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女兒被同學欺負,老爸一怒之下將欺負者打成重傷。你怎麼看?

雨林楓人


我認為以暴制暴不可取,但對家長來說,這可能也是無奈的心酸之舉。

可巧,前幾天我的一個同事就打電話向我求教,說孩子不想上學了該怎麼辦,因為我孩子跟他孩子一個班。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這個小孩長期被他的同桌欺負,孩子因為比較內向,之前一直沒有跟家裡人說,而前幾天被同學打的狠了,受不了了。同事的孩子是一個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溫良恭儉讓俱全,學習也不錯,而且很喜歡幫助別人,而他的同桌是班裡著名的差生。

遇到了的這種情況,家長很困惑:找老師,老師也不可能天天盯著一個孩子去保護他,即使調開也還在一個班裡,只能批評那個壞孩子,不能從根本上杜絕孩子受欺負;找對方家長,家長對孩子的情況並不是不瞭解,只是說批評教育,但孩子也管不過來了,還是不能杜絕。《義務教育法》規定也不能開除,你說咋辦?我同事的孩子還學過拳擊,體格也好,而是家長從小就教育要謙讓才讓他不還手。謙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嘛!現在家長很後悔,後悔自己的教育方式導致了孩子受欺負。

我記得看過一篇文章叫做《孩子,我寧願你不善良》,看完以後我就深有感觸。我們到底應該把我們的孩子教育成什麼樣子才能開心長大?

我個人的觀點認為:以德報怨,何以報德?故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我教育孩子,要能保護自己,絕對不能欺負別的同學,否則我就收拾他。但對欺負自己的行為,要堅決予以反擊。對這種喜歡欺負人的孩子,你給他來一次強有力的反擊,他以後就再也不敢欺負你了。

其實孩子的世界跟大人的世界是一樣的,人善被人欺。但是帶孩子的性格已經養成不容易改變的情況下,家長應該怎麼保護呢?

我認為帶孩子受欺負,而對方家長和老師起不到保護作用的情況下,家長只好行此無奈之舉,至少能夠保證自己的孩子不再被欺負。

如果被揍孩子的家長有意見,為了保證自己的孩子不被更多別人的家長教訓,那就要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去欺負人。

至於家長如此做的後果,既然做了就要承擔,該道歉道歉,該賠錢賠錢,如果需要負法律責任,那也要坦然接受!

一家之言,不當之處,敬請諒解!


小學奧數時光老師


我上小學4年級的時候 ,轉學到一個新學校,我是新來的,又老實,經常挨欺負 ,我每次上學都晚一些進教室,我以為這樣可以避免和欺負你的同學碰面 ,放學早點回家,每天都是灰溜溜的,以為這樣就沒事兒了,可是這也不行,有一天,我一進教室就有一個同學手裡拿個軍帽 ,裡面裝了一些玻璃球,晃晃悠悠奔我就過來了 ,嘴裡不乾不淨,罵罵咧咧 ,周圍一幫同學跟著起鬨 ,哪同學揮起帽子就要打我 ,我不知哪裡來的勇氣,一把奪過他手裡的帽子,狠狠地照他腦袋抽下去 ,只聽帽子裡的玻璃球嘩啦啦直響,啪啪啪 ,抽的他疼的亂叫 ,滿腦袋大包,以後再也沒有敢欺負你了 ,後來 ,我們成了朋友 。這是我親身經歷 。不想挨欺負就要學會反抗


樹上的聰聰


每當自媒體出現這種話題,總有許多人喊打喊殺,還有什麼“生個女兒老爸就一隻腳踏進監獄”這種既煽情又誇張的屁話,令人哭笑不得。對我來說,一個成年人去打孩子,我不屑為之。有時我覺得挺奇怪的,我有兩個孩子,都是女兒,大女兒讀大四了,小女兒才讀初二。

我也曾問過孩子,在學校是否被人欺負過,但每當我問起這個話題,孩子總是大笑:“老爸,我不欺負別人已經很好了,哪有人敢欺負我啊?”[捂臉]事實上,我兩個女兒均學習成績優秀,大女兒在浙工大傳媒系,年年獲獎學金,並獲保研資格;小女兒在重點中學讀初二,成績在班裡總分基本都是第一,考個第二都回家哭鼻子,在全年級22個班級一千多名學生中排名前十。

