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農村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是啥意思?2020年二月有九嗎?

新大風歌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農村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是什麼意思?首先這裡的二月不是指陽曆,而是農曆二月。農村俗語諺語中的年月都是指農曆,從事農業生產都是以農曆和二十四節氣為時間參考。你問農村老人今天是幾號?得到答案是“今天是臘月十六”,而不是2019年1月21日。農村老人一定知道今天的農曆,而不一定知道今天的陽曆。所有有關節氣變化和時間的農村俗語都是以二十四節氣和農曆為時間參考,而不是陽曆。

1、農村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是什麼意思?

二月是農曆二月,“九”是指冬九九。冬九九是以24節氣的冬至開始計算,冬九九總共81天。冬至一般是每年的12月22日左右,每隔9天為一個九,總共九九八十一天。2019年的冬九九是從2018年12月22日~2019年3月11日,3月12日是出九,意味著冬九九的結束,總共81天。

“二月沒九,餓死豬狗”,意思是說農曆二月沒有“冬九九”,來年的收成不好。農曆二月沒有冬九九,那一年的自然災害會比較多,農作物歉收,人都吃不飽,家裡養殖的土豬、土狗也跟著捱餓。

2、“二月沒九,餓死豬狗”有道理嗎?

先說下2018年,2018年的農曆新年是2018年2月16日(大年初一),2018年的農曆二月是3月17日(二月初一)。而2018的冬九九是從2017年12月22日~2018年的3月12日,在3月12日就已經“出九”,結束了冬九九。2018年農曆二月卻是從3月17日開始,也就是冬九九結束四五天後才是農曆二月。2018年大家都知道是自然災害比較頻繁的一年,三四月份甘肅等地遭受倒春寒,使正在開花的果樹受災嚴重,甚至絕收。2018年的小麥先是乾旱,快到收穫期時,又是連續陰雨,使小麥在地裡就已經發芽了。北方的乾旱、南方的水災,西部的地震。2018年就是“二月沒九,餓死豬狗”的一年,是很多農民傷心的一年,自然災害太多了,出現不同程度的減產。

二月沒九,餓死豬狗的意思是如果還沒到農曆二月數九就已經結束,那麼當年的收成便會很不好,家裡養的豬狗還會因為沒有食物而餓死。今年數九結束的日期為2020年的3月11日,是農曆的二月十一,所以今年的二月有數九,今年的收成會很好。

數九是從冬至節氣開始,每九天為一個單位,一直到九九結束。雖然開始數九的時間很固定,冬至節氣在每年公的12月21日到23日之間,但是俗語中“二月沒九,餓死豬狗”中的二月指的是農曆二月,因為公曆的計算方法和農曆大不相同,所以才會在有些年份中會出現二月沒九的情況。

為啥在民間認為二月沒九的話,是一個不好的年景呢?這也是多年的經驗累積得出來的結論,過去沒有天氣預報,對於天氣的變化很多時候都是要依靠積累的經驗,尤其是在過去靠天收的年代,沒有充足的灌溉設施,農田的澆地更多的是要靠老天降水,除去降水之外,氣溫帶來的影響也是會很大,二月沒有九,也是指氣溫回升的早,較早的氣溫回升帶來的影響十分的巨大,氣溫迅速的回升,蒸騰作用加強,農田得不到充足的灌溉,是很難很好的生長,蒸騰帶來的水分揮發對於莊稼影響很大,對於正值返青生長的莊稼危害嚴重。

氣溫的回升還會造成蟄伏在土壤之中的害蟲過早的萌動,害蟲的過早出現,自然也會帶來很大的危害,這些都是對於春季莊稼有很大負面作用,而且二月沒九,還很容易出現一種更壞的極端天氣,那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倒春寒,春季莊稼開始生長,果樹開始開花的時候,出現一場極端的倒春寒,帶來的危害是十分嚴重的,去年春季的一場大面積的倒春寒來襲,就造成了大面積的果樹受到了嚴重打擊,很多地區的產量受到了直接的影響,造成了欠收和價格暴漲。

聽農村的老人說,之所以會有“二月沒九,餓死豬狗”的說法,是因為數九的結束,代表著春天的開始,如果數九還沒到農曆二月就結束的話,那麼便代表著這個冬天是個暖冬。暖冬意味著冬天的氣溫高,降雪也很少,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蟲和病菌便不會凍死,反而還有利於害蟲和病菌的生長和繁育,所以暖冬後,農作物出現病蟲害的幾率會很大,大大影響莊稼的生長,收成也會受到影響,所以才會有“二月沒九,餓死豬狗”的說法。

雖然立春節氣代表著春天的開始,但是農民真正開始耕作並不是從立春節氣開始,而是要再等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才可以,也就是說人們開始耕作的時間一般在農曆二月上中旬。如果還沒等到農曆二月,數九就已經結束,那麼農民耕作的時間也會有所提前,春季雖然氣溫升溫的很快,但是冷氣流活躍也很頻繁,所以種植農作物太早的話,很容易受到倒春寒的影響,並不利於農作物的生長。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農人阿富


