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小說的作者是如何寫出那麼長的小說的,全憑想象和查閱資料嗎?

伈隨風飛


如果全憑想象和查閱資料來寫長篇小說,那麼這個人寫出的小說估計只是的堆積字數,也不會有什麼新奇的想法。

如果是網絡小說,現在在網絡上投稿,網編都要求開頭三萬字,大綱2-3千字,才有可能簽約。一部長篇小說都要幾百萬字,如果只是單純憑藉想象力,那麼需要多少個情節才能寫出來,就算情節能想出來,也需要很長時間,在這樣快節奏的時代哪有那麼多時間去苦思冥想。

所以,我覺得寫小說之前的各種閱讀積累,生活經歷和體驗是特別重要的,能讓你很輕鬆的寫出寫小說大綱,例如主題,人物,時代大背景一類的。有了這些,你寫的將會更加輕鬆。



陳同學說理


我在上高中的時候也有這樣的困惑:我寫一篇800字的作文都費勁,為什麼會有人能寫出100萬字的長篇小說?故事情節也不復雜啊!

後來我上大學,自己嘗試寫長篇小說,儘管100萬字寫不出來,但寫10萬字還是可以的,就這樣,我花了1年時間寫出了一部長篇小說,名字叫《頹廢的年代》,以我的大學生活作為藍本。

再到後來,我覺得我只要再細緻一點,刻畫再深刻一點,敘事再宏大一點,寫一部30萬字的小說也不難。

那麼,問題來了,寫小說需要哪些條件呢?


1.生活閱歷

這一點非常重要,任何作家創作出來的作品都是自己熟悉的生活,或者說自己刻意去體驗過的生活,跟自己的成長經歷密切相關。這一點不能完全依靠想象。

比如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書中的大多數場景跟他的人生經歷息息相關:


2.強烈的傾訴慾望

寫小說跟高中寫作文完全不一樣,一個被動,一個主動,這就需要你有強烈的傾訴慾望。寫作的過程原本就是十分艱難的,沒有強烈的慾望,你是堅持不下去的。


3.一定的寫作技巧

學會如何完整講一個故事,故事情節之間的起承轉合,都需要精心構思。這就需要你多看好的一些小說,看得多了自然知道如何去設置懸念,使故事情節波瀾起伏,引人入勝。


當然,如果你創作的是歷史小說,那就需要查閱大量的史料了,比如《長安十二時辰》;如果你寫的是玄幻小說,那就需要充分發揮你的想象力了。


周慕白1988


作為一個摸石頭過河的寫手

我也想說幾句

從11年開始動筆到12年底

也寫了近300萬字

成書一本

第二本就陷入了困境

因為中心思想不具體,大綱不完善的原因

結構太鬆散,看起來就像流水賬

便停了筆

中間停了五年

各種看劇,看書,心裡總是放不下要寫的執念

便拿出五年前挖的坑拿來練筆

純靠想象或是看書的積累是不夠的

寫出來也不過像是各種橋段堆砌出來的流水賬

便開始查閱資料

儘可能去用一些專業知識

讓自己架構的世界真實起來

立意,節奏

細節化大綱的節點

人物刻畫性格,出場順序,社會背景等等

然後開始動筆

就像緩緩鋪開一張畫卷

一點一滴的將一個世界用文字構建出來

然後按照大綱的脈絡

引出各種人物出場,引爆衝突,進而讓故事展開

如果成書約100字

那麼當寫過40萬之後

就不光要靠大綱和想象力了

還要根據故事背景中

人物性格,衝突,在某件事上如何決斷

或是某種效應的影響,來推動故事發展延伸

到這裡可以勉強說是一本及格的小說

符合邏輯 符合人性抉擇

當然在不影響故事進程前提下

去借鑑一些經典橋段給小說潤色也是十分必要的

不要說狗血劇情

老梗沒勁

恰到好處的描繪

另闢蹊徑的視角一樣能讓老梗發光

尤其是專業知識儲備

以及鮮明個性配角的烘托

讓後面所有的情節看起來順理成章

不出大的意外100萬字不是問題

再回到之前的問題上

寫書我個人認為有幾個坎兒

十萬字是一個

尤其是沒有嚴謹大綱,把握不住節奏的新手

會在這個時候質疑自己

因為你會發現,自己的掌控力遠不如想象中的好

50—60萬字是個坎

故事衝突升級

角色不斷出現,矛盾激化

你會發現寫著寫著可能偏離了大綱

而且這個時候

開始寫書的滿腔激情

也被逐漸消磨乾淨

咬咬牙在堅持

100萬字還是個坎兒

破百是件很需要毅力的事情

我寫過三次破百的

第一次98萬完結了,因為故事已經描述完畢

第二次148萬,大綱節奏感不強,鬆散,停筆

第三次110萬,近期練筆之作

這是個費心費力費神的體力活

我自認為速度還可以平均每天6000+

有時候還能寫20000

但在這裡我有個建議,不要寫太多

如果是成熟的寫手

掌控力足夠,隨便,多多益善

新手容易沉浸在思緒如泉湧的快感中

不自覺寫偏了……

會很難受的

保持一定的數量,且恆定

每兩萬字回頭看看

保證自己是在按照節奏走

便不會出現大紕漏

最後

碼字是件很費力的事

尤其是卡文的時候

能憋死人

而且文字是一天天積累的

這個過程也很艱難

但只要你真心喜歡寫

一切都不難

————————

好了就墨跡到這吧,作為一名爬格子的小寫手

與各位互勉,期待各位

佳作天成 妙筆生花


擱淺雲端的魚


我寫過總數不下於一百萬字的小說,有的完結,有的棄坑,有的回頭看非常稀爛,有的數年後看覺得還行,有的在網站成為精品,有的被淹沒在文字堆裡。

寫小說,是一件同時需要腦力、體力和定力的工作。每個人對藝術的標準和追求都不一樣,有的把自己當成一個碼字民工,有的執著追求精品。前者你可能會較快掙到較多工錢,後者你可能要經歷多年的煎熬。但是記住:掙工錢,是一錘子買賣;做精品,你可能會獲得複利效應,你的作品有可能像《哈利波特》一樣,成為世界範圍發行的“硬通貨”。至少,能讓你獲得名望。而名望,正確利用是一定可以轉化成具體財富的。

具體選擇哪種方式在於自己,沒有高下對錯。

具體怎樣寫出一部長篇小說,我有資格比較完整而詳細地回答這個問題:

第一、要有鮮明的強烈的創作動機。

你之所以萌生寫小說的念頭,可能因為一則材料,一段新聞,一句話,一個場景,一個想法……產生了創作衝動,然後初步形成一些內容梗概。之後,你需要對這些材料做一個價值判斷。你希望整合這些材料寫成小說後,得到什麼?錢?自我表達?抨擊不良?啟蒙讀者?……你需要提煉出一個較為明確的主題,知道自己為什麼寫。如果沒有明確強烈的動機,寫到哪裡算哪裡,在完成兩三萬字之後,你可能會體驗到一些創作的快感,但之後一定會推進乏力。

第二、要搭好框架打好地基。

通過提取過去的記憶、經驗,查閱已有的文獻資料,適度借鑑他人作品……你的材料不斷醞釀齊備,主題不斷得到深化。

內容足夠形成一部長篇後,你需要紮實寫一個梗概和大綱。

請記得:長篇小說的寫作,是一次長途旅行,你必須做好路線規劃。梗概和大綱就是你的導航圖,大方向上照走。半途上你可能靈感溢出,也無妨下車繞路去看看。如果整體計劃有變,修改你的路線圖讓你的整個旅程更加精彩的話,修改亦無妨。如果沒有修改的,岔路風景看完之後,還是回到既定方向比較好。

很多寫了數萬字十幾萬字最後棄坑的作者,都是因為缺乏比較科學完整的導航圖,可惜了!