從小我就教孩子,絕不欺負別人,但也絕不能受人欺負;絕不跟人吵架或打架,但如果衝突實在無法避免,那就必須要贏!哈哈!在我看來,其實有時候對孩子來說,從小教他們懂得尊重他人,學會有尊嚴地活著,比天天逼他們複習功課更重要。

我年輕時候是個混子,後來又成了個三起三落的商人。在我的思維方式中,習慣了江湖規矩,習慣了好勇鬥狠和絕不認輸妥協。但我偏偏生了兩個女兒,沒有兒子,想必我的兩個女兒骨子裡也遺傳了我的這種血液吧。[大笑]

在我看來,兩個女兒是我生命的延續,也是我夢想的延續。從小到大,我基本不用去操心她們會受人欺負,也從未幫她們去學校交涉或者出頭。無論我富貴還是貧窮,她們都始終懂得自尊和自強,這是我最大的欣慰。所以,作為父親,與其三天兩頭去幫孩子出頭,還不如專心教育孩子如何做一個自尊自強自立的人。



江湖夜雨思歸人


做法太傻,我爸從小教我,很多人打你的時候,你就抓一個打,把他打進醫院。以後就沒人欺負你了。本身小孩打架大人就不能插手的,你只能教小孩,打一次重的讓全校知道,並且報警讓警察知道,是他們欺負你。那麼對方家長就無法報復。至於賠錢就賠。

現在的家長不成熟,小孩打架大人插手。我們應該教小孩有魄力,不去欺負別人,也不能讓別人欺負。小孩打架,不打死就是賠錢。大人就不同了。



經典傳承應用


好。孩子她爸做得好。自己的女兒豈能被人欺負,不許,決不允許。打傷了對方咋啦?該咋的就咋的,有啥了不起的,姥姥,欺負我女兒不行。他的父母不教育他,我邦著教育教育他,這對他的成長也將起到好的教育一一作惡行兇,欺負人不行。我敢斷定,這小子這輩子再也不敢欺負人了。


傻老漢389


其行為可以理解,但是絕對是不可取的。愛女心切,當自己心愛的女兒受到別人欺負的時候,我相信全天下每一個父親都會有失去理智的那一刻,但是畢竟是在孩子之間發生的矛盾,而家長作為成年人,不應該用孩子之間的手段去解決問題。

前幾年我身邊發生過一起真實的案例,我們老家是在農村,村子與村子之間是有一定的距離的,我們附近的三個村子才會有一所學校,我們村到學校的距離大概也就兩公里左右,但是會有一段荒蕪的大路,平常很少有人走過。但是這裡經常會有一個“傻子”,也就是精神病患者,病情時好時壞,經常在這條路邊坐著。

有一天像往常一樣,我們村的一個小女孩,當時小女孩在讀小學六年級,在我們這邊三年級以後都是自己去學校了,基本沒有家長接送。小女孩下午放學之後走在這條大路上,突然這個“傻子”把她拉倒在了路邊,行為極其不雅,後來被一個放羊回家的大爺看到了,小女孩才得以擺脫。回家後當小女孩的父親知道後,一下子失控了,拎起棍子直接打斷了傻子的雙腿,後來經過村支書出面,他們進行了私聊,女孩的爸爸也沒有承擔法律責任,傻子由於沒有親人,又失去了行動能力,被當地政府送進了養老院。

但是與案例不一樣的是,女孩只是受到同學的欺負,性質並沒有那麼惡劣,作為孩子家長,不要一時衝動出手傷人,試想一下你打傷的孩子也有父母,他們也會心疼,他們如果再來找你討要說法,這將會產生那麼惡劣的後果呀!