從冬至開始數九,每九天便為“一九”,然後一直數到“九九桃花開”,便春深日暖、萬物生機盎然,這個冬天算是徹底過完,是到了春耕的時候了。

“二月沒九,餓死豬狗”這句話中,很顯然,這個“九”,也與上面的“九”是一個意思的。簡單說來,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農曆二月份如果還在數九的話,那麼來年的收成就會比較好。相反,如果農曆二月份的數九就已經結束了,那麼天氣則會異常,導致收成不好。

而鼠年2020年的九九日期,是2020年3月3日至2020年3月11日,而這段時間,正好是屬於陰曆的二月份,所以說鼠年的二月有九,但是由於2020年閏四月,所以導致了2021年的二月沒有九。


菠菜兄弟


農村的俗語很多,一般關於天氣的比較有道理。大多數是胡謅。比如關於屬相相剋的:“白馬犯青牛,雞猴不到頭”、“十羊九不全”等。沒有一點科學根據,屬於封建糟粕,幾千年來害了不少真情戀愛的青年男女。

本題“二月沒九 ,餓死豬狗”是什麼意思呢?是說“農曆二月份如果已經過了九九,這一年的莊稼沒有收成,豬狗都得餓死”。

我們不熟悉農曆,但是“熱在三伏,冷在三九”還是都知道的。從冬至那一天開始進九,出“九”要數九九八十一天。

冬至日到春節,要結果冬至 、大雪、小寒、大寒四個節氣,再加上第二年的正月應該是60~70多天,所以按正常計算,二月應該還在“九”裡。

為什麼會出現有的農曆年二月已經“出九”了呢?是因為農曆年是按月亮 自轉一週為一個月,所以叫“陰曆”,陰曆一個月是29~30 天,一年354~355天。

節氣是按地球圍繞太陽轉一週的天數分為二十四節氣。所以說節氣是按照陽曆化分的。二十四節氣要365~366天。這樣一來,農曆一年和陽曆一年要 差9天,所以冬至日,在陽曆是基本固定的,變化在2~3天,但是在農曆就變化很大,當冬至日在農曆提前很多的情況下,第二年的二月份沒有九也不是怪事。

農曆為了適應節氣的變化,就有潤月。有時農曆一年有十三個月。

總之,出現農曆二月沒有“九”的現象是農曆年和二十四節氣的天數不一致造成的。也不是什麼春天早日到來。對農作物也不會有什麼影響。


李冠朝


二月沒九說的是農曆中的日期。一月二月沒九就說明少了一天,少了一天耕地的收入就會少,然後收入一少家裡面的糧食什麼的都會少,就形容豬和狗都會餓死。


這就句話中的“沒九”,就要說起民俗中的數九了,“數九”就是在農村老家冬天都會說,當數完十個九以後,冬天也就結束了,春天就正式的來到了。“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從冬至的時候開始數起,數完了八十一天以後,就可以開始下地幹活了,人們也就開始了一年的農耕生活。

而這句俗語中的的二月說的也是陰曆二月份,可能有些人搞不清楚農曆和公曆的區別,一般國家通用的日期是公曆也就是陽曆,而在農村人們通常的習慣使用的陰曆也就是農曆,農曆是根據月球圍繞地球的時間來計算的。由於用農曆來計算的話月大是30天,而月小是29天,這樣算下來今年2019年也就只有355天,大家都知道一年是365或者366天的,為了彌補農曆的不足,於是古人就研究出了24節氣,而王大爺口中的俗語就是和這24節氣有關。


俗話說的:“冬至在月頭,大寒年夜交;冬至在月中,無雪也無霜;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這句俗語就是老百姓自己按著農曆總結出來的。如果冬至能夠在農曆十一月上旬開始的話,那在二月的時候,九就已經基本數完了;但在中旬或者下旬的話,那九肯定還數不完,所以一年來說豐收的概率比欠收的概率要大得多。2019年的時候,等到3月12日,才能夠把九數完,也就是說二月肯定還是有九可以數的,完全不用擔心沒九可數。


“二月沒九,餓死豬狗”是形容這一年農曆中二月沒有九,然後收入低的連家裡的豬狗都會餓死。這句話主要是按照陰曆和節氣出現的。


葉子茶館


農村老話“二月沒九,餓死豬狗”是指:進入陰曆二月,如果數九已經結束了,即二月裡沒有數九了,老人們說這一年將預示收成不好,莊稼歉收。

年景不好,打的糧食自然不夠吃,因此家中豬狗就會被餓死。

正常年份數九都在二月上旬結束,反之古人認為屬於不正常。

我們都知道數九歌吧?“一九二九不伸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陰曆指的就是農曆,我國古代是農耕社會,人們用農曆指導農事,規定從冬至這天開始數九,九天一九,一共九九八十一天。

就拿今年來說吧,從去年(2019年)十一月二十七冬至這天開始數九,九天為一九,經過九九八十一天後,到今年(2020年)二月十八(3月11號)是數九的最後一天(九九的第九天)。

也就是說,今年二月裡有九,按照俗語來說今年是豐收年。

“二月沒九,餓死豬狗”這句話有道理嗎?