至於具體如何搭架子打地基,非一言兩語能說清楚,有興趣的諸君可以加關注擇機探討。

第三、老老實實下笨功夫碼字。

如果你完成了一份詳細的大綱,這個階段只需要按照既定提示,寫作具體場景、畫面和情節即可。

最好根據自己的時間制定寫作計劃,堅持執行你的計劃,比如每天至少三千字,週末多寫,平均每天四千字。

初稿階段,不要過多用你的理智腦,讓情感腦主導你,用較快的速度寫下去,這個階段不要過多擔心漏洞和錯誤,保持創作的激情。

你可能會隨時有新的火花蹦出,記在你的提綱文檔(或本子)裡。

第四、反覆修改。

初稿完成後,我們要開始用理智腦主導,將自己化身為一個挑剔的讀者和批評家,先找出其中的重大邏輯錯誤和情節漏洞,彌補修改。大框架沒有問題了,再潤色斟酌詞句。讓對話符合人物身份,讓文句更加流暢合符語法,甚至精確到標點符號。

要流暢,流暢,流暢。而無需過份賣弄堆砌詞句,不要堆積華而不實的形容詞,不要濫用炸彈一般的感嘆號。

無情地刪除冗餘的廢話,毫不可惜地刪除跟具體場景氛圍違和的描述。當然,你也可以添加新生的精彩的部分,只要整體和諧便可。

到了增無可增,刪無可刪的時候,這部長篇便算完成。

記住:你也需要剋制追求完美的心態。因為寫作功力和技巧是會不斷長進的,理論上一篇小說也可以無限修改下去的,但我建議認真修改三五遍即可,不要讓完美主義牽絆了自己。

第五、力爭出版或發表。

雖然一部小說到了自己無法改動的時候,已經基本宣告完結,你當然可以自己閱讀,或僅僅小範圍分享——只取悅自己絕不是錯誤。但我建議你還是爭取出版或發表,你需要同更多讀者分享你創造性的成果,你的勤奮和天分有理由得到更多人的認可,即使是批評也同樣能幫助你完成下一部更好的作品。

而且如果能發表出版,你可能會收到稿費,這是你理應該當的獎賞,你可以用於改善生活、購置資料、外出旅行……這些都有利於你下一部作品的創作。

同時發表和出版作品,你可能會獲得聲譽結交知音,甚至還可能會收穫愛情。

所以我最後想說的是:如果你能將寫一部長篇小說當成寫給未來愛人的情書,你愛你未來的讀者,你也希望他們因為你的作品愛上你,你就一定能完成一部精彩動人的小說。




鄒澤江的光陰故事


寫文章,首先你要有個梗,就是,最初的靈感,我打算寫什麼,例如:退休油膩大叔重返職業競技,這個梗看似普通,卻成為了經典的競技文《全職高手》;

接著,你要有個大綱,不用很細,但是要把想表達的故事情節列出順序,還要有主要人物的人設,這兩步可以一起進行,或者分開;

第三,根據大綱,準備一些卡片,這個步驟可能是很多作者都不喜歡用的,但是我喜歡這個方法,就是將自己想到的一些精彩點和腦洞寫下來,然後放在一個盒子裡,不用按順序來,但是是一個收集的過程,這次用不到,以後也會用到;

第四,正式開始寫,按照大綱和卡片,你豐滿了故事,然後正式開始寫吧,可能會有瑕疵,但是一定要堅持。

第五,修改,這是現在很多網絡寫手的通病,他們沒有存稿,有的連大綱都沒有,想起來哪就寫到哪, 然後錯字,錯亂的情節,非常多,如果真的想成為高手,乃至大神,最好是寫完一本書,修改的自己覺得可以了,再去發文,這樣不會斷更,也同時邏輯通順。

長文短文都有好有壞,故事要完整,無所謂長短,同時一定要堅持,多寫幾本,才能更瞭解自己的文風和閃光點。

還有就是注意資料的收集,很多寫作中用到的資料網上確實很豐富,但是圖書館中,擁有很多網上沒有的資料書籍,所以,養成收集資料的習慣吧…


九思品文


我之前一直在寫的是小小說,篇幅短、故事簡練。近兩年開始構思、寫作長篇小說,現在已經寫了幾十萬字了。目前,還沒有去網絡平臺發佈。在這裡,我們可以進行一些經歷、經驗上的交流。


想象和查閱資料是寫作長篇小說的其中一些方法,但遠遠還不是全部。


要成為一個作家,需要很深厚的文學功底、文字表達功底、小說架構功底

當然,我們不一定要成為一個作家,也可以寫長篇小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時代,網絡小說的發展,讓我們有更多的渠道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現在回到正題,那要怎麼寫完整一部長篇小說呢?我就以自己的寫作經歷為例來分析一下。