遇見這種事情,首先安慰好自己的孩子,然後把事情交給學校交給老師處理,如果沒有產生傷情,孩子家長,以及當事人都進行道歉的話,作為家長也不能得理不饒人。這樣才能最低程度減少自己女兒心理上的傷害,父母是孩子最大的榜樣,切記不能用暴力去解決問題。


星期久看點


學生間的摩擦是不可避免的,有些強勢的孩子欺負弱小同學也時有發生。這是一種校園生態,對欺人者老師是要加強教育,一旦發展到霸凌,就觸犯了法律。對被欺者,怎麼解決,如何避免,這也是一種教育與學習。

女兒被欺負,老爸出手,把欺負者打成重傷。這是以自己的犯罪,來為女兒出頭?教育欺負女兒者?這巳經不是家長一時糊塗,而是十足的法盲和犯法者。

欺負者欺負了你女兒,可你卻對他犯了法,這樣做讓你女兒,今後在學校怎麼過?這是關心?出頭解決問題?解決這一小小矛盾,有很多辦法和渠道,唯獨不是武力。

但願這種家長少一些,學校校園更安寧些。


被叫作黃老師的1948


未成年人作惡、甚至犯罪,是近年來老生常談的問題,屢屢被吐槽、總是沒辦法。簡言之,未成年人作為現代社會被保護的人群,應該區別與成年人、不應像成年人一樣接受刑法的約束,體現了社會的富裕和寬容。但是,他們不僅不受刑法約束,甚至不受任何約束,客觀上助長了未成年人作惡。


未成年人是一個稱謂,實際上他們還有一個稱謂叫“被監護人”。監護人對被監護人有教養的權利和義務,但是卻沒有教養的責任。這個很詭異,而且很搞笑。也正是這個漏洞,導致了未成年人犯罪成為社會束手無策的難題。


中國是一個最早有法治思想、法治實踐甚至實現法治社會的 國家。眾所周知的“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體現的是法治不避權貴的公平公正精神。但是,體現“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精神的典型刑罰案例,主角恰恰就是未成年人。嬴駟為太子時,一度觸犯了禁條,直接導致了太子傅贏虔被劓刑。此案例說明,早在公元前,未成年人犯罪就有妥善的法律規定。21世紀的我們,居然還沒有辦法,實在是一個大笑話。


有史以來,諸如“殺父之仇不共戴天”之類的復仇思想、復仇行為,一直客觀存在,甚至被很多人奉行。客觀上說,復仇並非惡意殺人、更並非無端肇事。只不過復仇的行為會導致新的仇恨、新的復仇,因此被法律禁止。這一點無可非議。

但是,真正能制止復仇的,是公平正義,不是道德說教。以題主的“女兒被同學欺負”為例,欺負他女兒的肇事者受到應有的處罰,才能體現公平公正。粗俗的說,法律幫你報仇了,你就不要私人報仇了。相反的是,因為對肇事者是未成年人,法律束手無策,被傷害者,比如例子中的“女兒”、“老爸”,顯然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遭遇不公平、又無處伸冤,出手打傷肇事者,能完全怪這位“老爸”嘛?說句不符合“法治精神”的話,換成我是這位老爸,我也會動手。當然,打成重傷有點過了。


我以為,國家應該儘快制定未成年人犯罪的相關法律。被監護人犯罪、監護人接受刑法處罰,就是最好的一個思路。既保障了未成年人,又實現了未成年人犯罪同樣受到法律處罰的兩全。而監護人被法律處罰,也完善了監護人義務、權利、責任齊全。一舉兩得。


滄桑短笛


打得好[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


用戶7391387009639


從社會和諧的角度,從法律角度講,不可取。但是很多人支持打回去,我個人看法也支持打回去。孩子被打,還是重傷。這不是孩子之間的小誤會。這要麼是欺負人欺負到沒底線,要麼是對方家人囂張慣了慣的脾氣。

現實中,看過很多熊孩子是怎麼練成的。1.有錢(權)有勢,覺得天下人都得給他低頭,自己還囂張跋扈。2.各種溺愛,他的孩子才是孩子。

對於這種人,當遇到狠人了他才知道,有些疼他承擔不起。

網上以前不是報道過類似事件麼!孩子欺負人家多次,人家找家長溝通不理。結果對方家長以暴制暴出大事了,才說對方殘忍,才說本來想道歉的,只是對方太暴躁了。呵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