我特意查了一下日曆,2018年二月裡沒九,這一年是正月二十五(3.12日)結束了數九。

但我回憶這一年我家的小麥收成不錯,由此我得出結論,“二月沒九,餓死豬狗”放到現代是小概率的事情。

我想原因可能是農業早就實行了機械化管理,已經不是古代靠天吃飯年代了,人們能及時消滅害蟲,旱澇得以保豐收。

在古代,這句俗語確實有一定的道理,過去的農耕社會生產力低下,基本是靠天吃飯,古代以種小麥為主,小麥豐收就認為是好年景。

小麥恰好跨年生長,到了冬天小麥進入冬眠,假如冬天提前過去,也就是二月沒九,就會造成天氣回暖過早,小麥結束冬眠,過冬的害蟲由於天暖多數凍不死復活,就會造成害蟲大量繁衍爆發蟲害,古代沒有殺蟲劑,只能眼看著莊稼被害蟲糟蹋,甚至造成絕產。

再就是二月裡沒九表明天氣轉暖過早,小麥復甦。然而此時天氣依然春寒料峭,假如來個倒春寒,復甦的小麥就會被凍死。

天氣轉暖過早對人對作物都不是好事,天暖利用細菌、病毒、害蟲的過早繁衍。

古語云:“瑞雪兆豐年”,正月裡來場雪對人對農作物都有好處,對於北方小麥種植區來說,二月過暖實屬不正常,該冷不冷,不成年景。


秉燭讀春秋


這都是古代勞動人民總結出來的一些智慧的結晶,但是放到現在這些經驗和方法已經不適用了,首先我們的科學技術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現在我們可以說是“逆天改命”,另外現在溫室效應環境惡化,有時候基本上觀察不到正常的現象,二月沒九餓死雞狗雖說有一定的道理,但現在也並不完全是。

二月沒九、餓死雞狗

關於這個九還有一首兒歌,在北方的農村上年紀的人都知道。因為北方比較寒冷,南方對於此估計比較陌生。“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久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這個究竟是怎麼計算的?

●按陰曆來說:今年冬至是2019年12月22日,從這一天開始算起,一直到2月的時候剛好是五九、如果按照上面所說的話,五九六九沿河看柳。說明今年的2月份天氣比較好,是一個正常的年份,氣候也比較溫暖。

●如果說2月份沒有九,那就說明提前把它給數完了,也就是提前開春了,提前開春了溫度回升過快就會影響莊稼的收成,溫度回升過快病蟲害和雜草的生長速度也比較快,因為莊稼的適應能力和抵抗力始終抵不過野草,因此收成就會受到影響。

不過大家不用擔心,在今年開春之前並沒有將九數完,也就是說是一個比較正常的年份,而且我們的農作物也不會受到影響。即使出現了上面的情況,現在的科技比較發達。各種農藥以及化肥都可以彌補天氣和災害帶來的損失,因此大家也不用擔心。


聚焦三農瞭解事實


湖北黃岡市一帶沒有這樣的俗語。依我看,陽曆二月沒九是不可能的。陰曆可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如今年臘月二十二立春,立春之日正是五九末或六九頭,六九過完進入正月,剩下不到三個九的時間,九數完了,正月未過完,自然二月無九了。至於二月無九,餓死豬狗這樣的說法是不可信的,因為沒有科學依據。(2020年二月有九,2021年二月無九。)


老金242868780


答:如果農曆二月裡沒有數九天的話,那麼這一年的年景就不好,地裡的收成也不好,連人都吃不飽飯,更何況是家裡養的雞和狗了。

今年二月初六是九九的最後一天,也就是說“二月有九”。照這種說法來看的話,今年地裡的收成還不錯,很有可能會“撐死雞狗”。但願老輩人的經驗是準的吧,希望今年能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這樣莊戶人家的日子才能好過。

其實這種說法不能一概稱之為迷信,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二月裡沒有數九寒天的話,天氣回暖的快,害蟲出來的早,莊稼上的蟲害就相對嚴重,自然會影響莊稼的收成。


傈僳農人李陽


二月是農曆二月,“九”是指冬九九。冬九九是以24節氣的冬至開始計算,冬九九總共81天。冬至一般是每年的12月22日左右,每隔9天為一個九,總共九九八十一天。2019年的冬九九是從2018年12月22日~2019年3月11日,3月12日是出九,意味著冬九九的結束,總共81天。


輝歌l


朋友:你提的問題有點洋氣,不是潤年公曆2月就無九(9)

凡是潤都有九(9),我看有九才會餓死豬狗: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多一個月,上年(小春)的糧食未收割,未成熟,人們都吃不飽豬狗也的減量,甚至偶爾一頓吃不成,你們說潤年餓不餓死豬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