小說架構。

先構思出整篇小說的整體架構。小說架構就是一個人的骨架,是撐起整部小說的主要的東西。可以是大的框架,故事由哪裡而起,大體要怎樣發展,最終要怎麼結束。也許有些小說構思好後,結局未必會與最初的想法一致,沒關係,只要是情節需要,可以調整的。構思小說,也並不是完全通過想象而來,需要根據你的小說的時代背景、故事、或者要寫的人物來確定。這些是要經過慎重思考的,要有來龍去脈。

人物配置。

人物是一部小說的靈魂。小說裡的所有事情都是通過人物來完成。配置多少主要人物,次要人物,輔助人物,小人物,反面人物等等。都要根據故事的發展、情節的需要來配置。並不能單靠想象和查閱資料而來。

文字表述、細節描寫。

有了故事情節和人物,細節描寫就是小說的羽翼,人物的各種性格都是通過細節描寫來體現的。要想寫完一篇小說,基本的文字駕馭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而人物的描寫、景物的描寫、心裡描寫等等,則對文字表述能力的要求更高。現在流行的網絡文學裡面,有很多的小白文,我想,這是寫小說的最基本的要求了。

借鑑一些成功的經驗。

有時候寫到一定程度,或者寫到某些關鍵的情節時,會出現卡殼現象。這個時候可以通過閱讀,思考,借鑑等方法來找到突破點。

總之,寫小說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事。寫小說需要一些天賦,需要一些努力,需要一些堅持,需要一些認真的態度。


羋東


一部長篇小說的完成當然離不開想象與查閱資料。但僅僅如此是遠遠不能寫出主題深刻內容豐富人物形象鮮明結構宏偉嚴謹語言生動的長篇小說。

通觀經典作家們創作長篇小說經歷與體會,細讀他們的優秀作品,我們會發現:創作一部優秀的長篇小說要具備很多條件。

第一,作者要有豐富的生活閱歷,能夠熟悉社會生活人際關係風物民俗,對生活有獨特的感悟;

第二,作者要有足夠的寫作基礎與經驗,包括流暢的文字表達語言,能夠在確定表現內容表現主題的大前提下,明確人物關係,弄清人物關係構建的故事,故事的結構層次;

第三,要蒐集整理小說表現或涉及的政治經濟文化地理風俗服飾等資料,為小說細節提供準確可信資料。細節的真實決定小說感動讀者。作者不可能對什麼都瞭解都經歷,查閱鑑別採用資料尤為重要;

第四,作者要具備寫作長篇小說的熱情,持續寫作修改的毅力。作者要調動自已的人生直接間接經驗,豐富想象而且讓想象合情合理。

第五,作者在完成小說創作以前,最好編制小說詳細大綱,寫出人物小傳。這樣才能在寫作中熟練運用資料,結構出開頭高潮結尾。整個小說才不會頭重腳輕。

當然,作者在寫作長篇小說前除了具備豐富的生活閱歷,還要大量閱讀名家作品古今中外優秀著作。作者最好寫自已熟悉的生活。

二月河柳青等作者作品感人真實可信,就在於他們具備上述條件。魯迅一直想寫紅軍長征小說但始終沒寫——缺乏紅軍生活。


旺旺好先生


我是鐵血讀書的簽約作者,已經完成了四百多萬字的網絡小說創作。所以能夠從個人的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作家夢,自從進入互聯網時代,這個夢想變得不再遙遠。

網絡小說寫手這個獨特的職業也應運而生。並大有後來居上之勢。要寫好網絡小說,首先作者要有豐富的閱讀量,閉門造車靠腦洞大開胡編亂造出來的作品,只能騙一些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很難被大眾認可。



寫小說查閱資料是必要的,但切忌人云亦云,凡事都要向深處多想想,不要被那些似是而非的資料左右了作者的想象。

千萬不要把創作當成思想負擔,有創意倚馬千言,卡文了也不要勉強自己,放鬆一下,看一本書,聽段兒音樂,也許創作靈感就不期而至。


創作的過程本來就是享受的過程,就像是在悟空問答上回答問題,雖然沒有收入,但依舊樂此不疲,您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花近高樓1


