。

阮籍喝酒看魏晉風流,最好的自由是過程,而不是結果

阮籍

喝酒為哪般?

實際上喝酒是竹林七賢的一大特徵,也是魏晉時期名士風流的一種,不過都說酒本不好喝,愛喝的只是一個醉意。阮籍也是如此,或許他本不愛酒,酒只是他的一個保護色。《晉書·阮籍傳》中記載:“文帝初欲為武帝求婚於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鍾會數以時事問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獲免。”;面對司馬家族的聯姻,阮籍連醉六十日;鍾會總是來找麻煩,故意問刁鑽問題想要治罪阮籍,也被阮籍以醉酒接待。可見阮籍的醉酒不但是醉自己,更是用來避世。

阮籍喝酒看魏晉風流,最好的自由是過程,而不是結果

阮籍

但要探尋阮籍的醉酒是真的因為愛喝酒,還是為了避世,需要再看一個事例。《晉書·阮籍傳》記載:“會帝讓九錫,公卿將勸進,使籍為其辭。籍沈醉忘作,臨詣府,使取之,見籍方據案醉眠。使者以告,籍便書案,使寫之,無所改竄。辭甚清壯,為時所重。”;司馬昭加九錫時,大臣勸進需要有人主筆勸進書。阮籍自知有才,所以提前買醉推辭。等到司馬昭派人來取時,阮籍醉酒說忘了寫。誰料派來的使者不肯離去,要求阮籍下筆。最精彩的橋段出現了,阮籍下筆如有神,一字未改寫下了勸進書。這裡可以看出一些端倪,阮籍的醉酒只是用來推辭,實在推辭不過也要硬著頭皮上。尤其是他的“辭甚清壯”;足以見得阮籍是裝的,他早知道自己躲不過,之所以做到下筆如有神也不過是提早有準備罷了。但從這裡也能看到,阮籍的醉酒是有原因有目的的,而不是單純的愛酒。

除了阮籍之外,魏晉名士喝酒多有用來避世。例如之前提到的劉伶,也曾做過和阮籍如出一轍的事情。在晚年時期朝廷徵辟劉伶,劉伶為了避開故意喝醉,然後四處裸奔。造成朝廷特使認為劉伶已經瘋癲的假象,劉伶最終也躲過了徵辟。所以喝酒不一定就是喜歡,也有著避世的作用。但阮籍和劉伶都是在避開什麼呢?


避世態度

這一點要從阮籍身上探尋,阮籍的身上有著一個極大的衝突,那就是關於阮籍母親的死亡。《晉書·阮籍傳》中記載:“性至孝,母終,正與人圍棋,對者求止,籍留與決賭。既而飲酒二斗,舉聲一號,吐血數升。”;聽聞母親去世的消息痛哭吐血,儼然孝子。另外一面的阮籍又似乎不孝,比如《世說新語》的記載:“阮籍遭母喪,在晉文王坐進酒肉”;母親剛去世就能痛快的喝酒吃肉。但那一面才是真實的呢?吐血難裝,而喝酒吃肉容易,之所以阮籍會這麼做,實際上是為了擺出蔑視禮教的態度。在朋友面前展露真性情,聽聞喪情急到吐血,但面對司馬昭(世俗禮教)等人,則又擺出無所謂的態度。

阮籍喝酒看魏晉風流,最好的自由是過程,而不是結果

竹林七賢

除此以外,阮籍的青白眼也體現了這一避世態度。《晉書·阮籍傳》中記載:“籍又能為青白眼,見禮俗之士,以白眼對之。”;意思不言而喻,面對禮教世俗之人則是翻白眼,而面對像嵇康這樣的賢士則是雙目凝視,推崇有加。(青眼指的是眼珠黑色部分)《晉書·阮籍傳》記載:“及嵇喜來吊,籍作白眼,喜不懌而退。喜弟康聞之,乃齎酒挾琴造焉,籍大悅,乃見青眼。由是禮法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護之。”;嵇康的哥哥嵇喜前去弔喪,卻被阮籍白眼相迎接,嵇喜正是禮教世俗的代表。不但是嵇康羞辱過他,還有一位叫做呂安的名士也曾羞辱過嵇喜。呂安曾拜訪嵇康,嵇康不在家所以嵇喜笑臉迎接。誰知呂安不領情,只是在門口留下一個“鳯”字便走了。這意思是在說,嵇喜不過一隻“凡鳥”而已。

阮籍的風流

從阮籍的避世態度上看,能找到很多魏晉時期名士的共通點,那就是對於世俗之人的排斥。不管是劉伶的縱情飲酒還是阮籍的喝酒避世,都是在表達著一樣的態度,這一態度正是魏晉的風流,一種豁達崇尚自然的態度。這一點劉伶做得非常好,《世說新語》中記載:“劉伶恆縱酒放達,或脫衣裸形在屋中,人見譏之。伶曰:‘我以天地為棟宇,屋室為褌衣,諸君何為入我褌中?’”;意思是說劉伶以天地為房屋,以房子為衣服。面對他人的指責,非但不覺得羞愧,反而譏諷他們鑽進了自己的褲襠。

阮籍喝酒看魏晉風流,最好的自由是過程,而不是結果

竹林七賢

阮籍相對來說沒有劉伶那麼放肆,但討厭世俗的性子始終是沒有變的。比如有個成語叫做當壚沽酒,說的就是阮籍的一則趣事。阮籍家附近有個酒家,酒家的女主人是個漂亮少婦。阮籍知道後經常去喝酒,醉了就躺在女主人身邊。然而在酒家男主人的多次查看下,才發現阮籍只是行為放肆,卻並無過分之舉。看來阮籍的風流多了一絲剋制,頗有一些他人看不穿的氣概。我想著才叫做風流,只是享受自由的過程,而不是結果。在放蕩不羈的背後,有著堅守的原則,這樣的風流才是真風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