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此國經濟深陷泥潭,中方予以慷慨援助,如今願以天價資源回報恩情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眾所周知,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崇尚道德和禮儀,《春秋左傳正義》有言:“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幾千年來,中國逐漸形成燦爛輝煌的中華文化,其中就包括較為完整規範的禮儀文化。“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也漸漸成為我國對待外來人士的一種態度,併成為我國特有的外交文化。

此國經濟深陷泥潭,中方予以慷慨援助,如今願以天價資源回報恩情

▲聯合國大會會場

無論古今,在我國對外交往和處理國際事務時,這種外交文化也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讓中國贏得了許多國家由衷的尊敬與讚美,也令它們對中國充滿好感。新中國成立後,西方資本主義勢力對我國進行了嚴密封鎖,讓我國的外交事業處於異常艱難的境地。然而我們沒有就此認輸,歷經艱辛開闢出了一條嶄新的外交之路——由於我國近代長期遭受列強欺凌,因此中國人民很能理解其他弱小國家的感受,願意不求回報地儘可能地幫助他們,給他們提供各方面的援助,特別是那些曾經受到殖民掠奪的非洲國家。

此國經濟深陷泥潭,中方予以慷慨援助,如今願以天價資源回報恩情

▲加納首都阿克拉

加納共和國就是接受我國援助的非洲國家之一。加納位於幾內亞灣北岸,北部接壤鄰布基納法索,南部緊靠大西洋,西部和東部分別與科特迪瓦、多哥接壤,國土面積約23.85萬平方公里,人口約3000萬,首都阿克拉為港口城市。在眾多西非國家之中,加納的經濟狀況居於前列,主要以農林業和採礦業為主,同時高度依賴出口,出口商品主要以黃金、可可和木材為主。說起來,也正是因為黃金儲量豐富,加納才會被歐洲殖民者所看重。公元1471年,葡萄牙殖民勢力入侵加納,隨後建立起第一個殖民堡壘,以便掠奪加納珍貴的黃金和象牙,甚至還將加納人當作奴隸販賣。此後,許多西方國家先後殖民加納,加納也淪為歐洲各國的掠奪對象。

此國經濟深陷泥潭,中方予以慷慨援助,如今願以天價資源回報恩情

▲阿克拉的海灘

事實上,加納不僅礦藏豐富,地理位置也非常優越,靠近海洋便於運輸,所以被稱為“黃金海岸”。數百年裡,各國殖民者為追求海洋權益,圍繞著對加納的統治權展開了持久的爭鬥。公元1897年,英國作為最終勝利者,佔領加納長達500餘公里的全部海岸線。隨後,英國資本家壟斷了當地的黃金、鑽石和礦石開採業,甚至還在當地推行單一作物制,將可可的購銷全部壟斷,令當地農民苦不堪言。面對英國殖民者的殘酷剝削,加納人民沒有低頭認輸,開始組織抵抗。一戰結束後,加納愈發渴望民族獨立,與英國殖民政府的鬥爭日益激烈,知識分子也積極發動改革立法會議運動,甚至還發起了抗稅運動等一系列抗爭。

此國經濟深陷泥潭,中方予以慷慨援助,如今願以天價資源回報恩情

▲恩克魯瑪與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

公元1951年,英國政府在加納人民的持續鬥爭之下,宣佈黃金海岸實行自治,由克瓦米·恩克魯瑪出任政府事務領導人。1957年3月6日,黃金海岸正式宣佈獨立並改名為加納,原英國託管的“西多哥”併入加納。不過加納雖然成功宣佈獨立,但國內形勢依然不甚理想——經過英國數百年的殖民統治,加納整體經濟凋敝,發展形勢極不樂觀。首任總統恩克魯瑪為發展國內經濟,積極與各國交流往來,還制定一系列經濟政策。然而就在一切向好之際,加納國內卻在1966年發生政變,軍政府的成立讓加納再次陷入危機之中,外交工作也隨之停滯。

此國經濟深陷泥潭,中方予以慷慨援助,如今願以天價資源回報恩情

▲恩克魯瑪陵園

從1972年和1979年的7年時間裡,加納接連兩次發生軍事政變,政局動盪不安,社會矛盾日益尖銳,經濟增長几乎停滯不前,失業人口也急速增加,人民生活再度陷入混亂。這樣的局面,直到1981年新總統羅林斯上臺執政才得以好轉。令人唏噓的是,加納的國內形勢也影響到了與我國的友好往來。早在1960年,我國就與加納建立外交關係,然而政變後建立的軍政府卻於1966年單方面宣佈同我國斷絕外交關係。1972年,阿昌龐政府才主動恢復同我國的外交關係,從此兩國關係發展日益密切,交流溝通也日漸頻繁。

此國經濟深陷泥潭,中方予以慷慨援助,如今願以天價資源回報恩情

▲加納婦女

如今,中國對加納的經濟援助早已超過670億元,加納國民經濟也得以快速發展。令人感動的是,加納政府和人民對於中方提供的幫助,一直銘記於心,感激之餘十分想要加以回報。在得知中國需要大量鋁土礦資源後,加納財政部長肯奧弗伊阿塔就曾表示,加納願用本國的鋁土礦資源作為回報。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加納鋁土礦儲量巨大,估值超過4600億美元。眾所周知,鋁土礦是電子器械、飛機制造、機械等眾多工業的重要原材料,中國如今獲得如此豐富的礦產資源作為支撐,未來的發展必然會越來越好。

《列國志:加納》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