年輕時曾試著寫小說想當作家。1975年在一次出版社舉辦的文學創作班呆過一些日子。有一位軍人作家在改寫初稿,每天改出300字正品(經總編輯認可的文字)。他每天起早貪黑,潛心啄磨,時常唉聲嘆氣,發牢騷。我想寫書這麼苦幹嘛非得幹?嚴老寫了近百萬字的長篇小說是多麼不容易,誰捨得扔掉?閒聊中我得知寫長篇小說不是誰都可以做的。寫小說要具有講故事的天賦。故事跌宕起伏,情節設計巧妙,令人手不釋卷。風雲開闔,詩情畫意,浪漫傳奇,其中人物形象鮮明,性格突出,語言生動,情節曲折。情節來源於生話,不是作者主觀臆想,不是查資料拚湊而成的積木。所以文藝家都需要有紮實的生活積累。你可以把符合故事發展邏輯的場景或移植或嫁接一起。主要人物一切話動都是在特定的歷史環境,特定的地域中,不是遊離狀態。故事講述的是曾經發生過或生話邏輯必然會如此。那位作家的小說後來正式出版了(書名不便透露)。另一位作者的書未出版,很可能是政治原因(眾所周知)。我的處女作也胎死腹中。這些經歷使我懂得寫作是痛苦的,英年早逝的作家時有耳聞。此後我就另起爐灶養家餬口了。每當某某作家獲大獎了,我從心裡為他禱告祝他長命百歲。


笑看人生120525436


-

嚴格來說,小說的創作無非就是兩種方式,一種是有感而發,一種命題作文(姑且可以理解成商業寫作)。這兩類小說的創作模式,根據目的不同,創作的過程也是千差萬別的。

-

先說命題作文式的小說,其創作的方式和企業立項類似。先進行市場分析,確定受眾,確定題材,然後再確定故事,進行構思。然後將既有的素材和情節故事,進行再改造,加工,最後形成一個完整的故事。這個過程往往是一種流程化模式,也就是我們經常提及的套路。這種方式,在商業社會里面可以說是無處不在,不僅僅是小說,包括電影也是如此,每年大量的所謂爛套路的電影層出不窮,為什麼,就是因為採取的是這種模式。


當然,從創作的角度來說,使用套路並沒有不妥,所以在創作的過程中,能不能把既有套路再創新,能夠稍微脫俗,便是創作者的功底之處。

-

至於有感而發的一類,其實才應該是一部好小說,好劇本,好的任何文藝類別的正規途徑。


小說的創作者在決定寫一部小說的時候,肯定不可能是把所有的劇情都想好的,有些人可能只是靈感一開出了一個腦洞,有些人或許只是想到了某個好的設定體系,有些人,比如本人,寫小說,一定是出現了某種讓自己都覺得驚豔的高潮,等等。這些靈感沒有特別的模式,但是靈感,永遠是好小說的一個開端。


在靈感出現之後,所需要做的就是完善靈感。比如設定的創意,就要以創意為基礎,去進行設定的補足,完善。比如高潮的創意,那就必須去構建造成高潮的前因後果,參與的人物,場景,邏輯等等。這個工作,就是小說出現的第一步。


直到從這個時候開始,才是需要你查閱資料的時候。如何讓自己的靈感具有邏輯性,如何讓這個故事吸引人,涉及到的就是故事的架構,走向等等,這便涉及到大綱。


基本而言,寫小說也有寫小說的技巧,這種技巧是讓你能夠明白一個小說的脈絡構架是怎麼樣的,以動物做比喻的話,就是給你一條脊椎骨。但是如何通過你的資料,你的架構讓這條脊椎骨不斷充實,最後變成你獨一無二的創造品。這不僅僅是需要想象力和資料,更需要嚴謹的構思。


可以說,一部小說的完成(特指有價值的小說,而不是流水賬),就像是在創造一個生命一樣。


簡單的流程便是:靈感==》完善靈感==》確定題材==》設定背景、主角等核心要素==》建立邏輯線、因果線==》進一步完善大體故事脈絡


最後補一句,那就是【小說最重要的創造力(不僅僅是腦洞),創作初期不需要考慮邏輯合理,因為你在自己建立的小說世界裡面,一切不合理,都能夠創建要素,使之合理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